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129章 二一 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树)

天恩 第129章 二一 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树)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场风波过去,太初宫中恢复到从前的宁静。【92KS. 】阿顾每日里在太初宫中读书习画,闲时去弘阳殿与姬泽略聚一聚,日子过的惬意。

“顾娘子的这幅《落日归鸟图》手法越发成熟了!”飞西殿销金帘幕低垂,圆性师太一身青灰色缁衣缁帽,侧身坐在飞仙殿东轩的月牙凳上,瞧着阿顾的《落日归鸟图》品评道。

圆性师太性子冲淡,本乃是方外之人,初时被薛夫人等女师所轻,挤占其授课时间,几乎在阿顾面前说不得几句话。如今皇帝既然发了话,飞仙殿登时清净下来。剩下的景夫人也不是个性强硬的人,再加上知晓阿顾喜画尤甚,对圆性师太颇为友善退让,圆性师太方得了和阿顾相处的授课空间,她品性高妙,于画艺上造诣颇高,这些日子和阿顾颇为相得。此时将手中画卷放在案上,欣慰道,“顾娘子,如今您的山水花鸟画已经到了一定阶段,短期内很难有太大提高了,贫尼建议,您此时可以开始着手画人物了!”

阿顾眸中登时露出欣喜之色,“师太,我真的可以么?”

绘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其中人物画尤难,阿顾学画未久,卫夫人建议阿顾先潜心于山水花鸟,待得基础功底圆融,这两项臻于小成,方开始碰触人物画。如今阿顾听得圆性师太如此建议,自然是十分开心。

“这是自然。”圆性师太合十微笑,眉目和善,“习画之道须亦得讲究自然而然,顾小娘子如今积累已经够了,转攻人物画乃是水到渠成之事,若是小娘子因着心有顾忌而畏怯不行,便反而是原地踏步,耽搁了自己的修行。”

阿顾抿唇而笑,面上扬起灿烂光彩,诚心问询,“师太既然诚心教诲,阿顾敢不遵循?师太,人物画你可有什么诀窍教我?”

圆性师太少年学画,及长之后,遁入佛门,专于佛画。于佛画之上的造诣颇为妙绝,闻阿顾问询,合十道,“阿弥陀佛!当年贫尼初画人物之时,在龙门石窟潜心待了一个月,方着手开始画佛像,下笔之后如有神助。佛像画亦为人物画,虽然高深,确有一定定式,虽然入手不易,但若画精了,则一法通,百法通,此后于人物画上便落笔顺遂,再少困难之处。小娘子如今既要开始画人物,贫尼建议不妨到东都郊外的龙门石窟走走,多加揣摩石窟中的佛像。”

“是么?”阿顾笑着道,目中露出向往之色,“若有机会,我定要到龙门石窟去看看!”

这一日,春阳初暖,阿顾午后小睡醒来,披了一件浅蓝色绉纱衫子,坐在玫瑰榻上,眸子里还有着一丝残余的慵懒之意,葛生急急从外头进来,禀道,“小娘子,玉真公主遣人从长安给您送东西过来。”

“小姨?”阿顾面上露出愕然之色,玉真公主如今在长安,怎么会特意遣人驰行数日来给自己送东西?心中不明所以,忙吩咐道,“快快请人进来。”

“是。”葛生应了。过了片刻,一名侍人随着宫人进来,在阿顾面前跪下,禀道,“小娘子,公主前些日子闲来无事,想起之前芙蓉园上众位娘子花宴上抽花签之事,忽生兴致,命人打造了一套宝扇,瞧着颇为欢喜,特命小人驰行千里,将这扇子送到顾娘子手中。”

乌芳接过侍人捧着的扇奁,转过头,递到阿顾手中。 [棉花糖]阿顾展开小扇,这柄小扇有半册书卷大小,当日众位长安贵族少女在芙蓉园中相聚,共聚花宴,玩了一套花签令。阿顾抽中的是梅花签,因此此时赠送在手中的扇子乃是和阗美玉所造,上面用精致的雕工雕刻了一枝红色梅花,触手温润,枝头梅花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阿顾上下翻看这柄和阗梅花扇,喜爱不已,问道,“玉真公主就造了这一把扇子么?”

