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四十二章 混凝土石柱

窥灵眼 第四十二章 混凝土石柱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手机阅读

很快,我们就顺着壁刻间狭窄弯曲的小道,走到了最里面。↖,

里面隐藏了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院子里果然有四五条交错的水渠,是由人工修砌,从地势高的地方引着山泉下来,最后汇聚在院子中央的水池中,四周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被高高的石窟包围,我们在其中好像置身于一个大号的天井。

在最里面的墙壁上,开了一个门,这个门和我们之前经过的门洞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很隐蔽,看得出是某种建筑的入口,门洞前精心修建了一个门廊,门廊上面是三角形的顶子,下面有四根古罗马式的灰白色立柱。

其中有一个立柱已经倒掉,周围散布了许多立柱的残骸,这也使得上面三角形的顶略有塌陷,倾斜到一旁,好像随时要倒下来的危房。

从立柱残骸来看,这立柱并非整根的石料柱子,而是人工混凝土浇灌的。

燕秋最先发现了这一点,她走过去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些碎块,然后自出狼窝以来,第一次开口讲话,对众人说:“这柱子是混凝土的。”

我们并不以为意,感觉燕秋有点大惊小怪了,这么宏伟的建筑群都修得出来,一根混凝土的柱子有什么稀奇?

燕秋见我们并不在意,又强调了一遍:“你们看这柱子,是混凝土做成的。”

我问:“有问题么?混凝土做柱子很不错呀,难道要整个的石料雕刻?那样既费工又费料,混凝土最合理了。”

燕秋继续说:“我国发现最早的混凝土技术,也是近些年的事,大概确定为五千年前的人类使用,而且是石料灰渣混合了沙砾和水的产物。你们看这个柱子的残骸,除了一些灰渣,我判断这些灰渣是火山灰,里面还有许多的贝壳和骨头,而且混合了一些金属。这种混凝土结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按照其中的成分来看,如果使用合适的配比,这种混凝土的坚实程度,绝对不亚于我们当今的钢筋混凝土。”

燕秋这么一解释,我们马上就感觉到了她话的重要性,这就是说,我们所处的建筑群修建者,已经掌握了非常先进的建材工艺,甚至超越当代。

大家的反映有所不同,显然是考虑事物的角度不同,我的问题是:“如果混凝土里有贝壳,那就说明附近有海洋了?古代工匠肯定是就地取材,总不会空运些贝壳来做混凝土吧?”

燕秋回答道:“这倒也不一定,有海洋是肯定的,但是和修建者是不是同一年代,就不知道了。”

我没有听懂,又问:“难道修建者穿越了?你这话怎么说得我有些糊涂呢?”

燕秋解释说:“一般地势走向比较复杂的,那肯定是海底了,由于地壳的运动,板块缝隙因挤压升高,导致海水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这样海底的生物残骸,就留在了原地,但是海洋已经没有了。古人可以通过开采山岩中的贝壳,来达到获取原料的目的,喜马拉雅山上不是还发现很多海洋生物遗迹么?”

“那根据你的专业知识判断,这是从海里直接捞出来的,还是你说的那样,从岩石里找到的残骸呢?”我继续追问。

燕秋回答:“我判断是后者,按照这里的地势,这么大的地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就拿喜马拉雅山来说,它形成于一千一百万年前,整个过程大概用了四千万年,如此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也可能是和喜马拉雅山在同一时期。最早发现的古猿,只有四百四十万年,有智慧的智人阶段,最多最多也只有二十万年的历史。如果当初这里有海洋,到现在也应该还有,不会这么快就变成山脉的。”

这回我完全听明白了,燕秋还真是个好老师,除非这里的智人是在一千一百万年前,否则一定不可能是直接从海里取材料来用的。有智慧的人类出现,是在二十万年前,这和海洋迁徙相比,年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这里的古人,一定是从山石中找到了贝壳残骸,用作混凝土原材料,换句话说,说不定是看到了有贝壳的山岩更加坚硬,才启发了他们制造混凝土的方法。

胖哥的问题和我不同,他想到的是技术的传播,胖哥问燕秋:“按照你说的,这种混凝土制造技术,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那你能确定这是哪个朝代么?这种技术为什么不能广泛流传呢?如果早一点传播出去,我们是不是早在古代,就能住上摩天大厦了呢?”

胖哥的问题把燕秋给难住了,她说:“具体是哪个朝代,根据我学过的知识,还真不好判断,像这样的巨大的建筑群,历史上都没有任何记载,而且建筑风格集众家所长,有多区域的古建筑痕迹,却无法判断倒底是哪个国家,甚至哪个地区都无法判断。”

胖哥笑着说:“这个我知道,我们是在蒙古境内,那一定是蒙古人的祖先呗,你学习学傻了?”

“蒙古的祖先肯定是游牧民族,古代人类大规模的迁徙很多的,说不定这里是其他种族祖先遗留下来的,不然怎么蒙古人自己不知道这个地方呢?还要在草原上游牧。”燕秋耐心的解释。

燕秋的说法我们都非常同意,关于考古的专业知识,我们也只是幼儿园水平,想反驳也没有什么依据,况且她又说得这么浅显,我们都听得明白,也确实没有可反驳的地方。

苏日娜说:“先别管是什么时期什么人建的了,对于我们来说这都不重要,关键是它的功能,这里的建筑倒底是干什么用的呀?这些壁刻也太夸张了,怎么全都是那些内容?”说完脸羞得通红,低下头憋着笑。

我马上抓住机会,去逗苏日娜说:“呦,这位大姐,您也有害羞的时候啊?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是怎么调戏本大人的了?”

苏日娜马上义正言辞的反驳:“当初可是你把我压到车上的,怪我喽?”

我马上又问:“那在嘎鲁大叔家门口的车上那次呢?”

一问完,我俩马上都噗哧一下笑了出来,实在是憋不住了,四周那些画面,确实让人无法坦然面对。

燕秋马上对我们这种**式的对话表示了不满,斜了我一眼之后说:“这叫性崇拜,也可以说是生殖崇拜,在古代印度、罗马都有类似的历史,这里墙上的浮雕表明,这里就是一间性庙,和印度的卡修拉霍性庙群如出一辙,这里面包含了从人到神,从人体到宇宙的许多论述,一时半会和你们也讲不清楚,唯一搞不懂的是建筑风格,完全和古印度的不同,那些小人的外观也不太一样,更古老更抽象。”

姜柔听得不耐烦了,催促道:“我们要不要进里面看看呀?这也没别的路了,要么回头,要么进去,在门口有什么可讨论的?眼见为实。”

一直低着头不敢乱看姜漓,马上赞同妹妹的提议,对我们说:“是呀是呀,赶紧进去看看吧,我不想在这奇怪的院子里待了。”

既然来了,肯定要进去看看再走,总不能在门口转了一圈又回头,可是门廊的坍塌,让我有点害怕,生怕大家进了危房后会出现安全隐患,不过想来这里也不是塌了一天两天了,估计早就稳定了,所以也不算很担心。

我第一个迈步往里走,大家紧跟在我的身后,迈过地上的建筑残骸,磕磕绊绊的进了里面的门洞。

门洞里面是一个黑漆漆的空间,由于外面是个天井结构,几乎没有光线照射进来。进门的两侧墙壁上,都有一个火把,火把底部是木头,顶端是金属制成的碗状。

姜柔用打火机点燃了一个火把。

可以看得清楚,火把木把的周围,仍然雕刻了许多**的画面,制作也十分精细,里面是中空的,用作燃烧的是一种油脂,点燃后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怪味,用力吸气会让人作呕,我们都尽力不去闻它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