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帝宠 > 第147章

帝宠 第147章

作者:暮雨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7: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帝后同时临朝,惊坏了众大臣,不顾礼仪小声交头接耳,帝后坐到御座上,底下依然苍蝇蚊子出没,嗡嗡嗡响成一片。君婼环顾四周,在御座上轻挪一下身子,低声笑对皇上道,“太大了,两个人坐着都四面不靠,皇上早朝辛苦。”皇上小声道,“不错,看起来朕坐着他们站着,其实朕更辛苦,要一动不动保持威仪,再过几年,臀上该长茧子了。”君婼悄悄说道,“昨夜里还没长。”皇上抿了唇笑。

铭恩看差不多了,轻咳一声低喝道:“各位大人,谨遵礼仪。”

嗡嗡声立止,众大臣行礼下拜,皇上说一声免,众大臣起身,低头望着笏板,眼角余光都瞄着皇后,皇后正襟危坐,头上双博鬓十二树花钗,身穿百鸟朝凤青色翟衣,美丽的脸上带着微笑,向来肃然的垂拱殿中,多了一抹亲切。

皇后笑一笑开口言道:“今日来得唐突,令众位大人慌张了。昨日两位御史一亡一伤,皇上与我又惊又痛,起因牵涉后宫,我少不得过来,与众位大人说明白。”

底下又有小声议论,君婼看向众臣,一眼瞧见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头上白布犹往外渗血,正严厉盯着她,君婼一笑:“杜御史带伤上朝,令我心生敬重,便赐座吧。”

铭恩亲自搬了椅子,杜御史梗着脖子不坐,君婼笑道,“是相请,也是命令。”铭恩握住杜御史肩膀往下一摁,杜御史昨日失血较多身子虚弱,咚一声坐了下去,铭恩摁着他肩,“杜御史最讲规矩,皇后赐座,焉能不坐?”

君婼又开口道,“众位大人一再奏请皇上选秀,无非是顾及皇嗣,这也是我挂心的。”礼部尚书拱手道,“皇后殿下既挂心,就该主持选秀,不该阻拦。“君婼瞧他一眼,摇头道,“崔尚书主持礼部,最该知礼,我话未说完,崔尚书无需心急。”

崔尚书悻悻住口,皇上在旁低了头笑,君婼缓声开口,“我因挂心,便请大相国寺方丈大师刻了八字,方丈大师言说,我命中六子四女。”君婼顿了一下,杜御史梗着脖子道,“刻八字之说岂可全信?”君婼笑道,“杜御史的意思,也不能不信?方丈大师一家之言难以服众,我便又请司天监夜观天象,监正大人说说吧。”

司天监监正站了出来,他从先帝时就是司天监正,太清楚司天监是怎么回事了,不过是皇上皇后太后整人时利用的工具,他们说谁命硬就谁命硬,他们说谁星相不利就星相不利,风调雨顺就说天象大吉,赶上流年不利就说大凶,当年皇上被送往皇陵,虽是先帝授意,却出自他口,皇上登基后,他战战兢兢,以为要抄家灭族,不想皇上根本不搭理他,也不搭理司天监,司天监形同虚设,他整日提着脑袋领着俸禄,不想昨夜里皇后派人上门。

司天监监正洋洋洒洒详说天象,从帝后成亲说到皇长子诞生,结论与大相国寺方丈相同。君婼一笑:“先帝三宫六院,四子两女,众位大人后宅中姬妾成群者众,也没有超过六子四女的,我既然能为皇上生六子四女,为何还要选秀纳妃嫔?”

皇上又低了低头强忍着笑,原来这就是君婼的对策。杜御史又说话了,“万一皇后生不了这么多呢?”君婼含笑道,“我如今一十八岁,已有一子一女,这样,到我二十八岁,若未过半数,就为皇上选秀,众位大人与我十年之约,如何?”

杜御史说声荒唐,君婼摇头,“我与皇上恩爱情深,容不得任何旁的女子出现在皇上面前,说我独霸后宫也好恃**而骄也罢,我是一位悍妒的皇后。是以十年之约听起来荒唐,却是我对诸位最大的让步。”

君婼看一眼礼部尚书,“家中有女儿等着要送进宫的,可收起心思,免得青春老大嫁不出去。”礼部尚书家中二女才貌双绝,他与夫人确实有这等心思,皇后如何得知?礼部尚书缩缩脖子不敢再说话,君婼又看一眼户部侍郎,“有侄女外甥女的,就更别痴心妄想。”户部侍郎死死盯着笏板,都对夫人说过,选秀不归户部,非撺掇着上奏,这下可好,皇后知道了,惧内害死人啊。

就听皇后说道:“如今宫中梅花盛开,改日会办一场梅花宴,礼亲王已到婚配年纪,入了我眼的众家千金都会应邀入宫,礼亲王之后还有睿亲王,宫中两位长公主初长成,谁家有出色的男儿郎,我也会留意。”

