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三十二章:记忆中的山区洪灾

茶陵客家人基本上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

这些地方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怪石嶙峋,展现大自然无尽的魅力和力量。

可以说,风光秀丽,一派美丽风景。

然而,风光背后也有丑陋。

它最大的丑陋就是山洪爆发。

每当山洪爆发,往往是路断桥毁,房倒屋塌,还有人员的伤亡。

有三场灾难让鄙人记忆犹新。

一次是金领登山体垮坡。

金领登是客家人居住的最高峰。

这里山势陡峭险峻,森林茂密,是客家人采摘山茶籽和砍柴的首选之地。

也是客家人心中的原始森林。

我们经常来到这地方砍柴,一天晩上狂风骤雨,豆大的雨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雨停了,我们来到这里顿时惊呆了。

只见以前好端端的山体竟然垮塌一大半,露出的是黄色的泥土。

从外面看,山体是高峻的石坡,谁知道里面竟是黄泥巴,在雨水的冲刷下,山体终于断裂,强大的混石流,把对方山体堵得严严实实。

这是平生第一次面对如此严重的山体滑坡,心里极为震撼。

还有二次是生与死的分离。

叶坪村有一条小山沟,平时水流不大,水深不及一尺,最大深度也就一米左右。

有一天山洪爆发,平时水不深的小山沟,水势陡涨,水深五、六米,非常的汹涌,变成了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

一村民见河上漂来不少树枝,正好可以用来引火,于是她伸手去捡,谁料树枝下面带着大树枝,她刚抓住树枝,立足不稳,人一头扎进了水里。

她母亲正站在旁边,见女儿落水,慌忙去拉女儿的衣服,结果被强大的河水牵引力,也带进了水里。

母女俩双双落水,顿时不见了踪影。

全体村民迅速展开施救,在十里之外的沙滩上发现母女。

可惜已经死亡。

这个家庭本是村里可怜之家,父亲患病,被隔离,不能回家。

家里只有母亲,和三个年幼的孩子。

现在母亲和姐姐去世了,剩下两个只有几岁的儿子。

后来他的亲人伸出援手,把小儿子带走,但大儿子却孤苦无依。

村民李洪青见状,主动收养了他,让他住在自家。

这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他结婚成家。

十多年啊!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真真实实体现了客家人的善良与真诚。

后来李去世,已长大成人的他,主动要求念一堂祭文,跪在李面前,纪念这个不是父亲的父亲。

有时候,感激不一定是金钱。

一个句话,一个笑脸,或者轻轻的一跪,内心上的善流露出来,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回报。

对死者也是极大的尊重。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贪官判处死刑。

走上刑场的这一天,父子相见了。

不到十分钟,父子就要分离了。

分离的片刻,贪官忽然说道,儿啊,你给我磕一个头吧。

儿子毫不犹豫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给父亲磕了一个头。

这时候,金钱对贪官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他需要的是一个安慰,一个心态的释放,或者是一种态度。

儿子给了,他的心就安稳了,在黄泉之路也就可以坦然面对了。

另一个村民死得却有一点悲壮。

他在桥头建了一栋房。

有一天山洪突然爆发,河水大涨。

汹涌的河水掏了他家的地基,结果房倒屋塌。

本来这个村民已经跑出来了。

他忽然记得家中还有老人,又返了回去。

他进去不久,房子就倒了,活活埋在其中。

救出来时,人早已气绝身亡。

其实,这样的事在客家山村会经常发生,几乎每年都会上演人间惨剧。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历史。

作为长期生活在客家山寨的鄙人,曾经历二次洪灾。

一次是十岁的时候。

这一年的初夏,天上连降暴雨,二天二夜,屋后的河水飞速爆涨,很快淹到了屋后的地基,眼看河水就要冲进来了。

我惊恐万状,结结巴巴说道,阿妈,河水要来了。

阿妈看了,的确如此,也是慌了手脚。

西背有一户姓罗的人家跟我家关系比较好。

他父亲在茶陵电石厂工作,而我父亲也在县城工作,两家来往密切,这里地势比较高,于是,我把家里的缝衣机搬去了他家。

之后,又搬了许多东西,累得我气喘吁吁。

后来,奇迹不知不觉发生了。

河水竟然退了,并且退得很快。

原先到屋沿边的河水,二个小时之内,足足退了二米。

后来我才弄明白,山中的河水来得快,去得也快。

因山中无蓄水能力,天上降下来的雨水,落在地面就跑了,根本不像平原,四面八方的雨水汇聚起来,十天半月也排不掉。

其实,我对汹涌而来的洪水并不畏惧。

我家屋后就是一条大河,到了夏天,我基本上就是泡在水里,所以水性极佳。

我十五岁的那一年,也是山洪爆发,河水里飘满了各种树木。

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让人十分眼谗。

在我眼里,水深十米,跟水深一百米没有什么差别。

洪水嘛,无非是清水变成了黄水,凶猛一点,跑得快一点,其它也没什么。

所以当上面又飘来一个竹排时,我毫不犹豫跳入水中。

对于洪水中飘来的东西,客家人的规矩是,谁捡到就是谁的。

这个竹排有一百多根竹子,向我飘来。

我迅速游了过去,抓住前面一根竹子,奋力向岸边靠过去。

当然河水还是汹涌,浪花也三尺高,但我不怕,死死地抓住当头的竹子,用手划,用脚踩,竹排一点点往岸上靠。

大约游了五华里吧,我终于抓住岸边的一根树枝,然后竹排也靠了岸。

随后来了四、五个大人,大家一起把竹排拖上了岸。

下午把所有的竹子送到了一个加工厂。

卖了一百多块吧。

谁料分钱的时候,其中一个大人提出我年纪小,应该少分。

其结果是,他们每人分了二十多元,而我只有五元。

有点妈妈的,也没办法。

当时年纪小,心里虽然不满,但根本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地接受。

事后我把钱给了阿妈,但立即反悔了,要求退给我。

阿妈的原则是到了嘴边的肉是不退的,哭也好,闹也好,反正不退。

其实,她只要给我一毛钱,买十粒糖吃,也是可以的,但她就是不给。

我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心气难平。

搞来搞去,我捡了一个寂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