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175章 收复凤翔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175章 收复凤翔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吐蕃残兵就如同一窝马蜂沿着湍急的七星河往下流逃窜。他们的大将论莽罗时时朝后观望现唐军居然没有追赶暗暗松了一口气。可是这一天以来连续稀里糊涂的就吃了败仗眼下他又生怕又从哪里钻出一队伏兵来。他本能的有些心惊胆颤如同惊弓之鸟。

好不容易在下游石子滩边找了一处水流不急的浅水难。让人试探了一回果然可以渡河。论莽罗顿时长吁了一口气下令道:“火渡河!”

埋伏在浅滩北岸的浑也不着急因为汉王曾叮嘱他等吐蕃人一半人马在渡河以后再开始攻击。正是兵法上所说兵半渡而击之。

吐蕃的骑兵们慌张张的渡河人喊马嘶吵成了一片。在火堆里钻了半天然后又疯狂逃命人马都渴得不行了。这时又有许多人挤成了一团在河边喝水。

眼看着时机差不多了浑大喝一声:“开弩!”

顿时间一百张大弩齐齐开弦射出。离河北岸不远的丛林里一人多长的弩箭如同飞蝗一般朝吐蕃人铺天盖地的袭来。论莽罗大惊失色慌忙逃蹿都顾不上下命令了。吐蕃兵马本来就已经有些杂乱无章了现在越的混乱起来。人马都在齐膝深的河水里乱蹿乱跳被大弩箭射翻了一批更有许多是被自己人冲撞踩倒。七星河里顿时一阵血水弥漫变成了红水河。

论莽罗拼死上了岸带着一队残兵朝远离河北岸丛林的地方逃去。浑不急不忙更不追赶放完了弩箭又叫军士们擂起了鼓来。惊天动地的鼓声和呐喊声响声吐蕃人也不知道树林里埋伏了多少兵马根本不敢前来应战只顾朝相反的方向奔逃。跑出不到二三里十余个陷马大坑一阵大崩陷。又让许多吐蕃兵马死于非命。

浑站在树林里忍不住哈哈的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将士们说道:“这一仗打得就跟打猎一样。平日里凶蛮霸道不可一世的吐蕃蛮子都就成了抱头鼠蹿的猎物。可是无论他们跑到哪里又都要落入陷阱。咱们汉王和武长史真是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哪!”

他身边地一群唐军将士都哈哈的大笑起来。越拼命的擂鼓。因为他们现这鼓擂得越欢吐蕃人就逃得越快越容易掉进陷马坑里。 [棉花糖]

擂鼓也能杀敌实在是太刺激、太过瘾了!

论莽罗运气还不算坏居然没有掉进抗里。看到许多兄弟落入陷马坑惨死后。他索性一狠心弃了马匹逃命。许多吐蕃战士相继效仿一群骑兵顿时变成了落荒而逃的步兵绕着小道儿朝岐山军寨里逃去。

浑这一轮截杀下来仅剩的近万吐蕃残兵。又只剩了不到一半。河里的尸体堆积如山几乎就要将河流隔断了。陷马坑里更是倒死一片死状极惨。

浑才懒得去追逃掉的论莽罗。带着人收拾起战场来。看着死状恐怖地吐蕃人他感觉一阵解恨恨恨的咒骂道:“死得好他娘的!”收拾马匹尽得了五六千好马。又是一阵欢天喜地。他麾下的三千余唐军将士止不住的高声欢呼就跟过节一样。这一仗打下来他们就像是演戏、打猎一样。玩够了瘾更打了大胜仗不由得他们不高兴。

论莽罗茫茫然如丧家之犬刚刚被火烧了一阵衣服头全是黑灰现在身上湿透。简直狼狈到了极点。好不容易逃到了岐山吐蕃军寨前看到军寨安危无恙。总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最后残剩地四五千吐蕃兵卒有力无力的缓缓朝岐山军寨爬了上来了。

眼看着要到了军寨门口突然一声炮响然后听到擂得震天响的鼓声。军寨大门敞开两队明晃晃的唐军旗号闪了出来。当中一员白马银袍的将军挺枪策马而出居高临下地用枪指着论莽罗等人大喝道:“我乃大唐泾原节度使李晟!岐山军寨已被我攻下尔等还不跪地请降更待何时?!”

论莽罗顿时绝望了身边的一群吐蕃将士们更是被惊号得一阵大叫好些人都瘫软无力的坐到了地上。

论莽罗看着趾高气扬地李晟咬得牙齿骨骨作响大声吼道:“兄弟们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左右是死不如跟他们拼了!”

李晟闷哼一声将铁枪凌空一划:“若要送死便上前来!”

论莽罗大喝一声挥着手中的大刀就朝李晟砍去。李晟骑在马上岿然如山手中长枪信手一挑格去了论莽罗砍来的霸道一刀。论莽罗没了马匹左右不习惯。被李晟这样格了一下有些失了重心就有些趔趄的朝一边闪去。李晟单手抡枪舞了一个旋花就势用枪柄反戳了一记出去直接打到了论莽罗脑门上。打得他一阵眼冒金星扑面倒地。

李晟呵呵的笑了起来:“就这般武艺也敢阵前充大将?真是羞煞人也!来人绑了!”他心里却是暗自惊叹道:汉王给的药师枪法练了不到一年武艺果然又有些进步了。这招南雁北归昔日曾见汉王使过现在自己临阵了再使上一回果然煞是好用啊!

