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75章

天恩 第75章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院中两盏立式宫灯立在公主身后烈烈燃烧,公主听了魏王的话,想了片刻,推辞道,“魏王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手边一时竟寻不出适合的人选,之前宗庆之那等人不过是自己品德败坏,妹妹是信的过魏王兄的眼光为人的,还是请王兄再给我选一个家令吧!”

之前公主邑司的属官勾连盗取公主府库,虽然贪墨的是丹阳公主的财富,实际上也打了魏王这个宗正寺主官的脸面。公主这时候将挑选继任家令的权利交还魏王,表示充分对魏王的信重,魏王也觉得脸上有光,得了面子回去之后办事便自然用心,挑选再三,择了一个人品忠厚端方的人,名叫卜安,送过来做公主家令。

公主府经此一事后,人事一洗。府中下仆小部分是公主离开韩国公府时带过来的旧仆,其余大部分则是立府后从奚官局分配过来的官奴婢,多年不见公主,对这个名义上的主子有一些陌生。此时瞧着府中从前两个最大的管事主官——宗庆之和景娘,在公主回府之后,都立时烟消云散:一个被押解送往宗正寺,罢黜官职打板子病死;另一个虽查实并无参与偷盗之事,但这些年对于宗庆之等人恶行缄默不报,又有着纵子不良之过,虽罪不至死,但公主也没法子再心无芥蒂的留她在身边,索性把她一家子遣到庄子上,眼不见为净。不由得对这位天家贵主生出敬畏之心来。府中风气顿时一肃,更兼新来的公主家令卜安端厚老实,将公主之命奉若纶音。

当日被宗庆之伙同刘婆子盗走的珍宝财物也大部分被追了回来,还有一部分已经被宗庆之等人花用出去的,便是将这些个人从头剥到脚,也是补偿不够回来了。公主却也没有多么放在心上。毕竟公主从小到大身外之物一直供给丰厚,丢掉的那些个东西算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委实不用太过计较。对于公主而言,别的事情都不大放在眼里,独独对唯一的爱女阿顾看的跟眼珠子一样,从前在宫中,虽然有太皇太后疼爱,但毕竟总还有一些顾忌,很多东西想要给阿顾的,都给不了,如今回到了自己府中,公主当家作主,便自然想要将自己能够给阿顾的一切西都补还给阿顾。

首先补齐的是春苑的人员配置。阿顾从小走失,乳娘早就遣散了,教养姑姑有赖姑姑、陶姑姑两位,大丫头里,绣春之前在宫中因为黄金蝴蝶簪之事被黜了一等,这些日子服侍阿顾勤勉干事,阿顾回了府,便将她重新提了上来,同金莺、碧桐两个,一同做了自己房中的大丫鬟,公主又从府中旧人家生子中挑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纨秋,给了阿顾,补齐了阿顾房中的四个大丫头之缺。

朱姑姑另带了一批十一二岁左右的孩子到阿顾的春苑,阿顾挑了八个出来,分别是:红玉,乌头,秋香,瑟瑟,贞莲,葛生,慧云,梧子。按照道理,这些个小丫头作了二等丫头进春苑服侍,大丫头金莺合该出来训一番话,金莺却退了一步,朝碧桐道,“我前儿个晚上受了点凉,嗓子有点哑了,还是碧桐你来说吧!”

坐在上面的阿顾微微一怔,不由望向金莺一眼。

碧桐微微讶异,见金莺确实不愿意出头,便自己上了,“日后你们八个就在春苑里伺候了,小娘子脾气好,对你们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只一样,要你们必须忠心。可记得了?”

这八个小女孩来之前都是在家中听过父母训话的,桐的话,都答道,“记得了。”声音清脆。

碧桐道,“还不谢过娘子。”

“谢娘子。”

太阳从东边升起,照在春苑上。百灵鸟落在窗外的柳枝上,唱着欢快的歌曲,阿顾从东梢间寝房的紫檀喜鹊登梅围子床*上醒过来,看着阳光一寸寸的移上软烟霞的窗纱,有一种十分新奇的感受。

碧桐领着两个小丫头进来,笑着道,“娘子,你醒了?”

阿顾应道,“嗯。”

“碧桐,你以后也是名副其实的大丫头啦,应该学着些管事、记账的活计,这些个随身伺候的事情,也可以放给下头的小丫头了。”

碧桐用温热的帕子一寸寸的擦拭阿顾的手指,笑着道,“我就爱做这些伺候娘子的活计,其他的事情我都不感兴趣。”

“可别呢!”阿顾道,“你把小丫头的活儿都抢完了,可叫这些个新来的丫头们做什么呢?”

