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宅女穿异世,影视炸场 > 第三章 选角风波与神秘线索

夏听听把“公开选角”的通知贴在工作室门口时,张姐正在给道具清单上的“青铜剑”打叉——那是阿Ken网购的塑料玩具,剑尖还歪着。“娜姐,您这是要学那些大导演搞海选?”她扬了扬下巴,“就咱们这预算,能招来的估计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就是跑龙套跑成精的混子。”

夏听听没接话,只是把打印好的角色要求往桌上一推:谢安要“藏锋”,眼神里得有惊涛骇浪却表面平静;谢玄要“锐”,少年气里裹着杀气;苻坚要“傲”,哪怕落魄时也带着帝王的架子。这些标准是她对着陆明远的《草木兵》手稿改的,手稿里用红笔批注:“演员的眼睛是镜头的钥匙,钥匙不对,门就打不开。”

选角当天,工作室的楼道挤得像菜市场。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叔非要试谢玄,说自己“内心住着少年”;两个穿汉服的姑娘为谁更像“东晋仕女”吵了起来;最离谱的是个戴眼镜的程序员,拿着简历说自己“精通淝水之战的战术模拟,演苻坚能自带沙盘”。

夏听听坐在临时搭起的评委席后,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张姐在旁边低声记着名字,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越来越急:“娜姐,要不还是找熟人吧?我认识个话剧团的老演员,演谢安肯定没问题,就是出场费得加五千。”

“再等等。”夏听听的目光落在楼道尽头——那里站着个穿洗得发白衬衫的男生,背挺得笔直,手里捏着张揉皱的报名表,却始终没上前。男生约莫二十岁,眉眼清瘦,睫毛很长,低头时能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像极了手稿里描写谢玄“少年带剑,锋芒初露”的样子。

“最后一个名额。”夏听听突然开口,朝着男生的方向扬了扬下巴,“你,过来试试谢玄的台词。”

男生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攥着报名表的手指关节泛白。他走到场地中央,深吸一口气,念出谢玄请缨出战的那段台词:“叔父坐镇中枢,玄愿领八千精兵,直抵洛涧!”声音不算洪亮,甚至带着点青涩,可说到“八千精兵”时,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眼神突然变得锐利,像出鞘的短刀。

张姐刚想开口说“太年轻”,就被夏听听按住了手。“你叫什么名字?”她问。男生低头看了看衬衫袖口的磨边:“沈砚,刚从电影学院退学。”

“为什么退学?”

“老师说我不会‘演’,只会‘站着’。”沈砚的声音低了下去,“他们要我哭的时候挤出眼泪,愤怒的时候摔杯子,可我觉得……有时候不动比动更有力量。”

夏听听心里“咯噔”一下——这正是她想在谢玄身上体现的特质。原世界的历史记载里,谢玄年轻时屡遭非议,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这种“静”里藏着的“劲”,恰恰是沈砚刚才不经意间流露的东西。

“明天来试装。”她没再多问,直接在报名表上画了个勾。沈砚愣住了,捏着报名表的手微微发抖,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被选上。

等人群散去,张姐才忍不住念叨:“娜姐,您这也太冒险了!一个退学的学生,连镜头感都未必有,要是砸了……”

“张姐,您还记得《孤城》里那个守城老兵吗?”夏听听打断她,“全程没说三句台词,可他站在城楼上的背影,比任何嘶吼都让人揪心。好演员不是会‘演’,是会‘信’——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角色。”她拿起陆明远的手稿,翻到某一页,“你看这里,陆明远写‘谢玄的剑永远握在左手,因为他小时候摔断过右臂’,这种细节,只有相信角色的演员才能演出来。”

张姐盯着手稿上的批注,突然叹了口气:“行吧,反正咱们已经在悬崖边上了,多跨一步也未必会摔死。”

当天下午,夏听听带着沈砚去废弃片场试景。阿Ken正在老槐树下调试灯光,见他们来,立刻招手:“娜姐,您快来看看!这树洞里好像有东西!”

树洞被藤蔓缠着,阿Ken用美工刀划开一道缝,里面露出个铁皮盒子。打开一看,全是泛黄的照片:陆明远穿着军大衣在雪山里拍纪录片,抱着摄像机坐在沙漠里啃馒头,还有一张是在这个明代片场拍的——他站在老槐树下,身边站着个穿旗袍的女人,两人手里都拿着《草木兵》的剧本。

“这女的是谁?”张姐指着照片,“看着有点眼熟。”夏听听凑近看,女人的眉眼竟和沈砚有几分相似,尤其是眼角那颗小小的痣。

沈砚突然开口:“是我姑姑,沈曼青。她以前是话剧演员,五年前突然失踪了。”他的声音发紧,“我退学就是想找她,听说她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这个片场。”

空气瞬间凝固。夏听听想起手稿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一行极淡的铅笔字:“曼青说,谢安的从容是装的,他每晚都在书房哭。”

“你姑姑……也演过谢安?”她艰难地开口。沈砚摇摇头:“她演的是谢安的夫人,一个剧本里没名字的角色。姑姑说,这个角色才是最懂谢安的人,她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笑,什么时候在发抖。”

阿Ken突然“啊”了一声,指着铁皮盒子底层:“这是什么?”那是张被照片压着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七月初七,槐树下,带《草木兵》来。”字迹和手稿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墨迹已经发黑,像是放了很多年。

今天正是七月初六。

夏听听的指尖划过纸条上的日期,突然觉得背后的老槐树像在盯着自己。风穿过枝桠,发出“呜呜”的声响,竟真像有人在低声哭泣。

“明天别来了。”张姐突然拽住沈砚的胳膊,“这地方邪门得很,你姑姑失踪说不定就跟这儿有关。”沈砚却摇了摇头,眼神异常坚定:“我要留下来。姑姑的日记里写过,她想拍一部‘让历史活过来’的戏,这部《淝水之战》,或许就是她没完成的心愿。”

夏听听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穿书前的那个夜晚——她窝在沙发里看一部烂片,边吃薯片边骂编剧没脑子,当时绝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一个异世界的故事拼尽全力,甚至卷入一场跨越五年的谜团。

“阿Ken,把所有设备都搬到树底下。”她突然开口,“今晚我们不回去了,就在这儿改剧本。”张姐刚要反对,就被她按住肩膀:“张姐,你难道不想知道,陆明远和沈曼青到底发现了什么?”

夜幕降临时,老槐树下亮起了临时扯的灯泡。夏听听摊开剧本,沈砚坐在对面,偶尔念几句谢玄的台词,声音在寂静的片场里格外清晰。张姐煮了泡面,阿Ken抱着摄像机,镜头对着晃动的树影。

凌晨两点,夏听听改到谢安收到捷报的段落,突然停住笔——陆明远的手稿里写“谢安把捷报往袖子里藏,手指被纸边划破了也没察觉”,而沈砚刚才念台词时,左手无意识地攥成了拳,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和手稿里的细节惊人地吻合。

“你怎么知道这个动作?”她抬头问。沈砚愣住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不知道,就是觉得……他应该这样。”

就在这时,阿Ken突然指着摄像机屏幕,声音发颤:“娜姐,你看!”屏幕里,老槐树的影子在墙上晃动,竟慢慢聚成一个人形,正弯腰看着他们的剧本。

夏听听猛地回头,树影依旧是树影,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有人在轻轻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