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二十一章 二连浩特

窥灵眼 第二十一章 二连浩特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问燕秋:“你来过这个地方?”

燕秋摇摇头说:“当然没有,这里地处偏远,我又在国外那么久,怎么会来过?”

这我就纳闷了,她既然没来过,为什么就好像一个本地人一样,难道是因为那些恐龙雕塑?我继续问:“那你怎么知道这里是二连浩特?二连浩特和恐龙有直接关系么?”

胖哥也很好奇,追问:“难道这里的图腾是恐龙?那可比海冬青还早吧?”

燕秋用鄙视的眼神瞟了胖哥一眼,然后又转过头继续开车,一边放慢车速,一边说:“我虽没来过这个地方,但却是早有耳闻。学考古的要是不知道二连浩特,那就白学了。”

姜漓马上坐直了身子,对燕秋说:“姐,别卖关子,快讲讲。”

燕秋被姜漓的可爱和好学逗乐了,然后就给我们讲了关于二连浩特和考古之间的联系。

燕秋讲,二连浩特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层状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市区于二连盆地沉积带。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称为“恐龙墓地”,也被国人赞誉为“恐龙之乡”。

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科研价值极高。

一个世纪以来,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在这里进行研究,光大型考察和挖掘大概就有五、六次,陆续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种类繁多,有盘足龙、欧氏阿菜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角龙化石等。同时还发现大量的,古生代海洋动物化石和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

1921年,在二连盐池首次发现了恐龙及恐龙蛋化石,给二连恐龙动物群研究开了个头,尤其是恐龙蛋的首次发现,这才证实了恐龙是卵生的爬行动物,为恐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8年设立了查干诺尔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后来又建立了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

2012年好像还发现了翼龙化石,从此二连浩特的名声才愈发的响亮。

姜漓不解,问道:“我从书上看到,恐龙是生活在热带雨林那种地方,为什么这到处都是砂土的戈壁,会有恐龙呢?”

显然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燕秋不厌其烦的回答:“研究表明,7000万年前的白纪晚期,二连盐池一带遍布湖泊沼泽,气候湿热,密林丛生,是非常适合恐龙生息繁衍的。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西南和东南的暖湿气流,大气环流的改变,才导致这个地区逐步变干。”

我问燕秋:“那你说的那个发现恐龙化石的二连盐池,在哪呀?”

燕秋说:“二连浩特是蒙语,以附近额仁淖(nào)尔命名,淖尔是湖的意思,二连也就是蒙语额仁中文音译,是通过读音起的名,额仁的蒙语意思其实是幻景。这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这个城市在戈壁上,远行的旅客走到这里,看见荒凉地表上有座城,就会认为是海市蜃楼的幻景。浩特的汉语意思,展枭他俩应该知道吧?”

胖哥抢答:“浩特就是城市的意思,也是蒙语。那二连浩特,就是幻景城市。”

燕秋继续说:“展枭问的二连盐池,是在市区东北的九公里处的盐池,也是这个地区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二连盐池,蒙古语叫额仁达布散淖尔,意为色彩斑斓的盐湖。那里有著名的伊林驿站。”

胖哥问:“老说驿站驿站的,驿站什么意思呀?是车站么?”

燕秋回答道:“驿站在古代,主要是为了传递政令军情、接待过往使臣官吏,同时也承担军队调领的传达和物资运输,并且为民间商旅提供暂息、食宿、补给、换乘马匹车辆,提供军事化保护等服务的。说白了就是个中转站。蒙元时期在这里建了玉龙栈,到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左右,伊林驿站才正式设立。玉龙、伊林都是音译,应该是初始、纪元的意思,说明这是个重要的中转站,在这里向北或者向南,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一直到后来的光绪十五年,按现在的计时就是1899年,张家口和蒙古乌兰巴托通电话线,设立了电报局,才把这里纳入了版图,起名二连。”

我笑道:“真没文化,还不如叫玉龙城,又有恐龙的龙又好听,读音还搭点边。”

燕秋也跟着笑,还不忘挖苦我说:“你也是不动脑子,起名的时候又不知道这里有恐龙化石。”

我心想她说的倒也对,没再争辩,而是看向窗外的那些雕塑,嘴里还念叨:“雕得很像啊,跟好莱坞大片里的侏罗纪公园似的。”

燕秋说:“其实过去我国的国力衰微,考察中得到的重要化石,被老美的科学家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名,装了整整120箱运往太平洋西岸。他们说是研究完了再送回来,但至今也没有兑现诺言。你看的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很有可能就是以这里发现恐龙化石为原型的。”

从燕秋那里了解到始末之后,我又不禁暗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简直无法延续了。之后,我又问燕秋:“你说二连盐池在市区东北?哪边是东北?”

燕秋气哄哄的说:“我又没来过,我哪知道方向?”然后就不再理我。

姜漓则是指着右边的车窗说:“在那边。”

我这才发现,走了这一路,都被乱七八糟的事耽搁了,差点把正事忘了,就问姜漓:“你看到的漩涡,在附近么?”

姜漓摇摇头说:“还得往北。”

这可就不好办了,这已经很北了,难道还要再往北?那不就得往呼伦贝ě进发了么?看来这次的旅程还只是个开始。不管怎么说,车已经开进了二连浩特,先安顿下来,再想下一步的计划。

虽说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又是与境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可也毕竟是个边境城市,并不怎么繁华,高楼大厦也不多。

由于是早晨,路况非常好,车辆很少,完全没有交通问题。马路上跑着许多前苏联淘汰的吉普车,胖哥说那叫嘎斯车,是蒙人专门用来运货和做买卖的,来往于两国之间。有的嘎斯车还停在路边,干脆打开车门,当移动店铺,销售着里面满载的小商品。

令人捧腹的是,我居然看到一辆嘎斯车,除了底盘,完全是木头框架拼接的,这种车也能愉快的上路,到是新奇无比,看样子还挺结实,一点不耽误使用。

我们的车停在一家路旁的炭烧坊前,这炭烧坊是通宵营业,到现在还没有打烊,门口整齐的摆放着很多张桌子。

我们找了一张围坐,点了这里特色的烤羊排和羊腿,拿着店家提供的刀子,大口的分吃,喝着免费的热奶茶,还别有一番风味。

姜漓格外高兴,对我说:“跟你们有钱人出来,真是不错,早点就吃羊腿。”

我心疼的看着桌上的羊腿说:“不是我们,全程是我自己掏腰包,心疼呀,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了。”说罢,又大口的吃起来。

炭烧坊是一间三层临街楼的底店,旁边就有一家旅馆,我们吃饱喝足,就直奔那里,先找个地方安身,再做长远打算。

一进旅馆,就充斥着蒙古兄弟浓浓的香水味,闻起来很呛鼻,不过入乡随俗,也只能忍耐了。住宿费并不贵,标准间每天一百二,我们要了两间,就迫不及待的上了二楼。

我还专门从前台要了张地图,这人生地不熟的,我得好好钻研钻研。

由于过道狭窄,我们刚一上二楼,就迎面和一个看上去也是住客的大哥,撞了个满怀。我赶紧道歉,表示礼貌。

没想到,他一见我喜笑颜开,对我说:“呦,咋是你们呀?好久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