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一脉香 > 第三十八章

一脉香 第三十八章

作者:淡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厅堂的外头终于有了动静。

崔元率先站起,往外一望。

只见外头出现了若干人,其中带头的是一位华衣妇人,她身后跟了三四个侍婢,还有一个阿嬷。侯在门外的阿夏连忙施礼。

“小人见过大夫人,几位客人已经在里头等候。”

华衣妇人方氏微微颔首。

崔元登时有些紧张。他年少离家,那会心高气傲,不愿受家族所束缚,然数十年已过,他的心境亦有所不同。虽仍然执拗于当初的想法,但心中已经开始想念家人了。

如今终于要见到血浓于水的亲人,崔元紧张得手心出了冷汗。

林氏哪会不知自家夫婿的紧张,悄悄地握住他的手,重重一捏,随后又迅速松开。崔元看了林氏一眼,紧张的心情不翼而飞。

林氏轻轻地对他点了点头。

方氏坐在主位上,一旁的阿嬷奉上一杯新茶。方氏缓缓地喝了几口,搁下茶杯后,才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崔元的一家四口。

最后,方氏开口了。

“妾身之前曾听父亲提起过九堂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与九堂弟一家见上面。”

此话一出,崔元就怔住了。

他年少离家,唯一见过的人也就只有三叔,当时三叔还未娶妻。方才他以为华衣妇人会是三婶,不曾想到竟是三叔的媳妇。

仿佛知晓崔元心中所想,方氏又道:“前些时日九堂弟来了拜帖,当时父亲还说要亲自招待九堂弟你们一家的。不过自从父亲与母亲年事已高后便不再管家,喜爱四处游玩。恰好那一日父亲有友人相约,于是便吩咐妾身招待堂弟一家。”

说着,方氏又歉然道:“本来今日老爷也是要来的,不巧的是近来公事繁多,老爷实在抽不离身,还请九堂弟多多见谅。”

崔元说:“堂兄有官职在身,忙是应该的。此回我只是带上家人来拜见三叔,让孩子们也见见长辈。堂嫂如今管家,三叔也有所吩咐,我与拙荆拜见堂嫂也是一样的。”

方氏淡淡地道:“九堂弟能理解自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崔元又说道:“此乃拙荆林氏,犬子崔湛,小女崔锦。”

方氏的目光落在了崔锦身上。

“哦?”她微微挑眉,问:“这便是传闻中被鬼神所庇佑的崔氏女?”

平日里崔锦是极有主意的,崔元以为堂嫂的问题女儿会回答的。未料崔锦却是低垂着眉眼,一声不吭的。小厅堂里顿时安静起来。

崔元清清嗓子,谦虚地道:“传闻而已。”

方氏盯着崔锦,眸色微深,似是在思量什么。片刻后,她说道:“抬起头来。”

崔锦缓缓地抬头。

方氏仔细地打量着她。

崔锦面色不改的,反倒是崔元自个儿开始有些不悦了。方氏的目光落在自家女儿身上时,不像是在看一个晚辈,更像是在打量一件事物。

方氏露出一个笑容。

“倒是长得水灵灵的,在樊城里能长成这般模样,也是难得。”

听完此话,崔元心中更是不悦了。

什么叫做在樊城里能长成这般模样也是难得?他家的阿锦年不到二八,聪慧灵敏,容貌妍妍,是他为之骄傲的女儿。

崔元的眉头微微蹙起。

此时方氏又问道:“多大了?”

回答的人仍旧是崔元,“差一年便及笄了。”

“可有许配人家?”

“还不曾。”

方氏捧起茶杯,喝了口茶,方慢条斯理地道:“也该找个婆家了,之前倒是有些闲言蜚语流传过来,若是真的,怕是有些难找婆家了。”

方氏此话,似意有所指。

一直没有吭声的崔锦忽然抬眼,直勾勾地看着方氏,她认真地问:“不知夫人话中所指的闲言蜚语是指什么?阿锦愚钝,还请夫人明示。”

竟敢这般直勾勾地看着长辈,好生无礼,果真是小城里出来的,一点教养也没有。她的语气微冷,说:“你与燕阳城的贵人之间的事情可是属实?”

