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11章 坚壁清野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211章 坚壁清野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赤松德赞与尚结赞的目光逼视之下李世民昂走出了大拂庐。

尚结赞恨得牙痒痒咬牙切齿的说道:“赞普就这样让他走了?”

“让他去吧。”赤松德赞伸手摸了摸嘴角的小胡子颇有几分不屑的冷笑道:“现在杀了他毫无意义。我要在战场上扑灭他最后的一丝骄傲。正如他所说现在这场战争已经不是我与他之间的对决了。而是吐蕃与汉人的战争。可以想像他现在成了汉人的精神领袖。我这样将他拿下汉人是不会心服口服的。唯有在战场上彻底的击败他才能让汉人打从心眼里对我们产生敬服和畏惧。”

“可是……”尚结赞仍然有些不死心“如果现在将他拿下剑南西川就等于是失败了一半。机不可失呀赞普!”

“你不用再多说了。这一次我心意已决。”赤松德赞站起身来长吐了一口气说道“这种感觉你不会明白的。当我看到他射出的一箭对我扑面而来的时候我就确定了我的相法。一定要与这个人决策于疆场放手一搏以决雌雄。不然就算最终我能平定大唐九州也会留下最大的遗憾。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激我的斗志。这些年来大唐能打的将军本来就不多了。李晟、浑、李怀光、马燧就是大唐最强的四员战将。可他们都是只能统率一军驻守一方顶多就是独挡一面。而李谊这个人不同。且不论他的军事才能比这四个人要强心术谋略更是他们无可企及的。他这样年轻的一个人却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两次大败我的精锐大军。尚结赞你也是在他手上吃过败仗的人你莫非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有是有一点……”尚结赞有些惶然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赤松赞普像今天这样兴奋。有些嗫嚅地说道“他的确与李晟那些将军不同。李晟等人固然骁勇擅战但老臣等人尚有能力与之周旋真打起来也会互有胜负。可是李谊这个人……说实话上次岐山之败老臣感觉完全被他牵着鼻子在打。到最后惨败。还没能明白为什么会中了他的计。可谓是输得不明不白。”

“哼输得不明不白就表示你应该心服口服。”赤松德赞微眯眼睛瞟了尚结赞一眼。说道“他的特别就在于和你们这些将军、大臣所站的高度全不相同。今天短短的这一点会面的时间我就感觉出了他身上地气质。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小小的亲王。而是……比唐朝大明宫里的那个懦夫更像一个皇帝!这种东西你们是感觉不出来的。我却能。他的身上。全没有作为一个臣子地本份。这样的人要么是天生的霸者要么是个野心的狂徒。可是他偏偏还有与他的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符地特殊气质。..尚结赞亏你还是和他打过仗的人居然对他全无了解。真是可悲啊!我越来越怀疑你是不是实在太老了?”

尚结赞周身一震慌忙跪倒下来:“老臣糊涂、是老臣糊涂!”

“行了起来吧!”赤松德赞不痛不痒的训斥了尚结赞一顿。语调又变得平和了。好言对尚结赞说道:“一时糊涂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谅地。但是总不能一直糊涂。从现在起包括我在内任何人都不能再小看李谊这个人。之前我曾料定。凭这二十万大军几乎可以将蜀人的胆吓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席卷西川。现在看来事情不会如同我之前想象的那么容易。尚结赞逻些城和南诏等国的兵马都出了吗?”

尚结赞站起身来头都不敢抬起的说道:“回赞普。我们在格尔木整顿兵马的时候已经将向逻些城和南诏等国出了号令。相信这时候这些大军都该已经出了。逻些城会由尚息东赞或是尚赞磨统领五万大军途经波窝、金沙江畔联合南诏等国的联军一起攻打东女国。估计兵马总人数不下十万人。赞普这几乎是我吐蕃历年来最大地军事行动了。”

“你是想说为了一个小小的西川、区区的李谊不值得对吗?”赤松德赞冷笑一声说道:“你心里一直有着这个想法只是不肯说出来罢了。”

尚结赞将头压得更低:“老臣不敢。”

“算了在我面前就不用这么虚伪客套了。做了就是做了还有什么敢与不敢的?”赤松德赞说道:“我也没有要怪你的意思。 [棉花糖]你是做臣子地对我的事情提出反对意见也是你地本份。我一直很仰慕大唐的太宗皇帝。当年他手下就有魏征等一批敢言敢谏的忠臣。贞观的大唐是何等的强盛。连我们伟大的法王赞普(松赞干布)都不得不与之和亲修好。可惜啊太宗皇帝的子孙实在是太无能了。就拿当今皇帝李适来说呵呵这个窝囊废。有他在我就永远不必担心大唐会有战胜我们的一天。也就只有李谊还勉强算个人物。可惜啊可惜……大唐的门阀制度实在是太森严了。李谊这个旁系的小亲王就算他再有才能这辈子也休想登上皇位。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文明!呵呵很可笑不是吗?一个窝囊废再没用也应该是皇帝;一个明明很有才能的人再如何英明神武也只能忍气吞生的对那个窝囊废磕头作揖。”

尚结赞听着这些话心里直打鼓。脑海里只在回忆着当年年轻的赤松赞普执掌王位时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清除异己。吐蕃只崇尚武力强者称王。赤松赞普无疑就是吐蕃的最强者。就算他尚结赞是得力最受器重的大臣在赞普面前也是渺小不值一提的。

“我突然有点可怜李谊了。”赤松德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挑起嘴角笑了。

李世民回到了维州徐战的老父带着一家人跪在城门边。高呼谢恩磕头作揖。李世民下了马将徐父扶起叫其他人也都站了起来。

徐父白苍苍看来至少有六十多岁了。他的眼睛因为流泪而变得更加浑浊激动的说道:“汉王殿下老汉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踏上大唐地国土。庆幸啊庆幸。我们徐家终于能够落叶归根了!汉王殿下的大恩大德徐家世代为奴也能报万一啊!”