君婼一番话,我高兴了,你们的儿女还能与皇家联姻,若得罪了我,可就没了机会。皇上忍不住笑了,抬头道:“皇后一番话,想来诸位大臣已经明白,以后休要再提起选秀之事,上奏的罚俸降职,退朝。”

皇上的话不容置疑,杜御史忙站起身:“皇上,臣还有本上奏。”杜御史断定,昨日去了一位御史,皇上总得内疚,今日带伤上朝,就为了趁热打铁,不想皇后出来搅局,不过一介妇人,且由着她说,自己打定主意纠缠皇上。

皇上未说话,礼部尚书与户部侍郎双双上前,礼部尚书道,“杜大人昨日受伤,该早些回去休养才是。”户部侍郎低声说,“皇上都说了退朝,莫要再惹皇上不悦。”

杜御史鄙视瞧着两位最坚定的盟友瞬间变节,知道他们不敢得罪皇后,不过这皇后也是,如何就对大臣们的后宅之事如此清楚?

君婼笑看着杜御史说话了:“杜御史一片丹心为国尽忠,无任何私心,令我敬重,我想邀请杜御史入偏厅饮茶,杜御史意下如何?“

杜御史愣了愣,皇后的小点他是尝过的,数日之后尚有余香,只是今日……铭恩已经搀住他手臂笑道:“杜大人请。”

杜御史一想,也好,便跟皇后理论,让她也知礼贤良些。

君婼一笑,总带头奏请选秀的,就是礼部尚书户部侍郎加杜御史,另外两位私心被她揭破,日后再不敢言说。只有这杜御史,软硬不吃十分难缠,是以单独击破。

她仔细打听过杜御史家中境况,祖籍乃是徽州山区,家中贫寒弟妹众多老母尚在,为官薪俸都捎回家乡,又加两袖清风没有外财,过得十分寒酸,上朝坐一顶青轿,与老妻住的院子,除正房是瓦房,其余三面茅草屋,家中没有仆从,都是老妻操持。

君婼是又敬又叹,敬他耿直叹他迂腐,一心为国却顾不好小家,斟了茶上了小点,又打发人传太医来诊脉,笑对杜御史道:“大人学富五车,我有一句话请教,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人以为如何?”

杜御史摇头,“舍小家为大家,方是君子情怀。”君婼知道他软硬不吃,也不与他争执,一句话直捅他的心病,“大人家的公子,听说尚未婚配?”

杜御史低头叹气,他与老妻只有一位独子,从小严格教养,长大后东都乡试一举夺魁,会试前与吏部杨侍郎的千金订亲,杨侍郎也是耿直之人,与杜御史性情相投,可有一个毛病,爱进酒楼吃酒,本朝律法官员不进酒肆,杨侍郎也知道杜御史刻板,从来背着他,可有一次不巧让杜御史撞见,其时两家儿女婚期已定,杜御史法不容情,奏本给先帝弹劾杨侍郎,本是小事,可与杨侍郎一同吃酒的庄亲王为先帝所厌,是以严厉查办,杨侍郎被革职流放,女儿死在了流放的路上,杜公子哀痛之下与其父决裂,流浪不知所踪,已五年未归,老妻哭坏了眼,杜御史则更加不近人情。

君婼看杜御史不语,笑道,“我已派人找到杜公子,也劝说杜公子回家,杜公子已经答应了。”杜御史大喜过望,颤着手道,“只要我儿肯回家,微臣告老辞官,不碍着皇后殿下。”君婼摇头,“我不是此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谏臣难得,皇上的意思,杜御史有生之年,只要身子康健,就要行走朝堂。”

杜御史眼泪都快下来了,他因总是直言相谏,得罪了许多大臣,朝中几乎无人肯与他来往,先帝忍着没有革他的职,只因要利用他打击异己,不曾想当今皇上能肯定自己。君婼趁着他感动笑道:“杜御史为何不纳妾?想来也是与妻子恩爱,我与皇上也想坐只有彼此的恩爱夫妻,难道不可?我答应杜御史,定让皇上子嗣兴旺,后宫如花似锦。杜御史给我五年,若我做不到,杜御史再上奏本就是,五年后皇上二十有七,广纳妃嫔也来得及。不过呢,我与众大臣说的是十年,五年是我与杜御史间的秘密,只有我与杜御史两个人知道。”

皇后弯着眉眼说笑,若邻舍家初长成的女儿,一副孙女对祖父母的娇态,杜御史心中警惕再警惕,依然没管住嘴,响亮说一声好。

皇后笑说就这么定了,宣进太医为杜御史诊脉,太医开方之际,君婼笑对杜御史道:“湘州通判玉和,杜御史可认得?”

