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七章 洪钟

窥灵眼 第七章 洪钟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姜漓说前面有钟声,我们并没太在意,不过基本上已经吃饱,大家也该继续往前走了,我俩就朝着姜漓的方向走过去。

边走着,燕秋问:“什么钟声呀?这里哪来的钟声?”

姜漓说:“你们仔细听呀,确实有钟声。”

本来小河的流水声离得近,耳边都是哗哗的水声,我们并没有听到姜漓所说的钟声,可是走到姜漓所站的位置时,我确实听见了钟声。

和我想象中的铛铛声不同,真的是那种深山老寺的钟声,节奏非常的慢,但是每敲一声,那声音都会绵延很久,越来越远。

难道这山里有寺庙?这就奇怪了,我们站在山顶的时候,明明看见这里是在一片雪山群的中央,甚至都望不到边,是什么人跑到这来建庙呢?即使有和尚愿意在这清修,那恐怕也不会有香客来布施吧?

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庙就有人,有人就能把我们带出去。

我迫不及待的继续往前走,钟声传来的方向正好是水流的方向,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顺着水流就能出去,出去后就能见到寺庙,给庙里捐点香火钱,不仅能给我们安全送出去,还能立个功德碑也说不定。

我现在只希望这里就一个出口,胖哥他们也能从这里出去,和我们重聚,也不知道他和苏日娜怎么样了。

想这些都是多余,到了庙里找个老和尚,这洞里的结构,估计早就熟记在心了,找俩大活人还不好找么?说不定连岱钦是怎么回事,也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这岱钦胆子也是够大的,居然在佛门圣地的山顶建了个阴曹地府,在那里收集亡魂,也不怕佛祖给他收了。

边打着如意算盘,边往前走,心里美滋滋的。

燕秋见我面露悦色,便问我:“你咋了?生吃几只虾,就给你乐成这样?还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呀。”

我马上收起笑容,对燕秋说:“什么呀,听见钟声就说明有敲钟人,有敲钟人,那咱们几个就有救了。”

燕秋冷笑一下说:“你别高兴得太早,你怎么知道敲钟的人是好人呢?”

我不明白燕秋的意思,问她:“你什么意思呀?敲钟的不就是庙么?庙里的和尚日行百善的,怎么不是好人?”

燕秋说:“你怎么知道敲钟的就是庙呢?土匪山寨里也是有钟的。万一是那个岱钦发现我们闯入,敲钟召集同伙的信号呢?”

还有同伙?一个岱钦就神神叨叨的,念经都能给自己念得飘起来,这要是在弄三五个,不,三五十个同伙,那不得把我们生吞活剥了?

我不敢再想,嘴上却对燕秋说:“不可能,不可能,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变态?凡事还是多往好处想。”

我知道,我说这话心口不一,但是目前的状况危急,我可不希望再雪上加霜了,只能说好听的安慰自己了。

可是在某些时候,燕秋也有点不解风情,她又说:“记不记得咱们在曹操墓里遇到的那个癞皮狗?你不是跟我说,他就曾经是个和尚么?他是好人么?”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确实,那王金龙还是主持呢,不也一样干尽坏事?看来这披着僧袍的,不见得就是修行之人,也有可能是江湖骗子。

姜漓也说:“燕秋姐你是说那个王金龙吧?确实,这家伙可是够坏的,杀死救命恩人,自己当了主持,借着寺庙的掩护,干些作恶的勾当。”

我不想再继续这种负能量的对话,没接茬,只是闷着头往前走。

越往前走,那些洞的分支越少,最后只剩了一条独立的通道,所有的小河汇聚在此,水流逐渐大了起来,很快已经有三四米宽了。

水的深度也有明显提高,一开始只是没(mo)到鞋帮子,现在直接没了小腿,我腿上的伤让凉水这么一泡,钻心的疼。

那个钟声越来越大,已经震得洞壁都跟着颤了,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本来是希望的钟声,现在已经变成恼人的钟声了,震得我心里一阵烦躁。

