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07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207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八尊一人多长的铮铁号角架到了将士的肩头呜呜的吹响。 [棉花糖]重云飞遁大地颤抖唐军开始了最后一轮的大剿杀。

拒不肯投降的吐蕃人绝望的倒在了血泊里。乌蒙山脚下响起了惊天彻地的欢呼声。

三万吐蕃大军全被剿灭得干干净净了!

李世民骑在马上迎着清晨猎猎的寒风听着耳边战旗作响露出了一抹笑容。他扬起手:“收兵。”

唐军的金铮敲响伴随着满山谷的欢呼声凯旋开向维州城。

徐舍人被那几个小卒带到了后面严密看管。唐军没有对他动粗也没有刀枪相向已经算是很优待了。不过徐舍人此刻已经是心如死灰信念都要崩塌了。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目光都是呆滞的。

高固、野诗良辅等将陆续向李世民报告了大致的战斗情况。三万吐蕃大军几乎无一漏网。击毙近两万人另有一万人成了俘虏。剿获马匹二万余匹粮草辎重不计其数。四万唐军将士正在将这些战利品搬向维州城。

这真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啊!

李世民自己都忍不住有些高兴了。虽然只是击败了吐蕃的一支先头部队但从战果来看无疑于是给了吐蕃人当头一棒。三万大军就这样被生吞了吐番可没有多少个三万大军!

唐军始终在欢呼雀跃一路向维州开进。军中的好酒全都搬了出来众将士一边行军一边用大碗猛喝猛灌欢庆胜利。李世民也头一次的没有禁止将士们这样放荡不羁一回。毕竟这一场胜利来得太辛苦、太及时了。对军队、对剑南西川甚至是整个大唐都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其实李世民心里清楚虽然眼下大唐国内。群情激昂都在支持抗战。但在许多人的心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疑虑信心是一码事可是大唐的军队打得过吐蕃人吗?

现在终于可以打消这些疑虑了。一夜之间剑川军连骨头渣都没剩的侵吞了三万吐蕃大军!这一战甚至比岐山之战打得还要干净利落。凭此一战地功绩。足以向大唐天下宣告唐军无畏吐蕃铁骑!

所以李世民的心情也变得异常的好了。

高固是个细心的人早早派了快骑向维州通报战果。唐军押着俘虏战利品赶回维州城的时候。城外已经是人山人海。剩下的万余唐军和民夫们都聚集到了城外。他们拿出了所有的战鼓和长角放起了鞭炮大肆地欢庆这一场巨大的胜利。整个维州城迎来了数十年来最盛大的庆典。

李世民高兴归高兴。终究不会得意忘形。大军开进维州城后他马上召集了众将来议事。将重组军队、收编俘虏、安排布防与哨探的事情统一做了安排和调停。经过一场欢庆后的维州城。迅冷静下来又变得紧张而又有序了。唐军受伤地伤员都被转移送往成都府治疗。俘虏的吐蕃人和马匹暂时分批安置在维州城内由专人看管看押。

此外李世民还下达了一份军令:不许虐待被俘的吐蕃人。受伤的吐蕃将士给予治疗。阵亡的吐蕃人予以统一地火化安葬。

这种事情。这个时候就是体现泱泱大国的风范和礼仪之邦的风度地最佳时机。相对于吐蕃对于战俘和自己战败将士的苛刻刑罚李世民的这些举动无疑让他赢得了许多的人心。其实大多数的吐蕃士兵。都只是贫苦的百姓。为了吐蕃赞普和豪门贵族们的利益不得不入军当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地。带兵打仗多年的李世民自然明白这个中的道理。..

等到时机收伏了这些吐蕃的人心将他们招降到自己麾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前世征战四方收剿对方地兵力这种事情干过不止一次了。对于这方面李世民颇有心得。

只要是以德服人不管是有着多强怨念的敌人都是有可能被收伏地。当年平定了突厥贞观大唐平添了许多的突厥将领和士兵就是极佳的明证。这批吐蕃人个个身体强健是天生的优良骑手。如果不加以利用就这样砍掉也未免太可惜了。

不过在收伏士兵之前收伏他们的将领是非常有必要的。尚图尔悉?那个废物除了一点点利用价值没什么别的用了。李世民从来没想过要收罗这样的废物。

徐舍人倒是个人物!

