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丹园上)

天恩 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丹园上)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光如流水,转瞬间就到了三月二十。

这一日是姚良女丹园邀宴的日子,天气晴好,剪剪暖风吹在东都少女的裙角鬓尖,不带一丝凉感,反倒有着淡淡熏人之意。姚良女一早从魏国公府出来,策着爱马火凤驰行在洛阳大道上。火凤是一匹神骏的西域牝马,乃当年皇太子的姬泽赏赠,毛蹄滑顺,昂扬剽悍,皮毛是漂亮的胭脂色,在洛阳大街上扬蹄飞驰,漂亮的胭脂色皮毛如同拉成一道劲弦。转瞬间将两个大丫头落在后头老远。到得丹园前,姚良女勒住缰绳,从马背上跃下来,见面前丹园园门高大堂皇,黧黑的檐角飞宇翘起,园门青石匾额上秀致的楷书篆刻着“丹园”二字。

园门前花台上置着数十盆牡丹,有露珠粉、蔷薇叠、赛斗珠、种生黄、古铜颜、玉腰楼、美人面……每一盆皆有华彩之处,独自可称佳品,这样堆簇在一处,竟也无繁芜杂乱之感,反是铺成一片锦绣绚烂,令人目折。

她瞥见花台上一株虞姬艳装迎风招展,花色红的极是鲜艳动人,花盘饱满,托在苍绿牡丹枝叶之中,颤巍巍的极是动人,不由眼睛一亮,倾身上前,想要捧起花团,忽听得身后一个少女含笑道,“姚家姐姐仙人之姿,这盆虞姬艳装都要羞煞了!”

姚良女讶然回头,见一辆黑枣木双轴马车停在丹园门前,鹅黄衣裳的少女从掀起的马车帘子上下来,圆脸硕如满月,朝着她歆然款笑。

“丽哥,”姚良女见着旧友,面上泛出惊喜之色,迎了上来,“我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怎么……”

许丽哥抿嘴一笑,“阿姚你办的宴会,我怎么会不来呢?”

许丽哥乃是将作少匠许堂光之女,自幼与姚良女相识,二人关系极好。皇帝御驾东都,许堂光吊着车尾侍奉圣驾随行,许丽哥本是要一道前来的,却因着临行前忽然患病,只得将位置让给妹妹团哥。姚良女本以为这趟在东都是见不到好友了,只将帖子给了其妹团哥,没想到,许丽哥竟在这时候出现在丹园门前。

许团哥亦随着从马车上下来,瓜子脸十分清丽,长长的睫毛轻睐,笑着道,“姚姐姐,阿姐是三天前到东都的,我想着姚姐姐知道这个消息一定高兴,想要派人到魏国公府通知姐姐,没想到阿姐硬是不让,非要今天赶过来给姚姐姐一个惊喜,妹妹拗不过阿姐,真是没法子了。”

姚良女咯咯的笑起来,拍着许丽哥的肩豪迈道,“没问题。只要丽哥你到了,就很好了!”

许团哥跟在身后,瞧着二人相偕前行的背影,眸子里闪过一道羞恼之色,很快隐去,平静的跟了上去。

三位少女前后而行,一位米色衫裙、藕荷色锦半臂的女子从园门中迎了出来,盈盈笑着道,“小娘子们来这儿,倒叫丹园牡丹都备感荣幸了。奴是这座丹园的管事娘子,唤做枝娘。几位小娘子已经在莳花台上等候。三位小娘子请随奴家进来。”

姚良女见这个枝娘面目修俊,人才出众,倒生了一点好感,点头道,“有劳枝娘了!”