果然秦州崔氏想要接他们回来,不完全是为了她为鬼神所庇佑一事,恐怕更多的是听到她与谢五郎之间的传闻。接他们回来,怕也是想借此攀附贵人。

只可惜要让他们失望了。

崔锦回道:“贵人青睐阿锦,无关男女私情,只是认为阿锦有才。”

方氏几乎想要冷笑了。

一个小小姑娘,长得有几分姿色,便敢自诩有才?当真是可笑之极。倒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重,真不愧是小城出来的,眼界小,太过自负。此女留在他们崔家,断不会如父亲所说那般,能助他们崔家一臂之力。恐怕还会因此招惹祸端。

思及此,方氏也没心思招待崔元一家了。

她道:“九堂弟远道而来,与我们又是同支。既然来了洛丰,一家人自然没有分开住的理由。我让下人收拾个院落,过几日九堂弟便能入住了。”

当然,方氏此话也只是客套。即便再不屑崔元一家,面子功夫还是得做足。毕竟都是姓崔的,又是父亲吩咐下来的,处理得稍有不慎,定会落下苛待族人的话柄。

崔元又哪里听不出方氏口中的敷衍。

方氏不悦,他也不悦。

方才对女儿的问话,语气中的轻视,他就算是聋的也听得出来。之前还心心念念着能与三叔一家好好相处,此处好歹有个亲人,如今崔元的念头打消了。

他霍地站起。

“多谢堂嫂的好意,只是我们一家已在洛丰买了屋宅,安置好了一切,也不便来打扰三叔了。待三叔回来后,我再来拜访。时候不早了,我们不便久留,便先告辞。”

崔元一家离开后,方氏冷笑了一声。

“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且不说在汾阳崔氏里也只不过是小小庶子,如今来了秦州,脾气倒是不小。他那女儿跟父亲一个样,眼界小,太自负,断不会有什么本事。不留也罢,正合我心意,免得以后见到他们头疼。”

马车里。

一家四口变得沉默,与出门时的氛围截然不同。崔元坐在窗边,面色有几分阴沉。而林氏则有几分担忧,一为自己的夫婿,二为自己的女儿。

她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崔锦的不妥。

打从她上完茅厕回来,就变得很不对劲了。若是以往这种情形,女儿定会想尽办法哄得夫婿再展笑颜,可现在夫婿面色阴沉,女儿面色也不太好看,就连儿子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而就在此时,崔湛忽然开口了。

他惊讶地道:“阿妹,你的手何时受伤了?”

此话一出,崔元与林氏的目光唰的一下就落在了崔锦的手背上。崔锦下意识地一缩,却被崔湛箍住了手腕。崔湛紧皱眉头。

“今早出门前还是好的。”他蓦然拔高声音,“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崔锦挣脱开崔湛的手,低声叹道:“没有,大兄莫要胡说。只是阿锦不小心摔倒了,擦伤了而已。”说着,她垂下手腕,宽大的袍袖完全遮挡住了手掌。

林氏一瞧,立马就心疼了。

“怎么这般不小心?回去后马上用药酒擦擦,若是还疼的话,再唤巫医来。”

崔元面色微凝。

女儿向来谨慎仔细,在陌生的崔府里定然会多加小心,又怎会摔倒了?即便当真是摔了,也不会是这样的表情。从刚才堂嫂进屋时,女儿的表情便有一丝不对劲了。

只听他说道:“阿锦,你告诉阿爹,伤口到底是怎么来的?”