两个小丫头捧着铜盆和手巾立在一旁脚踏下,左手的一个听了阿顾这话,扑哧一笑,脸颊上露出小小的酒窝,猛的反应过来,连忙收了脸色,低下头去请罪道,“奴婢知错,请娘子责罚。”

阿顾瞧着她行动天然,生的清秀可喜,如何会生气,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丫头道,“奴婢叫乌头。”

“乌头?”阿顾忍笑道,“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怪怪的。”

“奴婢的阿娘是从前伺候公主梳头的,所以给奴婢取了这个名字。”小丫头抬起头来,看着阿顾大胆道,“小娘子,奴婢手很巧,会梳很多种发式,你要不要奴婢伺候着梳一个?”

“哦,”阿顾颇感兴趣,“那你就给我梳一个头看看。”

乌头挽着阿顾的青丝给阿顾梳了一个双鬟望仙髻,她果然是如自己所说,梳的又快又好,阿顾看着镜中的自己,满意道,“果然不错,碧桐,她梳的可比你好呢!”

碧桐垂眸笑着道,“奴婢手笨脚笨的,自然比不上妹妹梳的好。”声气平和。

阿顾转向乌头道,“你日后就伺候我梳头吧!嗯,乌头这个名字不好听,我给你改个名字,便叫乌芳好了!”

乌芳顷时便跪拜在地上谢道,“奴婢乌芳,谢过娘子改名之恩。”

另一个小丫头看着乌芳得了阿顾青睐,目中闪过艳羡神色,上前一步,亦跪下来请道,“奴婢秋香,也求娘子赐下改名之恩。”

“不用了。”阿顾笑道,“我不喜欢给人改名的,若不是乌头这名字实在有些怪,我也不会改的,其他几个名字听着都不错,就这么叫着吧!”

纨秋将一碗熬的稠稠的长生粥奉到阿顾面前,笑着道,“这粥熬了大半个时辰,也算是得了几分火候,小娘子尝尝看看!”

公主赠给阿顾的两个丫头,都各有擅长之处,绣春出身宫廷,于绣品首饰之上颇有独到之处,这大半年来掌管阿顾的衣裳首饰;纨秋则是公主府家生子,一家子都是跟着公主服侍多年的旧人,性情温柔,有一手值得称道的好厨艺。春苑倒座之处开了一座小灶房,纨秋早上便在那儿为阿顾熬制朝食,这一碗长生粥熬的极是劲道,又加入了白果碎末,泛着一股清香气息,阿顾捧着碗,吃的很是尽兴,笑眯眯道,“纨秋姐姐,你的这手厨艺着实是不错。”

纨秋抿嘴笑道,“能得娘子喜欢,便是奴婢的荣幸了。”

公主从外头进了春苑,带进来满院的阳光,“留儿,这几日住在这儿过的可好?”

“阿娘,”阿顾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你怎么过来了?”

“怎么,”公主道,“难道阿娘想你了,还不能过来看看么?”她瞧着女儿微笑的容颜道,“这座公主府我也是第一次过来,还没有仔细看过。我过来,是想着和你一道逛逛这座府邸的!”顿了片刻,

“咱们既然回来了,总不能在自己家住着,还不知道自己家是什么模样吧!”

景娘被下放到了庄子,公主便择了另一个姓齐的女仆做内院的女管事。此时这位齐娘便陪在公主身边,笑着道,“公主说的是!这座公主府占地颇大,足占了四分之一个永兴坊。外院的屋子都板板正正的,公主和小娘子若想知道,看着图纸就有了。倒是园子里还有几分景致,不如奴婢今日陪着公主和小娘子逛逛园子吧!。正巧,因是起的新园子,这些年中,公主一直没有回来,园子里的亭台楼馆都还没有起名字,今日公主游园,顺便把这些名字都取了,奴婢也好使人去照牌匾,不至于让楼馆上的门额空荡荡的,看着怪难受的!”

长安城为大周帝都,城中四四方方,划分做一百零八个坊里,引城外水系为数个水渠,穿城长安百姓日常饮水所用。经过永兴坊的乃是黄渠,公主府当日造园之时,引坊中黄渠一分水脉入园,在园子中汇成一座小池,然后分成两脉,一脉向东南流出府,便是这春苑外朱栏画凤桥跨过的这条;另一脉向西南方向流出,经过外院客院出得公主府。

“这公主府乃是选用当年太宗时代襄城公主的旧公主府,府中水溪便沿用当年旧名,唤作玉溪,。公主,咱们不妨便沿着玉溪走一走,逛遍整个园子?”齐娘问道。

公主笑道,“也好。”

齐娘陪着公主和阿顾从春苑中出来,指着春苑西北方,“那边有一座书斋,和春苑离的极近,小娘子闲来无事,可以到那儿走走。”

公主低头看着阿顾,“阿顾,你给书斋起个名字吧?”

