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复唐 > 第427章 花解语

复唐 第427章 花解语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7: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复唐第五卷九州风雷第427章花解语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武则天这个当皇帝的都从刘冕这里欠下一**帐。因此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和蔼和亲近了。商议完西征钱粮的公事后。武则天居然留刘冕下来一同享用御。

圣恩难却。刘冕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除开参加的宫中盛大宴席。刘冕这还是头一次正儿八经的和皇帝一起用膳。结果他发现。当皇帝未必就舒坦。

吃个饭吧。还名堂十足规矩极多。

首先。移驾同明殿。万象神宫是处|朝廷政务祭祀天神的地方。武则天可是从来不在这里用膳。同明殿靠近尚食厨。一般皇帝都是在这里吃饭。

虽然不是太远。但是这摆驾起驾移驾也着实花了半个时辰。刘冕心想。这要我的话早就饿的发慌了。还是在自己家里随意的好。什么时候饿了跑到厨房抓个饭团啃都行。

同明殿里有专门的御食阁。诺大的一长几。上面已经摆好了十几样菜点。其中一大半刘冕都曾认。其实也就是宫中寻常的菜式罢了。

进阁之后武则天就给刘冕赐了座。就是皇帝右下手的一副坐榻矮几。上面除了一副碗筷一壶酒却是空空如也。

刘冕没来过不懂规矩。正眼巴巴的盼着宫人给他上菜上酒呢。却听武则天道:“天官。朕已下令宫中节缩一切开支。因此朕的饮食已是缩减过半。今日朕要留你一同用膳。命尚食厨多加了数道小菜。你看看喜欢吃哪一款。朕赐你。”

刘冕愕然……原来。和皇帝一起用。就是要等着他从自己桌上赐呀!

换作是别的臣子。吃到皇帝自己要吃的亲自赐下的饭食。定然觉圣恩隆重。可刘冕心里总感觉怪怪……

“陛下。微臣不挑剔。只要是能吃的都能吃。”刘冕开玩笑一般的道。“陛下随意赏赐就好。”

武则天呵呵的笑。便随手点了几个菜让近侍宦官给刘冕担了来。一尾金黄大鱼一盘蒸切肉。几盘炒的精致的小菜。另有一整只浑羊殁忽。

刘冕看了一眼武则天的饭桌上。只剩下寥寥几盘小菜。正待说话。武则天笑言道:“朕吃不了多少。这些就够了。天官你正当年盛食欲好。就多吃点吧。尤其是这浑羊忽。宫中的一道名菜。你要多吃点。朕听说。这道菜做法可是不易。要先将鹅洗净。用五味调和好的肉米饭装入鹅腔。然后宰羊。剥皮。去内脏。再将子鹅装入羊腹中。上火烤制。熟后取鹅食用。正值冬。是补身子的好时节。你就多吃点吧!”说这话的时候。武则天还隐约流露出一些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刘冕早在数年前就知道这浑羊殁忽的做法来历。也吃过了。还曾在巴州告诉鲁有成如何制作。因此对它常的熟悉。这道菜除了做法复杂价格昂贵。更是滋阴补阳的上好药。据说呀。“没成亲的”的男子可不能吃多。否则太容易上火流鼻血了。

他心中不禁暗笑:补阳补阳。补了好当新郎……

“谢陛下!”刘冕也就不客气了。马上就要开动筷子。岂料被从旁伺候的宦官给制止了。两名官。分来到皇帝的和刘冕的餐桌旁。将所有的菜食和酒水都略略品尝了一遍。片刻之后便道酒食俱佳。请皇帝和晋国公用。

刘冕不禁苦笑。当皇帝真没什么爽的。吃个饭还要别人先尝而且提心吊胆……

“天官。朕先敬你。”武则天举一杯酒来笑容可掬的道。“一来谢你慷慨大义。二来祝你新婚之喜。”

