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道田 > 0469 擦子

道田 0469 擦子

作者:云中谁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0:59:00 来源:bqg90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这粗茶淡饭真不是国人餐桌上主人客套的的说法,自己这是真的准备吃粗粮了。不过不管怎样自己也得对付这么一段时间,等到店里有了盈利再想着改善生活的事儿,这段时间还是能省就省的好些。

说来想买脱粒机之前徐毅也想过一个问题,自己要不要动手做个手工的玉米脱粒器,毕竟这个完全不用钱买,自己就能做。不知道别的地方管这东西叫什么,自己村里是管它叫苞米擦子。但凡有旱田要种玉米的,家家户户基本都必备这么个物件儿。

苞米擦子制作的材料只要那么一根两尺多长,七八公分见方的硬木外加点一点钉子、铁条就够了。

木工的工具也齐全,做起来不费什么劲儿,毕竟这东西的做法十分简单:先在木头正面沿着长径掏出个半弧形的凹槽,在靠中间的地方凿穿个方孔,方孔下面的位置固定根铁条,让铁条的尖头竖在方孔前面就好了。当然,为了日后方便操作,背面也可以再加工成半弧形,方便着抓手。

用的时候,把苞米擦子杵在地上,一只手扶着,另一只拿根玉米棒靠在正面的凹槽里从上往下滑动,靠着那根铁做的擦条把玉米擦下来。这活儿不是太小的小孩子都能干,也比用螺丝批去捅玉米棒子省力,更安全多了。要是家里孩子多的,赶上搓玉米的时候,个个都抢着苞米擦子,没一个会抢着去搓玉米的。

扶着苞米擦子的手要遮住那个方孔,挡住擦下来的玉米,省得它们溅得到处都是。不过小孩子往往喜欢故意跟大人拧着干,他们最喜欢的是故意把孔漏出来,溅得玉米到处都是,顽劣一点的甚至把这孔对着别人,飞溅出来的玉米粒打到身上还算了,不过打在脸上还是有点疼的,自然也难免要惹得大人一顿呵斥……

每擦一行,再转动一下玉米再擦。不消几次,玉米棒上就沟壑密布,用一根玉米轴来搓,很容易就把玉米粒搓干净了。

徐毅家里就那么几亩旱田,自然也备着一个苞米擦子,自打徐毅记事儿以来,就一直用来着那个擦子。每年冬天农闲时节,他跟老道两个人,也是年复一年地靠着这个苞米擦子把那些玉米全都搓下来。那个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木料的,不过显然也是有些年头的东西了。长年累月用下来,整个擦子不止正面的凹槽,即便是背面都被手摩挲得油光锃亮,泛着淡黄色的光泽,那根钉在中间,用掰直了的马蹄铁做的擦条也是亮闪闪的,半点锈迹都无,顶部更被磨的圆润光泽。

这几年倒是真的没有再搓过玉米了,每年都是村里帮着收了,找了机器脱好粒,扣除成本给他钱了。这几年下来,也不知道那苞米擦子变成什么样子,连能不能用都不知道了。

徐毅也只是想想,最终却没有动手去做——毕竟这空间里面真跟外面不一样。毕竟自己动手搓玉米的时候,还真不是拿来吃或者是拿来卖的,基本都拿来做种子了,这显然不能用苞米擦子。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新的就比旧的好用,苞米擦子就是这样。

苞米擦子的擦条的角度还可以用手工调整高低,让它适合自家的玉米品种,不过顶部的尖头只有长年累月下来,才能磨去棱角变得足够圆润,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农村嘛,只要能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基本都不会有人求人去做或者花钱去买。不过毕竟不是哪家都有多称手的工具,所以只能因地制宜,有什么就将就着用了。有时候做个家什把没有圆刨,干脆就找块碎玻璃、破碗碴子什么的把外表刮得光滑就算了。像镰刀什么的,大半挑着合适的栎树砍来,把手的位置还会特意留下一段树皮增加摩擦力。想要在做好之前彻底打磨好,没有合适的工具肯定不行,所以多半也都是做得差不多就拿来使用了。

这样加工好的工具肯定不能称得上完美,不过总会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慢慢变得称心如意。

可是打磨不好的擦子如果用来擦玉米,就很容易伤到玉米胚芽,拿来吃当然无所谓,毕竟胚芽在碾米过程中都会被去除,变成米糠的一部分,要不然含油含水太高的胚芽混在米面里面,储藏的时候就容易生虫子甚至发霉。可是拿来当种子的话,胚芽伤到就不一定能发芽了。

