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江教父 > 第679章 钱多也烧手(四)

香江教父 第679章 钱多也烧手(四)

作者:机房里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7:39:59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顶>> ..C OM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论述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奠定了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数千年间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中国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

也正是家国情怀,所以孙中山先生才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内地打开国门后,海外华侨资金如潮水一般涌入,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时光荏苒,如今内地的经济开始腾飞,但海外华侨在开放初期起的重要作用,在内地政府的高层是心里有数,而且是非常感激的。

这些家国情怀也渗到了孙子明的骨子里,他不但想成立一所大学纪念亡妻,更想在内地恢复民国时期的学术自由,在历史上写下夫妻俩的名字。曾叔对内地政府形势的担忧,孙子明和胡卫国他们也考虑过,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那就是利用内地中央政府对海外华侨这种感激之情,以海外华侨的名义去兴建那所未来的大学。

孙子明这么一提点,曾叔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孙子明虽然拿的是香港和大英帝国的护照,在华人世界里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海外华侨把他当内地人,内地政府也把他当内地人。

想让孙子明的资金以侨资面目进入内地办学,那出资人的名单里,不但要有香港人还要有台湾、新加坡及其他国家的华侨名字,而且是要有影响力的华侨代表。也只有这样,内地的政府才对上下有个交待,也许可能破例开个口子。

没错,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但要的就是那件不存在的新装!只要上下有默契不说破,那件不存在的衣服,就可以成为理由,让一所独立自由的大学诞生。就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提法,解决了政治上的难题一样。

曾叔沉吟片刻,好笑地看着孙子明,突然道:“子明,你不觉得你们太过于小心了吗?”

孙子明一愣,连忙追问道:“这话怎么说?”

曾叔确实觉得好笑,不过转念一想又释然,子明、卫国他们虽然眼光精准,也不缺乏实干能力,但有些东西是要时间来积累的。

“哎,你们完全低估了你们的影响力和实力!其实这事想要办,不需要绕那么大的圈子,你直接去北平找高层要政策就是。子明,现在的内地还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些东西绕了圈子,反而会更难办。”

一边抽着烟,曾叔一边给孙子明解释。政治与经济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时刻影响着经济的强弱﹑发展以及变化。反过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也无时不在影响着政治。内地通过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的人都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如今的国门已经不可能再被关上了。

然而,与经济改革脱节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过,也正是这种脱节,才保持了政局的稳定,给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曾叔的话如醍醐灌顶,孙子明的思想一下就转过弯来了了,自己和卫国他们当局者迷,确实想多了。

既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意味着经济第一、政治第二!自己这一个小团体掌握着汉华电子、家乐福、广厦、远东银行、光影集团等超大型企业,又不参与政治争斗,事实上已经成为各个政治派系竞相拉拢的对象,地位是超然的。

自己想办一所大学,那些地方实力派根本不会阻挠,关键是摆平最上面的那几位,让他们笃定新建的大学在十数年内,不会跟他们唱反调。至于十数年后,新建的大学会不会成为新思想浪潮的发起者,那是下一届班子的问题了。再说,到了他们那个位置,许多事情已经早看得明白、清楚,只是没有人敢去冒那么大的政治风险,都想着在未来水到渠成地解决。用那位小个子四川人的话来说,‘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不够,那就留给下一代人去处理。’

曾叔会意地笑了笑,夹着烟的手指了指天上,小声道:“搞掂那位老爷子,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子明,那位老爷子思想开明,但骨子里一样的**。你要是绕圈子,也许会弄巧成拙的,还不如坦诚一点,即使不能如你所愿,也会让点步。”

孙子明也会意地一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我先去北平打前站,你也加紧时间在港澳台活动活动,坦诚相待,不代表不能讨价还价。”

是这个道理,古人还知道挟贼自重,何况是自己呢。想通了的孙子明立即带着曾叔,驱车去找正在喝酒、打牌的杨国忠、胡卫国他们,挟贼自重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

曾叔知道这帮年轻人成功太快,很多事情都没有切身体会或是想明白,他把刚才的话再说了说,胡卫国他们听完后,沉默了下来。

以前大家闷着头做企业、低调赚钱,不过问政治,那是因为实力不够,不想成为政坛倾轧的牺牲品。如今,大家的实力已经摆在台面上,可以与政治保持距离,但要再象以前样不过问,这已经不可能了。

抽了一阵闷烟,胡卫国才迟疑道:“子明,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我们如果表明了政治态度,也许会受到猜忌甚至是打压。”

孙子明掐灭烟头,接过杨国忠的烟盒又放下,沉吟道:“我倒觉得问题不大,我们一直都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从不参与政治争斗,只关注经济发展和民生,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政治主张。现在已经不是非红即白的年代了,我们这种态度,对左中右都没有危害,反而因为对贫困地区的扶助,赢得了普通民众的支持。国忠,你那呢?”

杨国忠又想了一阵,摇了摇头道:“远东银行和家乐福在俄国的声誉很好,远东地区虽然也受大环境影响,但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当一部分人反而从中得利了。如果我们表明了政治主张,我觉得影响不大,从长远来看,也许等政局平稳后,反而可能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三哥和胡山林他们看看孙子明,又看看胡卫国,这些事他们拿不定主意,已经习惯了听这些聪明人的。

胡卫国见孙子明和杨国忠都是这态度,自己也想了许久,才赞同道:“这样也好,反正是迟早的事。我们现在表明了态度,反而能让中俄韩放心,加快远东地区的融合。”

三个聪明人拿了主意,三哥和胡家兄弟俩也同意,大家再商量如何措词之类的。

……

第二天,孙子明拜访了下邵六叔和霍爷他们几位前辈,以与台视商谈合作事宜为借口,乘飞机去了台湾。

孙子明虽然是内地人,但凭他在电影、商业上的巨大成就,俨然已经是名至实归的‘华人之光’。他来了台湾,各个大学闻风而至,都邀请他到学校演讲。这一次,孙子明没有象以前一样,婉拒各个大学的演讲邀请,反而非常配合默契地答应去各个大学演讲。

这是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而孙子明无疑是华人青年的英雄,甚至是全球年轻人的英雄。各个大学的学生,听说孙子明要来学校演讲,顿时沸腾了。

谈完了台湾电视台与香港卫视的合作,孙子明去台大讲‘家国情怀’;在新竹清华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到辅仁大学时,则谈‘人的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最后一站到东吴大学时,则放了一个大炮仗。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