阿顾闻言望着公主,在公主含笑的双眸中看到了一片鼓励之情,于是笑着道,“我这些日子读书,觉得上古虽无文字流传,却有大文化,与今文颇有触类旁通之处,偶有所感,便叹之妙绝。不如这座斋房便叫做思古斋吧!”

齐娘瞧着公主神色,大声赞道,“娘子这斋名取的真好,奴婢待会儿便请人造了牌匾,镌上这‘思古斋’三字,挂在书斋门额上。”

公主一笑,“可别纵的这妮子得意的不知收敛了!”

携着阿顾向东南而行,到了朱栏画凤桥旁,沿着玉溪向西北方向走,玉溪引自黄渠水,清澈见底,两岸樱花夹峙,开的极为绚烂,恍若云霞。

过了樱花林,玉溪边的小路瞬间开阔起来,前头显出一处八角朱漆山亭,亭额上书“流云”二字,一旁斜坡上遍植报春花,远看仿若云霭。另一侧不远则植着一株菩提树,枝叶茂盛,树冠恍若一把大伞遮着似的,枝干也极其粗壮,看着树龄,只怕有将近百年了。公主之前答应阿顾建的树屋,便搭建在菩提树这个主支柱上。将作监的人已经来看过了,拍胸担保了树屋的安全问题。

“将作监已经开始着手建造,最多过得一个月,这树屋也就可以建出来了!”公主道,“他们拍着胸脯保证了,他们做出来的树屋绝对安全,屋沿之处也会立起高高的阑干,只要毎三个月上门做一次检修,就绝不会出什么问题,这地方离你的春苑路程也不远,得了树屋之后,你日后可以偶尔过来玩玩。”公主板了脸,“不管怎么样,这树屋总是建在半空中的东西,你可要答应阿娘,日后自己定要小心,不然阿娘可是不依的。”

阿顾眸光晶亮,掩饰不住翘的高高的唇角,“我知道的,阿娘你就放心吧!阿娘,你最好了!”

从搭建的树屋继续向西北走,再往前走一阵,便又见了西边一脉溪水,与春苑前的这一支同源而出,却要宽阔些,从前头潺潺流向西南方向。阿顾抬头望去,两支溪水在上首汇在一处,却是一汪澄碧的池子。池子旁坐落了一间灰瓦粉墙的小院,灰瓦粉墙,里外遍植幽篁、芭蕉,池中半边植着芙蕖水荇,一阵熏风吹过,水叶翻飞,景色清新喜人。

“这池子真美。”阿顾赞道。

“这池子也是引的当年襄城公主园池旧址,唤作瀛池。”齐娘道,“公主,咱们走了这么久,不如到前头间院子里歇歇吧。”

公主应道,“也好。”

行了几百步的距离,院子就已在望,这间小院里外不过小小三进,屋子四周皆掘出一尺宽水渠,引入瀛池池水,绕着屋子四周走了一圈,又从另一处重又汇入瀛池。流水在绕院渠中流动,声音潺湲。堂前遍植幽篁、芭蕉,绿意喜人。

公主喜欢这院子清雅,赞道,“这儿莫如用漱玉二字为妙。”

阿顾笑着道,“这漱玉二字用的极好,清凉沁人,犹如此斋。”

府中仆妇早将斋中的罗汉床与梅花填漆小几搬到堂前院子,对着斋门便可观赏外面瀛池的水色风光。齐娘笑着道,“如今还是暮春时节,瀛池景色还不是最美的,若到了夏季,池子中的半边荷花开了,有红色,粉色的,白色的,那时候才叫当真漂亮!”

正说着,一阵南风吹过,堂前院外竹影婆娑,芭蕉影动,和着渠水叮咚流淌的声音,沁人心脾。

阿顾栽在公主怀中,笑着道,“阿娘,咱们暑天的时候来这间屋子住吧,这儿定不会觉得热。”

公主笑道,“贫嘴。”面上露出怅惘神色,“怕到时候,你又嫌这儿蚊虫多叮咬了。”

阿顾瞧着公主的神色,怔了怔,有些不解,想要问,却不知道问什么。公主歇了一会儿,已经是恢复了笑靥,“坐了这么会子,已经是足够了。咱们继续向前走吧!”

