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逃宫弃嫡(中部) > 2序

逃宫弃嫡(中部) 2序

作者:唐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0:5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首先,某唐要感谢从上部一直跟到中部的各位筒子们,某唐非常感谢你们一路的鼎力支持,若不是因为你们,某唐也许早就已经没有了写文的勇气(*^__^*)向各位筒子鞠躬道谢!

其次,某唐要祝贺各位跟到这里的筒子们已经过了第一阶段的考验!

(嘿嘿^_^这个考验是相对偶的文来说的,因为能坚持看到这里的筒子实在是挺不容易的,看上部的留言,貌似有n多人还没到30章就已经宣告放弃了。)

so——在这里,某唐要再次向从上部跟到中部的筒子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某唐偶的鼎力支持!

再次,某唐在这里要详细说明一下关于这篇文的主要情节发展及框架构思,免得筒子一直搞不清这篇文到底在讲什么(貌似这个得怪偶文笔不行~汗~),其中会结合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加以说明。

(ps:不过奉劝大家最好先做一下心理准备,虽然某唐偶把文章写得很轻松小白,但是写在文章背后及深处那些被隐藏掉的、没有搬到台面上来描述的地方,其实还是很现实很黑暗的。)

【暗黑大纲分析】

首先是这个文的主线问题,之前在上部写的那篇评论里提到过了(没看过的筒子们可以去找来看),这篇文章的主线是女主回清朝见识一下真实的历史,当然,主线也是有其最终目的的,而这个目的就是本文的标题“逃宫弃嫡”。

话说某唐原本的打算是将文写成上下两部的,分别为“逃宫篇”和“弃嫡篇”(当然也不排除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只写“逃宫篇”,反正这个“嫡”字其实也可以是指嫡福晋的^_,^),不过现在勉强算是完成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估计很多筒子看到这儿会吐血,继续汗~),所以决定把文改为上、中、下三部。但“逃宫”和“弃嫡”的主线不变。

这里就先说一下逃宫篇的主要设计构思好了,至于弃嫡篇的构思下阶段再提。

【暗黑剧情分析(一)】

这里首先要提一下,好多筒子都说这文写的过于小白,根本没有偶之前说的什么时代背景事实之类的,其实吧,这只是因为某唐偶当场写这篇文时就是打算写成轻松文的,并不想写那种深闺宫斗或者是万能女主什么的(因为宫斗中难免要以女子的身体作为武器,偶萌清水,所以……),没有提到背景事件是不打算写成那种历史正剧类的(但是如果筒子们是对着圣祖实录或是一些史料看的话,你会发现所有情节都是参照里面的时间记录而设定的,很多情节也是参照里面的大事件,然后将之联系起来,融汇贯通到一起),so在这种情况下,文章以及文里女主的表现难免有些小白,但其实往深处分析,你会发现女主的小白其实是建议在暗黑背景的基础上的。

好!某唐现在就讲一下写这篇文的具体思路,希望筒子们能耐心看完。强调下,现在的这个角度纯粹是从作者偶的角度来写,跟女主无关。

首先,女主穿越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朝代,虽然她之前可能阅读过关于这个时代的大量史料,但那些都是纸上谈兵,真正融入这个社会是需要磨合期的。第一个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偶说过了,清朝使用的语言和我们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有一定差距,筒子可以参考那时的书籍,那种白话文虽然不至于完全听不懂,但惯用了普通话的现代人在最初的一段时期肯定还是需要学习适应,所以偶在文里定了女主装失语症而不是失忆。

这样一来,在都统府的一个月里,女主有了一定的缓和期,可以学习和人交流,四处听八卦不是因为无聊,而是从众人的口中了解现下的光景,并尽快地融入这个时代,因为失语症的关系,女主不能从贴身丫鬟的口中问一些有用的情报,所以只能拥这种方法收集信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女主并不相信别人,在确定对方是否对自己忠心以前,她并不会轻易相信对方的话。(好吧,偶承认其实是偶不相信~)