当晚李世民就带着武元衡和高固、野诗良辅顺带着捎上了尚图尔悉一起去见徐舍人。

此时的徐舍人正枯坐在一间净室里闭着眼睛脑海里一片空白。此时他已经吃饱了肚子洗去了脸上的烟尘被大火烧糊了的衣服也换了下来。不过他拒绝穿上唐人的长袍服侍他的小卒们无奈只得给他取来了一套干净的吐蕃士兵的衣物。

只有两个小卒看在门外防守并不严密。以徐舍人的身手想要逃走其实是挺容易的。不过他一点逃走的心思也没有。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能够逃出维州回到吐蕃所面对的也只能是自己被砍头的亲人和赤松普赞的一纸诛杀令。左右都是死不如泰然的坐在这里等着唐军挥刀子。

李世民带着众人到了屋外守护在这里的小卒们慌忙行礼。徐舍人听到屋外的说话声心中微微一惊:李谊居然来了!……

门吱吖一响被推开了。李世民抬脚走了进来看到徐舍人坐在那里的背影。野诗良辅就叫了起来:“你这厮好生无礼!一个俘虏我家殿下来看你居然都不起身跪拜!”

“罢了。”李世民轻扬了一下手朝徐舍人走了过来。

徐舍人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闭着眼睛。高固推着尚图尔悉。几乎是将他扔了进来。尚图尔悉惊乍乍的叫了几声徐舍人才回头看了一眼惊声道:“尚图尔悉你也被俘了?”

尚图尔悉低压着头瞟了徐舍人了一眼叹了一口气不说话。

李世民走到徐舍人身边说道:“尚图尔悉往大金川峡谷里逃跑。本王以逸待劳堵住了他。五千余吐蕃士兵都跟着他投降了。”

徐舍人冷哼一声:“那种废物本该阵亡在阵中。”

尚图尔悉惊怒道:“徐舍人你又是什么东西!现在我们都是阶下囚你有什么资格数落我?”

“哼!”徐舍人不屑的冷笑道。“我这个汉人将军至少还力战不降技不如人被生擒了。你呢?身边有五千余将士居然也屈膝投降。真不知道那几个尚氏宰相知道消息后会怎么想。我承认。我带兵打仗的能力是不如某些人。但是要是没有你这个败类一直在我耳边大呼小叫指手划脚。我徐某人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完败!”

“你、你!……”尚图尔悉又羞又怒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眼看着二人就要吵起来。李世民突然一挥手拔出剑来。啷光一声吟响让二人都安静了下来。屋内的气氛抖然紧张。

尚图尔悉已经吓得眼睛瞪圆浑身抖。因为李世民的那柄剑已经架到了他地脖子上。

“怕死吗?”李世民脸上带着微笑颇有几分戏谑的说道。

“怕……”尚图尔悉额头冷汗直流。

徐舍人恨恨的啐了一口:“败类你这个败类!”

李世民用剑拍了拍尚图尔悉的脸。说道:“不过本王却没兴趣杀你。因为你这样的败类会污了我的宝剑。现在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

“什么?”尚图尔悉紧急地追问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

李世民说道:“写下一封书信。在俘虏中选派两个你信得过的人送回吐蕃。给赤松德赞。就说你尚图尔悉被我生擒了危在旦夕。要想救回你的性命唯有拿徐舍人的家小来交换。”

“是、是!我写!”尚图尔悉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心中一阵狂喜。

徐舍人却是惊讶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是疑惑和惊愕的看着李世民:“你……”

李世民微微一笑收起剑来扬手说道:“高固带尚图尔悉下去写信。这件事情交给你来处理了。”

高固应了一声将尚图尔悉推了出来。高固办事李世民放得心。以他的精细尚图尔悉想在书信中做什么手脚几乎是不可能的了。现在战事刚刚打完吐蕃人很有可能还不知道消息。要想救回徐舍人的一家老小这件事情就得尽快。

李世民招了一下手让野诗良辅过来然后对徐舍人说道:“是他在战阵中生擒了你心服吗?”

徐舍人看了野诗良辅一眼撇嘴冷笑说道:“这位将军地武艺的确高明过人。不过我还谈不上什么心服。当时那种情况下就算没遇到他我也知道被俘或被杀就是我的下场。”

野诗良辅嘟嚷道:“你这蛮子口气倒是不小。要不咱再来比试一场?俺这回不用大铁棒了空手跟你打他娘地!”

徐舍人瞟了他一眼闷不做声脸上只是冷笑。

李世民笑了一笑:“野诗良辅你先出去。”

“坐吧。”李世民先坐了下来让武元衡和徐舍人也坐下。徐舍人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坐了下来。

“徐舍人本王知道你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李世民说道“而且你血管里终究流着汉人的血。虽然在几十年前你们徐家就被迫离开的汉土到了吐蕃躲难。但是落叶归根你有想过回归大唐吗?”

