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八十一章客家人物:罗克绍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八十一章客家人物:罗克绍

作者:李苏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与茶陵当地人漫长的纷争中,客家人都会出现一些领头人,充当保护客家人的角色。

罗克绍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先祖就是客家人的头人,自然子承父业,他也成了茶陵县桃坑、江口二乡客家罗姓家族的族长。罗姓是当地客家人一个大姓家族,拥有众多人口。罗克绍读了十二年私塾,识文断字,在当地具有很高威信,乡邻发生纠纷,一般都由他来主持裁决。为了客家人的生存,他十分注意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在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他的家族日渐坐大,渐渐成了客家人首富,据传,有一个小偷在他家整整住了三年,都没有发现,可见罗克绍家的富裕程度,自然,他的家族成员也跟着受益,成了客家人中的富裕户。为了守护财产,他不仅建立了看家护院的家丁武装,而且还有一家兵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土枪土炮。

1927年10月,革命队伍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等县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茶陵是**建立的第一个红色县级工农政权。

革命队伍的到来,引起了当地国民党政府的恐慌,也引起了罗克绍的强烈不满。因为他的富有家族成员频频遭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有的还遭关押和杀害,这让他异常愤怒和仇视。为了对付共,他急速扩充了私人武装,组织了联防队,在红军可能出现的地方设伏予以捕杀。

罗克绍积极**和实行的联防经验,迅速引起了国民党“剿匪”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在蒋介石的批准下,茶陵、宁冈、永新等五县成立了当地联防组织,由罗克绍任联防团总指挥,一时,罗克绍成了湘赣边界最大的反动武装民防头目。有人有枪的罗克绍开始了疯狂的反攻。

1928年2月的一天,罗克绍接到当地土豪的密报,说茶陵县尧水区工农兵政府成员正在开会。他迅速召集民防团,连夜赶到尧水镇街上,准备消灭年轻的区苏维埃政府。

他们刚走到街口,就被区农民自卫队布置的暗哨发现了。暗哨立即开火,但随即被罗克绍民防团密集的枪弹击中牺牲。

枪声惊醒了正在开会的人员。区农民自卫队队长尹子斌马上组织队员进行反击,掩护开会人员撤退,然而,由于自卫队人员少,手持的都是土枪,杀伤力有限,除区农民自卫队队长尹子斌当场牺牲外,还有18名苏维埃干部惨遭杀害。消息传到井冈山,毛心痛得吃不饭,电令茶陵苏维埃政府一定要组织反击,狠狠打击反动民团的嚣张气焰。尧水大惨案,让毛初步认识到了罗克绍民团的凶残。

然而,罗克绍没有丝毫收敛,除继续杀害大量工农干部外,对参加**的亲人也毫不手软。

亲弟弟罗克谋二儿子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罗克绍民团捕获。如何处置罗克谋的儿子,族里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建议放,有的建议按族规放在山洞里流放,严加看管。罗克绍的处理意见却让所有的族人目瞪口呆:沉潭。即把人装在布袋里捆上石头,丢在河水深处,活活淹死。这是客家人对犯有十恶不赦的族人最严厉的处罚。

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罗克谋怎能忍看儿子去死。他痛哭流涕,多次跪倒在哥哥罗克绍脚边,恳求放儿子一条生路。罗克绍却痛骂弟弟糊涂,不明事理。为了杀一儆百,他召开了一个盛大的行刑仪式,当作族人的面,宣读了自己亲侄子的罪状,然后,把他丢进了冰冷的河水深潭,活活淹死。就这样,罗克绍成了国民党井冈山**一个最得力的打手。

让毛真正对罗克绍深恶痛绝的,与一件中**史大事件有关。它就是“湖口事件”。

**在茶陵县建立第一红色工农政权,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针,必欲除之而后快。1927年12月下旬,国民党派出军队攻打茶陵县城,工农革命军奋起反击,激战一天一夜,但敌强我弱,工农革命军边打边退,最终撤出茶陵县城。

在撤退路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皓起了异心,与副团长徐恕商议后,打算把部队拉出去,到湘南投靠军阀方鼎英。起因是陈皓在工作中擅自主张,实行单纯的军事观点,同时,与副团长徐恕吃吃喝喝,侵吞部队缴获的几千克黄金,生活腐化堕落,受到毛的严厉批评。陈革命队伍军队没有前途,决定投敌。

