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39章 纳妃的烦恼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339章 纳妃的烦恼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以后的大朝会注定了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而且这一天大唐景兴元年五月十四注定了将载入史册。

这两天的御前会议所商议的事情全都拿到朝堂之上当众宣布。裁军、裁吏、土地重组。这三件大事同时进行。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大唐的江山来一次巨大的震动。三件事情一起办无异于是闹了个天翻地覆。

朝堂之上自然是哗然一片。

不过没有什么人敢提出过多的反对意见。皇帝已经先召开了御前会议朝堂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那里都是先通了气了。剩下一些职低位轻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

一天的时间之内六十余道圣旨从皇城的弘文馆了出去传遍天下。这些圣旨就如同是炸药包的导火索燃到哪里都引一场爆炸般的轰动。

就说长安。世袭汾阳郡王的郭家当天就宣布主动退让郡王头衔并让出所有分封的土地接受朝廷重组。吴仲孺身为三品端王傅虽然是个虚职但也是受了一些田产的。他也第一时间捐了出来。并且将私养的许多马匹和奴仆都交给了朝廷任由处置。除此之外吴仲孺为了表示迎合皇帝的这些举措还提出主动放弃官盐的代卖权。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能太亏了自己这个好岳丈仍然将大唐的官盐专卖权交给了他。吴仲孺感激涕零主动表示每卖出一斗盐就给朝廷府库捐献一分钱的利润。

可别小看了这一文钱。本来吴仲孺代卖官盐利润就十分低微。每斗盐所赚的也不过是两三文钱。另外还要车马人力的开销和支出。这一算起来他捐一文钱的利润就等于是捐出了一半的收入来。

长安城里。有了郭家和吴家带头响应再加上之前的朱雀门暴乱地教训和削王平爵的事情摆在眼前其他的仕族门阀自然不敢怠慢。他们纷纷主动的响应朝廷推行的这些新政策。不管是违心也好乐意也罢。反正短短的七天之内长安乃至京畿的所有田产。都划归于了大唐户部。再由户部严格按照均田法重新划分给长安地皇亲国戚和官员们。剩出的其他大部份土地将分给长安的普通农民、退役的士兵和放回的奴仆们。( 棉花糖)

一时间长安城里悲喜两重天。那些被夺去了土地地豪绅们自然是关起门来哀声叹气痛哭流涕或是拧拳头骂娘。重新得到了土地的平民百姓。则是喜极而泣拍额相庆望北而拜三跪九叩。

长安就像是一副牌。现在全被打乱了大洗一番然后给所有人重新了一套牌在手上。所有的一切看来都是新的。连长安天空的空气。也似乎换了一种味道。有着三百万人口地帝都每时每刻仿佛都在沸腾。

有了长安作为典范关内其他的地方。一路看自然也不敢罗唣。雍州、洛阳这些地方可是早就见识过皇帝的威力了。圣旨一到包括以前地老王爷们都心惊胆颤的极力配合乖巧而温顺得就像是反过来给皇帝做侄孙了。

这一场让天地变色的狂风骤雨以长安为中心开始向大唐关内四地袭卷而去。皇帝登高振臂得力的臣子陆贽、李晟、武元衡等人统率百官竭辅助。这一场霸道得近乎逆天的革新。居然扫除了一切障碍畅行无阻!

全天下人都在惊呼:当今皇帝的胆魄和才识真是古今罕有旷世难得一见!

其实外人再如何惊叹皇帝的勇敢和霸道李世民唯独骗不了自己。他知道。推行这一场能带来剧变的革新要么就是让天下焕然一新。要么……就是彻底地崩塌神形俱灭!

这是一局生死棋。执一方棋子的是皇帝和身边的这些肝胆忠臣;执另一方棋子的则是天下豪绅门阀与一切旧有势力。谁胜谁负孰难预料。

武德殿里李世民对着玉玺哈了一口气然后郑重的按在了一面圣旨上。他卷起金黄色地圣旨递给俱文珍说道:“将这封朕亲自起草的圣旨交到门下省让陆贽亲自审核。如果没有问题就让他即刻下。”

“小人遵旨。”俱文珍哈着腰接过了圣旨正要快步离开。李世民又突然出声唤道:“等一下。”

“陛下还有保吩咐。”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你把圣旨放下。先去武元衡家里把武元衡给朕叫来。( 棉花糖)记着亲自去。”

“小人明白了。”俱文珍眨巴了一下眼睛说道“陛下。武大人这些日子以来每天都是子时才从尚书省离开。这时候估计还在尚书省呢。小人是不是先去尚书省找找?”

“这是你地事情快去吧。朕只要快点见到他就行了。”俱文珍走后李世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酸麻的手脚暗自道:这七八天以来每天都忙得焦头乱额。我的那些大臣们也是个个负荷的劳累。像武元衡这样的人现在都夜半亥时了居然还在尚书省办事……有这样的一群大臣辅佐何愁大事不成啊?