杜御史忙说认得,玉和去岁年初进京,慕名上门拜访杜御史,与杜御史品茗对弈谈论国事,十分投机,隐有忘年交之意,可叹来去匆匆,如今尚有书信来往。

君婼笑道:“玉和的父亲玉墨,乃是大相国寺绘制佛像的画师,听说杜夫人十分喜爱他的画作。”杜御史难得一笑,“不想竟有这样的渊源。”君婼笑道,“还有杜御史没想到的渊源呢,玉和的妹妹闺名玉瑶,知书识礼品貌皆佳,玉家有意与杜御史府上做亲家,杜公子也见过了玉瑶,十分喜爱,不知杜御史意下如何?”

杜御史乐得山羊胡子翘了起来,连声说愿意。

杜御史忙着回去跟老妻报喜讯,乐颠颠告退走了。皇上从屏风后走出,笑看着君婼,君婼噘嘴靠了过来,巾帕拭一拭额头薄汗:“这老头可太难对付了,软硬不吃,若不是有他儿子这个软肋,真不知如何才能说动。”

皇上摇摇头:“原来这就是君婼的对策,生,不停得生。”

君婼就笑,皇上咬了牙,“朕说过,生那么多会累着你。”君婼笑道,“缓兵之计嘛,十年之后朝中重臣差不多都告老了,谁还纠缠这个?杜御史那儿,也有五年。至于生几个,顺其自然就是。”

“为何是六子四女?”皇上好奇问道,君婼一笑,“我打听过了,满朝文武,儿女最多的是兵部一位侍郎,五子四女,不过有一妻六妾,我们比他还多一个,就为了堵住所有人的嘴。”

皇上忍不住笑,“虽是歪招,倒也管用,若当年君婼对待锦绣,她将你推入金明池,你反而信任重用,是以锦绣比任何人都要忠心。”君婼得意一笑,“这叫做出奇制胜。”

皇上笑问,“杜公子果真看上玉瑶了?”君婼笑道,“那杜公子啊,离家后并未自暴自弃,就在湘州都监帐下任文书,湘州都监十分看重,教他排兵布阵研习兵法,乃是文武兼备的人才,皇上知道他为何要去湘州吗?只因当年他的未婚妻子在湘州病亡,他为了守着她的陵墓,这样痴情的人,玉瑶跟着他,岂不是很好?”

皇上摇头,“玉瑶未见得愿意。”君婼笑道,“定是愿意的。”

果真如君婼所说,玉瑶接到皇后懿旨,想起当年江宁驿馆中,问皇后从何处来,皇后笑曰:“我是大昭人,夫君来自东都,嗯,乃是杜御史家的小公子。”

杜御史家的小公子,玉瑶不由感叹宿命,认命乖顺回东都而来,杜公子则奉命沿路护送。

君婼心知肚明,笑对摘星道:“我虽不喜她,可她肖似婆母,是皇上在意的表妹,我便送她一门好亲,且给她一路相处的时光,能不能把握,单看她是否聪明,至于杜公子,能不能让他忘却故人珍惜眼前,也要看玉瑶是否能付出真心。”

玉瑶再未来过宫中,君婼也未见过她,直到五年后玉老太太寿辰,其时杜公子已是六品兵部主事,玉瑶携一双儿女,红着脸过来对君婼行礼,恭敬言道:“玉瑶谢过皇后殿下大恩,玉瑶当年不知事,每每想来羞愧难言。”

君婼一笑,云淡风轻,于她而言,往事早如烟消。

双双与老虎三周岁的时候,皇后又是一胎双胞,生下一对龙子,又过两年,生下一位公主,公主诞生次日早朝,皇上得意对众臣言道:“十载未过半,朕与皇后已有三子两女,日后谁敢重提选秀,朕抄家灭族。”

其后五载,又诞一儿一女,皇上不许再生,君婼也说:“不生就不生了,再生真成母猪了。”

谁想三十二岁的时候,一朝不慎,君婼又有了身孕,竟是一胎三胞,两儿一女,正好如君婼在朝臣面前所说,六子四女。

皇子公主众多,又悉数养在宫中,两位长公主待字闺中,两位亲王大昭晔王玉府上下,常常携儿带女进宫,若来得齐了,宫中殿阁竟住不下。逢上节庆,宫中彻夜灯火通明,丝竹之声入耳,欢声笑语不断,宫墙外很远都能听见。

果真应了君婼的话,我一个人的后宫,也能繁荣昌盛如花似锦。

大相国寺香火因此更加旺盛,求子的多过拜佛的,司天监正被奉为星相大师,成为达官显贵的座上宾,皇后更因独霸后宫子嗣众多受到民间追捧,许多妇人为皇后立了长生牌位日日供奉,皇后的衣着装扮被争相模仿,皇后说过的话被抄成语录,在闺中秘密流传。

皇上听说后笑看着君婼,娇美明媚一如当年,靠近了圈在怀中,唇摩挲着耳垂低声打趣,“朕的皇后,刁蛮悍妒,竟被奉若神明。”君婼仰脸看着他,如初见一般俊美无俦,只去了冰冷添了从容,环住他腰靠在他怀中笑着低语,“一切都怪皇上,怪皇上对我,太过纵容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