“微臣岂敢?”刘冕只好起身。与皇帝对饮了一杯。

武则天虽然已经年近七旬。可酒量却是不错。一整杯的好酒一口就饮下了。颇有点豪气。

“好了。吃吧。就跟在自己家里一不必拘束。”武则天笑呵呵的道。“朕吃的少吃的慢。你只管顾着自己就行。”

刘冕早已是饥肠辘辘偷咽着口水了。此时再不矜持。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比起武则天的精挑细选细嚼慢咽。刘冕当真是风卷残云全无吃相。一顿饭下来君臣二人除了偶尔对敬酒水再无废话。饿极了的刘冕敞开肚皮一顿猛吃。居然真的把一整只鹅都给消灭了。其他的菜式也都没剩下一点残渣。

饭后武则天笑言道:“年轻就是好呀!朕看到天官如此好胃口。都觉食欲颇增。好些日子没有像今天吃这么多东西了。”

就连在一旁伺候的宦官。看到刘冕这副吃相都暗暗咽起了口水。

刘冕一阵干笑:“微臣粗鲁吃相难看。惹陛下耻笑了。”

“哪里。朕就是喜欢你这样的性。直爽。本色。”武则天笑言道。“其实朕请臣子吃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朕估计呀。他们没有一个吃饱了的。其实。臣之间大可不必那么拘禁。上了殿堂商议国事规矩森严。那是国体政体所需没有办法。下了朝堂。彼此之间随意一点亲近一点融洽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么!”

刘冕笑了笑点头称是。心想。并是臣子不想和皇帝亲近。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天然的莫大隔阂。说个最单的。君要臣死臣不的不死。这样的一个想是你死你就死的人站在你面前。你还能有多少心情跟他嬉皮笑脸打成一片?

吃罢了饭。武则天道:“天官。陪朕到御花园走走吧?朕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日饭后非要散步小一会儿。才能料理别的事情。”

“谨当遵旨。”刘冕当然无法拒|。

正要起身。武则天又对身边宦官道:“去让上官婉儿来御花院伺候。”

刘冕心中微然一动:上官婉儿?这皇帝老太太有意思。

出了同明殿。武则天也就没有乘车驾了。而是步行前往御花院。随行的除了刘冕和几名宫女。还有御前禁卫魏升所率领的一队鬼龙兵王。

正值秋日。御花院金菊正盛。而且其他的许多花卉草木都已有凋零之势。

闲逛数步后。武则天侃侃道:“天官。一年四季之中。你喜欢哪一季?

“春天吧。”刘冕随口道。“关的严寒渐渐转暖。人的心情仿佛也能渐渐变的轻松。”

“朕也喜欢春天。”武则天道。但除此之外。朕还喜欢秋天。你知道为什么吗?”

“请陛下明示。”

武则天微笑道:“秋天。意味着收获年一到秋天。朕的心情变会变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因为国各地的粮税都要开始上缴了。朝廷能收多少粮税。就象征着我大周这一年的国势如何。

因此。每年秋天的段日子。都是朕最期盼也最忙碌最紧张的。”

“原来如此。”刘冕本想说几句“|下为国为民操劳”之类的奉诚话。但总觉的有点别扭和多余。于是吞了回去。

“但是秋天又是衰败的季节。西风时。天地万物多有零落。空惹伤怀呀!”武则天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就特别喜欢怀念过去。怀念那些经发生的事情。怀念曾经陪伴在身边的人次朕看到这御花院中的菊。就难免有些感怀。刘冕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刘冕想了一想。说道:“御花院中百卉茂盛。可是到了秋天。诸多花都衰败了。唯有诸如金菊这种为数不多的花儿犹在盛开。陛下是在感怀。故人多有作古吧?”

“聪明。”武则天轻叹一声。微仰头来看着巍巍青天。悠然道。“朕有时在想。死了。未必就比活着难受。因为活着。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好友。一个个的离开自己的身边。就如同这金菊。它开的茂盛。却要面对身边不断衰败和枯黄的其他花草。它们日夜相伴。已怎会没有感伤呢?”