徐毅也隐隐怀疑,自己真做个苞米擦子,除非安装之前打磨好擦条,安装的时候还能调整好角度什么的,可能结果还好些。真的只在空间里用这擦子,能不能靠着正常使用来让擦条变得圆润光滑都很难讲。

之前用过的那些工具,不管是凿子还是带锯、斧子什么的,自己只是最初拿到的时候认真打磨过。可是用了这么久,那些工具仍然锋利得跟刚磨完一样,能保持这样肯定跟空间脱离不了关系。

在外界,哪怕不是硬杂木,像自己天天砍树加工木材,这些工具也早该钝得不成样子,都不知道该磨过多少回了。比如那个链锯,壶里的润滑油早都没了,自己也没再加过,可是锯条除了缺点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

现在不过是少量栽种,要是以后开店这糯米粉真的消耗太多,想着再靠手工解决问题就不行了。手工的话效率太低,空间里面所有的事情都靠着自己,但凡花不多少钱,能用机器的还是用机器的才好。每样事情节省一点时间,也省得自己真的整天都被困在这空间里。

至于为什么不用那脱粒机,原因更简单了,犯不着。哪怕就是空间外面,除了小片地或者机器实在没办法进去的地方才会用人工播种,现在都是大垄双行,用机器播种,一埯双行也不过三四颗种子。即便这样,一亩地有那么四五斤种子都足够了。等着发芽定苗了,再人工间苗,当然也有缺苗的地方,不过大半间下来的苗也都直接扔在垄沟里慢慢干枯**了。

空间里就这么点地,更是用不到几斤玉米。不过空间里面也没机器,全得靠着手工操作。徐毅也没必要一味追求产量,图着操作方便,徐毅都是按着单行来种的。

这样手工播种的耗种量差不多就比机器省了一半,外加着为了避免间苗,他每埯都只撒一颗种子就算了,毕竟埋好土只要浇水这种子就会发芽长大,根本就没多少间苗的时间。扔两个种子的话,紧挨着难免争夺肥料和光照,即便是空间里面,也未必能够长得多好。之前种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虽然总产量肯定是高的,不过玉米籽粒的饱满度什么的也还是差了点,总不可能再施肥什么的吧。

这样又能节省不少,外加着这玉米种子也比杂交玉米的种子小得多,一亩地再浪费,估计有一斤种子就差不多了,有折腾机器的时间玉米早都种完了。

还不知道这脱粒机会不会伤到种胚。要是比例低的话倒是无所谓,就怕伤得比例太高,那样就算以后再种,种子也照样只能靠着手工脱粒来完成。

双手各握住一根玉米棒子,靠在一起,随后双手相对着朝着相反的方向搓动,相接处的玉米粒就互相摩擦,从玉米轴上脱落下来,哗哗地落进竹匾里面。不过一会儿,两个玉米棒除了玉米轴尖上那些发育不是很好的玉米之外就没剩几个玉米粒了。

毕竟是拿来当成种子,尖上那些发育不完全的玉米即便能发芽,苗势也很差。别的玉米杆子能长到一寸粗细,这个甚至还不如大拇指粗,要么不能结出玉米棒,要么就是直到老秋也只能收获到一个个头不大的玉米棒子。长得太慢,等着这玉米抽穗的时候,大田玉米早都灌浆了,这也导致它们授粉很差,整个玉米棒子上就没几粒玉米。村子里管这样的玉米叫做“秋不老”——顾名思义,秋天还不老的玉米。

自家收玉米的时候,也偶尔会有这样的玉米,大半都被煮了或者烧了进了徐毅的肚子——毕竟时到老秋,嫩玉米也算是稀罕玩意儿,所以每每总是觉得特别的香甜。就连掰了玉米,往往这样的玉米杆子都砍下来,像甘蔗一样吃,也是甜甜的……

所以徐毅也不准备再把它们搓下来,要是养了鸡鸭倒是可能搓下来当成饲料。不过显然家里除了自己就剩俩狐狸是活儿物,就算搓下来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他只是把玉米轴上面大小正常的玉米粒搓下来就把玉米轴扔到一边,从竹匾里重新抓了两根。

没用多久,徐毅就把玉米全搓完了,端着竹匾晃了下,差不多二三十斤的样子。

用筛子和簸箕把里面的杂质和不合格的种子简单清理一下装进袋子,徐毅直接拎着走到空地那里去。轻车熟路,尽管全靠着手工操作,不过总省略了不少的事儿,两三亩地的玉米也不过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全部种完以后提着水壶浇水,又是齐刷刷地长大,抽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