消息传到毛耳里,十分震惊。井冈山革命军队总共不到一万人,无缘无故丢掉一个团,近千人马,对新生的革命队伍将是沉重的一击。毛焦急万分,马上带二个连朝第一团的住地茶陵县湖口乡奔去。

从井冈山去湖口,江口乡是必经之地。而此地恰是罗克绍把守的重地。这天深夜,毛带领个一百多人的队伍路径江口乡,很快被罗克绍民团发现了,双方在河二岸发生了激战。由于罗克绍民团人数众多,又站据制高点,毛一时无法通过江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但双方仍在激战,始终处于胶着状态,毛无法前行,如果天亮前不赶到湖口,陈皓队伍一旦离开驻地,必将失去这支革命队伍,后果不堪设想。

毛果断决定,部队大部分继续留在这里吸引敌人,他带几个人乘夜色的掩护,搭木排沿河而下。这个方案非常冒险,一旦被敌人发现,木排上的人必死无疑,这是毛一生中为数不多最为惊险的时刻。

工农革命军看见毛下了木排,立即加强了火力,有的人还故意打着火把,不断呐喊,这一招果然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他们纷纷向灯光处开火。毛等人马上划动木排,向坑口方向滑去。坑口离湖口只有十五公里,哪里有一座桥,可以上桥直达中瑶村、湖口地方。

天刚麻麻亮,毛一行终于赶到了湖口。到第一团驻地一看,不由愣住了:此地没有一个人影,第一团的人到哪里去了?

问当地老乡才得知,第一团已开走了,不过刚刚才走十多分钟。毛等人见此大步流星,拼命追赶一团队伍。在浣溪街上,他们终于看到了第一团的队尾,立即大喊:“等等!等等!!”

听到毛的呼喊,第一团的人员全部停了下来。原先就反对投敌的营长宛希先等人握住毛的手热泪盈眶:“你再来晚一点,我们就永远见不到面了。” 说完,他按照毛的命令把部队带回到了湖口。

当晚,毛在湖口墟背老园里王其生家召开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在会上,逮捕了公然投敌的陈皓一伙,从而挽救了这支革命队伍。毛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罗克绍蓄意阻拦,差点误了大事,让毛一生都难以忘却。

让毛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因为罗克绍,误杀了袁文才、王佐,导致**彻底丢掉了井冈山。

地处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与罗克绍一样也是客家头人,一样受尽当地土籍豪绅地主的欺负。他们两人与罗克绍不同,没有刻意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而是拉起一支队伍,当起了“土匪”,专门与本地土豪劣绅、政府作对。革命队伍来到井冈山,他们立刻投靠了革命队伍的部队。

两人虽然成了革命队伍人,但一直受到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和**赣西南特委书记朱昌偕等人的怀疑和歧视。因为按照1928年7月11日通过的**“六大”《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的规定,“对于土匪武装,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袁文才、王佐是两大土匪组织头目,属于消灭对象。有二件事为消灭袁文才、王佐提供了口实。

第一件事是1930年初,王佐、袁文才的部队设伏,成功活捉了罗克绍,与其同时活捉的还有罗克绍兵工厂20多个造枪工人和部分造枪机器。面对王佐、袁文才,罗克绍非常的熟悉,都是客家人,客家人过节,大家都会一起吃吃喝喝,像亲人一样来往密切,按照客家人不打客家人的传统,罗克绍对**虽然凶狠手辣,但对于王佐、袁文才客家人的部队却从来不打。对此,王佐、袁文才二人心知肚明。在处理罗克绍的问题上,二人真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都是一个民族的客家人,都是当地恶霸欺负的对象,并且他们还发现活捉的全部是客家人,有的还是亲戚,这时,王佐、袁文才眼里没了阶级仇恨,有的只是浓浓的客家亲情。二人商议后,决定放了罗克绍和他的随从,回去则谎称罗克绍逃跑了。

