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三十八章 海市蜃楼

窥灵眼 第三十八章 海市蜃楼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我们目所能及的最远处,天地相连的一线,竟然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在紫雾缭绕的山侧,依山垒砌。(23)(wx)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重叠的群楼、嵯峨的殿宇被云雾托起,简直像天宫飘下凡间一般。

就在整个建筑群的最后面,直立着一座宝塔,宝塔巍峨挺立好像通往天界的阶梯,坚实厚重又像镇山的奇宝。那宝塔在阳光的衬托下,金光四射璀璨夺目,随着光照又不断闪烁,给人一种塔在旋转的错觉。

我瞪大眼睛欣赏着美景,同时问身边的小雪:“那是什么地方?咱们要不要去那里转转?”

小雪掏出地图,仔细的看了又看,用手指头在地图上画了又画,才回答我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久没走这条路了?怎么多了这么个好地方,我都不知道?”见游客都掏出相机拍摄,小雪赶忙吩咐司机停车。

我们都跑下汽车,去远眺那建筑群。

拍了一阵子照片的游客纷纷建议,把车开过去,消费项目自己承担,这么好看的地方不去转转,岂不是白来了?还有几个去过西藏的游客,信誓旦旦的形容,这地方比布达拉宫还壮观。

游客就是上帝,既然提了要求,小雪自然要答应,她站在车门的台阶上,对车下的众人喊:“想去的举手,我看下人数,过半就去。不过事先说好,一切的消费内容,均不在旅游项目里,自己承担。”

话音刚落,除了燕秋和姜漓,所有人都举手赞成,我和胖哥更是跳着高的举了双手。就这么愉快的通过了,小雪马上吩咐司机,转向那宫殿开进。

司机慢慢吞吞的刚上了驾驶座位,燕秋就说:“海旁蜄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棉花糖)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姜漓也笑着说:“出自《史记-天宫书》。”

这俩才女一唱一和的,给胖哥弄糊涂了,就问:“你俩叨咕啥呢?赶紧上车,咱去看看那天宫。”

我听明白了她俩的对话,也知道了她俩刚才为什么不举手,便对胖哥解释道:“她俩说那是海市蜃楼。”我声音故意放大,给胖哥解释的同时,也是告诉其他游客。

顿时间人群一阵躁动,大家纷纷议论,原来那是海市蜃楼,去了也白去,没有实在的宫殿在那里。

海市蜃楼的形成我还是略懂一些的,其实就是阳光折射的现象。夏季戈壁滩上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靠近地面的下层空气温度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

这样的话接近地面的下层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空气的折射率也自然是下层小上层大。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就会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又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本不在那个位置的物体。

那就是说,我们眼前的这个景观,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不然怎么会出现景象呢?

我问燕秋:“你历史知识丰富,知道不知道,这建筑是出自哪里?”

燕秋摇头说:“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这么大规模的古建筑,应该是世界闻名的才对,可是我却根本不认识,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一个地方和这里类似。在我的知识领域,这样的寺庙建筑,也就只有布达拉宫了,可是布达拉宫在西藏,而且和这里的建筑风格又不太一样,想不明白。”

我从她的话中找出了线索,继续问:“你说这是寺庙建筑?我怎么觉得像宫殿一样?”

燕秋指着那边对我说:“你看那座宝塔,佛教称为浮屠,浮屠是梵语音译而来的,也就是佛塔的意思。在古印度,浮屠是用来存放舍利,供奉佛像、佛经用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又叫方坟、圆冢,塔字到了隋唐才创造出来,沿用至今。这塔一共有七层,在佛教中,七层的宝塔是最高等级的,相当于修建了一座巨大的佛像来供养,功德无量呀。”

胖哥接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燕秋点点头说:“对,意思就是救了一个人的命,如同建了一座这样的塔,也是功德无量。”

有塔即是庙宇,有海市蜃楼便有实物,那应该是有这样一座庙宇存在的,可能是燕秋才疏学浅,又或者这建筑过于神秘,所以她不知道吧。

我又问小雪:“在蒙古有这样的佛教建筑群么?”