“回归大唐……”徐舍人抬眼怔怔的看着李世民。

“是啊回归大唐。”李世民说道“这有什么不好吗?只要你肯回来。本王保证一定不计前嫌的重用你。大唐的开放与包容是吐蕃那种荒蛮国度所不能比拟的。你有勇力有军事才能也是汉人地血脉。更何况你地先人徐懋公还是大唐的开国重勋。一代名将。不管出于任何一个理由你都该回归大唐。徐家历代在大唐留下了许多的痕迹。不管是好的名声还是坏地事迹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要想地。是你自己。你这一辈子难道就甘心在这一刻终结吗?你才三十出头吧?你这样地人才正是建功立业闯下名头的时候。为了吐蕃那样无信无义的荒蛮之国卖命而且还要屠杀汉人值得吗?相信你的祖先徐懋公在天之灵。也要扼腕叹息了。”

徐舍人眼神中流露出许多的彷徨和希冀怔怔地看着李世民一声不吭。

武元衡微微一笑。说道:“徐将军或许你对汉王殿下还不甚了解。殿下胸怀如海求贤若渴。就算你曾在阵前与他拼死相搏他仍然十分的器重你并且既往不就的重用你。汉王回来后曾在我面前数次提起你对你赞不绝口。我还从来没有听汉王在背后如此夸赞一个人。”

徐舍人有些惊讶的看着武元衡。拱起手来喃喃道:“这位是……”

“卑职武元衡。现任汉王府长史。”武元衡拱手回了一礼说道“徐将军卑职也劝你能够弃暗投明追随汉王。立下真正的不世之勋!”

徐舍人转头看向李世民又看着武元衡。仍然在犹豫不决。

李世民微笑道:“我知道你心中还有最后一丝犹豫。你担心你地家人会在吐蕃罹难对么?这个你放心吧。尚图尔悉这个人我了解得清楚了。此人是吐蕃几大尚族这一辈中难得的宝贝疙瘩。赤松德赞一定会同意本王的建议拿他换回你地家眷的。另外本王还答应送回一批吐蕃俘虏。这样赤松德赞就更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这……”徐舍人既惶恐又惊讶喃喃道“汉王为了我一人做出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世民朗声说道“尚图尔悉那样的废物杀了他就如同屠猪杀狗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吐蕃大军的俘虏本王也从来没想过要将他们处决。彼不仁我不会无义。被俘的近万吐蕃将士愿意投诚的本王悉心接纳;受伤致残地会妥善安置;拒不肯降的本王也想过在战后将他们送回家园。现在正好拿来交换你的亲眷。”

“汉王!……”徐舍人终于感激涕零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纳头就拜倒在地“败军之将何德何能蒙受殿下如此厚恩徐舍人愿意归降汉王殿下从此牵马坠蹬愿效犬马之劳!”

“好、好啊!”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将徐舍人扶起。拉着他的手说道:“徐将军肯归顺真是我大唐、西川莫大地福气!从今以后徐将军就跟我们是一家人了!”

“多谢汉王、多谢汉王!”徐舍人连连拱手拜礼激动万分。

武元衡在一旁微笑拱手:“恭喜汉王殿下又得一员良将!”

李世民哈哈的大笑徐舍人也释怀地笑了起来。

武元衡说道:“其实汉王殿下除了看中徐将军的武艺人才更是欣赏将军的赤子仁德之心。当初你在维州释放一千余名汉人奴隶的时候汉王就对你留意了。徐将军虽然你祖辈数十年前就迁居到了吐蕃难得你还心念大唐的骨血啊!”

“惭愧、惭愧!”徐舍人连连说道“其实末将从懂事起就知道了祖上曾有一名大英雄曾是大唐有名的将军。可惜啊现如今我们徐家却是寄生于吐蕃。家父为我取名舍人就是向吐蕃人表示我们徐家会安心当他们的奴隶供其驱使。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徐家在吐蕃都是过着被人歧视、被人羞辱的日子。虽然我凭着武勇与军功当了将军仍然要被尚图尔悉那样的小人仗势欺压。我的心中其实也想回归中土回归大唐。可惜啊……由于徐家在吐蕃已经住了数十年所有亲眷都陷在高原上我一直心有顾忌。现如今舍人得逢明主更蒙汉王搭救能解救家人一起回归大唐纵然是天雷降下要劈翻舍人舍人也要横了这条心誓死追随汉王、报效大唐了!吐蕃对于舍人来说已是旧事。从今天起末将改名为战字克之。但愿徐战的这一点点微末本事能追随汉王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情来。一来抵赎末将曾经犯下的罪孽二来报效汉王、报效大唐重振祖上的威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