“徐老太公就不必这么客气了。”李世民拍了拍他的手。说道:“既然回家了就好好过日子吧。你们一家人的生活本王会交待专人替你们安排好的。克之是个孝子老太公有福气呀!”

徐父连连点头。激动的老泪横流:“犬子的名字改得好。名战字克之。但愿他能跟随在汉王麾下多打胜仗。多立功勋。以抵赎我们徐家地罪孽呀!”

李世民又抚慰了他们几句众人一起进了城。

没多久武元衡找到了他。看到汉王平安无恙的归来武元衡等人都欣喜异常。

李世民稍事休息后武元衡就回报了两个重要的消息。一是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派大将马勋统领两万大军押送粮草十万石。已经抵达了成都府。等候调谴。二是东女国那边派人送过信来。是独孤王妃的亲笔信。武元衡不敢拆看专等汉王来了查阅。

李世民拆开了信阅看了一遍眉头就皱了起来。

武元衡疑惑道:“殿下生了什么事情?”

“东女国那边。南诏、罗女蛮、白狼夷率众举兵来犯屯兵于边界。随时准备攻击。东女国令用了七天时间举族内迁放弃了本土迁入了大唐雅州。”李世民有些抑郁的说道:“南诏等国来地兵马人数不下五万。墨衣告诉我这些蛮兵之所以没有行动看来还是等着吐蕃的主力兵马。伯苍看来赤松德赞这一次还真是没有骗我。他自己亲率二十万人马加上南诏等蛮邦的五万已有二十五万人。逻些城那边肯定还会有吐蕃兵马杀过来。到时候还真是不会少于三十万了。”

“三十万……”武元衡沉吟了一声神色也有些肃然了。他说道:“东女国内迁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吐蕃、南诏等国的兵马远来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有几万人口地东女国就是他们的活粮仓。东女国坚壁清野举族内迁一来可以缩短和加强我们的防线二来也可以制约蛮兵联军地补给。只不过几万东女国的人内迁工程浩大今后吃饭也是一个巨大问题了。这对西川来说也将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战争就是这样的。打的就是钱粮。”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只希望西川的百姓们能在韦皋的带领下搞好生产保证军队的供给。伯苍我想将严震地兵马调到雅州去帮助东女国镇守雅州这个重要的据点防线。你意下如何?”

“甚好。臣下也是这个意思。”武元衡说道:“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估计还是很准确的。吐蕃的确是想把东女国那边当作一个重要地突破口。东女国举族内迁以后雅州大渡水一带就成了直接面对蛮兵联军的重要军镇。那里就是我西川南面地咽喉了。可是东女国只有一万兵马雅州军镇的剑川军也只有两万人左右而且大部分是新兵。山南道来的这一支大军应该是骁勇擅战的正规军正好是一个极佳的补充力量。我曾听闻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历来忠君爱国治军有方御下极严。他麾下的大将马勋也以通谋着称。”

“那便好。”李世民将墨衣的信递给武元衡说道:“我那王妃居然写信来找我要兵权了。她说她要当雅州兵马使。你说……一个女流也能带兵么?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武元衡看了信也微笑起来:“殿下不如……就答应她吧。独孤王妃率领着她的族人举族内迁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牺牲。而且雅州那边的防务将会以东女国的人为主了。必要的时候他们会全民皆兵。更何况任何人去了雅州也不敢支使王妃呀!独孤王妃写来这封信请求要兵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或许她也预料到了以自己的身份没人敢指挥她。倒不如索性统领雅州再任用得力的助手了。”

李世民看着武元衡笑了一笑说道:“墨衣生长在东女国虽然冰雪聪明但对我们大唐的风土人情和政治习俗并不是太了解的。我估计呀又是你那个妹子在旁边给他建言了。好吧这一次本王就破例任命孤独墨衣为雅州军镇兵马使;大将马勋暂时代理军镇副兵马使。回封信给成都韦皋让他好好款待马勋等人。人家远道而来帮助我们御敌不仅是客人也是友军。可千万不能怠慢了。墨衣那边我会亲自写信给她的。毕竟是女流啊挂个名领头就行了……”话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打住了对着武元衡呵呵的笑了起来。

武元衡也笑:“汉王自己斟酌吧。这些家事臣下就不多嘴了。”事休息。积攒力气准备爆。所以今天只更一章了休息一下……另外说一句六月我要推荐票哦!到时候会有爆的。大家给我准备好票票吧!谢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