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问父)

天恩 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问父)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顾不以为然的抿了抿嘴,但陶姑姑这是老成持重之言,确是为自己着想,于是作出一副顺服的声气,“陶姑姑说的是,是阿顾当时欠些考虑了。”

陶姑姑微微一笑,扣下第二枚手指,肃声道,“其二,刁奴无状,你惩治于她本是应该的。但娘子应当知道,你是主子,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婢,你亲自出面和她计较,无论对错,已经是失了身份。也亏了那个刁奴心虚,也没见过大场面,见了你的势头,自己心里头就怕了;若她是个刁钻的,当场狡辩的你下不来台,你却要反而受制了。娘子今后若要处置这样的刁奴,大可将话交给身边的人去说。”

“单就这两样便算了。毕竟娘子幼时少人教养,不懂很多东西,也是情有可原。娘子真正做的不当的,还不在于此。”陶姑姑面色肃重,“娘子做的不当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娘子处事之时情绪过于失控。诚然,小娘子当时骤然得知自己身世,念起自己多年受顾家薄待,情绪激越了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老奴在宫中待了这么些年,明白一个道理,人凡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下的决定多半是不理智的,事后想想多半会后悔,可是当时情绪驱动身不由己。所以为上位者需冷静处事,不应让自己为情绪所制。一旦为情绪所制,便容易做下错事,日后后悔莫及。”

阿顾悚然而惊,回想当日种种,背上不由惊出一层冷汗来,这才心悦诚服,深深拜道,“姑姑金玉良言,我受教了!”陶姑姑忙伸手扶住,眸中不由闪过一丝柔和的笑意。“娘子言重了,老奴愧不敢当。”

二人相视一笑。在这座宫廷之中,主子和奴婢虽尊卑分差,却也是相辅相成,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做主子自然是想要挑选忠诚能干的下人,对于陶姑姑而言,太皇太后既然把她给了顾娘子,她日后的命运也就和阿顾息息相关,她自是希望阿顾一切皆好的,毕竟对于一个仆人,拥有一个聪慧自省的主子,总要比愚笨的来的好的多!至此,陶姑姑算是奉上了自己的忠诚,阿顾也暂时收服了陶姑姑这个掌事姑姑。主仆二人都甚是满意。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存以甘棠,去而益咏。……”少女童稚清甜的声音在和光殿中响起。芭蕉簌簌作响,细雨蒙蒙落下,打在和光殿檐之上,激起一片水雾。支摘窗下,公主低头瞧着认真念诵《千字文》的爱女阿顾,微微一笑。殿中回雁黄铜长擎宫灯灯光微微摇晃,照在她的面颊上,映出一段暖黄光泽。

阿顾自小流落在外,在湖州的时候只随顾家姐妹一道认了几个字,后来罹患足疾之后,便困守在老宅床榻间,再也没有碰过诗书笔墨,公主幼承庭训,亦是饱读诗书,如今既找回了爱女阿顾,自是要将这启蒙的事情重头拾起的。《千字文》是大周幼儿通用的启蒙书籍,丹阳为阿顾启蒙,便也择的也是这本书。

细雨打在庭前台阶之上,泛起一痕水渍,和光殿中气氛温融,空雨打起帘子悄无声息的进来,将室中绿底描金镂空牡丹纹香炉中的安息香换了,回过头来,瞧着书案后教书读诵的公主母女,唇角扬起会心一笑。

“阿娘,”阿顾抬头问道,“我都九岁了,才开始学这千字文,是不是太笨了啊?”

“怎么会?”公主失笑,抬头瞧了阿顾一眼,声音亲昵,“咱们的留儿那么聪明,只用了这么些日子就学了大半本《千字文》,阿娘可觉得你很棒呢!”

“真的么?”阿顾恋慕的望着阿娘,一双荔枝眸闪闪发亮。

“当然是真的!”公主咯咯大笑,低头将阿顾揽在怀里,在阿顾额头亲了一口。

“空雨,”公主转过头对着一旁的美貌宫人道,“待到留儿日后学到诗书的时候,你也来教导她一二吧?”

空雨涨红了脸,低下头去嗫嗫道,“公主您说笑了。小娘子是金贵人,奴婢是什么位份上的人呀,哪里有资格教小娘子写诗呢?”公主身边有四个以佛意取名的大丫头,空雨是其中容貌最美的一个,细致的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带着风拂水面的娇羞。有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盘账功夫,却内向怕见生人,见了生人便容易面红耳赤,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这有什么?”公主不在意笑道,“你们四个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瞧着和自己的女孩儿也没有多大区别,教导一下留儿有什么关系?”