接着,女主得知自己是替身的身份,在这种爹不疼娘不爱夫君也不理的情况下,想来不管是谁,第一个想法都是逃跑吧?可是,这时候的女主根本没有任何背景靠山,对当时的社会也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逃,贸然出去只会是死路一条(一是没有谋生手段,二是根本不知道要逃去哪里,三是那条项链,加上人既然是在这个地方醒来的,那么想要回去,肯定也会跟这里有关系)。因此,女主决定放弃逃跑,先观望一下情况,并按要求进宫。

进宫后,女主首先见到的是八福晋和宜妃,交谈中她觉得八福晋的个性很有现代人的特点,所以就想试探她是否和自己是同种人,但碍于宜妃,她只能用一种很婉转的方式,有筒子说,干嘛一定要这时候问,不会找别的时候么?这里,偶已经提过了,人是群居动物,对于一个孤身来到陌生朝代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希望能有一个同伴的(当然你硬要说你很独立,不需要同伴的另当别论),所以,在觉察到有这种可能性的时候,一定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试探(注意,偶说的是试探)。

是不是同类人?只要简单得问几句话就知道了,如果是,那么两人心底都会有底,即使以后你不主动去找她,她也会过来寻你。而如果不是,你自己心里也会有底,以后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当然,有看到筒子说,人家凭什么会理你?这个问题就存在概率性了,倒不是说女主这边问,人家那边就一定会答,但是如果说不问,那么人家肯定是不会知道,而且你问了,即使人家不答,只要她是现代人,那么她心里也会有底,结果就会同上边,她到时候肯定还是会主动来找你的。

确定八福晋不是自己的同类人,女主心里有了底。这时候九九来了,她又意外发现九九和八福晋之间的暧昧,这时候宜妃对女主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在变相得对她承诺,自己会保她。所以,宜妃其实就是女主来的这个朝代以后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所以有筒子问,陶沝为什么敢那么高调而不怕康熙给她安罪名,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宜妃的这个承诺。

当然,筒子可能会再问,宜妃凭什么力保女主?也是差不多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因为九九和八福晋之间的暧昧情愫,想来康熙皇帝肯定也是知道这层关系的,他现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任其继续发展下去,那那难保不会发生什么,而女主就是宜妃借以阻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挡箭牌,至于有没有用那另当别论!而为什么选她,则是因为第二,女主是康熙钦点的九福晋,比府里那两个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侧福晋名分的女子有身份地位。

话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当初为什么会设计这个桥段,即九九为何会和八福晋搞暧昧?

偶之前好像也借女主的口说过了,偶不相信九九成为八爷党是因为什么兄弟义气之类的,八八拉九九入伙时看中他的钱这点可以接受,但反过来九九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加入呢?钱,他比八八多;权,貌似他并不想当皇帝,地位,他是皇子,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所以只剩下唯一一个理由,女人。(当然,这点是偶个人的想法。因为偶觉得如果把钱、权、地位都舍去,貌似就只有女人这一项值得当诱饵了!)

继续回到剧情,因为有了宜妃的承诺,女主开始在宫里乱窜、四处勾搭。筒子说陶沝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其实不是的,因为她这样做的目的,或者说作者偶这样设定的目的,其实就是在为逃宫做准备,好吧,确切地说是寻找下一根救命稻草和靠山,外加广拉人情票。

偶在留言里说过了,陶沝逃宫最大的障碍boss不是九九,而是康熙,个人觉得如果皇帝不予追究,逃宫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毕竟把某人从玉牒除名,或者是宣布某人离奇死亡之类的事件最后还是要皇帝拍板同意。而目前(至少在康熙四十七年前),最能劝服或者说是最能抑制住康熙的就只有太子手上的权利,所以,如果太子肯出手帮忙,女主逃宫是最有希望的。

只是,想得到太子的相助是很难的。毕竟人家是太子,从小耳濡目染皇宫的权利斗争,且地位高高在上,没有让他动心的好处或是有利的报酬是很难让其出手帮忙的。某唐偶唯一能想到的就两个,一个是兵权,一个是女人。好吧,筒子们可以说某唐偶没创意,因为某唐选了后者。

