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七十二章:打茶油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七十二章:打茶油

作者:李苏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罗志祥去了一趟罗族长的家。

这次他去的目的是为了打茶油。

在罗家山寨的河溪边上,有一个榨油厂,专门为当地客家人打茶油。

当地盛产一种山茶籽。

它是野生的,无人管理,每年到霜冻季节,满山遍野挂满了山茶籽。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摘取,晒干后,送到山寨榨油厂,榨取茶油。

当地不叫榨茶油,而是叫打茶油。

榨油厂是山寨公有财物,由谁去榨油,罗族长说了算。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榨油工,一个月打下来,每人可以获取几十斤茶油,一家人全年的食用油就有了。

罗志祥的叔叔是榨油厂的班长,但是他去年去世了,这个位置就空缺出来,他很想顶替叔叔的位置。

这个位置需要罗族长决定。

他来到罗族长家。

他手上提了十几斤山里腊肉。

这个腊肉是山里客家人特有的腊肉,品象不好,黑漆漆的,象一截漆黑的烧火棍,但是,如果你洗净切开后,金黄色的**就散发一股浓厚的清香味,丢进嘴里,立即香气逼人,入喉入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畅感,让人回味不已。

罗族长刚好在家。

罗志祥把腊肉交给了罗族长的家人,然后问道:"罗长老,马上就要开始打茶油了,不知人定好了没有?"

罗族长一眼就看穿了罗志祥的来意。

他不慌不忙,慢悠悠地说:"人虽然没定,但也知道,找我的人可多了,包括你叔叔的儿子,要求子承父业,由于找的人多,我很为难呀!"

罗志祥知道叔叔的儿子一直找罗族长,也知道一直没有答应他。

没有答应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提利益分配。

这可不行哦。

打茶油,打的人都有份,但山寨族领导也要有。

叔叔的儿子毕竟年轻,不谙世事,罗志祥果断地说:"打茶油,我们得一份,你们得二份。如何?"

罗族长笑了。

他笑着说:"你这个方案很好,是这样吧,你、你叔叔的儿子,加上我的儿子,另外叫上其他两个人,一起去打茶油吧。"

得到了罗族长的授权,罗志祥来了寨外榨油厂。

这是只有一层楼的砖瓦房,面积有二百平方米。

房边有一间厨房和一间住房,在房中间是一个二十平方米的大转盘。

转盘上有四五个铁轮,主要用来辗碎茶籽。

从山上摘下来的茶籽是带皮的,必须晒干,去皮,取里面乌黑的果肉。

这些是茶农必须完成的工作。

他们做完之后,就把茶籽肉送到榨油厂,剩下的就是罗志祥他们的事。

他们收到茶籽,需要进一步晒干,当然不是日晒,而是在房里建一个火坑,上面铺满茶籽,下面用火烘烤。

烤干了的茶籽怎么办?

需要辗成粉末状。

当然人工不行,劳动强度太大,大小不均,且效率低下。

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房中央安装一个巨大的转盘,在转盘上制成一道圆形的辗槽,把茶籽放在上面辗压就行。

那么动力来自哪里?

来自外面的水源。

在转盘的下面装有一个机关,与墙外面一个大转盘连在一起。

这个转盘有许多小长格,可以自由转动,如果有水,它就会转动起来。

所以,转盘边上有一条小水渠,借助水的力量,就可以带动里面的转盘,轻松地辗压茶籽。

由于一年只搞一次,水渠会布满杂草。

罗志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水渠,之后又对屋里屋外的转盘进行修缮,试过没问题,开始烘烤茶籽。

烘烤茶籽也是非常讲究的,火不能大,也不能小。

大了,会把茶籽烤糊,小了水份排不出去,一般烘烤十二小时就可以了。

烤好了的茶籽需要倒入转盘槽里进行碾碎,直至成粉末。

粉末状的茶籽并不能直接上机,而是需要再次蒸塾。

其目的一是把里面的油质逼出来。

说来说去,油也是水,掺了水的油,会与水充分结合,会产生更多的油。

二是可以增加茶籽的粘性,使其更易成形。

之后就需要把它压缩成饼状。

然而,要把茶籽压成饼不并容易,因为它不易成饼,即使成饼,也是容易碎。

它需要借助一样东西,就是稻草。

用稻草把它包起来,然后放在铁篐里,用脚踩成饼状。

这样的饼不易散架,而且非常结实。

这个饼,上机之前,叫茶油饼,榨完之后,叫茶枯。

茶枯是客家人冬天烤火的上等燃料。

一是它经久耐烧,不像树木,烧出来的火屎,一二个小时就冷了。

而茶枯差不多可以烧一天一夜。

二是烧它的时候,会散发一股浓香的茶油味,闻之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精神往往会为之一振,据传可以调理身体虚弱之症。

做出好的茶油饼,需要放进榨油机里面进行榨制。

这个榨油机是一根五米粗樟树制成。

长成五米粗的樟树需要上千年的演变,好在客家人都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所以寻找并不困难。

把樟树搬到榨油厂,需要把中间部分掏空,制成一个八米左右的空心树,然后把茶油饼放在里面。

在树中会排满几十个茶油饼,在缝隙处会加木条,当然是伸出在外面。

屋梁上会吊有一百多斤的木头,由两个人操空。

一个人拉起了木方,使劲往后一扬,喊一句:"呀哈呀,呀哈呀!"

另一个人立刻接道:"呀哈呀!",扶着这根木头,对准茶油饼的木条,重重砸去。

"轰隆"一声,所有的茶油饼立即瘦了一圈,接着金黄色的茶油流了出来,流向树下的油桶里。

随着次数增多,油也越来越多,直到不流油,才换另一批茶油饼。

客家人每摘取的野山茶籽有几十万斤,所以榨油厂需要连续工作二个多月才能完成。

这时候,榨油厂就成了山寨里的热闹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客家人挑来茶籽,兑换茶油。

按照山寨规距,一担茶籽换四斤茶油。

按照正常的出油率,一担茶籽可以出油五斤左右,多出来的,就是罗志祥他们的工钱。

二个月下来,平均每人可得一百多斤茶油。

这种油除色泽金黄外,而且还有一股特有的淡淡的山野油香味。

客家人过年的时候,都会用它来煎制糯米果子、薯包之类。

用这种油煎制出来的果子,吃起来会格外地香甜,是客家人上等的食品,以前只有尊贵的客人才可以享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