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乡间都市醉逍遥 > 第616章 政治智慧

乡间都市醉逍遥 第616章 政治智慧

作者:风云一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0:57: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汉帝国自然不会任由教廷乱说,大汉帝国的奥伦多公爵,就不止一次的通过魔法传感阵历数教廷的蛮横霸道之处,对教廷神职人员的邪恶本质,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披露,尤其是对教廷强占巴尔加帝国的事实,更是楸住了不放,多次通告全大陆要为巴尔加皇室讨回公道,帮助巴尔加帝国皇室复国。

随后,教廷便对出兵巴尔加帝国做出了解释,声称教廷之所以出兵巴尔加帝国,完全是为了便于出兵抗击兽人的入侵,现在光明城地区的形势已经有所缓和,教廷已没有必要在光明城地区驻扎这么多的军队,所以决定把光明城地区的军队撤回,撤军后,教廷还会将巴尔加帝国归还给巴尔加帝国的皇室,把坎贝斯特等原本是属于莫尔特帝国的城市,全部归还给莫尔特地区的拥有者大汉帝国。

教廷的这份通告一出,顿时就在整个双日大陆引起了轩然大*,那些对教廷邪恶本质认识不深的国家,一下子就对教廷产生了好感,纷纷发表声明支持教廷;而那些早就看清** 了教廷的豺狼本性的国家,则是在发表支持教廷的声明后猜测着教廷的真正用意,他们不相信教廷真的回把吃到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教廷还真的这样做了,在这之后短短的两个月之内,教廷不仅派出特使着前来通知大汉帝国。要大汉帝国派人接收坎贝斯特防线,同时还真地把巴尔加帝国全境交还给了巴尔加帝国的皇室。

教廷的这一着让李大明有些措手不及,很明显,教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以退为进,就是要把大汉帝国推上抗击兽人的前台。

光明城地区,已经被教廷搞得优势尽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面对兽人那咄咄逼人地攻势。教廷只好退守到坎贝斯特一线,而在这一线驻扎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每天都要消耗大批地物质和补给。

把大军驻扎在坎贝斯特,只是堪堪抵挡住了兽人的攻势而已,教廷却捞不到任何好处,所以把军队撤出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教廷大军撤走后将由谁来抵挡兽人,则不在教廷的考虑范围内,反正兽人突破了坎贝斯特防线之后,首先遭殃的,决不会是教廷及其附属国家。

大汉帝国不是嚷嚷着要收回莫尔特地区吗?坎贝斯特可是原莫尔特帝国的帝都,现在,教廷把整个坎贝斯特防线都交还给你大汉帝国,把整个光明城地区都交给大汉帝国。大汉帝国如果还要拒绝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大汉帝国接受了坎贝斯特防线,就必须在防线上驻扎大批地军队,这对大汉帝国的国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消耗;大汉帝国如果不接受坎贝斯特防线,就说明大汉帝国之前所说要帮助莫尔特帝国收复国土只是一个借口。大汉帝国为此发动的战争,也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站在正义的、公正的光明神的立场上,光明神教教廷就有权号召大陆各国联合起来,声讨大汉帝国地侵略行径,联合大陆各国对大汉帝国进行各方面的制裁,甚至发动一场针对大汉帝国的圣战。

如果兽人从坎贝斯特防线突破到大陆内地,那么驻守防线的大汉帝国,就是没有尽到守卫防线的责任。就是整个人类的罪人。

光明城也是原莫尔特帝国地领土。大汉帝国既然以原莫尔特帝国的继任者的身份出现在各国的面前,那么。大汉帝国就有收复光明城并把兽人赶回兽人帝国的责任,就有维护莫尔特地区领土的完整性的责任,也就是说,收复光明城,反而因此成了大汉帝国的历史任务,成了大汉帝国所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收复光明城?拒教廷和大陆各国对大汉帝国能否收复光明城都是心存疑虑,但能够见到大汉帝国与兽人帝国生死相拼,能够见到这两个强横的对手为了一座光明城而消耗国力,教廷和大陆各国自然非常乐意见到这种场面地。

还有,大汉帝国把大批地军队都驻扎在坎贝斯特防线,那么其后方就必定空虚,到时候,大汉帝国的相邻国家,如纳苏尔帝国、阿尔贝里希帝国和拉特奥帝国有什么小动作地话,大汉帝国的局势就有得瞧了。

