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200章 鏖战大金川(二)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200章 鏖战大金川(二)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积石山南麓黄河北岸。【92KS. 】

徐舍人骑在马上看着大队的吐蕃军队正在渡河。他的心里很不好受。

前番去东女国迎亲没想到却遭遇了汉王亲率的剑川军。在他的印象里近十年来唐军还没有什么主动出击的历史大多只是在固守城关。而且他也从来没有见识过有着这样强大战斗力的蜀军。在他的记忆里剑川一带就是吐蕃的活粮仓每次去侵略夺取没有不满载而归的。那些老弱残兵就如同一盘散沙在吐蕃的铁骑面前就如同纸糊的墙壁一样不堪一击。可这一次的经历几乎让他蒙受了灭顶之灾。不仅仅是没有迎回末蒙还丢了维州、损失了万余兵马。

所有的事情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生。徐舍人也从最受器重的外姓大将变成了最受人鄙视的窝囊废。回国之后他的家人都在面前挂上了狐狸尾巴所有男丁都沦为了奴隶。要不是徐家跟吐蕃大相尚结赞等人关系还算不错他徐舍人恐怕早就要被活活烧死了。

徐舍人看着奔流的黄河水拧紧了眉头暗自长叹了一口气: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了。赞普让我带着三万大军充当开路先锋直抵维州……徐家的先人你们在天之灵会有什么感觉呢?曾经是大唐的重勋子孙却带着兵马来攻略大唐了。世事难料身不由己啊……汉王李谊为什么剑川一带会多了这么一个人物呢?之前他根本就是名不见经传却能在岐山一役中将尚结赞和论莽罗打得铩羽而归;这一次更是诡异的攻下了坚不可摧的维州还急袭东女国……你究竟是什么来头?

吐蕃人用牦牛皮筏依次渡河。冬季枯水季节黄河的水流并不湍急。渡河的进程也还算顺利。徐舍人心里盘算着只要过了黄河按照赞普和大相尚结赞定下的行军计划。应该沿着大金川向维州挺进。这样一来大金川对于西川来说就会失去天险的作用。

“再过两天三万大军就可以完全开过黄河了。大金川!……”徐舍人深吸了一口气“好吧汉王李谊!我不管你是什么来头这次让我们正面的较量一个高低吧!”

正在这时身后有几骑跑来。 [棉花糖]徐舍人回头一看。是尚图尔悉。此人是吐蕃三大尚氏大族里年轻一代中比较有名地人物。由于很受尚息东赞和尚赞磨这两个宰相器重尚图尔悉一直都心高气傲尤其看不起身负汉人血统的徐舍人。

徐舍人的眉头轻轻皱起:“这家伙这时候来干什么?”

“徐舍人!”尚图尔悉策马跑到徐舍人面前。扬着马鞭哟喝道“给我安排皮筏我要先过河。”

徐舍人脸皮略微抽*动了一下。这个尚图尔悉真是典型的无礼蛮子。居然当着我的士兵直呼我的姓名……他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过河去干什么?”

尚图尔悉三十出头年纪却长得粗蛮虬髯满面。..看上去像有四五十岁了。他冷哼一声说道:“这你就不要问了。我们家族地人要办事莫非还要给你解释清楚么?赞普派我去有要事去办。你别耽搁了不然到时候你吃罪不起的。”

徐舍人本能的一下握紧了手中的刀柄。眼睛微微眯起瞟了他一眼沉声说道:“来人给尚图尔悉安排皮筏渡河。”

尚图尔悉拍着马悠然自得的从徐舍人身边经过轻飘飘地说道:“但愿你这一次能够好运。不然你们徐家就会全被烧死在桑耶寺前。还有忘记你身上流着的血吧不然在战斗中。你会放不开手脚的。”说罢尚图尔悉轻狂的大笑起来策马朝河边奔去。

徐舍人身上轻轻的起抖来牙齿咬得一阵骨骨作响。

这个时候李世民与武元衡。带着几个卫士已经到了大金川中游地一个峡谷边。这两天来。二人沿着大金川河岸朔流而上细致的考察地形。

峡谷里的河水奔腾怒号倾泄而下震耳欲聋。阴寒地水汽四下飞溢一片迷蒙。李世民与武元衡离得极近说话也要大声才能听得清楚。

武元衡指着地图大声说道:“殿下这处地方我在地图上作了详细标记了。臣下认为此处特别适合打一个伏击战。”

“什么?伏击战?”李世民有一点没听清楚重复问了一句。武元衡点头确认。 [棉花糖]

噪音实在太大二人只好离开了峡谷往东走了几里。李世民细下观察了一阵现这处地方地形果然十分的险峻。大峡谷是由两座山夹起来的河水的落差很大。而离峡谷最近的一条路虽然地形比较平坦可以行军但地势与水流低处差不多而且十分的狭窄。

武元衡说道:“如果吐蕃人沿着大金川朝维州进军这处险隘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他们肯定是无法走水路顺流而下的吐蕃人也从来不擅长水战。唯一地可能就是从这处狭长的谷口进来。我军只要择险而守然后在狭谷两边的山坳上埋伏弓箭手不难获得胜利。”

李世民想了一想说道:“这个地方地形是足够险峻。不过也正是由于太过于险峻了吐蕃人肯定会提高警惕。他们霸占了维州多年常年从高原运送补给过来没理由不对一路上的险阻了如指掌。而且有了上一次岐山之战的例子他们肯定会严防我们地伏击。我估计如果我军在此设伏会被容易被他们识破。如果我是吐蕃大将识破了这里的伏击之后干脆绕道从东面多走一段路抄路截击我军后方。这样一来我们设下地埋伏圈反而会变成自己的坟墓。”

武元衡点头说道:“殿下言之有理。其实臣下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一块地方不闻不问又是不是做得太过明显了?其实臣下想说的是。昨天傍晚我们经过的乌蒙山倒是可以作为一个好的战场。那里山林茂密水流平缓。相比于这处大峡谷地形平和了许多。但是也正因如此吐蕃人过了这一次险阻以后才容易掉以轻心。如果我们在大峡谷这里假设埋伏让他们识破。再在乌蒙山设下真正的伏击圈。殿下……这样是不是更容易成功一些?”