对于女主来说,这时候的她根本毫无任何背景权利可言,除了她自己,偶实在想不到她身上能有什么让太子动心的理由或是能被其利用的地方,虽然她名义上的那位父亲齐世(栋鄂七十)刚得到满洲正红旗都统的位置,但他这种人是绝对不可能为女主逃宫而跟太子定下什么交易的,更何况,女主的身份是个庶出的女儿,又不得宠,更加没有利用价值。所以,只有女主得到了太子的赏识,这位猕猴都统才有可能为了巴结太子而有所行动。(话说这个后面再提,这里为了不泄露情节,先不说了。)

只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太子要怎样才会对女主动心?对于一个阅人无数的太子而言,女主这样只能算是清秀的相貌肯定是很难入得他眼的。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设定,出现了美人倾城(至于其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因为会泄露后面的情节,这里也先不提。见谅!)。

偶之前说过了,太子会对女主感兴趣是因为倾城。而对于倾城这样一个心高气傲的美人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和女主同属一类人(现代人),偶个人认为她是不会对女主另眼相看的,最多也就到紫菀的程度。以十三阿哥为例子来说,十三阿哥心仪倾城两年,期间必定是用尽各种方法示好,但倾城对他的态度也只有那样(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所以倾城得是现代人,因为彼此之间知道这一底细,才能让女主在短时间内与之交好。

太子最初是喜欢倾城的。而女主正是在第二次见到太子的时候(写字那段),漏嘴说出自己知道倾城的底细后,才让太子自此上了心。因为之前那些人彻查倾城的底细却没有结果,所以他决定从女主身上查起,那个第一次在昭仁殿跟踪女主的小太监就是他派来的,却不想女主耍了那小太监一道,害他没找到人。第三次(就是背书那次),太子看出了女主在倾城心里的地位及影响,更加确定了这一想法,并开始逐渐对女主另眼相看,因为他想知道倾城为何会对女主特别对待。

太子会带女主去骑马其实是想试探一下女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女主落水他下去救也只是因为看到倾城跟在女主身后赶了过来,这个时候其实他还是不知道女主的身份的,顶多就是怀疑(偶个人计算了一下,派人去查应该也是需要一天或两天时间的才对),真正知晓女主的身份,应该是在听到她自己亲口说的那个名字——董鄂衾遥之后,再派人去核实后才确认的(从时间上算也就是相思有意那次,那个时候,太子已经知道女主的九福晋身份了)。

跟着,太子带女主进自己书房,为的就是试探她接近他到底是何目的。这里的话又要提及一个背景问题,就是偶借索额图的口说的(所以筒子们,注意细节啊~):

“奴才听说大阿哥和八阿哥最近活动甚为频繁,大阿哥一直都对皇位野心勃勃,太子您是知道的。而现在,其他一些阿哥们也开始对此虎视眈眈,太子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虽然那些阿哥之中,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现仍与太子交好,但长此以往,难保他们不会也生二心。我们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皇上那边恐怕也略有察觉,若是太子不趁此机会一鼓作气,那我们岂不是前功尽灭?如果到时候再被其他阿哥抓到些许把柄,并将之上报给皇上,那皇上势必会龙颜大怒,重重责怪太子,彼时,太子您的这一位置可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说,面对大阿哥的虎视眈眈和八阿哥的后来居上,太子不得不对这位身为八爷党之一的九阿哥福晋产生怀疑。这里某唐偶其实有小小地提到了一下太子和索额图之间现在正在进行着一个近乎篡位的计划的(讲难听点是篡位,后面会在索额图事件中详细提到,这里先不说)。

跟索额图商讨大事时,女主在外面有偷听,太子肯定是知道的(小太监尚善也会禀告),所以这时候太子会更加怀疑女主接近自己的目的,那么跟踪小太监有再次出场。小十六那次和八阿哥那次出现的跟踪对象就是他,而太子在听完或者说是亲眼看到八阿哥那次(梅花看似雪)之后,决定进一步试探女主接近自己的目的,所以让贾应选务必把女主请到书房,又在书里夹上密信,就是想看女主的反应,而女主却是阴错阳差地偶然发现了暗格里的那本春宫,并将夹着密信的书与其调了个。之后太子没看到那本书(一般是不会想到会放到暗格里去的),自然就因此认定了密信是女主拿走的。到这里为止,太子对女主应该是极其失望的了。而这时,倾城发现了太子的这一用心。所以才会出现孰轻孰重的那一场景。

