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187章 铁血悍师飞龙骑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187章 铁血悍师飞龙骑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入蜀数月经历了当初的动荡与彷徨之后现在一切总算是安定下来了。李世民暗自吁了一口气终于是时候可以着手准备训练属于自己的铁血战师了。

不管吏治如何经营民生如何稳定没有一支钢铁般的军队在现在这个世道一切都是虚浮的。只有手中握有切实的军权才有能力、才有可能去谈及做其他的事情。李世民这个马背上出身的皇帝比谁都清楚的知道这个道理。

这几个月以来为了剿灭西川境内的盗贼山匪各州县都被允许征招了雇佣军。现在治安已经恢复良好是时候将这些兵权收回了。李世民下了一道节度使大令命各州县上交所有兵马只留律法规定人数的衙役和捕快维护州县治安。命令下达后下面的各州各县不敢耽误在半月之内将所有征集的兵马都交到了成都。二万兵勇八千匹滇马数量居然不在少数。

至从李世民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大力削除官场的奢靡风气以后各地官员都提起了精气神不敢胡来了。以往每个月要在酒宴歌舞上花费的大量资金都被用到了军政上。从这里购买的滇马就可以看出一点成效来。起初西川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以步兵为主哪里能有多少马匹。吐蕃的高原铁骑杀来根本无法抵挡。现在情况大为好转西川治下的各州县在李世民的大力倡导之下也开始购置马匹配备骑兵了。

只不过滇马虽然耐力极佳但是身裁短小爆力与冲击力不太强。用来当驮马还比较适合说是要跟吐蕃那样的铁骑对抗。恐怕还远远不足。更何况蜀中的人本来就不是特别擅长在马背上作战这让李世民多少有些苦恼。

好在这段时间内浑也陆续将李世民之前私藏的万余马匹送过来了。加上他自己在成都托吴仲孺的盐号兑换购买的回纥马、滇马统计一下数量也有了三万左右。募集地兵勇总人数也达到了四万人。除一万甲兵留守成都府外。其余的全部调到了军事重镇汉州。

这段时间内成都到汉州一带的官道变成了最热闹的所在。一天到晚都是人潮熙动车马云集。从各地赶来的兵马送来的粮草军器络绎不绝。秋收了。蜀中奇迹般的在战乱之后迎来了一个大丰之年。百姓们个个喜出望外惊喜万分。

李世民自己也是十分地欢喜。刚刚入蜀时入眼所见到处都是荒废的农田。原本还担心今后这一年恐怕都要吃救济了。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连番重大的举措一推出居然还及时的挽救了今年的收成。短短地数月时间成都的民田与汉州的军屯。八成以上的都恢复了生产收获的粮食早已将仓禀塞得满满当当。

一切就绪民生安稳。李世民带着武元衡、高固离开了成都汉王府前往汉州军镇开始大力整顿军务。时近中秋吴月琳虽然有点舍不得想留汉王在家过了佳节再走。但也不敢出声挽留。她知道像汉王这样地男子要去办正事的时候就绝对不要让他有什么牵绊。虽然她希望汉王最好是能够每时每刻都在她身边但同时也更加清楚。要想得到这样的男子地倾心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他带来什么负累。

数月的时间。当初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的汉州州城现在也一切恢复了正常。唐汉臣不愧是跟随李勉多年的老手处理起民政来手段也不弱。军队里这里原有的几千人加上新招募的一些人大概是万余人。也在他和野诗良辅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维持着州城的治安进行着一些常规的训练。现在汉州军镇已经集中了西川节度治下几乎七成的兵力和全部的马匹顿时变得有些拥挤和忙碌起来。

李世民到达以后马上着手开始构建军营马场建造各类房屋。汉州城以西大片地空地被圈划了出来用作军寨。三万大军两万匹马在最快的时间之内都被安顿了下来。看到这么多地马匹尤其是从凤翔一带运来的万余匹高大强壮的好马蜀地的军人们大感惊讶同时喜笑颜开。唐汉臣也算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几乎是日夜操劳都没有睡一个安稳觉。现在好了汉王亲自来了。

谋定而后动是李世民做事情的一贯原则。在正式开始整顿军务以前他将武元衡、唐汉臣、高固这些人都召集到了一起一起商议进行改制的办法。 [棉花糖]西川节度以前兵力其实并不比现在差甚至还要强。就是因为军令混乱任命的将领责任模糊才导致关键时刻军令不通畅溃不成军。同时蜀军也受到那些奢靡慵懒的官吏们影响一贯疏于操练掉以轻心。甚至有些心术不正之人还变成了兵痞时常侵犯百姓。为将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制止和制裁。

鉴于这些情况李世民和众人议定一定要用严刑重典来约束蜀军。以往松散的军令军规全都做了一些修改。加重了违令违规的处罚。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军饷与生活开支的预算。称得上是恩威并济。其实蜀中一直还是很富裕的。仅成都一府就有近百万人与长安鼎盛时的人口相差无几。养这几万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只不过李世民不想一开始就以量取胜而是想打造出一只精良的军队先做出军队里的表率。

而这支表率自然只能是飞龙骑汉王亲自统率下的万骑飞龙骑!