崔锦又叹了声。

“我离开茅厕时,遇到了沁堂妹,应该是阿婶的次女。她说要带我去拜见二堂姐。阿锦不疑有他便跟着过去,岂料沁堂妹却与我开了个玩笑。阿锦不小心摔进洞里,所以才擦伤了手掌,只是小伤,爹娘不必担心。待归家后,擦擦药酒,很快便能好了。”

尽管崔锦在话中维护了崔沁,可语气中的那一丝委屈,崔元还是捕捉到了。

女儿自小就被他宠着,女儿不愿被养在深闺,想要像男儿一样周游四方,他也应承了。尽管过去的他们没有多少金,也没有权势,可是他的女儿一样被自己保护得好好的,从未受过别人的冷眼和轻视。然而如今却因为自己的族人而受了委屈。即便女儿说得轻描淡写,可他知道哪有人能开玩笑开到掉进洞里了,这哪里是玩笑,分明是被欺负了。

一想到堂嫂方氏话中的不屑,和女儿所受的委屈,以及这些时日以来三叔的疏忽,崔元忽然觉得秦州崔氏不是他所念想的家人。

他所念想的家人应该是和和气气,也该与自己那般打心底将对方当做血浓于水的亲人看待,而非因为利益,而是仅仅因为亲情。

既然三叔送上冷脸,他也无需贴上去。女儿这样的性子,在秦州崔氏的府中定然是格格不入,女儿翅膀渐展,他不该为了一己之私而束缚住她的。

他想通了。

崔元说道:“好,回去擦擦药酒。”

崔锦应声,随后悄悄地与崔湛交换了个眼神。兄妹俩眼中各有笑意。

明州。

白日朗朗,今日是个大晴天。谢五郎带上家仆小童前往明州里的大屿山登高赏春。明州太守晓得贵人要登高,早已提前几日封山除草去石,花了几天几夜的功夫在大屿山上铺了一条平坦的山路。

谢五郎独自一人走在最前头。

他走得很慢,似是在摸索什么。

阿墨跟在他的身后,离得不远,倘若有什么状况,他便能立刻护住郎主。自从那天田郎抓错人后,阿墨便过得心惊胆战的。

郎主这几日没有弹琴了。

往日里,郎主几乎是每日都离不开五弦琴,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都会弹上一曲。也正因为郎主天天抚琴,不曾生疏过,琴技方能这般精湛。

然而,这几天郎主竟然不曾碰过五弦琴。

阿墨思来想去也不知道郎主究竟在想什么,只好更加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谢五郎忽然停下了脚步。

阿墨赶紧上前。

“此处可有凉亭?”

阿墨抬头眺望,说道:“回郎主的话,前方有一座凉亭。郎主可是累了?”

谢五郎道:“去凉亭里歇歇。”

“是。”

阿墨随即吩咐下人打理好凉亭,一一布置好后,他方扶着谢五郎到凉亭里。阿墨取来食盒,在铺上了干净布帛的石桌上摆好了糕点,其中便有之前郎主念念不忘的云片糕。

接着,他又沏好一壶热茶。

谢五郎慢条斯理地用着糕点。

虽然他看不见,但是用糕点的仪态却是相当优雅。若非是知情人,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山间凉亭里的白衣郎君竟是个目不能视物的。

谢五郎品尝云片糕的时候,阿墨注意到了郎主的手顿了下。

接着,谢五郎搁下糕点。

阿墨轻声说道:“郎主,本家的人催促郎主早些归家。”莫说谢家本家的人,此时此刻的阿墨也恨不得郎主能早日回燕阳城。只要回了燕阳城,仰慕郎主的姑娘那么多,兴许就有哪个入了郎主的眼,自此郎主就能将崔氏给忘了。

崔氏不出现的话,他不说,郎主就不会知道他背着他做了那样的事情。

阿墨在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仔细算起来,这事情不算大事。以前郎主懒得打发缠上来的姑娘时,都是由他来当这个恶人的。这些年来他都不知自己用了多少法子赶跑那些痴心妄想的姑娘们。

而现在这个崔氏……

郎主明明已经厌恶了,可是现在又像是快要死灰复燃了……

谢五郎说:“不急,我在明州多留几日,太子便不敢掉以轻心。”

阿墨附和道:“郎主说的是。”