偶借太子的口说过,倾城是很聪明的。自梦里花落那次她看出了女主对太子的心思之后,就开始暗自留心,但女主这时候却并不肯听她的劝告,所以箭如心那次之后,她虽然表面上拒绝见女主,但暗地里却是派薛公公跟踪女主的),所以女主后来被贾公公请到太子书房,并带着一本书从书房出来,还被九九他们撞见的那些事情,她都是知道的,聪明如她,联想到女主之前对她说的转角撞人事件以及女主说话的态度,绝对猜出了太子的想法,因为太子的个性她也是清楚的(毕竟是相处了两年了),所以她认定太子对女主一定有别的企图。

至于为什么一向清傲拒人千里之外的倾城会在这时选择出手相助,除了和女主同为现代人的关系外,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之前她生病时,女主陪了她一整夜的关系(所以说,女主四处勾搭乱窜是有目的和深意的)。当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的,只是为了剧情着想,原谅偶现在还不能透露。

倾城选择去找太子摊牌,目的其实是想保护女主,恰恰女主这时候也跟着寻了过来,接下来就正好撞见了令她心碎的那一幕。然后,她选择了相信倾城。

这里偶想说一下,其实倾城也是有点腹黑的,譬如她明明知道女主来了还故意去诱惑太子,而太子也明明知道这是诱惑,最后却还是没忍住(嘿嘿~毕竟哈了人家好久了嘛~)。筒子们千万别怪某唐偶后妈,话说,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啊~

继续,前面说过了,太子其实是自从这次之后真正开始慢慢喜欢上女主的,一方面是女主说的那些话,一方面是因为她选择相信倾城而不是自己。

这里要提一下,到这里为止,如果说太子对女主一点好感也没,筒子们肯定都不相信,某唐也不相信,但是这些好感里掺杂的怀疑成分绝对是居多数的。话说太子为何要跟倾城打赌,就是因为他之前多少也看出了女主对自己的心思,而且,在知道女主的真实身份之后,他甚至还更刻意地去引诱女主加深这份心思,从相思有意开始,梦里花落的亲吻,箭如心那次的故意展示,都是在刻意地引诱……

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几个原因,一是让女主变节(因为他以为女主接近自己是八八或九九的安排),二是报复,对一个人最好的报复,就是让她先爱上自己,再无情甩掉(好吧,这是偶个人认为的最残忍报复),还有一个就是他想看看倾城的反应(因为他知道女主在倾城心里是有一定分量的)。只不过,他忘了一件事,这种以身引诱他人的招数也是有缺点的,除非定性极高,否则很容易把自己也一并套进去。

综上所述,太子相信,不管女主真的是喜欢自己还是帮八八做事,一定都会选择自己(没办法,这些皇子都比较自恋)。

但是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女主选择了倾城,还为了倾城打了他一个巴掌。掌掴太子是死罪,在这个被他看来一直属于胆小如鼠的人竟然敢做出这样大胆的事,这不得不让他重新对她定义,并自此产生兴趣,开始猜测女主究竟是个什么心思。结果猜来想去的,就陷下去了……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先不提。

到这里为止,就到了九九隆重出场的时候了。(由于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写完,某唐不想先透露太多情节,就大致地带过一下好了,筒子们见谅哈!)

因为女主强逃无望的话(好吧,其实是偶觉得如果找太子这边当靠山已经无望的话),那么剩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九九双方和平协议分开。当然古代没有这种离婚方式。所以接下来,也就是陶沝回到九爷府后的目的,就是跟九九搞好关系,想办法让他签下一纸休书。只是,这个婚姻毕竟是皇帝钦点的,所以九九个人写休书什么的其实是没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康熙拍板。因此,康熙之后也会多次出现,而他对女主的态度也是一个重点问题,不能太好(否则就难逃了),也不能太差(否则看不顺眼小命就难保了,虽然现阶段有宜妃保她),而倾城的身份也会被慢慢地揭开,女主也会在之后慢慢地变得成熟起来……

好吧!为了不透露情节,情节部分就先写到这里,其余的等唐写完第二阶段再继续(还有什么疑问的筒子们也可以留言提问,偶会解答的~),也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人在坚持看~