只个唐军将士们上前像摁牲口一样的将论莽罗绑了个结实拖了回去。其余的吐蕃将士大半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心惊胆裂这时都已经无心恋战了。纷纷弃了兵器乖乖地跪地请降。

李晟叫人收押了俘虏整顿军寨派人送消息给汉王。

七星河南岸这边战场几乎都快要打扫干净了。李世民和武元衡纵马徐行走在战场上。这一仗打下来两万唐军十分轻松的击败了吐蕃三万精锐骑兵李世民很是满意。火攻战场上尸积成山一阵焦臭味道可惜的是马匹也被烧死了不少。清点下来自己这一方战场居然只剿获了五千余匹完好无损的战马。不过浑带来了好消息河滩边吐蕃人弃马奔逃。空手套白狼的捡了六千余匹马。总计剿获马匹万余算是一个十分巨大地收获了。

李世民的心情顿时大好。现在大唐没了陇右监与河西监地大马场要马匹都只能高价向回纥购买。一匹能上战场地好马价格最贵时已经卖到过一百五十贯。一万匹战马至少也值一百万贯钱哪!而且就算是有钱有时也未必能够买得到。

李世民心里暗自琢磨:这批好东西。好歹要自己留一批下来才是……

战场彻底打扫完毕野诗良辅火里来烟里去弄得像个雷公夜叉了左蹿右跳大呼小叫。他带着本部的一队步兵将吐蕃人的尸体全都堆集了起来。上面封上泥土做成了城墙模样居然筑起了一个京观。

所谓京观就是为了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沿着七星河。京观城墙长达一里多煞是有些触目惊心。野诗良辅跑到李世民面前哈哈大笑道:“殿下。俺跟了你这么久就数这仗打得最解恨了!杀的是欺负咱汉人的番狗而且又打得这么轻松有趣!哈哈哈!实在是太过瘾了!”

李世民应付的笑了一笑却是有些开心不起来。看着一里多长地京观他心中暗自叹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就算是夷狄也是天下子民。汉夷难道就真的不能和平相处么?而且今日我杀他筑起京观;明日他杀我。又想来报仇。战争毕竟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罢了不想这些了。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天可汗了等到了能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再说吧。

武元衡见汉王脸色略变。心中理会了他的一些想法轻叹道:“知兵者不好战……战争。无论胜负如何毕竟都不是好事。汉王死了这么多吐蕃人其罪责其实并不在你。而是挑起战争地人。”

“我知道。”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你以为我在自怨自艾的悲天悯人么?我没有。如果再有战斗打响我依旧会这样毫不留情的杀戮下去。我只是在想只有能换来和平的战争才是有意义的战争。今天我们为了收复凤翔府杀敌数万可明日吐蕃说不定又起大军前来死战争夺。这样打下去不是个头啊。”

武元衡一笑:“那殿下就赶紧开创霸业登顶上位吧。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李世民呵呵地笑了一笑不再答话了。

不久以后配合作战的泾原李晟派人送来了战报。说:泾原军趁吐蕃岐山营寨空虚急攻取拿下了营寨。吐蕃大相尚结赞未作过多抵抗仓皇逃遁。李世民当即立断火下令:命李晟本部人马轻骑快马急袭凤翔务必趁吐蕃残兵败退回凤翔府、立足未稳时一足攻下凤翔!

军令尚未到达李晟已经亲率本部二万轻骑早早就出奔往凤翔府了。留下了万余人看守岐山营寨。

李世民到达岐山营寨的时候现这里早已经整顿妥当旗帜更换营地重组俘虏全都看押得完好马匹也管理得妥妥当当。

李晟还特意留下了一员副将向汉王请罪。因为李晟未得军令就先行出击急袭凤翔了。李世民非旦没有责怪李晟反而当众大赞李晟是难得地将帅之才。因地制宜采取了对策灵活多变的攻击敌人才是战场致胜的关键!如果他要等汉王军令到达再行出那吐蕃驻扎在五丈原的残兵就会早一步进驻凤翔府严阵以待。战机难得李晟提前一步杀奔凤翔府而不是去攻击五丈原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之前李世民给他的信中就曾提到过这一点:只要攻下了岐山营寨又能取得凤翔府那五丈原的吐蕃人就是丧家之犬一般不足为惧!

李世民也不敢托大将兵马略作了一番整顿就亲自率领野诗良辅、高固与一万轻骑前往凤翔府助战。让浑、唐汉臣等人坐镇岐山与渭水营寨看守俘虏军资。

等得李世民率军赶到凤翔府的时候李晟就如同一道闪电一般已经锋利无匹地杀进了凤翔府。城头之上高高飘扬着唐军旗号唐军将士们吹响了号角、擂起了战鼓欢迎汉王进驻凤翔府。残剩的吐蕃人马已经仓皇的逃出了凤翔往陇山逃去。

凤翔府治下有三十几万大唐百姓。吐蕃人清楚的知道只要唐军来攻击那些平常看似软弱的大唐百姓也随时可能群起反抗帮助唐军。于是尽管吐蕃大军人数仍然占优也只得做出了弃城而逃地决定。

李世民骑马到了凤翔城门边也不得不有些惊愕了:这李晟动作也未免太快了一点吧?

这时李晟亲自带着一队骑兵出来迎接了。众将下马拜倒恭迎汉王大元帅。

李世民叫众人免礼让李晟骑马走在自己一边同时往城里走去对他问道:“良器你这一仗是如何来打的?凤翔府可是我大唐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坚固地军事要塞之一。你怎么这么快就攻下了?”

李晟呵呵的笑道:“吐蕃人刚刚赶到凤翔府几乎还有一半的人还没有进城末将麾下的泾原军就冲杀了过来。杀得吐蕃大军一阵混乱都来不及关闭城门。于是他们索性将北面大门打开自己在城里跑了个通城过仓皇逃蹿了。末将也未作追赶整顿城务专等汉王前来。”

李世民哈哈的大笑:“临机制敌兵贵神。良器你真是我大唐难得的擎天之帅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