不得不说的是,郎主真乃神人也。此回出来,在樊城待了数月,借着知府赵庆挖出了一系列贪赃的官员,虽然太子背后的何公尚在,但如今太子一下子被砍断了那么多手手脚脚,想来心里也不好受。

如今郎主待在明州。

虽说是何公的地盘,但是这些时日以来,听闻何公连饭食也不敢吃好的,生怕郎主又在哪儿放个大招,将他家一锅踹了。估摸着此时的何公定在家里拜鬼神,希望郎主早日离开。

就在此时,田郎过来了。

阿墨的眉眼一跳,心中不安起来。只是再不安,也只能佯作无事人一般,禀报道:“郎主,田郎来了。”

谢五郎眉毛微挑。

“传。”

田郎上前施礼,随后道:“回禀郎主,卑职在秦州查到了不少有关崔氏的事情。”

谢五郎说:“一一说来。”

“是,郎主。”田郎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崔氏去洛丰前,在樊城里雇了当地最好的驭夫,去了阳城。随后驭夫却没有将崔氏载到洛丰,反而是阳城里送了另外一个姑娘到洛丰。卑职已经查过了,那姑娘双姓欧阳,是欧阳将军的掌上明珠。随后那驭夫又回了阳城,将崔氏载到了洛丰。”

顿了下,田郎又道:“卑职还查到一事,洛丰城中到处都流传着樊城崔氏女乃鬼神庇佑之人,秦州崔氏有所听闻似是有意接纳崔氏一家。不过崔氏一家却是拒绝了,并在洛丰中心置办了屋宅。”

他忽道:“什么屋宅?”

田郎回道:“卑职亦有所查探,屋宅是两个多月以前置办的,位于洛丰中心,听闻花了将近千金买下的。”他查到的时候,惊诧极了,不曾想到区区一个女子竟有这样的本事。他查过崔家的,于穷苦人家而言,一千金无疑是一辈子也挣不到的,可在短短数月中,崔氏竟挣得千金,并在洛丰置办屋宅,于一女子而言,委实不易。

田郎登时有些明白为何郎主会在意一个这样的姑娘。

谢五郎沉默了半晌。

阿墨看到自家郎主的面色微微发青。

谢五郎道:“退下吧。”

田郎应声。

待田郎离去后,谢五郎的面色越来越青了,甚至还有转黑的趋向。阿墨不禁有些担心,连忙说道:“郎主莫要生气,身子为重。若是因此气坏了身子,那可不值得呀。”

谢五郎淡淡地道:“我没有生气。”

阿墨的嘴唇一抖。

郎主,您这模样不叫生气的话,这天下间就没有人会生气了。

谢五郎重新拾起云皮糕,咀嚼之时,用了几分力度,仿佛云片糕就是崔氏似的。他咬了一口,两口,最后重重咽下。

很好,非常好。

两个月前就已经在秦州洛丰置办了屋宅,明明那时的崔氏还在他身边口口声声地说倾慕于他,还死缠烂打地试探他,每天问一次燕阳城,一副求他带她回燕阳城的模样。

是了。

他怎么就忘记了,崔氏此人最擅长的便是一本正经地说胡话。

他竟是上当了。竟是上当了!

而且还被嫌弃了……

崔氏怎么敢!她怎么敢!怎么敢!

他谢五郎都没有嫌弃她,她怎么敢先嫌弃他?

阿墨也是在此时脑子才转了过来。崔氏在两个月以前就在秦州洛丰置办了房屋,也就是说之前想要跟郎主回燕阳城都是假象,不过是为了逃离郎主身边所以才使出来的手段。

而且……

这样的手段,不仅让他,而且还让郎主信以为真了。

他咽了口唾沫

作者有话要说:崔锦:感觉有一波僵尸即将接近,准备窝瓜豌豆射手中……

闵恭:我就是你的土豆墙!

谢五郎:我哪里像反派了……

作者菌:你们玩植物大战僵尸cos玩得很愉快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