“妙、妙啊!”李世民哈哈地大笑“看来伯苍与我真是想到一起了。我也正是这样设想的。正如你所说如果我们在这样一处险阻的地方视而不见。也未免做得太过明显了。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在这里布下一道防线。和他吐蕃人在这里纠缠一下做出死守的模样。他们如果强攻我们就败退吸引他们进入乌蒙山包围圈;他们如果绕道。我们就在乌蒙山以逸待劳。杀他个人仰马翻!”

武元衡也呵呵的笑了起来心中总算是略微放松了一些。这两天来为了选择伏击战的地点。他们这些人可谓是餐风宿露变得跟野人一样的在山间摸爬滚打。

接下来二人又在峡谷一带细致地考察了一番。在可以设下防御工事的地方用砖石做下了记号。然后沿着来路折回又将乌蒙山一带的地形详细的做了一番考察。

回到维州后李世民马上擂鼓聚将召唤众人前来议事。也就是在这时。前方探子回报吐蕃大军正在抢渡黄河估计最多三天的时间大军就能完全开抵到维州来。

时间紧急李世民马上下令:野诗良辅率领一万步兵。埋伏到乌蒙山一带地山林上。多准备引火之物与弓箭。高固率领五千轻骑在乌蒙山以南二十里的山坳中埋伏。只带干粮不许升火。随时准备接应野诗良辅的大军打好伏击战。李世民自己则是率领五千飞龙骑星夜出火开往大峡谷构建起防御工事。剩下的兵马全都交给了武元衡让他坐守州城随时准备接应前面三方大军。

玄门关大开飞龙骑策马奔出。李世民心里清楚时间紧迫吐蕃人比想象中的来得要快。如果慢上片刻这个计划就很有可能泡汤。现在还不清楚吐蕃地大军的具体情况和动向。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有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三千骑一夜狂奔马匹都要累得虚脱了。终于在天亮时赶到了大金川峡谷。略作休息之后李世民不敢拖延。马上亲自带领士兵们开始砍伐树木筑起营寨城防。忙碌了整整一天三千人几乎都要累到晕了才将一个横亘在峡谷间的防御工事构建完毕。这个时候维州也派民夫送来了一些防守器械和粮草。防御工事上大张旗鼓做出了一副死守不退地架式。

好在时间赶得够早李世民手下的这三千飞龙骑获得了一天一夜的宝贵休整时间。接下来前方埋伏的暗岗暗哨不停的送来消息。说吐蕃近三万大军已经完全渡过了黄河正在南岸集结待命准备向维州挺进。峡谷防御工事前方也时时可以看到吐蕃的游骑在游弋探路。李世民故意放过了这些斥侯好让他们将这里的消息透露给后面吐蕃大军。

这天清晨峡谷关哨前来了几名骑兵。这一次很奇怪他们不是打探了消息就仓皇逃走而是径直朝关哨前走了过来。

李世民亲自上了关哨前的箭楼朝下面观望。

来地几骑明显都是吐蕃人。他们走到关哨前听到一阵弓弩拉起了声响停住了脚步。其中一人用十分坳口的汉话喊道:“我是吐蕃赞普派来的使臣有重要的事情要见剑南西川节度使李谊!”

“放肆!”守在城头最前的一名副将大声吼道“汉王地名讳是你这个蛮子能够直呼的吗?报上名来你是什么鸟!”

那人被吼得一愣大概听不太懂这个副将话里地意思回喊道:“我不是鸟!我是尚图尔悉是赤松赞普派来的使臣!”

几个唐军士兵忍不住嘻哈的笑了起来。那名副将马上跑回来将消息报告给汉王。

李世民冷笑了几声说道:“让那几个蛮子进关来吧。本王在中军帐见他。”

弓弩收起栅栏打开。几个吐蕃人犹豫了一阵骑着马走了进来。几名唐军士兵挺起长枪拦住他们:“大唐军营里不许策马奔腾。都下马来!”

尚图尔悉有些恼怒的叫道:“我是吐蕃来的使臣是上国来的贵客我应该有特权!”

“下马否则杀无赦!”那几名飞龙骑士兵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扬铁枪怒声喝骂起来。

尚图尔悉被吓得一震只得气愤的下了马连兵器都被收剿了起来。然后几个人徒步朝中军帐走去。

李世民大马金刀的坐在中军帅帐里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几个趾高气扬走过来的吐蕃人。

尚图尔悉走到帅帐里四下扫视了一眼颇有几分倨傲的说道:“我是赤松赞普派出的使者尚图尔悉要去成都见你们的汉王。请问将军如何称呼?”

李世民漠然的瞟了这个蛮子一眼说道:“我就是大唐汉王你所说的那个李谊。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

尚图尔悉明显的一惊:“你就是汉王李谊?这么年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