“哦?”阿顾抬头好奇问道,“空雨姐姐会作诗么?”

“是啊,”公主转向阿顾笑道,“留儿,你怕是不知道吧?空雨虽然不爱说话,于诗书之道上却有奇才,若不是在我身边拘着了,在宫外头的话,如今也算一个小才女呢!当日作的那首荷花诗,是怎么说的来着,‘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对仗公整,文采斐然,先帝听了也赞了一声清丽别致呢!”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阿顾重复念了一句,想象着诗句吟诵的景象,赞道,“果然诗句很美,空雨姐姐确实诗才别致。”空雨却连连摇头,羞的连脸都抬不起来,吭吭巴巴道,“先帝只是……只是觉得空雨是一介奴婢之身,能写出还像点样子的诗句,才随口,随口赞了一声。若奴婢是和旁人一般自小受教导的,怕,先帝就不会赞了!”

公主瞧着空雨这般赧然,不忍她为难,笑着道,“好了,你将水盂端出去换上清水,下去,再捧一盘新切的果子进来。”

空雨屈膝应“是”,端起案上的朱红卧鲤水盂退了出去。看着她的背影走的很急,仿佛逃难似的。

公主看了一眼阿顾,开口道,“留儿,伽兰、空雨、默莲、圆秀四个都是我身边的丫头,这些年,你不在阿娘身边,阿娘宫中寂寞,便将她们看的很亲,日常里可能看重她们一点。可留儿,你才是阿娘掏心挖肺疼着的孩子。你知道么?”

阿顾瞧了阿娘一眼,笑着道,“阿娘以为什么呢?我心里其实很感谢四位姐姐。我不在的时候,有她们陪在阿娘身边,阿娘方会得了许多欢乐啊!”

公主瞧着阿顾会心一笑,她蹉跎半生,只得了这么一点骨血,着实将这个女儿看的如眼珠子。小女儿这般贴心,公主只觉得一颗心都浸在暖暖的温水中,通泡酥透,伸手刮了刮阿顾的小鼻头,笑道,“好了,快点继续读《千字文》吧。”

阿顾嘻嘻一笑,重新执起书卷,朗声诵读道,“……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犹子比儿。

阿顾念到这一句,不由心中一扯,微黑的眸色微微凝住,诵读的声速也渐渐慢了下来。

公主听她念诵的声音停住,不由望了过来,疑惑问道,“怎么了?”

“阿娘,”阿顾抬头看着公主,丹阳公主的笑容在宫灯晕黄的光泽下分外温文,公主有着一双秀美的眸子,笑起来的时候分外柔和好看。阿顾忽的问道,“都已经过了这些日子了,阿爷那可收到留儿回来的信了?”

公主一怔,身子陡然间一僵。

阿顾的心微微沉下去,握着书卷的指尖缓缓发白。

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着自己的爹娘的。阿顾自然也不例外。久别重归,她恋慕着疼爱自己的阿娘,也着实思念着长安自己未曾见过的阿爷。可是……自己并不傻,在太初宫的日子,公主很疼爱自己,她几乎仿佛是愧疚似的,将从前所有欠失的母爱统统补偿在自己身上,阿顾每一次倚靠在这样的阿娘怀中,几乎要被温柔的母爱溺毙。可是这样的阿娘却很少在自己面前提起阿爷。除了初次在同心阁相认的时候草草提过一次,之后便对阿爷分外回避,甚至再也没有在自己面前提到过自己的阿爷……

人静无声的时候,阿顾时常想……阿爷和阿娘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是不是阿爷曾经对不起阿娘,或者……阿爷并不喜欢自己这个女儿。想到有这样的可能性,阿顾十分难过,可是……无论如何,那终究是自己的阿爷呀!

“阿娘,”她扯着公主的衣袂,抬着一双荔枝眸殷殷追问,“阿爷可知道留儿回来了?他有没有话给女儿?……他会不会赶到东都来”……看……我。

公主怔了一刻,笑的极为勉强,“留儿,阿娘知道你很想你阿爷,可是你阿爷怕是没法子来看你。”

“为什么?”阿顾急急追问。

公主嘴角的笑意几乎支持不住,旁顾左右而他言,“许是你阿爷事情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走一趟东都。”

阿顾稍稍失落,可是很快就继续振作起来,“就算阿爷真的抽不出时间来,他也可以派个管家下人来东都,好歹来看看我呀?”