我不知道庙里敲钟是要敲多少下,反正火车站的大钟,最多也就敲十二下吧?按照这个敲法,难道是要敲够七七四十九下?或者说要敲够九九八十一下?估计这里确实没什么香客,和尚闲得没事做一天尽敲钟了。

不过这至少可以推翻燕秋的理论,肯定不是岱钦召集同伙的声音,这么个召集法,同伙都得先打起来。

我们三个谁也不说话,即使说话对方也听不见,随着离钟声越来越近,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量已经远超普通的钟声,好像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在砸南天门一样。

幸好功夫不负有人心,我们终于是看见河水的尽头了,河水的尽头并不是出口,而是一个奇怪的形状。

失望之余,我去观察那里,说起来十分的奇怪。我们这条河是在高出,水往低处流,那在河水的尽头就应该是一个瀑布,可是我们这个瀑布口,就好像一个超大号的碗,水在下落前被这只碗给接住了。

那是一个碗状的石台,说是半个碗更贴切,就在河水下落的口子,与山洞壁相连,延伸出去,硬生生的就把本来流得很顺畅的河水给阻断了。

河水一直朝那个方向流,那个碗就好像盛满了水,一直在往出溢。如同大海的潮汐般,一股一股的荡出碗沿儿。

我们脚下的水流比之前急得多,稍不小心就会被冲倒,我们互相搀扶着走到碗里,扒着边缘向下看。

下面的结构更奇怪,好像是一个超大号的漏斗,石质的漏斗壁被水流冲刷得非常光滑。最下面是一个特别圆的孔洞,孔洞直径不到两米,因为不是垂直的,我们看不到下面有什么。

石碗边沿荡出去的水,就在漏斗里快速的旋转一圈,然后流进了那个小圆洞里面。

看样子,这里的结构好像是天然冲刷而成,真是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

最令人诧异的是,那巨大的钟声,竟然就是水流在漏斗形状的石洞里,旋转那么一圈发出的声音。

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声如洪钟里那个洪字,为什么要用三点水的洪,而不是用宝盖头的宏,原来这钟声是和水有关的。

本来看到大自然的奇妙,应该是欣喜,至少也是惊叹,可是我现在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明明以为有钟声就会遇到人救我们,没想到这却是大自然跟我们开的玩笑。

我抱怨道:“这是什么破事?好好的水不好好的流,在这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燕秋对这种事情,倒是有她的解释,她问我:“你知道苏轼的《石钟山记》么?”

我点头说:“知道,貌似就是说的湖水和山石发出钟声,算咱倒霉,今天亲眼验证了。”

燕秋笑着说:“《石钟山记》里不是说了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所以,以后还是要亲眼所见,才能做定论。”

虽然她所说确实是这个理,又是我用亲身经历验证的,但此时此刻我还真没闲工夫听她上课。

“咱先别讨论这个,还是说说现实问题吧,咱们怎么出去呢?回头?”我问燕秋。

这回燕秋也没了主意,摇头说:“你说吧,咱这里就你一个爷们儿,你想办法呀。”

姜漓见我直挠头,对我们说:“咱们就从这下去吧,水肯定是要流走的,顺着水流肯定能出去,再回头,恐怕走来走去,还是会回到这里。”

我指着下面的窟窿,瞪着眼睛问姜漓:“从这里出去?你不是开玩笑吧?这出去要是个万丈深渊,那可咋办?咱们连根绳子都没有,这是赌命。”

姜漓说:“没关系,即使是万丈深渊,最后也是落在水潭里,应该要不了命,长时间困在这里,那就真要命了。”

没办法,选项就一个,我们只好顺着边向下,滑进了漏斗里。

好在里面并不陡,我们还能坐在边上休息,看着河水一股一股的冲刷向下,却怎么也不敢下去,生怕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