嘿嘿,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主要人物的感情发展——

【暗黑人物感情分析(一)】

到目前为止,太子出场的次数及气场最有分量,所以某唐偶就先单独分析他(话说这个分析肯定是极为黑暗的,筒子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想看其他人的话可以跟在后面留言)。

就某唐偶个人的理解,这位太子从小地位就高人一等,且阅人无数,绝对是属于那种疑心甚重,且傲气成熟到一定程度的男人了,因此,对于这样的男人而言,单就个性,只有两种女人进得了他的眼:一种是能够为他筹谋划策,能够跟他并肩站立在最高顶点的女强人类型,一种就是单纯天真到极点的少女类型。

对于后者,某唐偶有听过一句话,很感动——

少女的感情,最能打动那种成熟的、但还没有弥灭□的男人,只有成熟的男人和清纯的女孩所酿造的刻骨铭心的情感,才可以跨越时空……

话说,这也是偶为何要将女主努力往小白那边靠的原因,天真无邪、单纯善良,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那位已经历经了n多年皇宫权利斗争的太子真正放下心防。话说,其实太子也不是随便跟哪个宫女都能那啥啥的,据某唐偶之前查到的资料,曾有一个宫女刻意对太子示好,结果被康熙发现,就被拉去咔嚓掉了。汗~偶估摸着那时候的太子的年纪肯定还不大。

就现阶段看来,倾城自然是属于第一种类型的,美丽聪慧,否则胸大无脑,这样的女人很难让男人迷恋太久的。而倾城则是从出现开始,就一直牢牢地抓住了太子和那位万人迷十三阿哥的心两年的(当然还有其他阿哥),因此可以算得上是极品。借陶沝的话来说就是,这才是最经典的万能女主人选。而跟倾城相比,陶沝就只能是一个配角,一个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陪衬。

但是有一点,即使是内心多么喜欢,太子对倾城的身份还是有疑惑的,不止她,其他阿哥包括康熙都有,这就是皇室斗争的消极后果,自古帝王多疑,使得底下的子女耳濡目染,对任何人和事物都会掂量生疑。(其实也是这个身份的问题,所以康熙才暂时没有对倾城进行某些方面的逼迫,譬如嫁人。)

因此,这时候冒出的陶沝,在随口说出自己知晓倾城身份的时候,太子自然是会对她上心的。之后的相处让他慢慢积累了对她的好感,只是这里面的猜疑成分居多。具体请看上面的剧情分析,偶这里直接说最后结果——

自陶沝打了太子那一巴掌之后,后者才开始渐渐地真正喜欢上陶沝,真正爱上她,是他发现后者藏在暗格里的那本夹着密信的书。像太子这样自傲的人,只有在发现自己其实是完全冤枉了某个人之后,才会把原先的怀疑全数撤销,这时候内疚之心就会满满的漫溢出来,一直漫溢到让他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对这个歉疚的对象到底是内疚还是喜欢……

而这个时候,之前那个对象的全部好处都会快速地涌进他的脑海,并在里面来回盘旋,他会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而这时候,如果他发现对方仍然对自己还存有之前的心思,那么他必定会尽一切力量挽回,譬如他会对对方好,好到连对方,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地步,但是他自己还乐在其中……

(好吧,偶承认这话说的很诗意很*~太子:明明是很欠扁~)

因此,太子最后一定会爱上陶沝,只是……他是否会为了后者放弃现有的一切,包括身份地位权力,这一点,貌似就是某唐现阶段最纠结的瓶颈地儿……

(呼呼,感情分析到此为止,貌似比较简单,请筒子们结合上面的情节分析一起看!至于某唐偶,还是先纠结着进入情节吧,不然要挨骂了~~(*^__^*)嘻嘻……)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可能有好多筒子已经看过了,不过某唐还是决定把它拿出来作为中部的序,筒子们提问的很多地方,某唐因为牵扯到剧情,所以有时候会不想回答,因为一回答就剧透,而一剧透,某唐就会没了写文的性质,所以还请各位筒子们原谅某唐的小小任性!(*^__^*) 嘻嘻……谢谢支持!6.20

正文内容会于6月20日09:00正式发布!敬请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