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逃宫弃嫡(中部) > 267良辰美景奈何天

逃宫弃嫡(中部) 267良辰美景奈何天

作者:唐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0:5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追溯郑家庄王府的历史,还是要从废太子胤礽谈起。

胤逐,储位之争愈演愈烈。这一状况极大地牵制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对康熙朝后期朝政产生了不利影礽第二次废黜后,康熙帝未再册立储君。因皇储之位无人,诸皇子在在生心。他们拉党结派,暗中角响。

康熙五十四年夏,准噶尔部首领策旺阿拉布坦派兵突袭哈密,清廷调兵遣将,进行反击,西征之役拉开帷幕。被软禁于咸安宫的废太子胤礽,也在密切关注朝内外发生的一切,认为这是一个难得时机。此时,正值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患病,医生贺孟频时常进入咸安宫,为瓜尔佳氏诊治。胤礽遂以矾水亲笔作书,秘密交付贺盂颂,将信件送与镇国公都统普奇,嘱普奇保举他为大将军,统领西征之役。他希望以建立军功为筹码,第二次被复立为皇太子。但是,这件事很快被人告发。宗人府奉命予以审理,除胤礽外有涉人员均受惩处。图谋虽然败露,胤礽仍未死心。

康熙朝晚期,朝中不断有满汉大臣奏请立储,其中有人指名奏请复立胤礽。例如,五十七年正月,康熙帝正在昌平汤泉(今北京昌平小汤山)疗疾。满洲正红旗人、翰林院学士朱天保在其父朱都纳怂恿下,只身赴汤泉,递上密奏,请求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朱都纳父子希图富贵,心存侥幸,不料招致重愆。康熙帝当即莅临行宫正门,亲自审讯朱天保、朱都纳等人,予以痛责4。不久,朱天保被押至平则门(今阜城门)正法,朱都纳等与此案有涉之人受到严厉惩罚。此前,虽然有大臣请求立储,均未言及储君人选。朱天保在密奏中指名复立胤礽,这使康熙帝深为震动。他感到,废太子胤礽虽被废黜数载,在朝中仍有一定影响力,对皇权的稳固是一潜在威胁。所以,三年后(康熙六十年二月),当汉族大学士王拨第二次密奏建储时,虽然仍旧未言储君人选,可是,康熙帝阅折勃然大怒,称王拨“以朕衰迈,谓宜建储,欲放出二阿哥,伊等借此邀荣,万一有事,其视清朝之安危休戚,必且谓与我汉人何涉…….”看来,如何防范废太子胤礽图谋复立,已成为康熙帝晚年最大的心病。

朝中部分大臣之所以揣测废太子胤礽可能再次被复立为储君,与胤礽之子弘皙的情况也

有一定关系。

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不曾生子,侧福晋李佳氏(雍正二年十二月封为理亲王侧妃)所生长子11岁卒。所以,同为李佳氏所生,排行第二子的弘皙,实际上是胤礽的长子。弘皙的三弟弘晋,逝于康熙五十六年,年22岁。四弟、五弟皆幼殇。六弟弘曣与弘皙的嫡长子永琛同年,比弘皙小18岁。因此,直至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胤礽已去世半年后,雍正帝仍有“密亲王(胤礽)子年幼,诸事未谙”之语。当时,除去弘皙年已32岁,其诸弟均未成年。这种状况,使弘皙在胤礽众子中始终处于鹤立鸡群的位置。

弘皙聪慧伶俐,自幼为康熙帝所喜爱。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胤礽第二次被废黜时,弘皙19岁,是年十一月,他的嫡长子永琛(生母为嫡福晋喀尔沁乌朗罕济尔默氏)出生。康雍之际,出使清廷的朝鲜使臣不断昕到朝野传言:因皇长孙弘皙颇贤,康熙帝不忍再立其他皇子为储

君;康熙帝弥留之际,曾召见大学士马齐嘱托后事,命将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仍行囚禁,又称“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这些传言不足信,但反映出时人对弘皙的看法。在他们眼中,允栅虽然被废黜,弘皙仍是康熙帝的爱孙。

有关满汉文材料显示,康熙晚期,弘皙已完婚生子,搬出紫禁城另居。二废太子后,弘皙受父牵连,被软禁在家固,但与“大内”多有联系。五十七年正月,康熙帝说:“见今二阿哥颜貌丰满,伊子七八人,朕皆留养宫中。”所谓“七八人”,与史实稍有出人。此时,胤礽第十子弘叻(生母为侧福晋程佳氏)尚未出生,而其前九子中,一、三、四、五、八子均已去世,只有二子(弘皙)、六子(弘曣)、七子(弘日兆)、九子(弘yao)共四子在世。康熙帝所说养在大内的胤礽七八子,应是统称,其中除去胤礽之子,也包括胤礽的一部分孙子。雍正元年初,弘皙仍有数子养育大内,他们很可能是与其祖父胤礽同住咸安宫内。

