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四十四章 神奇的烧饼歌

窥灵眼 第四十四章 神奇的烧饼歌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

燕秋看得非常仔细认真,我说话她也好像没听见一样。

我看姜柔站在一旁不再看碑文,想必是和我一样也难以理解里面的含义,所以我就去和姜漓交流:“姜.大明白,这个你看懂了么?”

姜柔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轻轻闭了一下眼。

我马上追问:“那你告诉我怎么回事?”

姜柔说道:“此乃古诗几十首,讲得是某人游历一生的所见所闻,以此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作者崇高的哲学主义思想。”

“这样啊?”我听了姜柔的解释,自己又重新去看那碑文。

当我读到“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这句的时候,彻底崩溃了,去问姜柔:“这两句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热爱生活呀?怎么看着像跳大神的念白?”

姜柔没有回答我。

我一抬头,看见那家伙正捂着嘴,笑得眼泪都飙出来了。

这时我才明白,刚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措辞,全都是这家伙自己瞎编的,我居然还天真的相信了。

我伸出手一指头戳在她的脑门上,假装愤怒的说道:“好你个二混蛋,你敢骗你哥,一会不许吃东西。”

被我这?么指责,她居然还不知悔改,干脆不用手嘴捂,哈哈哈的笑出声来。

我气得不再理她,去等待燕秋的结论。

燕秋保持沉默的状态持续了五分钟,看着看着她嘀咕了一句:“烧饼歌?”

因为烧饼的拼音缩写是sb,所以我们经常用烧饼来骂人。

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而且这里就我一个男的,我以为她给我起了新的绰号“烧饼哥”,于是不满的说道:“哎,你怎么学得粗俗起来了?刚才不是都好了么?说好不记仇的。”

燕秋起身,不再看那个石碑,转头看着我表情疑惑,好像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是指着那个石碑说:“这是烧饼歌。”

“烧饼歌?卖烧饼唱的歌词?”姜柔发问。

燕秋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看来我又得给你们上课了,真烦。”

我清楚的记得,燕秋是最喜欢给人讲课的了,现在居然也开始厌烦了,我们这一路遇到的新鲜事还真是多。

燕秋想了一会,决定先从一个谜语开始讲起,她问:“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知道是什么么?”

姜柔摇头,表示并不擅长猜谜。

碰巧这个密语我是知道的,于是我高兴的说:“这是烧饼,我还知道这个典故呢,朱元璋当了黄帝,但还是忘不了做穷人时的喜好,刚咬了一口烧饼,刘伯温就来晋见了,于是他用碗把烧饼扣住,考刘伯温那是什么,刘伯温给的答案就是这两句诗。”

燕秋肯定了我的说法:“你既然知道烧饼歌,还要我解释?”

我很纳闷,不知道那个谜语和眼前的石碑有什么关系,一时被燕秋给说愣了,忙问:“烧饼的密语和这些碑文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上面都是密语么?”

燕秋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你说的这个典故,只是一段对话的开始,后来朱元璋又问了许多问题,刘伯温都用打油诗的形式回答了,这碑文就是当时刘伯温说的那些诗。后来有人把二人的全部对话记录下来,编纂成书,就叫做《烧饼歌》。”

燕秋讲得直白,我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原来是明朝君臣的一段对话呀,说白了就是逗着玩的呗?也不知道谁刻的这个碑?闲的。”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燕秋继续讲:“这《烧饼歌》可不是一段简单的对话,经过很多代史学家的研究,其实当时刘伯温说的这些诗,都是预言诗,诗里隐藏了未来的许多事,如今再看恰巧都对应了,按照诗句数量对照年代推算,我们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有可能都被预测到了,只是诗中的内容过于隐晦,不到事情发生的时候,还是不能合理的推算出来,要是能完全理解,未来的国家发展方向,或许都能预知。”

“没这么夸张吧?你是说一个明朝的人,连二十一世纪的事都给预测到了?”我有点不敢相信。

燕秋则是回答:“确实是这样,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是1368年,而且这里说的都是有关国家政权更替,改朝换代的一些预测,所以即使有人研究透彻了,也不敢公然的讲述出来。”

姜柔也不是很相信,问燕秋:“这都是古代术士故弄玄虚的把戏吧?说些摸凌两可的话,来糊弄后面的人。”

燕秋笑笑说:“这都是多少前辈考证过的,所以不用怀疑,比如展枭刚才说的那句,八千女鬼乱朝纲,八千女鬼合成一个字就是魏,说得就是魏忠贤陷害忠良,扰乱朝纲。这里面的每句诗,都和当时对话以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一对应。”

我被燕秋说得忽冷忽热,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原本以为能掐会算的那些人,都是靠高超的察言观色技巧,来推算某些事情,比如刘伯温猜烧饼,有可能是看到朱元璋吃的烧饼渣了,才故弄玄虚,没想到还真有预言这回事。

“这就说得通了,预言诗就挺令人匪夷所思的,在这个诡异的地方立碑,倒也说得过去。”我对立碑者表示了认同。

“就是不知道这碑是谁刻的,刻碑者的身份才是重点,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身在何处,或许知道立碑的人,就会有线索。”姜柔认真的分析。

我说:“这简单,事情是发生在明朝,那立碑的人肯定是明朝或者明朝以后的。我估计就是明朝人,清朝不是打击反清复明么?怎么还会立碑宣扬和神话明朝的开国功臣呢?”又问燕秋:“《烧饼歌》的作者具体是谁呢?”

燕秋摇头说:“这个并没有记载,古时候的老百姓都认为刘伯温是《烧饼歌》的唯一作者,但其实这些语录并非刘伯温自己记录的,就好像《论语》虽然是孔子说的,但却是孔子的弟子编写的。不过……”说到这里燕秋没有继续说下去,眼中流露出一丝的不确定。

我赶紧追问:“不过什么呀?”

燕秋简单思考了一下,挠了挠头:“不过这碑文,并不能称作真正的《烧饼歌》。”

不是说好的《烧饼歌》,怎么讲了半天又不是了?我真心跟做学问的人没法交流,总是各种论点,然后再自己推翻。

我有些不耐烦,问燕秋:“为什么不算真正的《烧饼歌》?内容有不同么?”

燕秋回答道:“《烧饼歌》是记录了当时的全部对话,而这碑文上只刻了刘伯温做出预言的诗句,并没有朱元璋发问和二人对话的内容,只能算是《烧饼歌》的重要部分摘抄。”一边说,燕秋一边转头,重新去观察石碑。

当燕秋看到碑文的最下面时,深吸了一口气,瞪大了眼睛愣在了当场。

姜柔发现燕秋表情变化很大,摇着燕秋的胳膊问:“姐你发现什么了呀?是不是有线索了?赶紧说说。”

燕秋并没有说话,而是颤抖着胳膊去指石碑靠下的部分。

我顺着燕秋的手指看去,那是整个碑文的落款,上面写着“文成青田”四个字。

按照我的理解,这个文成青田,八成就是说,整个碑文是一个人在田野间所创作的,比如菜熟锅中、诗成茅厕、歌声回荡在澡堂的意思。

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对,这些诗不是君臣在朝堂之上说出来的么?为什么不是诗成什么殿,反而是青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