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133章 二一 朱夏花落去(之荣光)

天恩 第133章 二一 朱夏花落去(之荣光)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原王氏数百年底蕴,东都洛阳虽然不是王氏故土,但观德坊的大院每一处陈设都可以窥见千百年的荣光。王氏七郎君王梓山一身青衣,宽袍缓带,在四面开轩的敞堂上坐下。

王颐恭敬的立在一旁,执手拜道,“七叔。”

“是大郎啊!”王梓山敞声笑道,“自三年前一别,咱们叔侄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见了。”

“是,”王颐声音中也露出了一丝笑意,“七叔行踪不定,侄儿也时常惦记!。”

太原王氏裔枝极多,作为嫡支梓字辈的男丁,王梓山博学多才,成年之后并没有入仕,而是游历天下,纵情诗酒。为人行事颇有天真之处,但时常有不意出的真知灼见,太原王氏上下却没有人敢轻忽这位王七郎,就是连如今的族长王梓怀都要重视这位弟弟的话语。

此时,王梓山放下手中的绿玉斗,捋了捋黝黑的胡子,问道,“大郎,听说你前些日子见过圣人了,你觉得咱们如今这位圣人是怎样一位君主?”

王颐坐在一旁,淡淡一笑,道,“今上虽然年轻,瞧着却是个有大志向的,若气运不差,许是在他的手上真的能重现太宗朝荣光!”

王梓山目中露出一丝诧色,“你竟然对他评价这么高?”世族绵延数百年,王颐乃太原王氏的嫡长子,倾家族全力培养而出,自幼心高气傲,虽然礼节疏离,但能从他口中得一句赞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姬氏这位年轻君主能够得到他这么高的评价,想来确实不是凡物。

他捻须沉吟片刻,“既然如此,这位君主倒也值得咱们王家报效了。若阿鸾当真能做这个皇后,倒也算的上是般配了!”

大周共有四个地域集团,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江左和代北士族早已没落;姬氏起自关中,作为关陇士族的代表得到天下。因此关陇士族势力最强,左右着周初政局。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多年战火打击,但历久弥坚,根深蒂固,到周朝初年仍繁荣昌盛。

周朝早年,山东世族在天下人心中地位颇高,大周名相、重臣皆争相欲与之结婚姻,亦哄抬了山东世族的门楣。太宗皇帝心中不豫,命臣子修《氏族志》,抑制山东世族门楣。但太宗皇帝纵然不愉山东高门,到了给自己心爱的嫡幼子晋王姬渠择妃的时候,依旧选了太原王氏的女儿。这位晋王姬渠便是后来的高宗皇帝,其元后乃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也是太原王氏女,却不是嫡支出身。数十年后,新帝姬泽再次择后,若此番王合雍当真雀屏中选,成为大周皇后,便也是百年来第一个山东世族嫡支女郎做大周皇后。

“不,”王颐摇头,道,“恰恰相反,正因为圣人是个明君,所以我反对让妹妹进宫做中宫皇后。”

“哦?”王梓山讶异,“这是为何?”

“自古明君都是心高气傲之辈,如何容的下咱们山东高门在大周特殊的地位?”王颐仰起头,侃侃道,“太宗修《氏族志》,女帝修《姓名录》,都是此等明证,圣人如今被朝事及北地节度使孙炅缚住了手脚,若他当真有本事,日后解决了这诸般事情,如何能不压制山东士族门楣?到时候,阿鸾是王氏的女儿,又是姬家妇,夹在其中,要如何自处?”

他唇边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阿鸾是我同母胞妹,我心疼她,宁愿她缔婚门当户对,嫁入一同门楣的五姓七家中。便是下嫁下一等家族,也好过日后会受这般的罪!”

王梓山闻言眉目一扬,流出一丝锋锐傲然之色,“咱们山东世族显赫数百年,也不至于就此没落吧?再说了,”顿了顿,“听说姬家的男人历来对妻子颇有情分,阿鸾既美且慧,若圣人得了阿鸾为妻,日后不见得会做出不容情的事来!”

王颐垂眸嗤笑,“这等瑰色轶事七叔还真当真啊!”

他顿了顿,深深道,“似咱们这等人家,看待这等事情,从来不该以风花雪月,而应当以两个势力联姻来论处,这也便是咱们山东士族尚婚姻意义所在。”

王梓山沉默片刻。自东汉之后千百年来,皇权更迭,世族大家稳固传承下来,他们占据了权利最甜美的果实,便必须分薄皇权的饼子。南北朝时代皇权积弱,为了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只得与世族共治天下。如今到了大周朝,周朝统治稳定,又出了数任雄主,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利地位为世族分薄了过去,便一力加强皇权,打算将占据了权益的世族打压下去!