丹园乃东都名园,占地六百亩,植有二万六千余本牡丹。过门入庭,几位小娘子视野便霍然开朗起来,园景秀致,亭台楼阁如星辰棋盘错落在其中,高矮疏致,各有匠心之处。或据楼台转角之处,或栽鹅卵路畔,或倚水池山阁,一簇簇牡丹拢于苍翠枝叶之中,迎风摇曳,吐露芬芳,俱得精心照料,长势喜人,时而可见难得一见的珍品,如姚黄、魏紫、昆山夜光、赵粉、青龙卧墨池、娇容三变……,如半遮半露的美人儿,掩映在竹影芭蕉之后,绰约生姿。

远远望见一处高台,董枚娘立在台上六角圆亭间,一身蓝色骑裳,眉宇间带着一丝英气,笑着道,“姚娘子可总算来了,众家姐妹可都在这儿等的久了!”董枚娘是河南尹董康成之女。河南尹是目前东都本土官职最高的官员,董枚娘在东都自是东都闺秀之中的领头者,今日着着一身宝蓝色裳子,料子明丽挺括,裁剪的亦是十分简单利落,立在丹园春风之中,明俏飒爽。

姚良女颔首笑道,“我贪看一路的牡丹花姿,倒是来的迟了,还请众位姐妹见谅。”

莳花台上的少女们都笑着福礼道,“姚娘子这般说,实是不敢当。”让着姚良女与许家姐妹坐下。

这一日花会都是如今在东都中有名的闺秀,除了姚良女及董枚娘外,尚有勋卫中郎将杜从水之妹杜兴娘,洛阳令韩梓之女韩绵,左监门卫沈中郎沈安之妹沈紫嫣,东都考功司郎中魏子惠之女魏香,刑部侍郎曹耐之女曹美娥、东都刘氏的刘七娘子刘琼紫、太史令司缜之女司檀等人,一时间莳花台上莺莺燕燕,簇在花台周围环绕着的各色品种各异、花相富丽的富丽牡丹之中,端的是争奇斗艳,鸟语花香。丹园使女袅袅上前,将琳琅满目的时令瓜果一盘盘置放在花台洁白的桌布上,在各位小娘子面前的白瓷莲花盏中倾入五色饮子;

枝娘领着使女捧了数个托盘上来,盘上盛放着二十多枝切花牡丹,笑道,“今日能得各位贵女降趾丹园,实是丹园的荣幸!小妇人特意择了些牡丹,送给各位小娘子赏玩挑拣。”

众位少女面上都露出欣然之色,其时簪花为大周仕女习俗,名门贵女自小在家中就会接受教育,什么时令当择什么品种的花,花的色相如何品评高下,又如何与自己的衣裳发髻相配,都是高深的学问,需贵女们在闺中学的纯熟的。此时使女捧在盘中的切花俱都是新从枝头上切下来的花朵,品相完好,大小各异,尚带着新洒的露水之意。

其中有一株大王红,花盘硕大,色泽纯正艳丽,最是珍贵不过;又有一株二乔,同花紫粉二色相嵌,瓣底带着点点墨紫色斑;一株御衣黄,色泽明媚,蕊心金黄,皎皎可人;一株黑牡丹,花盘玲珑,浓秣妩媚。其余盘中花亦是牡丹之中上品。

杜兴娘上前立在花盘前,左右朝着众人张望一眼,笑着道,“这朵大王红花相最大,花色又最艳丽,想来最适合阿姚了!”捻了盘中的硕大醉颜红,簪在姚良女发髻之上。

大王红为红牡丹中珍品,花盘硕大,色泽亦红的极正,历来为人称道,但闺中女子会择簪此花的人并不多,并无它故,因着这王红硕大明艳,不是每个女子都能够撑的起来。若簪花女子气质偏于平庸,则簪这王红,气场便显的稍稍小了,会被头上簪花压下去,反倒做了花的陪衬。姚良女天生容色美艳,额头饱满,倒是相得益彰,此时簪了这株大王红,人与鬓边的硕大红牡丹相映,端的是艳压全场,灼烫着人的眼移不开去。

许丽哥的目光充满赞叹之色,拍着手喜滋滋道,“果然只有阿姚适合戴这株大王红,这满场里除了你,还有谁适合呢?”

姚良女抚了抚鬓边的牡丹,灿然一笑,笑靥生香,“各位妹妹别只管着看我,这儿还有好些花呢,也都择了心仪的簪上吧!”

众女一笑,都称了是,便都各自择了盘中牡丹花。

董枚娘簪了那株二乔,杜兴娘簪了御衣黄,许丽哥簪了睡鹤仙,许团哥簪了玉簪白,沈紫嫣簪了玛瑙盘,韩绵簪了烟绒紫、魏香簪了黑花魁,一时之间莳花台上争奇斗艳,人比花俏,花映人娇,真真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众女围着花台说话,魏香酌了一口白瓷莲花盏中黄色的江桂饮,笑着道,“今日咱们姐妹在丹园相聚,这五色饮虽好,口味却未免失于绵软。不如换了酒来,这丹园的桑落酒倒有些许名气,不如让她们上一些吧!”

