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海岛农场主 > 第四百九十七章 春节过后的几件杂事

海岛农场主 第四百九十七章 春节过后的几件杂事

作者:风漂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5:48:53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江逸晨与晴晴回到粼江,已经是二月上旬了。

鼎香园经过春节歇业后又重新开张,不过此时正处于一年中难得的相对清闲阶段,大厅内就餐的顾客显得很从容,全然不见平日里四处熙熙攘攘的情形。

口福多这一块,以经理张凤兰为首的管理班子经过努力,已顺利完成了食品加工厂的前期准备工作。

生产线设备及工艺流程,经过技术骨干们的攻关和多次调试,终于成功制作出了与目前秀水巷两处作坊品质相当的口福多千层饼,而且规格形状标准稳定,整齐划一,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跟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流水线已经在开始进行小规模试生产,张凤兰打算待时机成熟,将以食品加工厂做为主力,逐步取代秀水巷作坊。

当前的口福多千层饼日产量为五千张,经初步估算,一旦食品厂开足马力,生产能力可以轻松提升到三倍有余。

不过由于原料受限,完全无法满足加工厂的“胃口”,只能暂且控制在低负荷的生产状态之下,等待云沙岛种植业进一步的发展。

云沙岛那边传来消息,来顺儿按照指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调料作物扩大种植的准备工作。

陆猴儿上岛后,很快便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并未出现任何水土不服的状况。相反,岛上无比优越的伙食条件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令他惊喜不已,在惬意地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心思也相较来之前踏实了许多。

美中不足的是。与城市的繁华情形相比,海岛的生活确实有些冷清,尤其对于爱玩儿爱闹的年轻人来说。

不过好在云沙岛距离最近的陆地龙湾村只有七海里的航程,开快艇仅需二十来分钟,岛民们可以利用休息日以及送货的机会上岸逛逛。买点儿东西,理个发什么的。这样也避免了因长期与现实社会隔离,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如今的龙湾村受海鲜码头、游艇码头、海产养殖业等产业的带动,经济发达,繁荣兴旺。饭馆、各类商铺、集贸市场、酒吧、网吧、台球厅游戏厅等等一应俱全,外来人口众多。即便连晚上都十分热闹,要求不高的话,这里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消遣之地。

不过,像什么地下博彩业、保健店之类的是非场所,是被江岛主严令禁止全体员工涉足的。

另外。这儿甚至连某家知名驾校都赶来凑热闹,在村子西面租地开设分号,练车场也修得挺气派。

来顺儿顺应手下的请求,在驾校报了三个名,贵宾计时班。虽然学费贵不少,但据说这个班的学员们会被特殊对待,拿驾照又快又容易。

人手的增加,使得岛上的工作安排变得游刃有余。近几天。来顺儿和喜子划着小舢板前往距离云沙岛南方不远处的那两座无人小岛,既鸡冠岛与卧牛岛,并随船携带了一批工具和食物。

两座小岛的特征都是面积狭小。地势崎岖,岩礁耸立,大些的船只根本无法接近,只能依靠小舢板这类最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了。

抵达后,根据前期的勘测结果,因循地势。选择在小岛的背风处开垦出几块大小不一的坡地,总共加起来估计大约有两亩地的样子。清理掉地里的杂草灌木及石块等,并用荆条扎起了低矮的篱笆墙。

做完这些工作。来顺儿在鸡冠岛上寻找到一个大小能容身,可遮风避雨的岩洞,将工具等物品用塑料布包好存放在里面,留待他日使用。

新地块计划种植大葱生姜等调料作物,待天气转暖便可实施。这回为了提高效率,准备采取先在云沙岛集中育苗再进行移栽的方式。

苏晓佳的蜂刺疗法在停歇了一个月之后,又再度重新开始。

如今的天气,白天最高气温不足十度,夜里最低零下三度左右。原本还担心海岛上那两箱野蜜蜂受到低温干扰,以致蜂刺的毒性降低,影响疗效。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经观察,那些小家伙的强壮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尽管身处寒冬,至今却依旧保持着相当活跃的状态,不过当前百花凋零,无蜜可采,只能被关在蜂箱里每天开舞会趴题,同时靠经人类搜刮之后剩余下的蜜糖熬日子。