刘冕不禁脱口而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陛下不必过于感伤。此乃天意使然天命所归。”

武则天微一醒神。点头赞道:“好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天官。没想到你还如此多才多艺。”

“陛下谬赞了。臣惭愧。”刘冕中就在偷笑。这诗句都不知道是谁所作。一不小心又剽窃了。不过无所谓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的之。我不过是早了人家一些年先摘来用用了……

正在这时。刘冕隐约感觉到旁边有一道奇怪的目光掠来。转头一看。原来是上官婉儿已经来了。正不不近的离他们君臣二人站着。眼神中除了好笑还有那么一丝鄙夷。

嘿嘿。婉儿是在嘲笑我又在胡乱卖弄了吧……

此刻。武则天走到了一处凉亭边停了下来。并未坐下。而是神色戚然的看着远方天景。不禁吟咏起诗句来:“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刘冕看到。在一旁伺候的上官婉儿马上从旁边的宦官那里取来笔墨。当即就要将这诗句写下来。

武则天回头看了上官婉儿一眼微笑道:“婉儿。这些就不必记下了。朕只是随口嘟嚷的几句。没甚紧要也见不的台面。”

上官婉儿面露难色道:“陛下。微臣却觉的此诗句甚是精妙。若不留下。甚是可惜呀……”

“罢了。不必了。”武则天说完句。继续远眺苍穹。上官婉儿自然不敢再坚持了。

刘冕看到。此时的武则天。比平日有了许多的不同。

平常的她。雍容华贵。威严大气。

现在的她。仿佛更多了一丝普通人的感性情怀。

看她眼神中略带凄迷。神色间暗暗流淌着忧伤。她会是在想谁思念谁呢?

父母?兄弟?还是陪伴了她数十年的高宗皇帝?

女?朋友?还是那些与之斗争并败亡在她手下的敌人?

或许。都有……

一个年近七旬充满的传奇色彩的女人。她的一生中值的记忆和怀念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沉默的许久后。武则天自言自语般道:“朕甚爱牡丹。却最解金菊之心。天官。朕要回宫了。你且自便。婉儿。送晋国公。”

刘冕和上官婉儿目送皇帝离开了御花院。然后相视一笑。在花院里散起步来。他们都很默契的没有就皇今天的情况来议论。只是漫无边际的聊着天。

后来刘冕问起。立储一事有什么新的情况。上官婉儿道:“目前朝廷上的一切重心。都转到了西征上来。这些日子以来。皇帝为了调兵谴将和筹备粮草。忙的不亦乐乎。谁还那么不识趣的和她讨论立储一事?”

刘冕点了点头。

上官婉儿却又道:“可是我收到一些消息。虽然皇帝这边暂时没有提及此事了。可是武三思却一刻也没闲着。”

“他都干了些什么?”

“自然是像以前一样。笼络大臣王公。四处收买人心。”上官婉儿说道。“但他这一回。干了一些以前没干过的事情。他开始向一些仕族门阀套近乎了。”

“哦?”刘冕不禁心中一怔:武三思这蠢玩艺。什么时候变的开窍了?皇族之人如果能和仕族门阀处理好关系。那无疑是多了一层靠山和底气。当年李贤可就是靠着与关中仕的过硬交情。才想方设法逃的性命的。武三思以前只会在朝廷之上拉结派壮大实力。现在居然也会向仕族靠拢了。

上官婉儿说道:“我听说。这些日子以来武三思经曾会请关中“裴马”三家的一些仕子官员到府里饮宴。后来。他又利用自己兼任天官尚书(吏部尚书)之便。提拔和任用了许多裴马家的子侄。我还听说。他仿佛要纳一门妃室了。便是裴家的一个女儿。”

“哦?”刘冕轻拧了一下眉头。心中暗道:武三思。这是对潞王李贤用起了釜底抽薪之计呀……看来。他现在是把李贤当作了最大的政敌。李贤最大的政治资本。除了他以监国理政时留下的声望名声。就只剩和关陇仕族裴马家的莫大交情了。

这混蛋。手脚够快的!

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