出了漱玉斋,绕过瀛池,玉溪的上游从府中西北方向入府,一路流淌过来。

齐娘则指着园子东边道,“往那边还有一座小楼和一座小馆,楼前栽着几树绣球花,馆院中植着四时花卉,一年四季花开几不间断,极是有趣。公主和小娘子是先往那边走走,还是继续往西沿着玉溪向上走?。”

公主笑道,“凡事不可太尽,反正都是在自己家,便留着日后再去观赏。今日先往西边去吧。”

一众人便这般一边沿着玉溪向上逛走一边为园中建筑起名,向西北走,过了轩敞简朴的“白鹤草堂”,隔岸遍植柳树的“柳坞”,可泛采莲小舟的“莺舫”,到了玉溪上游的琼雪闸亭,闸亭旁植着几株玉兰树,玉兰花正是开花的时候,花朵洁白硕大,偶尔从枝头上落下,坠入玉溪溪水之中,一路徜徜徉徉的向瀛池流去了。几缕管弦声不知从何处飘来,咿咿呀呀,极为动人。

公主奇异问道,“这是何人在弹奏歌唱?”

齐娘赔笑道,“前些年先帝赏到公主府半部坐部伎,便是养在这儿隔墙的院子,那院子中种了几株梨树,府中的人便仿着宫中的梨园,叫做小梨园。公主和小娘子如是想观赏,可到前头略坐一坐,招他们过来弹唱一曲。”

公主颔首,“也好!”

众人从琼雪亭折回,沿着莺舫旁的绿带桥过了溪,迎面是一座园中山,山势平缓,青石板山路蜿蜒而上,筑到山顶,山堂一间飞翘的檐角从葱茏草木中透出来,犹如展翅欲飞的飞燕。

阿顾轮舆行山路不便,一众人便不打算上山了,公主取了一个“寒山堂”的名字,又觉得堂名中带着一个寒字,终究不美,略皱了皱眉,她素乏捷才,一时竟也想不出替换的字来,低头瞧着女儿红扑扑的脸蛋,笑道,“留儿,不如你想着换一个名字吧。”

阿顾想了想,笑答,“我瞧着这山堂向两边延展,犹如伸出双臂抱着这山似的,不如便叫抱山堂吧。”

“抱山堂,”公主念了一遍,笑道,“这名字倒比寒山堂要强多了!”

从抱山堂绕过去,再往前走了一段路,便又看见一座楼阁,阁前植着一圃芍药,尚未到盛开的时候,但已然出现了点点花苞。阁旁立着一座六角圆亭,与对面一座高台相望。

公主和阿顾登上亭子,侍女们摆下了一张朱漆长案和两张锦绨月牙凳,案上放着海棠攒盒。不一时,小梨园中的抱着各色乐器的坐部伎到了。在阁下坐着端着乐器准备演奏。

公主吩咐道,“让他们奏一支清雅的曲子吧。”

齐娘应了,转身过去吩咐。

不一会儿,一缕管弦声响起,呜呜咽咽,很快的,数十只管弦齐声奏响,其声清越,悠扬无比。

……

坐部伎的演奏中日升月落,掩去了“颐香阁”的红芍药蕊色和“桐花台”上的飞檐高翘。阿顾再次在屋子里睡起,珠帘掀开处,几个丫头鱼贯而入,井井有条的伺候起阿顾梳洗,从寝室出来,到了次间。碧桐按摩了一遭后,沐浴换了衣裳,纨秋捧了一道青头鸭羹过来,青头鸭炖的烂烂的,里头点缀着煮的鲜脆可口的萝卜根、冬瓜、葱白。阿顾眯着眼睛喝了一口,只觉的滚滚热流滑入喉咙,含带这难以形容的鲜美可口滋味,笑着对纨秋道,

“若是能时时尝纨秋姐姐的手艺,便是给个神仙日子也不换了!”

纨秋端着羹鼎立在一旁,形容温婉,闻得阿顾夸赞,脸上一红,“奴婢愚钝,也只有这么一点手艺值得夸耀,哪里当的上娘子这么高的评价了?”

