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168章 受命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168章 受命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适嚯然一下站了起来身上的龙袍滚落在椅子上煞是有些惊慌的看着面前三人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颜真卿拱手一拜言简意赅的说道“平凉败盟凤翔失守。长安危矣!”

“啊”李适惊乍的一叫马上恼怒的瞪向跪在地上的浑“浑你这个无能之辈!败军之将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朕!你的大军呢?”

浑惶然的说道:“大军在平凉突遭伏击罪臣……不及防备。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罪臣匹马杀出只为到陛下面前来领罪受死请陛下降旨赐臣一死!”

“混账、混账!”李适顿时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吼道“两万大军都死光了你居然还有脸一个人跑回来真是罪无可赦来人!!”

两名甲士闻声闯了进来气势汹汹的喝道:“在!”

李适脸都涨得红了正要叫人将浑拿下李世民上前一步拱手急道:“陛下请息怒此次兵败个中情由很是复杂。陛下何不问个清楚再治浑之罪?浑勇冠三军是个难得的将才更何况昔日他曾立下过巨大功劳。陛下莫非忘了当日在奉天之时浑是如何舍生忘死救驾的么?”

李适微微一愣眨巴着眼睛看了看李世民和浑长叹了一声摆摆手示意那两个甲士出去了。他说道:“浑平凉兵败如此惨烈你有何话说讲来。”

颜真卿思虑了一下在浑之前说道:“陛下在问罪于浑之前。老臣有一事相询。”

“嗯老太师请讲。”

“年初之时吐蕃派人前来请和。当时陛下在朝堂之上公议结果是采纳了宰相张延赏等人的合议同意议和。”颜真卿侃侃说道“对此老夫也无话可说。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吐蕃的这一次请和其中有诈。而且眼下的大唐的确更需要偃战休养和盟之事可遇而不可求。只不过老夫听浑所言他与李晟在前线现了一些端倪。感觉这一次吐蕃求和其中必然有诈并回三封塘报军文请求朝廷罢去议和坚持主战。对于这件事情老夫身为御史大夫却未在朝堂之上参加公议。甚至没有听到任何的议论。老夫想问陛下可有收到浑、李晟来的军报?”

“呃这……”李适顿时眉头一拧。面露尴尬之色干咳了两声说道“收是收到了不过只有一份。宰相张延赏直接将它递到了朕的御书房里。当时正值关内爆粮荒粮食十分地吃紧实在无法再供给凤翔、泾原兵马的后勤。更何况这些年来我大唐连年征战损耗极其巨大正需要一段和平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当时。朕就听信了张延赏之言没有将此事拿出来公议免得拖延了议和的时间。..即刻下旨强令……浑与李晟退回攻占的领地。与吐蕃议和。”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心血翻涌恨不能冲上去将李适一剑刺杀:好一个荒唐的君王!你为了敛财自己挑起粮价飞涨。却还不肯为前线将士们送粮草;更为可恶的是为了少花钱粮、为了苟且偷安这一点点鸡毛蒜皮地蝇头小利你把军国大事当作儿戏听信谗言强令浑与李晟与吐蕃和盟!平凉败盟最大的罪魁祸就是你李适!

颜真卿何等的老辣深知这时候是不能将矛头指向皇帝的不然就会让他下不来台事情只是越糟糕。老头子这时怒冲冠十分激动的说道:“陛下!张延赏因与李晟有私仇挟私怨以误国事!他是担心李晟在前线立下太过功劳回朝之后凌驾于他之上!如此重大地军情他居然私自藏匿了其余的两份军报并向陛下进谗强令李、浑二人与吐蕃和盟。致使大军被吐蕃伏击、平凉败盟。此番败迹浑固然有失职不查之罪然更大的罪过当算到张延赏头上!若不是他挟私报复公报私仇空谈误国胡乱指挥我大唐怎么可能平白的损失两万精兵怎么可能失掉凤翔府这样一个无比重要的军事番镇!”

李世民趁热打铁地说道:“陛下老太师言之有理!李晟与浑这半年多来接连大胜十数阵斩敌数万杀得吐蕃心惊胆裂足以见得二人在阵前对敌时根本无畏吐蕃。可恨的是奸相张延赏居然因私怨而废国事蒙蔽圣听向陛下进谗强令前方与吐蕃和盟。如今事态万分危机凤翔失守长安将直接面对吐蕃的侵害。相信用不了一两天吐蕃就要攻下凤翔府直接向长安杀来。值此万分紧要地危机关头陛下一定要严明号令严惩张延赏以收拾军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将士齐心重摇旗鼓击退吐蕃!”

面对颜真卿与李世民连珠炮一般的轰炸李适心中是又惊又怕又怒。一来悔恨当初自己的确是掉以轻心了没有将此事再作公议就听信了张延赏的一面之辞;二来又担心这吐蕃人杀了过来可如何是好?李适并不傻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次平凉败盟自己这个皇帝责任无可推脱好在颜真卿与汉王都给了自己足够的台阶下……他们事先将这件事情报给自己好歹也是为了顾及皇帝的颜面。要是明天在朝堂之上提出来自己这个皇帝始料未及说不定就会在文武百官百前出尽了丑让天下人都知道平凉败盟是他李适的手笔。

现在好了总算是有了张延赏这个家伙当替罪羊……

想清楚这些李适心里算是略微舒坦了一下底气也更足了。他愤然地拍着龙椅大喝道:“张延赏这个卑劣的小人!亏得朕是如此的信任他将他直接从剑南调到京城当了宰相。此前朕也有听闻他与李晟有旧恶还出面调解过。不料他居然还是怀恨在心并且公报私仇挟私报复最终让大唐蒙受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朕真是饶他不得!窦文场你带五十甲兵。星夜将张延赏一家拘押起来听候落!”