另一件事是不久后,袁文才约罗克绍在茶陵县城见面,他们的部队缺枪枝,想从罗克绍兵工厂买一点。二人在一家酒店吃饭,恰好被一名路过的经军战士看见了,回去后马上向**赣西南特委汇报了。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和书记朱昌偕听了大吃一惊:竟然与**死敌勾结,这不是**裸的反革命!?二人迅速向彭德怀谎称“袁文才、王佐要叛变”,在征得彭德怀的同意后,以开会的名义,在永新县城成功地杀害了袁文才、王佐及其排长以上客家族干部40余人,袁文才、王佐领导的32团被解体。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后不久,王佐的哥哥王云隆,袁文才的妻叔、袁部骨干谢角铭收集残部并“电省**”。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客家人的积极响应,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后来,红军多次力图恢复,由于没有了居住在此地客家人的支持,没了群众基础,非但没有任何收获,反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沦入敌首达19年之久,直到1949年9月才由前身为**红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8军的部队收复。

袁文才、王佐被杀,**丢失了最初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应当说罗克绍居功至伟,也成了毛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事。

对罗克绍这个死敌,毛始终念念不忘。在一次会议上,说到井冈山斗争,他愤恨地说:“在井冈山有两条大地头蛇,东边有肖家璧,西边有罗克绍,不把他们打掉,我们是不得安宁的。”他生怕当地政府漏掉这个死敌,建国后,再次电令湖南省政府务必查清此人下落,从速逮捕。湖南省政府接到电令后,立刻组织人员奔赴茶陵县展开调查。

此刻的罗克绍像一只丧家犬,在山上东躲西藏。他作梦也没有想到,**竟打下了天下,他要消灭的对象毛成了新中国的领袖。在第18军还到来之初,他准备依靠联防团继续打游击,后来看见解放军兵力强大,又建立了新政权,知道对抗下去死路一条,就解散了联防团,把人员遣散回家,把武器交给了政府。

江口乡居住的全部是客家人,这里山高林密,与外界沟通的只有一条羊肠山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刚来的解放军工作组对这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加上客家人十分团结,自“袁文才、王佐”事件后,脱离**领导达十九年之久,大家都不配合解放军工作,所以,解放军工作组开始把主动靠上来的罗克绍当成开明绅士,依靠的对象,让他召集村民开会,划分土地。

此刻的罗克绍表现十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财产和土地全部捐献出来,一家人住在一家低矮破旧的土砖房里,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这一招十分揍效,解放军见他是当地少有的文化人,就让他去小学教书,负责当地小学的全面教学工作。当了校长的罗克绍为了教育学生,经常带着学生与大人们一道去“打土豪分田地”,接受无产阶级思想教育。

1950年11月下旬的一天,他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毛在查他的下落。

透露这个消息给他的是他的亲戚罗天文。罗天文在乡政府当办事员。事有凑巧,他去茶陵县政府办事,恰好听到了省政府来电,说要抓捕罗克绍。当时,有人还问了罗克绍在不在,罗天文推说情况不清楚,有可能去世了。当年,罗克绍已经67岁,说他去世也完全有可能。

当时县政府与乡政府没有电话,来往信息依靠人力传递。罗天文当天返回江口,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罗克绍。如何逃避这场灾难呢?听到罗天文说他可能已经去世时,罗克绍眼睛一亮,决定上演一场“诈死”的好戏。

当天夜里,忽然传出罗克绍病重的消息,土屋里不时传出一阵阵嚎啕大哭声,第二天,罗克绍家属宣告罗克绍重病不治死亡。由于是暴毙,属于急性病,易传染,客家风俗是当天死亡当天掩埋。

第三天,茶陵军警来到了江口乡准备抓捕罗克绍,谁知,他竟已死亡。他们来到罗克绍坟前看了一眼就回去了。

消息传到一个老公安耳里,他十分怀疑。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他们刚来抓罗克绍,他就死了。他要求军警一定要前去开棺验尸。

一天深夜,他们秘密来到罗克绍坟前,挖开他的坟墓,果然没有人体,是具空坟。他们在一些觉悟起来的客家人家里调查,证实罗克绍没有死,只是隐藏在一个山洞里。

茶陵县公安局派出便衣军警在罗克绍家附近蹲守,发现罗克绍家每天有人送饭,随后在罗克绍家后山的一个山洞将其抓获。

由于是毛关注的对象,他们直接把罗克绍押送长沙,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审,一审判处其死刑。行刑前夜,他给家人留下遗书:“我手上粘有**人太多的鲜血,此事不能怪**,只能怪自己认错了形势,站错了队。希望你们不要怨恨**,要相信**,依靠**,你们才能过得好,活得好。”1951年2月10日,罗克绍在长沙识字岭执行枪决。从此,客家人一代枭雄灰飞烟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