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一百一十二章:我家的屋倒了

轰隆隆,一声巨响,响彻了整个坑口街。

当初正是深夜时分,大家都沉浸在梦乡中,立即被这巨大的声音吓醒了,纷纷起床,向声音起源地跑去。

这声音来自我家。

因为我家的房子倒了。

当然,不是特别准确。

倒塌的不是全部,是后半部。

后半部也不是全部,是二楼以上部分,倒了,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把大家吓了一跳。

当时阿家睡在倒塌的楼下,全部是碎砖碎瓦,大家以为阿家压死了。

于是,拼命地呼喊。

没有任何回声。

大家以为她真的死了,加大了声音。

结果房下面传一句弱弱的声音:什么事呀?!

阿家爬了出来,仍然问大家,出了什么事?

原来她睡死了,即使房子倒塌,她依然没醒,是大家的声音把她吵醒了。

所以她连连问大家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都在笑。

客家人认为人到了年纪,聋地哑,天塌下来,估计也感觉不到。

不过,这地方是我睡觉的地方。

如果我睡在这里,大约一命呜呼了。

幸运的是,我不在这里。

我在长沙,当然房倒了,第二天我还是知道了,心里很难过,也很无奈。

我知道,这地方倒塌是迟早的一天,不倒才怪。

从我记事起,我家后屋土墙就裂开一尺宽的大缝,从头裂脚,裂开的土墙摇摇晃晃,要倒不倒的模样。

连接土墙的后墙也是摇摇晃晃,走在楼板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晃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四五岁的时候,大队就曾把我家列为危房,全家搬到戏台下的戏台上住。

我非常的兴奋,非常的高兴,手舞足蹈。

这地方是大人演戏的地方,也是领导作报告的地方。

领导坐在戏台中央,十分威严说一句:同志们!

刚才叽叽喳喳的声音立刻消失了,大家都屏气凝声地望着领导,十分深情地凝视着领导。

这时的领导顿时在我心里高大起来。

我觉得领导很威武!

而现在我正躺在领导的位置上,可以凝望着台下。

虽然没有观众,没有黑压压的人群,但有什么关系呢?

我脑海里有呀!

我脑海里的千军万马在奔腾,而我像跑在最前面的将军,挥舞着军刀,大声喊道,冲啊!杀啊!

小时候,受革命斗争的影响,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打仗。

上截街与下截街打,之后与公社边上的小孩子打。

天天冲啊!杀啊!

当然,回到家后十分的沮丧。

因为我可以看到这条长长的,巨大的裂缝。

我心里很不爽。

我希望住在没有裂缝的房子,但是不可能的。

不过,尽管楼板上有点摇晃,但不是特别的害怕。

我在靠墙边的地方支了一桌子,用来看书写字。

房间只有我一个人,摇晃是轻微的,如果多了两个人,幅度会有点大。

我一度怀疑它会倒,但终究没有倒,就是到了少年,它还是没倒。

在裂缝二楼的墙角处有一个木磨坊。

这是用来磨米的。

客家人从田里收来的稻谷,并不是米,需要把稻谷皮去掉。

现在用的是机械,以前没有。

客家人制作一个木磨坊,上面放上花岗岩,稻谷在上面碾碎,筛选之后就成了碎米。

这个米可以吃,剩下的给猪吃。

坑口街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养猪,养一年之后,过年杀年猪。

年猪肉很香,很好吃,现在估计已经绝迹了,反正我没遇到过。

我家以前很有钱,当然是祖上。

据阿美说,街上有几栋房子曾是我家的,可惜阿家打牌输掉了,就剩下这栋危房。

但劳动工具还在,尤其是这个磨米的东东,很金贵,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但家家户户必须用到它。