李大明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世界上那些当权者的政治智慧,看来在这之前,教廷可能并没有把他的大汉帝国当对手来对待,现在,既然大汉帝国已经表现出与教廷平起平坐的实力,那么教廷就必须把大汉帝国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了,当教廷真的把大汉帝国当成一个对手时,教廷的决策,也随之英明了许多,至少为了把大汉帝国拖进这战争的泥沼,教廷就把整个坎贝斯特都当成了一个可以牺牲的筹码,并把这个筹码毫不犹豫的交给了大汉帝国。

教廷的这一招以退为进,却使得大汉帝国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坎贝斯特防线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是不能和光明城相比的,对教廷而言,它已转变成了一个包袱,所以教廷就果断的把这个包袱扔给了大汉帝国。

接下这个包袱后,面对光明城里的凶悍兽人,大汉帝国是不可能不派军队来驻守这条坎贝斯特防线的,而一旦把军队驻扎进来,就要为这支军队提供补给,这一条防线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一个不断消耗掉大汉帝国国力的无底洞。

教廷联军的补给,是由大陆各国提供的。所以教廷联军不用担心补给地问题,然而教廷这一抽身离开,坎贝斯特防线就成了大汉帝国的国境线了,大汉帝国守住了这条防线,则是大汉帝国的本份,是应该的,各国也不会为大汉帝国出一个铜币;大汉帝国守不住这条防线。使得兽人蔓延到大陆内地,大汉帝国就成了人类的罪人了。

现在的问题是。李大明一时之间还找不到拒绝接受这条防线的理由,坎贝斯特防线上地几座城市,也确实是原莫尔特地区的领地,人家教廷出于好心把这几个城市交还给你大汉帝国,大汉帝国能不要吗?

而且教廷派来地特使,也并不是前来与大汉帝国商议的,而是直接来通知大汉帝国的。也就是说,不管大汉帝国接不接收坎贝斯特防线,教廷都会撤军,到时候,如果大汉帝国没有及时派人接收防线,被兽人钻了空子,造成损失的话就怪不得教廷联军了。

李大明本来还想以光明城被兽人占据着为借口,拒绝接受坎贝斯特防线。但教廷特使在告知了联军从坎贝斯特防线撤走的日期之后,就离开了紫禁城,其表达教廷意见的态度,完全象是一种给下属下达命令的姿态,把他气地够呛。

不仅如此,教廷马上就通过魔法传感阵把这个消息通告全大陆。根本就不管大汉帝国的想法,也没有给大汉帝国留下反对的余地。

接着,大汉帝国的奥伦多公爵,就代表大汉帝国发表了一个声明,在这个声明中,奥伦多强烈的谴责了教廷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指出不仅丢失了有着天下第一坚城之称的光明城,还把一个残破不堪的坎贝斯特防线丢给了大汉帝国。

既然强大地教廷联军都守不住有着天下第一坚城美称的光明城,那么,国小力微的大汉帝国。又怎能守住这残破不堪的坎贝斯特防线呢?当然。为了全体人类的利益,大汉帝国还是会如期接收坎贝斯特防线的。不过,由于大汉帝国能力有限,可能会丢失防线上地某个城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到时候还望各国不要责怪才好。

大汉帝国可以派兵驻守坎贝斯特防线,但不保证能守得住这条防线,防守兽人,从来都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职责,仅凭大汉帝国一家之力,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个任务的,所以如果出了什么差错,请不要把责任追究到大汉帝国的头上,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请去找丢失光明城的教廷。

接着,李大明就以伊斯梅尔为集团军军团长,并把六个军团调集到了尼奥里斯城,做好了接收坎贝斯特防线的准备。

当伊斯梅尔带着六十万大军进驻到坎贝斯特防线后,在大汉帝国的后方,就传来了拉特奥大军入侵大汉帝国的消息,过不多久,纳苏尔帝国和阿尔贝里希帝国地边境上,也出现了大军集结地迹象。

在教廷的支持下,拉特奥帝国集结了一百八十万大军从三个方向进入了大汉帝国地巴斯达地区。

大汉帝国部署在巴斯达地区的,只有达雅克的六个正规的军团,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达雅克,自战争一开始就是节节后退,接连丢失了十座城市。

而在纳苏尔帝国和阿尔贝里希帝国的边境上,两国联合组成的两百万大军也完成了集结。

纳苏尔帝国和阿尔贝里希帝国的目标,是被大汉帝国占领的诺顿地区,而他们的对手,则是诺伊维尔的六个正规军团。

两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十一城,而在巴斯达地区,拉特奥帝国的一百八十万大军,早已深入到了巴斯达地区的腹地,眼看着就要追上达雅克的六个军团了。