桑落是汝州一带所产酒酿,口感甘醇,劲道也颇清浅,很适合闺中女儿饮用,东都女儿惯饮此酒,众女都无异议称好。姚良女便转身吩咐丹园使女,“将席上的五色饮撤了,取桑落酒来。”

使女柔驯应了,撤下五香饮后,换了一套琉璃酒盏,复奉上一桶桑落酒。

碧绿的桑落酒斟在琉璃盏中,色泽澄澈清透。刑部侍郎曹耐之女曹美娥端起桑落酒,瞧了瞧上首姚良女美艳的侧颜。姚良女乃贞顺姚皇后侄女,素来受圣人宠,长安人私下说起,都说这位姚娘子日后多半是要入主中宫的。她心中有意讨好,盈盈笑着道,“都说王红是红牡丹中最艳硕的一种,我瞧呀,倒是不如姚娘子容颜娇艳。美娥趁着今儿有幸,在这儿敬姚娘子一盏,说不得日后怕是这个机会了。”

这话说的有些怪异,许丽哥忍不住望了她一眼,奇道,“美娥你瞎说什么?日后怎么就没机会敬姚姐姐酒了呢?”

曹美娥觑着姚良女,抿唇笑眯眯道,“我倒是想呀,只怕是,着到时候姚娘子已经进宫了呀!”

大周皇后乃是圣人正妻,母仪天下,姚良女若真的做了皇后,日后与臣女便是有君臣之别,便是有机会同宴,这酒也不是再能够随随便便就敬的了!

众女恍然明白她的意思,都扑哧笑出声来,拊掌称是。姚良女一时大羞,嗔了曹美娥一眼,“你可别浑说,圣人可从没有说过接我入宫呀!”话虽如此,面颊上却泛起动人红晕,脑后髻上醉颜红硕大花盘托着粉面香腮,眸中流动欢喜神采,艳丽倾人心魄。瞧的台上小娘子们呆了去,待到回过神来,便有几个小娘子在心中想着:瞧着姚良女这神色,谣传中说姚氏女封后一事,倒多半不全是虚影,倒是有几分痕迹的。心中对姚良女愈加谨然起来。

曹美娥咯咯笑起来,“是我不好,说错话了,我便满饮这盏桑落,算是给姚姐姐赔罪了!”

三月暮春正是一年中最好时节。温煦的阳光从云天之中射下来,照在丹园之上,园中各色珍品牡丹在阳光雨露中肆意生长,吐露芬芳,五颜六色的蝶儿展着美丽的翅膀在花冠之间穿梭。桑落酒酒液香醇,少女们饮过几巡,面上都泛起了淡淡红晕,魏香上前打圆场道,“圣人之事不是我等臣女可以轻易议论的,不过姚娘子得圣人宠爱,也是众人皆知的。”摇晃着琉璃盏中碧绿酒液,盈盈笑道,

“姚娘子,东都人素爱牡丹,丹园乃其中翘楚,名品倍出。我在东都也曾听人说长安近些年来也大力培养牡丹,您是两边都到过的,觉得这牡丹究竟是东都好呢还是长安好?”

姚良女不由怔了怔。

洛阳地脉宜种牡丹,前朝洛阳便名花云集,本朝应天女帝长居东都洛阳,素爱牡丹,于宫廷禁苑之中收集天下名品,以供观赏;民间名园亦遍植牡丹,街巷之间植花人辈出,毎逢牡丹花开之时,携文武百官游园赏花,洛阳牡丹由此称善。丹园便为其中佼佼者,园中牡丹花本繁多,如姚黄、魏紫、昆山夜光这般的名品更是迭出;帝都长安植牡丹的风尚却是从先帝神宗皇帝建兴末年兴起的,洛阳人宋单父善种花,神宗姬琮召其于骊山种一万多本牡丹,花色各不相同,蔚为长安盛事,但时日终究尚短,此时于牡丹上却不及东都。只是姚良女乃岐州人氏,自幼在长安长大,心中自是偏着长安的,于是笑道,