公主嘴角微翕,无言以对,望着阿顾殷殷的神情,一张脸苍白到了极处,几乎要倒下。朱姑姑连忙上前,扶住公主摇摇欲坠的身子,大声劝道,“小娘子,你就别难为公主了!”

阿顾愕然,陡然住口,看着面前的公主主仆。公主和朱姑姑主仆俱都面色惨然,公主坐在一旁,低下头默默垂泪,朱姑姑望了公主神伤的神情一眼,咬了咬牙,请求道,“公主,有些事情终究是瞒不住的。既然小娘子想要知道,咱们便告诉她吧!若你不想开口,便由老奴代说就是了。”

公主闭了闭目,转过头去,苍白的脸上滑过一道泪珠。朱姑姑知道公主这便是默许了,转过头去,朝着阿顾道,“小娘子,从前的事情,公主本想当做过去了,掩了再也不提。可那终究是你的阿爷,你想要知道他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你阿娘已伤透了心,老奴从小侍候在公主身边,随着公主一道出嫁国公府,亲自伺候着小娘子出世。国公的事情老奴都一清二楚,便由老奴代她来说吧!”

阿顾浑身微微颤抖,不自觉的伸手碰了碰脑后簪着的黄铜鱼簪,于是定了定心神。铜簪特有的温润手泽传导给自己勇气,就好像小时候,顾大母抱着自己在膝上温暖的温度。顾大母是个有着人生智慧的老妇人,她曾经教导过自己: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学会勇敢面对。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到最后,你终究是要转身面对。

这世上,总有些事情是自己必须面对的!

她开口道,“朱姑姑,您请说吧!”面色平静,眸似琉璃。

“小娘子,”朱姑姑娓娓叙述的声音在和光殿流淌,“你阿娘是仁宗皇帝的第六女,生母为冯太皇太后,是最尊贵的嫡公主,仁宗皇帝一共有十个女儿,其中,只有先肃明杜皇后留下的永泰公主,你阿娘,还有太皇太后的小女儿玉真公主是嫡出。公主幼承庭训,钟秀贤良,最得仁宗皇帝宠爱,太宁五年(周历82年)受封丹阳公主,封邑丹阳是个十分富庶的地方。仁宗选了韩国公顾伉嫡长子顾鸣为驸马,第二年春天,公主出嫁的时候,当真是十里红妆,满目生辉,第一抬嫁妆进了韩国公府,最后一抬嫁妆还没从宫门中出来呢!”

阿顾听的入神,不禁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啊,”朱姑姑怔了怔,回过神来,“后来,仁宗皇帝驾崩了,你皇舅舅神宗继位,没几年,你祖父韩国康公也去世了,驸马继了韩国公位,奉上命赴营州统率兵马,你阿娘跟着他去了营州,建兴九年(周92年)在外头有了你。第二年,驸马带家眷回京述职,途径关内道延州的时候,带着你和你庶长姐顾嘉辰一同上街游玩,集市中人多,驸马疏于关照,不知怎竟将你给弄丢了,待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好一阵子,贼人早就将小娘子抱的远了。后来当地官府派出大批人手在延州内外搜寻,却再也找不到小娘子的踪迹。”她背过身去,偷偷拭了一把泪,忿然道,

“小娘子,你阿娘嫁进顾家十年,方才有了你,将你看的和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经此一事,经受不住,大病了一场,病好了之后心也灰了一大半,避入宫中休养,日子过的和槁木似的,直到前些日子将你找了回来,这才又鲜活起来。”

阿顾静静的听着,一双手在袖子的掩蔽下攒的紧紧的,缓住了自己的丝丝心脏抽痛。金尊玉贵的大周嫡公主嫁入夫家,十年功夫才有了这么一个女儿,却偏偏夫君因为疏忽将自己的女儿弄丢掉了,公主又如何能够不伤心?公主为了女儿离开夫家,避入皇宫,不问世事,直到自己重新归来才终于恢复了生气,自己身为她百般疼爱的女儿,又如何能够舍了阿娘去寻阿爷,再伤害疼爱自己的阿娘呢?阿顾投入公主怀中,哭道,“阿娘,你别难过,我再也不问阿爷了,再也不要他了!”

公主早已经是泪落如珠。将女儿瘦弱的身体狠狠抱在怀中,不住呢喃,“留儿不哭,不哭,阿娘什么也不求,只要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