“来人摆驾御花园。备上一桌简单的酒宴朕要与武元衡小酌几杯。”李世民一边对身边的近侍下令一边打着哈欠踢着酸麻的脚朝御花园而去。

花园里一片静谧。正值初夏啾啾虫鸣淡淡花香。潺潺的流水声中偶尔有几尾鱼儿跃出水面出脆响。李世民走到凉亭之中唤人取来了一面古筝独自坐下轻轻弹奏起来。

许久不曾弹琴了这一动手居然就入了迷对身边的事情浑然不觉。待他一曲奏完就像是魂游太虚之后元神归了窍。感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淑妃墨衣和武元衡。居然都站在那里对着自己微笑。

“陛下!”二人一起行礼。

“哦都免了吧。”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来都和朕坐到一起小酌几杯。墨衣。你不是在甘露殿吗?怎么这时候来武德殿了。”

二人都依言走了上来坐到皇帝侧旁的矮几边。墨衣笑了一笑颌说道:“臣妾连着七八天没有见着陛下了。去两仪殿找贵妃聊天她也说是有这么长一段日子没见陛下了。妾臣思念陛下于是就到武德殿来走走。但又不敢进来打扰。刚刚臣妾在花园墙外听到陛下弹奏的这曲《高山流水》这才斗胆走了进来还巧遇了武大人。”

听到墨衣说起《高山流水》李世民也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曲子一直在二人之间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就像是媒人一样。想起有这么长的日子没有去看一眼自己的妻儿了李世民也不免有些愧疚。他说道:“近些日子朝廷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忙太乱。朕早上上朝。下午在弘文馆晚上还要在武德殿办事。累了就睡在了这里。冷落了你们可要见谅呀!”

武元衡在一旁不吭声。墨衣见有外人在场也不好和皇帝说起太多地家事于是站起身来微微笑了一笑说道:“陛下如此繁忙臣妾也不敢打扰了。只望陛下繁忙之余一定要保重龙体。臣妾告退……”李世民微笑的点了点头。墨衣就飘然而去。临转过园门时还回头看了一眼极为不舍的离去了。

李世民心中暗道:墨衣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她今天特意来找我是有事情吧?改天去问问……

皇妃走后武元衡才拜道:“陛下唤微臣来所为何事?”

“哦。伯苍啊。你坐过来和朕坐到一张桌儿上。这也好说话一点。”李世民伸手召他。

“微臣岂敢?!”武元衡自然是不敢。无奈皇帝坚持。武元衡也只得照办。

李世民亲自拿起酒壶给武元衡倒了一杯然后拿起酒杯说道:“来伯苍。我们有些日子没这样安安静静的喝一杯酒了。你今天只管喝要是醉了朕派御林军送你回去。”武元衡笑了一笑一饮而尽。

“陛下有心事?”没有旁人武元衡也就有话直说了。

“嗯。”李世民也不否认说道“中书省的大儒孔巢父联合了翰林院的许多大学士和一些知名地仕子给朕上了一份联合署名的奏疏。让朕早立太子以正国储。在此之前他们更要求朕广纳后宫至少要先将四妃九嫔给凑齐了。这件事情朕着实头疼。”

“陛下广纳后宫多结子嗣的确是天下大事也是好事。敢问陛下这有何头疼的?”武元衡不解的问道。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说道:“男人哪里有不喜欢女人地道理?朕也是个俗人不会自命清高的说什么不好女色。只不过朕现在正在推行一系列的革新措施精兵简政节省开支连宫女都放出了大半。现在却又自纳宫妃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再说了孔巢父等人给朕罗列出了近百名女子的名单和画像。容貌品行姑且不说。这些人地来路可都是复杂得紧。”

“微臣明白了……”武元衡恍然大悟道“孔巢父等人必然是给陛下举荐的一些达官贵人或是仕族门阀的女子?”

“哎可不是么!”李世民头疼地说道“有当朝大员的女儿也有拥兵大将的更有仕族门阀的。按理说这些女子出身倒是高贵也配得上嫁入宫门。可是现在是一个敏感时期朕正在对那些门阀仕族们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他们交土地、献奴仆、削爵位。但是朕要是在这时候娶了谁家的女儿那他可就是皇戚了。革新措施到了他们那里还不遇到巨大的阻力吗?而这个阻力就是间接的来自朕本身。因此朕现在是谁也不敢娶。可是偏偏孔巢父等人又用圣人之言、祖宗训诫来教训朕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也不容朕不多多思量哪!”

“说来……这都是因为东宫未定所引起地。”武元衡说道“历来后宫就是权利争夺的核心地带。再加上现在东宫未定……那些仕族豪门可都是眼睁睁的盯着这个地方。试想要是谁家的女儿嫁入皇城又给陛下生上个一男半女。将来可是能有机会争夺这个国储之位的。到时候那可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有如此巨大地利益在诱惑谁不动心?陛下遇到这样的烦恼也就可想而知了。”

“哎朕何尝不知道这样地道理。历来皇族之中争权夺利的事情就从不少见。”李世民说道“朕也是最反感而且最忌惮子孙相争的事情的。可是现在朕的唯一的儿子连路都走不稳又如何能立他当储君?皇帝注定了是要拥有三宫六院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朕才会特别的烦恼。以至于刚刚都写下圣旨了又让俱文珍转身拿了回来。就是这个你看看吧。”

武元衡犹豫了一下翻开圣旨看了一看不由得笑道:“陛下你这样做也会有点欠妥呀!让那些女子们在闺中待字三年等这一场革新成功之后再论婚嫁。可是万一她们在这几年里又和谁家男儿生出情愫想要谈婚论嫁了陛下岂不是无端的做了恶人让他们不敢全了人伦之情?”

“所有朕才将圣旨又追了回来么!”李世民无奈的说道“这种家务事还真是难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