“洛阳气候明媚,一年雨水也丰沛,这儿的牡丹受地气滋养,开的便更明媚些,丹园牡丹也确富丽繁盛,国色天香;但长安古朴肃穆,天气干燥,培养出的牡丹劲干精粹,更有风骨,二者各有好处,说起来,我还是偏爱长安的牡丹些。”

丹园花会上的闺秀本就分为随父兄圣驾从长安巡幸和东都本地两帮,姚良女这般说,这些长安贵女自是以为然,眉目带笑;东都闺秀便都心中不足,却不好和姚良女对衡,不由将目光投向这一行人的领头人董枚娘。

董枚娘微微一笑,将手中琉璃盏重重的放在台上,嫣然道,“姚娘子客气了,休说牡丹,这丹园的牡丹在姚娘子的芳容之下都不敢盛放了呢!”盈盈忽的一转,轻轻道,“今日天光清朗,咱们在莳花台小坐无趣,咱们不如寻个乐子耍耍吧!”

众女闲坐无趣,听着这提议,便都生了兴趣,同声赞好。董枚娘向魏香投了个眼色,魏香领会得她的意思,垂下头来,一双黑泠泠的眼珠儿梭梭转了一圈,笑着道,“这可叫人为难了!咱们这些人玩耍做乐,若是做诗呢,司妹妹是得擅胜场了,但杜妹妹、沈妹妹出身将门,可就头疼了;若用投壶之类的比试呢,杜沈两位姐姐是高兴了,我却是定会喝到醉倒了。可不知如何是好呢。”

董枚娘嗔着道,“就你事儿多,依你说该如何是好?”

魏香环视众人一眼,笑着道,“这两般都不好,酒令也没有一个清新雅致的,依我说呢,咱们不过是取个耍乐的意思,不如便选最简单的击鼓传钩吧!”

董枚娘便望向姚良女,“姚娘子,你觉得如何?”

姚良女素性秉直,惯来不爱那些文雅的诗词酒令,倒觉得魏香的话更和自己的心意,点头道,“就这样吧!”

魏香眸子含着浅浅笑意,拍掌嫣然道,“既都依我的意思,我就取个巧,便做这击鼓的令官吧!”

“那可不成,”韩绵和沈紫嫣扯住魏香的袖子,“既是要玩耍,便当然要大家一块儿了。魏姐姐想要偷懒可不成。”

魏香做意挣扎,只是总挣不脱她们的攀扯,无奈道,“真是没办法,怕了你们了。”转身吩咐身边小使女阿秀,“阿秀,你去做这个击鼓的差事吧!”

阿秀福身应了,命丹园使女取来一面小鼓,悬挂在莳花台南侧,回头盈盈笑道,“各位娘子,您们虽都是贵人,但做这击鼓传钩之时,可都要听婢子号令。待会儿婢子擂鼓,众人传递玉钩,到婢子鼓声一停回过头来,玉钩在哪位小娘子的手上,这位小娘子就需饮一盏桑落酒。若是赖账婢子可是不依的!”

董枚娘悠悠笑道,“你就放心击鼓吧,咱们这儿在座的哪个不是金尊玉贵的女儿家,谁还会赖账不成?”

阿秀垂头福了福身,“董娘子说的是,婢子妄言了!”果然是转身提起一个红头小槌,擂起鼓来。“咚、咚”的秀气的鼓点声在莳花台上响起,一枚白玉钩在座上各位娘子的手中传递,待到鼓声倏然一停,阿秀回过头来,姚良女手中恰恰握着一枚白玉钩。

“看起来这中了头彩的就是姚娘子了!”魏香盈盈笑道,执起台上鎏银牡丹执壶,在姚良女的琉璃盏中斟了一盏桑落,“娘子请用!”

姚良女挑了挑秀眉,将盏中桑落酒一饮而尽,向着众人亮了亮盏底。众人都赞道,“痛快!”董枚娘也拊掌赞道,“姚娘子果然爽快!”

“自然。”姚良女盈盈一笑,眉宇之间意兴飞扬,“咱们都是好好女儿家,不过是一杯酒水,难道还兴婆婆妈妈不成?”