“当的上。”赖姑姑在一旁笑着道。

“这些日子,我冷眼旁观,你的灶上手艺着实不错。之前在宫里头,整个於飞阁的所有丫头手艺都不行,娘子日日用着的药膳只能由老婆子亲自动手做,老婆子已经老了,精力不足,如今既得了你,索性就把这药膳交到你手上去做,老婆子也可以偷一把懒了。”

纨秋进了春苑,自然也是听闻过赖姑姑的声名的,闻的赖姑姑这般说,听懂赖姑姑是打算将调理药膳的本事教给自己,不由喜不自胜,忙跪伏下去,拜道,“姑姑愿意教导纨秋做药膳的功夫,纨秋感激不尽。”

赖姑姑搀着纨秋起来,笑着道,“你何必如此?不过是点小手艺,不值得一提。说起来,咱们都是在小娘子身边伺候的,只要小娘子好,就是咱们的福分了!”

纨秋应道,“是。”转身又问阿顾,“不知娘子中午想用些什么?我这就去小厨房预备去!”

阿顾拍了拍胸口,“纨秋姐姐做的东西都好吃,我都想吃。”却又道,“上次记得吃过一次鸡丝饆饠,那鲜汤的味道十分勾人。”

“娘子不知道,”纨秋展颜笑道,“这饆饠看着简单,却是极看功力的。用切的细细的鸡丝和着鲜嫩时蔬做馅,用鸡汤做高汤,加菌丝提味,嗯,上头再加一个煎的嫩嫩的凤凰胎,娘子瞧着如何?”

阿顾刚刚用完青头鸭羹,腹中还有些饱足,听得纨秋这般形容,竟又有几分馋起来,笑着道,“再好不过了,你快快做来就是。”

纨秋笑着朝阿顾行了一礼,从屋子里出来,阿顾瞧着赖姑姑道,“这些日子有姑姑调理阿顾身子,阿顾如今觉得身子挺好的,每日手脚暖暖的,赖姑姑的功夫确实高明!”

赖姑姑笑着道,“这有什么。老身于调养一道上专精多年,敢说天下就没有胜过我的。小娘子若当真能一直听我的,又有着暖玉温暖身子,便是到了七老八十岁,老身都敢打包票,你的身子好着呢。”

阿顾握着胸前暖玉,只觉一股暖意直透掌心,朝赖姑姑扮了个鬼脸。

一阵春风吹过院子里的桃花,纨秋在廊上行走,心中计议着这一顿饆饠如何做方能更出色,昨儿灶下熬了一锅鸡汤,尚还在炉子上热着,再切一点黑色的菌丝,红色的胡萝卜,和着脆爽的冬笋,滋味再好不过了!

一名青衣小婢执着一束鲜黄的鲜花从檐廊上迎着走过来,见了纨秋,执手站在了一旁,笑着唤道,“纨秋姐姐。”

纨秋笑着道,“你忙着呢?”

“嗯。”秋香笑嘻嘻道,“碧桐姐姐让我去流云亭边摘一束新开的报春花,给娘子插在书房里!”

纨秋点了点头,心不在焉道,“这花开的挺好的,你快些去吧!”

秋香望着纨秋唤道,“纨秋姐姐——我把自个儿的名字改成桂香了!”

纨秋顿住脚步,愕然问道,“好好的做什么要改名?”虽然女孩子的名字并不是十分重要,但终究是家中父母起的,若是如乌芳那样,被顾娘子改了名字也就罢了,但娘子既然没有说,又何必要改自己的名字呢?

眉目清秀甜美的女孩儿笑着道,“我原来的名字犯了纨秋姐姐一个字,我比姐姐低一等,自然要避一避姐姐的。”

“啊,”纨秋不意如此,一时手足无措,顿了半响方吃吃道,“你不必如此,我们都是娘子身边的伺候的丫头,虽然等分有差,但说到底都是奴婢罢了,哪里讲究这个?”

“自然是要的,”少女天真烂漫,“姐姐是娘子身边的大丫头,又是公主特意指派的,本就比旁人要尊贵些,我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自然是要表示对姐姐的尊敬的。姐姐不必介意,我如今虽作了桂香,其实还是和原来一个意思,”吐了吐舌头,“说起来,桂花桂花,可不就是在秋天开放的么?”

纨秋一时无言,“你这丫头,随你吧!”到底,看着面前小丫头的目光便柔和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公主府的地图。不许嘲笑渣作者的渣画图功力!

花了些笔墨介绍一下主场。这是本故事的第一主场,公主娘的公主府,日后阿顾的郡主府,以及女主“包养奸夫”的地方。以后很多有趣、jq满满的情节会发生在这儿,我希望日后写到一些情节的时候,大家至少要清楚,这些事情究竟是发生在哪个地方。

爱大家!

ps:翻阅了下大纲,下一个高*潮情节,应该也不会远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