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在宫中服役的正白旗工匠华色,违反康熙帝的规定,按照大内式样为弘皙偷制法耶火链。事发,华色被带枷杖笞后流放。据华色供称,弘皙是通过太监高文贵,在华色日常出入的东华门等候,向他传达制作之事。物件制成后,由高文贵取走,并分两次赏给华色银制小锞子共5个,计有七八钱银子。此案表明,弘皙因自幼长在宫内,对宫中情况及有关人员相当熟悉。他的交结面很广,虽然其父被废黜,他本人被软禁,但自恃为皇祖康熙帝所喜爱,竟置禁约于不顾。华色知法犯法,则从一个侧面反映,胤礽父子仍有势力,令人畏惧。

至迟在五十六年底,康熙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属意于皇十四子允襁。为吸取两立两废的教训,他决定在册立之前,不再公布储君人选,实际上是实行秘密建储。由于年事日高,体弱多病,康熙帝曾打算于五十七年春举行册立大典,让新立太子襄理政务,分担其劳。为此,五十七年初,他特令诸臣修改以往定得过高的皇太子仪注。不料,恰当此时,突然得知准噶尔部军已攻入西藏,拉萨失守,拉藏汗被杀,西北局势告急。于是,康熙帝将立储一事暂且放下,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师西征,以驱除准军,收复西藏。其意是待胤禵建立军功,班师返京后,再立为皇储。

五十七年十二月,胤禵率师出征。康熙帝则在决策西部军务,日理万机的同时,开始为消除废太子胤礽的影响与威胁,保证他所属意者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进行一项重要准备。是年十二月,即胤禵出征当月,康熙帝决定在顺天府昌平州内,“距京城二十余里”的郑家庄建造行宫、王府、城、城楼及兵丁营房等设施,由上驷院郎中尚之顺、营造司郎中五十一、都虞司员外郎偏图、刑部郎中和顺等主管监造。该项工程包括行宫大小房屋299间,游廊96问,王府大小房屋189间,南济庙大小房屋30间,城楼十间,城门二座,城墙590丈9尺9寸,流水大沟4条,大小石桥l0座,滚水坝一个,井l5眼。补修土城524丈,环城挖河667丈6尺。饭房、茶房、兵丁住房、铺房共1973间,夯筑土墙5350丈7尺1寸。除取用部、司现有杉木、铜、锡、纸等项外,采买松木、柏木、椴木、樟木、榆木、青沙石、豆渣石竹子、鳔胶等项,加之工匠银两,共计用银268762两5钱6分3厘。

据《清史稿》载:“雍正元年,诏于(山西)祁县郑家庄修盖房屋,驻扎兵丁,将移胤礽往居之。”《清史稿》所言,在时间(诏建于康熙五十七年而非雍正元年)、地点(此处所言郑家庄在昌平而非山西祁县)等方面,均与史实相左。

康熙六十年十月,郑家庄工程竣工。翌年三月,康熙帝与大学士、都统谈话中,首次提及此事:“前因兵丁蕃庶,住房不敷,朕特降谕旨,多发库帑,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令伊等居住。近看八旗兵丁愈多,住房更觉难容。朕思郑家庄已盖设王府及兵丁住房,欲令阿哥一人往住。今著八旗每佐领下,派出一人,令往驻防。此所派满洲兵,编为八佐领,汉军编为二佐领,朕往来此处,即著伊等看守当差。”康熙帝并未指明将让哪位皇子移住彼处,而雍正帝继位数月后透露:皇考已有让二阿哥移住郑家庄之意,“因无明旨,朕未敢擅自办理”。可见,康熙帝拟将废由于康熙帝不便直言建造拟行迁移废太子之所,所以暂以王府称之。依照常理,他不会让尚未成年的小阿哥远居郊外。成年皇子中,除去被软禁家中的皇长子允提与幽禁咸安宫内的废太子胤礽,其他皇子常被委派办理政务,并于康熙帝离京期间,轮班值守紫禁城与畅春园。如果迁居郑家庄,不仅上朝不便,承旨办事也会大受限制。况康熙帝爱子如命,绝不忍心让皇子受奔波之累。皇长子允提既已软禁家中,并无迁移必要;唯有废太子胤礽,于紫禁城内幽禁数载,既非长久之计,对再立储君亦有所碍。因此,尽管正在进行西征之役,军费浩繁,康熙帝仍毅然启动郑家庄工程,历时三载竣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