从凤翔运来的这万余蕃马全是李世民当初自己精挑细选的好马。身长体大爆力极强最强于冲阵博杀。

由于剑南西川节度以前的兵马番号称制有些混乱。李世民将西川节度下的兵马全部改换了番号统一称为剑川军。李世民自己。亲任剑川帅与大都督。而飞龙骑则是剑川帅亲自统率下的精锐铁骑。李世民任命了郭钢担任飞龙骑使这个荣誉官职。其他的治下兵马分成了四部分别制定了先锋、后军、左营、右营四军兵马使。兵马使以下另有将军等职务层层下递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人管。每一个人地责任都十分的明确。

大的统筹方略既然已经做好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了。

先当然是将这宝贵的一万飞龙骑精心打造出来。蜀中其实不乏豪杰健儿。之所以一直少有强大的骑兵。是有几个原因限制的。一个最重要地原因就是难有好马。众所周知蜀中的用马大部份都是被称为矮脚马的滇马。虽然耐力极佳但根本无法组建具有强大冲击力的骑兵。另一个原因。则是地形约束。蜀中多山马匹难行也难得训练出好的骑兵来。所以。一直以来蜀中都是以步兵为主。一旦与强大地敌军骑兵相遇就会十分的吃力。现在马匹的巨大难题算是解决了;至于训练的场地李世民十分大胆的做出了一个设想:将剑川军骑兵地训练场建设在汉州西北的大片平原空地之上。

汉州位于西川最西面东面与西面都是群山环绕;唯有西北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草场但是与维州毗邻。维州本来也是西川节度治下地州县。但已经失陷在吐蕃人的手中。

说起维州失陷还有一个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故事。维州古名叫姜维城因为蜀汉时姜维与马忠在此击败叛羌而得名。后来到了唐时才改称为维州虽然一直都很贫瘠但却是蜀中面对吐蕃的门户重镇。吐蕃人多年来累次攻击。都无法攻下。后来想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歪点子。他们派出了妇人嫁给了维州城里的守城军士。过了二十年。这些妇人们生的儿子长大成*人居然真的在吐蕃来攻地时候打开了城门纳降。所了蜀中有一句谚语:维州是失陷于妇人的肚皮。

可就是这个失陷于妇人肚皮的城池眼下却成了吐蕃入侵西川的跳板常年在这里布置下了兵力随时准备进兵袭扰。由于维州与汉州之间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吐蕃地铁骑大可以有恃无恐的长驱直入。加上之前西川节度地军力不济所以这些年来屡屡败绩让西川变成了吐蕃名符其实的活粮仓。

李世民这一个大胆的决定无异于就是将战场选成了训练场。他的想法是军人就应该时刻都有危机意识。将飞龙骑的训练场建设在汉州西北直接面对维州有两层意思。一来就是让这支军队成为嗅觉敏锐、随时都能战斗的铁血之师;二来也是向西川的军民和吐蕃人出一个信息:我西川势必收复维州!

一万名飞龙骑骑士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在军队里以淘汰竞争的方式公开选拔。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一万人初步笃定。随后李世民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袭扰战的形势掩护汉州兵马出城修建飞龙骑营寨。他亲自披挂上马带着新编组的一万飞龙骑大张旗鼓往维州进兵而去。与此同时唐汉臣等人则是带足了一万大军与两万民夫开始在平原地带抓紧时间抢修飞龙骑营寨。

其实李世民也是胆大心细。他清楚的预料到由于之前吐蕃曾在凤翔惨败于汉王之手吐蕃人对于现在由汉王统率的剑川军已经有了一些忌惮。加上吐蕃这个时候也正是高原上的农忙时节应该不会准备大肆入侵来攻占。维州那里兵马应该不是太多。而且就算是真的打了起来自己也完全可以步步为营先立于不败之地。果然不出所料维州的吐蕃兵马关闭城门紧守不出任凭李世民如何骂阵就是没有一兵一卒露头。

唐汉臣等人也知道汉王在前面多顶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所以军士民夫日夜加班赶工在短短的五天时间之内构建出了一个宽逾十里、长达二十里的骑兵大军寨。竣工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在半夜不露形迹的撤退了退守到了军寨里。吐蕃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剑川军耍的什么诡计。

就这样在汉州军镇的西北方出现了一个前哨军镇由汉王亲自统率的飞龙骑坐镇的大军寨。军寨里日夜训练热火朝天。到了晚上则是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各路岗哨络绎不绝戒备十分森严。吐蕃人直到现在才知道是中了计居然让剑川军在自己眼皮底下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同样的驻扎在这里的一万兵勇也时刻都是危机意识。白天的训练就如同是上了战场在亲身博杀不容他们不认真。不然这随时而来的战争就会让他们送了命;到了晚上也不敢解下衣甲所有人都和甲而睡。可以说这些人是在前线训练出来的一支铁血悍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李世民亲自坐镇在大军寨里指挥训练将自己在行军打仗训兵方面的才能淋漓尽致的挥了出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这一支刚刚组建的新嫩军队生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李世民依稀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玄甲军的影子昔日那一支跟随自己征战天下、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李世民的心中总算是有了一些安慰:这才是我要的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