“是!”守卫在一旁的宦官窦文场尖声一应飞快地跑了出去。

李世民与颜真卿心里都清楚皇帝拾阶下梯找了替死鬼浑肯定是能够保住了。毕竟皇帝欠浑太多人情了。此前在奉天正当李世民还没有重生的时候。要不是浑不惜生死地日夜守备抵御朱大唐现在存不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李适十分努力的让自己的脸色变得和蔼起来对浑轻声道:“浑平身。虽然兵败之罪无可饶恕但朕念及你往日的功劳。特赦你无罪。”

浑站起身来低头拱手道:“罪臣……谢陛下浩荡天恩!李适又正了正色:“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若不加惩处怎么严明国法军纪呀?朕削去你咸宁郡王的头衔与食邑。降你为赵国公。希望你能戴罪立功不要让朕再失望了。”

浑自然是唯唯诺诺的应承:“谢陛下……”

李世民等李适做足了场面功夫这才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迅组织人马收复凤翔抵御吐蕃。凤翔与泾原同为长安门户。凤翔失守泾原李晟就会变得孤立无援情况万分危机。一旦泾原节度再失落到吐蕃的手里那长安就会**裸地直接面对吐蕃!到那时候可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李适浑身轻轻一颤仿佛眼前又看到了满地鲜血。回想起了自己仓皇逃出长安时的狼狈情景喃喃的道:“对、对是要奋起反抗一定要生前往凤翔!”说完他眼睛一亮。突然十分认真的看向李世民:“谊儿你……的身体。可曾完全恢复了?”

李世民心中一喜:机会来了!于是换拳沉声应道:“托陛下鸿福儿臣地身体已经康复如初!儿臣随时准备为国效力报效疆场!”

“好、好!”李适面带惊喜的点了点头心中飞快的思索道:眼下这朝中也只有李谊、马燧、浑这三人最能带兵打仗了。浑是败军之将让他再挂帅出征多少会影响士气也显得不吉利……马燧他要镇守长安辅助东宫如何能够轻易离开?看来也只有再启用李谊了。嗯让他远离长安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好办法一举多得……

李世民何尝猜不透李适的一些奸小伎俩要不是将这些事情揣摩得透了他也不会冒着大不韪来深夜闯宫了。

李适正了正颜色端坐到了龙椅上凛神说道:“汉王李谊朕加你为镇国骠骑大将军;凤翔府节度使;京畿、泾原、凤翔行军大元帅。命你率汉王府所有将弁与僚属统领两万大军即日出征收复凤翔府抵御吐蕃不得有误!”

李世民大喜过望欢喜谢恩。

李适继续正色道:“浑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将功补过地机会朕授你与李晟京畿、泾源、凤翔行军副元帅之职并命你为汉王麾下先锋辅佐汉王出征。”

浑跪地大呼:“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适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颜真卿:“老太师朕如此安排可曾妥当?”

“回禀陛下十分的妥当。”颜真卿谦恭地答道。

眼前这三人一副感恩戴德、谦恭卑顺的模样让李适甚感舒畅大大的满足了一些虚荣心。他估计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应该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了。不仅仅有了最大的把握能够收复凤翔、击退吐蕃而且将汉王府的势力彻底的从长安“请”了出去。等凤翔府收复了随手就将他安排在凤翔这个边镇驻守再不调回长安这不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么?他两万大军能成什么大事更不用说是在凤翔这样一个常年战乱不休地边镇了能顾及自己的存亡就不错了。长安有马燧率领的近十万大军坐镇将如同磐石一样无可动摇!

李适的心情突然变得好了起来。平凉败盟、长安危机的阴影迅一扫而空。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以汉王的本事加上李晟、浑相助击退吐蕃收复凤翔是迟早地事情。难得的是这一次终于名正言顺的将汉王府的势力清除出了长安……这可是事关久远的大计啊!

李世民等人也各怀心思谢过了皇帝退了出去。出皇宫的时候正好看到一队神策军铁甲大呼小叫的拥着一串儿囚车将张延赏一家子都抓了起来正在带正皇宫里。

李世民看着这些人冷笑起来对颜真卿说道:“老太师张延赏等人少不得要被落到御史台来问罪了。”

颜真卿抚着长须沉哼一声:“纵然是老夫念及同僚之情要饶过他国法却是容他不得、两万将士的英魂饶他不得!”

三人分了手李世民和浑同回了汉王府里。此时正值寅时初刻天边露出了第一抹晨曦。浑意外的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鼓角之声从汉王府后院传来愕然问道:“殿下府中有了多少私兵了?这么早就开始操练了。”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人数不多才五百人罢了。不过这也是我汉王府的第一批能够上阵的飞龙骑。将来会越来越多的。”

浑略有些欢喜的点头道:“殿下亲手调教出来的骑兵肯定实力非常。末将虽然是个戴罪之身但心中仍然十分的高兴终于又能跟随在汉王麾下纵横沙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