阿秀露齿一笑,扬头道,“姚娘子这般痛快,婢子实是佩服之极。还请各位娘子继续准备好了,奴婢这就要继续击鼓了!”

这一番下来,果然是鼓点落在谁的身上,谁便端起酒盏饮了。不知怎么的,姚良女觉得今天饮的酒有些多,今日的桑落酒又特别的甘醇甜美,意兴熏然,一张粉面酡红似桃花一般,洛洛惊唤一声,“娘子。”众人转头去看,见她已经是趴在案上,双眸闭合昏昏沉沉睡去。许丽哥忙起身去查看,愕然道,“姚姐姐这是醉了!”

“怎么会?”洛洛愕然,“我家娘子里平日酒量不小呀,今儿怎么……”众人也都有些惊奇之意,丹园供给女客的桑落并不是烈酒,姚良女喝的虽较旁人多了些,但远不到酒醉地步。

董枚娘跺了跺脚,“哎呀,”懊恼道,“若早知道姚娘子酒量这么浅,咱们就不该让她多饮了!”

“姚娘子已经醉成这般了,”刘琼紫笑着道,“不如让园子里的人给她寻个地方歇一歇,也算醒一醒酒吧!”

苏苏、洛洛也没有旁的法子,不一会儿,枝娘便领着园中使女赶了过来,笑着道,“各位娘子可是有什么吩咐?”

“枝娘,”韩绵向着伏在案上的姚良女努了努嘴,“姚娘子刚刚多喝了点,如今是醉的狠了,你拣一个干净的楼阁让她歇一歇吧!”

枝娘看着亭中醉倒的姚良女,面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随即堆叠出和气春风的笑容,“不若这样,从这儿过去园子中有一处阁子唤作丹阁,倚池而筑,景色清幽,平日里少有人来的,最是清净不过,奴婢领着姚娘子过去,在那儿歇一会儿,想来到了下晌就清醒了。”

董枚娘微微一笑,“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弯池子如新月,碧水泛波,池畔种着一丛绿牡丹,花苞攒成小球,掩在苍碧的花叶之中,深深浅浅,丹阁横卧于池波之侧,秀丽玲珑。几个丹园小丫头守在阁前,远远的见了枝娘,忙屈膝致礼,将阁门打开。许丽哥扶着姚良女绕过阁中的漆绘嵌朱缘富贵牡丹屏风,将姚良女安置在屏风后的枣红云母榻上,扯过一旁的鹅黄绣牡丹锦衾替她盖好,抬起头来,打量着这座小阁,见阁中布置清雅,屏风一侧铺设着朱色榻几莞席,南墙之上挂着一幅牡丹花开图,上面题着王禅的牡丹诗,南窗下的绿釉托红牡丹香炉。不由得心中暗赞一声,

枝娘吩咐小丫头放下了窗上的绛纱帘,又亲自为绿釉托红牡丹香炉添了安息香,转过头来笑问,“几位小娘子瞧着这丹阁可还满意,若是有什么需要添补的,尽管吩咐下来,奴家这就去办。”

许丽哥点了点头,客气道,“这儿收拾的已经很好了。劳烦枝娘姐姐辛苦了。”

“许大娘子客气了,”枝娘低头道,“能够服侍姚娘子,是奴家的荣幸!”

许丽哥瞧着榻上沉睡的姚良女,有些担心,目光不错,道,“刘七娘子,妹妹,我留在这儿守着阿姚,你们先回莳花台吧!”

刘琼紫尚没有开口说话,许团哥已经是上前挽着许丽哥的手,脆生生笑道,“阿姐,姚姐姐歇在这丹阁,有自个儿的丫头守着,能出什么事?您非要留下来,园中的姐妹们听了,知道的说是你和姚姐姐感情好,想留下来陪陪她,不知道的,倒以为姐姐你是想讨好未来的皇后呢,对咱们许家的名声可不好。”

“这——”听许团哥这么说,许丽哥也犹豫起来,最后咬了咬牙,转身吩咐道,“苏苏,洛洛,你们两个好好守着娘子,莫要让姚姐姐受了惊。”

苏苏和洛洛轻轻福身,恭敬应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