小雪摇头说:“我去过的地方没有,虽说蒙古也是信藏传佛教的,但是这样的建筑肯定我是没见过。”

我纳闷道:“那就怪了,这建筑谁都没见过,怎么会出现海市蜃楼呢?”

姜漓在旁边说:“古书上说,海市蜃楼是蜃吐气形成的幻想,不存在也能变出来。”

胖哥忙问:“蜃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说过?还能吐气?”

姜漓这个说法,我可是从来没听说过,我就问:“海市蜃楼是因为蜃吐气,所以才叫蜃楼么?”

姜漓点点头笑着说:“孺子可教也,不然为什么叫海市蜃楼?不叫楼台幻境?”

胖哥最爱听这些玄幻的东西,当然他现在对未知事物存在的接受度,也是十分开放,便催着姜漓讲讲这个蜃。

姜漓讲,蜃是一种稀有的龙,稀有是因为蜃的生育方法很特殊。蛇和雉鸡也就是野鸡,在正月交尾,生下一粒很小的蛋。这粒蛋会引来满天的雷,雷击中蛋后,便将它推入土中,在几十米深的土地里,蛋就会变成盘卷着的蛇的样子。历经两三百年后,盘蛇周围的土慢慢变成石头,整个石头块就开始向上升,一直升到天空中,待月圆之日被月光照射后,岩石崩落,才会有新生的蜃出现。

至于那些受到雷击后,却没有进入地下变成盘蛇的蛋,只能长成雉鸡,有许多雉鸡都是从变不成蜃的蛋里孵出来的,但如果这些雉鸡跳进海里,终究会变成蜃。

蜃龙捕食的方法很特别,它用吐出来的气制造一种美丽的幻象,吸引那些无知的鸟兽过去,然后吃掉。这种吐气制造出来的幻象,就是我们说的海市蜃楼,古人也叫蜃景。

而且蜃最爱吃的是燕子,因此在有蜃出没的地方,是绝对不出售用燕子做的菜,也严禁人们吃燕子。因为蜃闻到燕子味道,就会袭击吃了燕子带有气味的人,当发觉没有燕子时,蜃会生气暴躁,导致房屋、桥梁的毁坏和车船的事故,使他人受到波及。除非是要捉蜃的人,否则绝对不会有人吃了燕子,再去有蜃出没的地方。

胖哥笑着说:“那这野鸡蛋可够硬的,雷都劈不碎。那捕捉蜃的人怎么捉呀?咱们也试试,能不能捉一只送到动物园去?”

姜漓瞪了一眼胖哥说:“我哪会,会也不告诉你,好好的神兽,送到动物园?”

燕秋笑笑说:“那都是神话传说,古人会把解释不了的事物,都归为神话。像这种不存在却能显现的幻境,也有科学解释是闪电的电荷粒子,储存了古代某个时间段的景象,重新释放出来的,当然还没有具体证实。”

对于她们俩一个唯物一个唯心,物质和意识决定关系的辩论,我并不在意,只是一笑而过。我更在意的是,那个景色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存在的话到底在哪里?若是有幸爬一爬那座浮屠塔,那可算是最激动人心的了。

为了看清楚每一个细节,我又拿来了燕秋的平板电脑,把距离拉近了看,边看边拍,更是美不胜收,每栋建筑的墙面和立柱上都画有精美的图案,但却由于距离太远,看不太真,估计是佛家的祥云、罗汉、菩萨图样,就连廊檐上都是色彩鲜艳。房檐的尖角上都雕刻了动物,下面隐约能看见挂着铃铛,包括那七层佛塔的每层房檐,也都如此,精美程度堪称一绝。

我正心满意足的看了又看,眼尖的姜漓指着一处对我们说:“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顺着她的手指方向望去,就在整个画面的左下角,按比例来讲有一颗参天的大树,那树的前面,居然还跪着一个人。-- by:dad856|72666|17486080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