这个玩意是有钱的人家才有。

可惜阿家没有保护好这个钱,败掉了。

可能也是好事。

败了家的阿家不是地主富农了,她逃过了所有运动的打击。

阿家的家族曾经是非常显赫的。

她的亲大伯罗某是上了大领导著作的,称之为"井冈山***"。

由于是"***",解放后罗氏家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幸亏她败掉了家,一无所有,唯一的一栋房子还是危房,所以,她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她平安无事,并不意味着我家平安。

我家除了屋后一条缝,堂中央也很危险。

我家设计真的很奇怪,堂中央竟有一个天井。

估计屋很长,有二十多米,二面屋顶排不了水,于是设计成了四面屋顶。

在中间的地方设计了一天井,两边的水从天井排出。

天井的下面挖了一条暗沟,水就从这里流出。

设计似乎天衣无缝,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地方,就是墙面。

从屋顶到地面的排水管是用竹子做的。

竹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耐用,几年之后生霉腐烂,有许多孔洞。

雨水经过这些孔洞的时候,会流出来,冲刷墙面。

我家邻居是朱家。

她家的墙面是泥巴墙,在雨水的冲刷下,她家墙面冲出了一条深沟,跟裂缝差不多,很恐怖。

每次下雨,我就会注视着这条恐怖的裂缝,看它会不会加深加宽。

我一度怀疑这扇墙也会倒下来,但它没有,直到我们搬走的时候,它也没倒。

看来,它的质量还是可以的。

其实,这种现象本可以避免。

可以定期更换竹管。

但我家没人。

我家只有阿家阿美两个女人,另外五个孩子。

阿爸是男人,但他在茶陵城工作,很少回家。

干这个活的必须是男人,只有男人才能干这个活,所以阿美阿家都不管,让它流。

我是男人,我管过,但年纪太小,力气不够,只能是屋檐沟流水偏了,我就爬上去,把它摆正。

这个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

屋檐沟在三楼的地方,由于长期雨水的冲泡,早已腐朽透顶,一碰就碎,我竟然踩在上面,摆什么水沟。

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怕,如果木板断裂,我摔下去,也是一命呜呼。

幸亏没有发生,有时候还真要相信命硬这两个字。

当年,家里很困难,父母没什么钱,但母亲还是咬牙,把房子拆了,重建。

父母在桃坑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建着建着没钱了,母亲求爷爷告奶奶,借不到。

后来找到一个赵姓人家借了八十元,才勉强把进火酒做下来。

母亲说这个话的时候,充满了辛酸与无奈,我也只能默默地低下头。

当年客家山民家家户户都穷,都没有什么钱,有的人家买盐的钱都没有。

房子因为没钱,最终建成了一个空屋架,二楼的楼板没有铺就住进去了。

地是泥巴地,睡觉的地方墙都没有,用竹纸板遮挡一下,算是一间房了。

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岳父。

是他从深山里砍来树木,锯成木板,我家二楼才装上木板,才住上人。

我家建房的时候,还曾发生过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我家房顶需要一根主梁,母亲从乡下一户人家定了一根。

此人背着这根主梁经过林检站时,不敢过,怕没收。

当时严禁滥砍滥伐,没有正当手续的话,林检站是可以没收的。

他跑到我家说了这个情况,我听说后,二话不说就去了,背着这根主梁大摇大摆经过林检站。

后来,这户人家跟我说,林检站的人看见了,悄悄跟了上来,但没拦,只是跟在我后面,看我去哪里。

看到我进了我家,他才返回。

他这种做法很有人性。

如果他敢拦我,没收我的主梁,我才不怕呢,我一定会跟他吵,跟他拼。

当然,现在不会,我会讲事实,摆道理,但当年不会,我才不管什么法律政策呢?

我是坑口街有名的捣蛋鬼,我家房子都没有了,我一定会跟他打架。

打得他头破血流!

还好,林检站讲人情,网开一面,这就很好。

我相信,我家房子倒了,桃坑乡人人皆知,林检站的人应该注意到了,也就没有为难我了。

人都是感情动物,在灾难面前,同情之心自然会占上峰。

帮一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理所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