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三十七章 解读古

窥灵眼 第三十七章 解读古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螺旋通道的第二条,直接通向绿毛大粽子的墓室。第三条通向脚下有笼子的旱冰场。第四条,通向主题公园里的一间雕塑屋。

看到这里,大家一阵懊恼,因为我们选择了最短的一条,也把整个墓穴走了个遍。而选择最长一条的,估计就是那土匪团的人,直接下到一间雕塑屋,捅了虫子窝。

在地图的最下面,画了一座古代的城市图,燕秋指着城池西北角的三个台说:“这就是邺城,曹操当年的都城。”

我看上面用古汉字,由上到下分别写着,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我就问燕秋:“那这个邺城,现在还有么?在哪?”

燕秋说:“就在我们所处的磁县往东,现在叫临漳县,有个叫三台村的地方西边。因为在西晋,为了避当时的帝王司马邺的讳,所以就把邺城改成临漳了。不过这个图,应该叫邺城平面图,不应该叫临漳平面图。”

胖哥问:“都是一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叫?”

燕秋回答道:“这里完全保持了邺城的原貌和称呼,那个金虎台,在后赵的时候,为了避石虎的讳,在台上安了一个金凤凰,更名为金凤台。其实游客一直把这金凤台,当作了铜雀台,铜雀台早就被漳水冲垮了,在只剩下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

冰井台和金虎台我是压根没听说过,不过这铜雀台我到是听过,于是我遍咏起了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宫锁二乔。”

众人都投来了钦佩的目光,燕秋笑着看看我说:“呦,你还挺有文化的么。”

我大言不惭道:“那是自然,别的不知道,这铜雀台锁了二乔,我可是知道的。”

燕秋摇摇头说:“又一个被《三国演义》改变思想的人。”

我不知她是在夸我,还是在鄙视我,就问燕秋:“你这话啥意思呀?”

燕秋就给我们讲了,关于这铜雀台和锁二乔的事。

她说有一首诗,是曹植写的,叫《铜雀台赋》,其中有两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di)蝀(dong)。”蝃蝀就是彩虹的意思,本来是为了形容这铜雀台很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就把这两句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一听,曹操要打自己老婆的算盘,这才发怒要在赤壁大战曹操。

胖哥插嘴道:“这周瑜也够傻的,自己老婆在东吴的床上躺着呢,他居然为了诸葛亮改编的诗,约了这么大的一架。”

燕秋说:“周瑜怀疑,也不见得是没有根据的,大乔和小乔的爸爸,也就是乔公,其实是曹操的恩师,他曾经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一生也是由于这两句话的激励,才一直不气馁,终成大业。不过这曹操是没有见过小乔的,只是听说罢了。”

枭雄两个字,在我脑海中不停的回荡,我又想起了姜漓说的,有七星降世,七位枭雄祸乱人间,恐怕这曹操必是一个,他一辈子打得仗,杀得人,可不是一般的多,说不定也是鬼眼驱使的。

燕秋接着又给我们讲,她说这其实只是编纂,真实历史上曹植写这《铜雀台赋》的时候,那周瑜早都死了,根本不会出现,诸葛亮改词给周瑜念的桥段。

她还说《三国演义》中,对铜雀台名字的由来,那也是编的,书中说:曹操有一天出门,看见地上冒金光,就挖出来一个铜雀,他问身边的人是什么征兆?荀攸就说:“当年舜的母亲梦见玉雀飞进怀里,后来生了舜,今日得了这铜雀,肯定是吉祥的好兆头。”曹操一听高兴了,这才在漳河上盖了铜雀台。

其实曹操盖三台,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北征和东进的胜利,显示自己的地位。

铜雀台上其实并没有铜雀。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在长安西郊的上林苑里,营造建章宫,其中有一组建筑物叫双圆阙。阙是古代王侯的在建造府邸时,为了炫耀权势,在大门的两侧建成双的塔楼。那阙的顶上,常常有鸟形的装饰物,双圆阙的塔楼的顶上,安装有一对铜铸的凤凰,古诗《歌》中说:长安城西双圆阙,上有一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曹操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就用铜雀台命名,媲美汉武帝。但是曹操当时官居丞相,封爵是武平侯,没有自称魏王,所以也就没有资格,在台子上建凤凰装饰,古代的礼法是相当严苛的。

而铜雀台不光是一个瞻景楼,还是曹操用来操练水军的地方。曹操在台上,让军士比武助兴,文人骚客们则饮酒作诗,台下的漳河水顺着暗道,留到玄武池,水军就在那里操练。

铜雀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一个战略要地。严才叛乱的时候,曹操就是在这铜雀台上躲着,才等到了王修的援军。

不过这铜雀台的军事作用,到不如文化发展作用大,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就是以这三台为发源地,铜雀台自然就是文人聚集的重要场所。

当时,北方一大批文学家,他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文学造诣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还感概战乱不断,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由于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所以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出现,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重大冲击,在那种战乱纷纭、社会无序的时代,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已经完全无法束缚人心了,已经不再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人人纵情任性,特立独行,突出自我意识,又追求个人的精神和享受。

听燕秋这云山雾罩的讲解,就好像听评书一样,一个邺城,光这三台,就够我们学半辈子的了,看来她是得了陈教授的真传了。

我佩服燕秋之余,更佩服陈教授,陈教授要是亲临,估计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燕秋话音已落,但是众人还沉浸在无尽的幻想当中,好像当时铜雀台上的歌舞诗酒,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台下繁华的邺城,人民幸福生活的其乐融融,就好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铁锁显然并不感兴趣,打断了大家的美梦问:“那这图上有没有画,我们下一步怎么走?”

我们在乱七八糟的线路里,找了半天,也没个头绪。

还是花姐记性好,她用手指头在图上,顺着各种通道画到最后,就停在了一个小方室上,那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可那图上明明画着这里有个棺材,而且地面下面,是几条七拐八绕的道路,再下面就是邺城图了,跟墓穴没有任何关系。

众人正琢磨着图中隐藏了什么玄妙,就听甬道里吵吵嚷嚷的,隐约听到那个带头大哥说:“就走这条路,这路通风,前面有出口。”

我一听坏了,那帮土匪团居然和我们走了同样的路,而且完全不费力,就做出了经验性的正确选择,我们这下恐怕完蛋了,难不成就要被关门放狗了?

正在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陆姗拉拉我的衣角,指向了那个方台。

我们顺着陆姗的手指看过去,那方台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石棺。z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