大周立朝百年,昌盛兴旺之相已显。国安则民富,民间生活渐渐富足,纸笔造价渐渐下落,雕版印刷的出现使得书籍也成了百姓能够接触的到的名物。世族对于知识的固守垄断渐渐被打破了一丝缝隙。长远来看,世族的尊荣注定要没落。

平民百姓习惯了将世族看的高高在上,自以为世族各处皆是完美。其实并不知道,所谓的世族高门,外表看着光鲜亮丽,本质上亦是政客。平日里虽然,到了生死存亡关键关头,为了家族的绵延,可以将一切所谓的节操都放弃。五胡乱华之时,大部分士族随着晋王氏东迁,留在北方的士族,为了延续家族的荣光,便效忠了元魏异族朝廷。

大周兴起之后,太宗、高宗两朝帝王为提升君权,力主改变了天下“重姓氏”为“重官职”,又兴科举制,一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打破了世族对朝堂政权的垄断,此两件事,便是对世族的重重打击。山东世族虽因百年底蕴,人才出色,在朝堂上依旧占着一定分量。但再也不复南北朝的风光。

当时的世族掌家人为了对抗关陇,维系百年来的尊荣,一力寻找着办法。应天女帝得势之后,为打压在朝堂上占据了优势的关陇世族,巩固自己的统治,急需联盟之力,女帝薛氏母系乃弘农杨氏,亦系世族之列,山东世族投靠女主,五姓七家出色人物颇多,在朝堂上占据要职,女帝靠着山东世族的助力,彻底打垮了关陇集团,树立了君临天下的权威。山东世族也因此保全了实力,得了一丝松缓之机。

如今数十年已经过去,女帝早已作古,大周朝堂瞬息万变,山东士族又到了需再次抉择的关头。

“狸奴,”王梓山唤着侄子的小名,风流倜傥的容止也露出了一丝衰颓之色,“你说的道理七叔都明白,你倒是说说,你觉得,咱们如今该当如何作为?”

王颐唇角露出一丝虚渺豁达的笑意,“若真照侄儿所说,如今既君权咄咄,咱们抵抗不了,就任他衰颓就是了!世事变化多端,姬周一朝坐拥八百年江山,也终究没落;当初武王西出岐山,意气风发之时,又如何知道,千年之后,其亡兄伯邑考的后裔能够再度崛起,重新做了这个天下的主人?君不见,当年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门阀多么尊贵,侯景之乱中也不过付于一抔尘土,说起来,千百年前,天下人都茹毛饮血,又何来有世族之说?若门阀之事当真是该扔进作古堆里的东西,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这如何成?”王梓山大声反驳,面色激变。

当年太宗皇帝为其嫡幼子晋王求娶太原王氏女,太原王氏却嫌弃姬氏皇族谱牒不信,且数百年来频频联姻胡族,血统不纯,不愿与之联姻;如今太皇太后为新帝择后,太原王氏的女儿却作为候选人之一,与其余长安贵胄女郎一同赴宴,被太皇太后和玉真大长公主遴选。

这等屈辱对比之情,王梓山作为太原王氏的儿郎,如何不埋在心中,深深衔悔。

“狸奴,”王梓山沉声道,“旁人如何看、如何想世族的传承,我管不着。但我们不成。我们作为太原王氏族人,秉承了先人遗泽,便必须守护住太原王氏的荣光。”

王颐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山东士族绵延数百年,不乏出色子弟,对于士族的没落趋势,不是没有人看的出来。而对于世族子弟真正的痛苦在于,他们能够清醒的看到山东世族的势力渐渐衰颓,但他们出生在这个关口,无法凭着自己的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却必须维持住传承数百年世族的骄傲风度!

“七叔,我错了。”王颐道,“我既是王氏子弟,便自会负责起我的责任来。可是七叔,”他抬起头,望着王梓山急急道,“这等家族兴亡之事是我们男儿家之事,阿鸾是女子,可不可以不要把她扯进来?咱们寻个理由让她退下来,别去理会那劳什子选后之事了。”

王梓山垂下眼眸,默然没有说话。

王颐登时似乎明白了什么,面色微微一变,身子绷紧起来,“七叔,你这些日子已经收到了阿爷的消息么?”

王梓山望着王颐深深叹息,顿了片刻方道,“前些日子,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等族的人到了太原,大兄在屋子里和他们谈了两个时辰!”

王颐的目光中露出焦急神色,“圣人雄心大志,定然乐意接受有才人士的投效。咱们若要维护世族的尊荣传承,一定有其他的法子。没有必要一定牺牲阿鸾的婚姻呐?”

王梓山的目光望着年轻的侄儿,充满了怜惜之意,重重道,“狸奴,皇室重嫡子,若阿鸾此番当真能够正位中宫,且生下嫡子,日后这位嫡皇子多半便能继承皇位。下一任皇帝身上带着世族的血脉,便总要对世族宽容一些。山东世族也希望新帝能够出自世族女子。阿鸾生当其时,是最好的人选。且她自己身为太原王氏的女儿,也有自己的自觉。你也能够想到,她会不会答应?”

王颐登时怔住。双手无力的垂下来,目中露出了深深的痛苦之色!

太初宫中火树银花,翔凤髻、长长水袖的宫人在台上跳着柔美的舞蹈,杜永新立在台上,《太平景》悠扬的歌声响彻集仙殿。“圣人,”薛采举起面前的黄金鸳鸯纹酒盏,对着身边的姬泽殷殷道,“臣妾敬您一盏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