由此,蜂刺的供体不再成为问题,疗程得以继续进行。

这天中午,坐在鼎香园总店三零三办公室里的江逸晨放下手中的两份文件,正待用午餐的时候,却听得几下敲击声,随后一个大个子推门而入。

“呦,一个人用膳哪?太孤单了吧,咱也来就活就活。”马得韬搓了搓手,盯着茶几上的菜肴笑嘻嘻地提出要求。

“干嘛不去员工餐厅?”江逸晨抬眼瞅了瞅对方,说道。

“天天都在那儿吃,换换口味呗。让咱也来享受享受大老板的特殊待遇。嗯,好香啊。”马得韬不由分说,一屁股坐到了沙发上,还深吸了几口气。

江逸晨无奈,只好拿起桌面的手机,给厨房打电话让加个菜,以及添副碗筷。

没一会儿功夫,伙计便将新炒好的菜端了进来摆上,外加一杯鲜橙饮料。

“当资本家就是爽啊,怪不得全世界劳苦大众要坚持抗争哪。”马得韬一边吃喝一边啧啧赞叹。

“这么些吃的还塞不住你的鸟儿嘴。”江逸晨瞪了他一眼,随后询问找酒楼店铺的进展。

马得韬说春节刚过不久,目前市场尚未完全恢复,相关信息量还很有限。不过估计再过些日子机会就应该能多起来。

“哎,对了,今早的新闻你瞧了没有,咱们粼江市又在全国人民面前露大脸了。”须臾,马得韬开始闲聊。

“干啥?鸡地皮又创新高了?”江逸晨随口问道。

“这年头儿,鸡地皮还算哪门子新闻啊?”马得韬连连摇头。

接着,他讲起今天早上刚出的新闻。

粼江做为海滨城市,旅游业向来发达。即便是在冬季,因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度也不低,游客络绎不绝。

尤其是在景区内,很多店铺为了争夺商机,春节期间照常开门营业。

就在前几天,几名外地游客来到某家海鲜大排档用餐,其中点了菜单上标明三十八元的蒜蓉海虾一份。谁知结账的时候,三十八元菜价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一千五百多元。

在客人的质问下,店老板出面,理直气壮地解释说三十八元仅仅是一只虾的价格,按只算是本地的老规矩。

双方随之发生冲突,游客报了警也白搭,最后游客方因担心人身安全问题,做出妥协,支付了高昂的餐费。

但事情显然没完,那几名游客并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儿,省油的灯。离开大排档后,他们不仅找到粼江工商局、物价局进行投诉,还将手机拍的现场照片在微信微博上发布,很快便引起关注,被多方媒体转载传播,成为实时热门新闻。

受此激励,其他一些游客也纷纷将自己在粼江挨宰的经历,诸如什么烤串按签子上的肉块数算账,买水果斤变成两,住旅馆一间房价变成一人房价之类,一一发帖进行血泪控诉。

一时间粼江成了众矢之的,风头无两,全国各地的批评声讨叫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同时,粼江市努力多年打造的“旅游文明城市”招牌,也严重受损。

“靠,真tm脑残!”江逸晨听罢,不禁愤愤地骂了一句。

本来,旅游行业宰客的事情并不新鲜,哪儿都有发生,一直是多年沉疴。但像这样近乎于明抢的却并不多见,怪不得被抛到风头浪尖上了。而且要知道现在可不比从前,信息网络空前发达,随便一点儿p事儿都能捅开,啥也藏不住。

“就这还算客气的。馆子里米饭两块钱一碗,要是也照着这个路数来,按粒儿算价的话,呵呵,那吃饭的还不得给洗光喽。”马得韬觉得那些小老板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够高,否则还能使粼江市的名声再上一层。

关于本次事件,当前已经被社会舆论炒得火热,怕是难以善罢甘休,不过最着急的,估计要属本地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小头头儿,如果不赶紧处理妥当的话,恐怕连自身都要受到影响。

“算了,人家的事儿,咱也管不了。但咱们往后的酒楼,可决不允许这么干,你给我记住喽。”江逸晨告诫道。

“咱哪儿能干那些人渣的事儿?就是粼江市场可别让那些家伙给祸害完喽,吓得外地人都不敢来了。”马得韬晃晃脑袋,不屑的说道。

未来的海鲜酒楼属于高端餐饮范畴,菜肴价格肯定不便宜。但东西卖得再贵,只要说明原因,明码标价,让消费者自由做出选择,那么任谁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二人用完午餐,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这时,马得韬的手机铃声响了。

他拿起手机,走到窗边接听。

“喂,是我,哪位?”

“哦,崔老板啊,你好你好。”

他随后用手掌将手机下方话筒捂住,转脸冲江逸晨小声说道:

“是金江渔港的老崔。”

江逸晨听了,颇感好奇,这崔老板自从上回请客之后就再也没联系过,不知此时找来有什么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