一路凯歌高奏的三**队并没有注意到,他们所占领的城市里平民虽然是一个不少,但那些活跃在各城市之间的修路大军,却没有一个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在他们所占领的城市中,也没有一个修路平民的身影。

没有人去留意那些修路的平民,也没有人留意到随着一座座城市的被占领,那些从被占城市里后撤下来的修路平民,也在慢慢地被集结起来。被占领的城市越多,集结起来的修路平民也越多。

慢慢的,在战区的某一个地点上传来了有已方军队被包围了的消息,于是各国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增援部队。

派出地增援部队又被包围了,于是,越来越多的部队被派往地被围地点,援军派的越多。被包围的军队也越多,而大汉帝国的包围圈也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大汉帝国的大军把整个侵入部队都包围起来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支把他们包围起来的军队地人数,竟然远远的超过了他们。

在巴斯达地区的布隆迪平原上,拉特奥帝国的一百一十万大军,已被大汉帝国的二百一十万大军团团围住;而在诺顿地区的利比尔大平原上,包围纳苏尔帝国和阿尔布里希两国联军的,则是二百六十万大军。

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大汉帝国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庞大兵力,竟然就是他们一直忽略了地修路大军,在光明城地区,本来也是跃跃欲试的兽人帝国在得知了这个情报之后,连忙收回了攻打坎贝斯特防线的部队。

为免夜长梦多,李大明也亲自来到了巴斯达地区的布隆迪平原。

在战役展开之前,达雅克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的,之所以把战场定位在布隆迪平原上。他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地。

在布隆迪平原以西三十里的地方,就是巴斯达地区最大的城市格埃曼城,在这座城市里,有一百三十万的拉特奥大军正在据城休整。

布隆迪平原地势平坦,在靠近莫尔特地区的方向,有一个横亙数十里的巨大皱折。就如同一个由低往高的台阶一样,整个皱折的高度,达五米左右,而大汉帝国大军,自然是占据了地势较高的位置。

事实上,这种皱折地形在双日大陆上有很多,著名的横断山脉,就是一个巨大地横断皱折,而在布隆迪平原上地这个皱折,也只是双日大陆上众多皱折中的一个很平常地小皱折而已。

然而经此一战后。后人一提起布隆迪平原。就会想起发生在皱折区的这一场围歼战,之后这一皱折区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布隆迪大皱折。

在布隆迪大皱折的低沉地段,达雅克下令修筑了大量的壕沟和工事,只有靠西的地段是平平坦坦的。

先是有一个整编的拉特奥军团被yin*到了布隆迪大皱折,当时包围这个军团的大汉帝**队,也只有一个半军团十五万人。

驻扎在格埃曼城的拉特奥军,马上就派出了一个军团的援军,过不多久,从布隆迪方向,又传来了援军也被包围的消息,有消息证明,在援军赶到布隆迪时,大汉帝国又从附近调集了一个军团前来布隆迪。

这样一来,被围的拉特奥军就达到了二十万,将拉特奥军包围起来的大汉军队,却只有二十五万而已。

拉特奥军不疑有诈,又派出了三个军团三十万人,准备一举将布隆迪平原的二十五万人包围歼灭。

经过一番激战,三十万援军又陷入了包围圈中,而包围这五十万大军的,则是六十万的大汉帝**队。

终于发现敌人主力了!据拉特奥帝国所收集到的情报,大汉帝国在巴斯达地区的正规军团,也就六个军团六十万人而已,而出现在布隆迪的这六十万大军,应该就是大汉帝国在巴斯达地区的所有军力了。

消灭了这六十万主力,那么在巴斯达地区,就再也不会有反抗的力量出现了,所谓毕其功于一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拉特奥军就在格埃曼城留下二十万守军,其余的六十万大军则是倾城而出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布隆迪平原,岂不他们这一下却正好是落入了达雅克设下的包围圈里。

“参见陛下,陛下圣安”在布隆迪大皱折上,达雅克带着一大群将领迎来了李大明的车驾,奥利维剑神,也站在他的身旁对李大明行着礼。

站在皱折高处极木远望,入目所见,是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数百万大军,整个皱折绵延了数十里,而在皱折附近的双方大军,也是绵延了数十里,双方建立的营地,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绵延下去,直到那目光所不能到达的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