“倒不是这样的。”侍人禀道,“公主共打造了十二把扇子,除了娘子手中的这把和阗梅花扇外,还有红宝牡丹扇、玳瑁桃花扇、珊瑚木棉扇、黄玉菊花扇、琉璃荷花扇、蜜蜡桂花扇、玛瑙芍药扇、蓝田水仙扇、青金兰花扇、水晶杏花扇、珍珠芙蓉扇。其中红宝牡丹扇公主赠予王二娘子,玳瑁桃花扇赠予八公主,珊瑚木棉扇赠予十公主,黄玉菊花扇赠予平乐县主,琉璃荷花扇赠予魏县主,蜜蜡桂花扇赠予姚三娘子,玛瑙芍药扇赠予范娘子,其余数柄扇子也各自赠给当日花宴抽中花签的各位小娘子。奴婢这趟来东都,不仅亲自将和阗梅花扇赠到娘子手中,也另行遣了下人将珍珠芙蓉扇送到薛美人处。”

阿顾目光微闪,当日芙蓉园花宴上自己等人抽了十二支花签,玉真公主命人配套打造了这套十二花宝扇,分赠当日抽了各色花签的宴上少女们。单自己手中这一把和阗梅花扇便价值千金,若要造齐这一套十二把宝扇,当真是造价不菲。不免叹为观止,赞道,“小姨当真是好心思。你回去向小姨转达我的谢意,便说待我回了长安,定往惜园亲自谢过小姨。”

侍人面上浮出笑意,又朝阿顾磕了一个头,“公主听了顾娘子的话,一定十分高兴。”

待到玉真公主的这位侍人被送出去,新请的琴师也已经到了飞仙殿。阿顾将手中和阗梅花山放在一旁,垂眸望着手中书卷,不过片刻,听得外头传来轻悄的脚步声,一名女伎进来,朝着阿顾福身道,“奴家见过顾娘子,顾娘子万福!”声音清甜淡漠。

阿顾抬起头来,见这位女伎抱着一具古琴,垂眸而立,脸型圆朗,肌肤是微微的蜜合色,眉目清秀,行动之间神态落落,不是永新娘子是哪一个?

“永新娘子,”阿顾分外诧异,“你怎么来了?”

杜永新抿唇浅浅一笑,“圣人前来东都,教坊也有人随行。教坊都司听说顾娘子要习琴,便使奴家来教导您的琴曲。”

杜永新坐在一侧,伸手抚琴,弹了一支《关山月》,乐曲舒缓平静,犹如一片月色安静浮现在半空中,铮铮动听,显见得在琴曲上有着多年素养。一曲终了,阿顾赞道,“杜娘子,您可真是厉害!不仅歌唱的好,箜篌弹的动听,如今听着,竟是连琴都弹的好。你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杜永新闻言面色微变,垂眸片刻,微笑道,“不过是雕虫小技尔!顾娘子谬赞了!依着奴家的意思,小娘子倒也不用多加费心,奴家三五日过来一趟,小娘子若有兴致,奴家就稍稍指导弹一曲;若不爱,咱们便闲着便品评一番古今琴曲也就是了!”

阿顾唇角泛出愉悦的笑意,“如此就劳烦永新娘子你了!”

洛阳城渐渐有了初夏的炎热之感,这一日,东都天气晴朗,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朝霞千里,阿顾禀过姬泽,出宫前往龙门石窟。

奉命护送阿顾的乃是神武军士兵,神武军乃是姬泽新建的北衙禁军之一。

年前,原千牛卫中郎将谢弼转任神武军大将军职,统摄神武军。神武军自陇西征召身体强健的良家子为普通军士,又从安西调派经历过战争的精锐校尉任军中中层军官,底子本就雄厚,新任大将军谢弼又是少年英才,乃皇帝身边信臣,上过战阵,熟悉军法,操练得当,不过练了半年功夫的军,神武军便已经初露剽悍的军威,可以想见,日后上了战场,乃是一支十分尖锐的战力。姬泽对这支自己一手的锻造的北衙禁军甚为看重,倚为亲军,此次前往东都,便以神武军为外围戍卫之职。

领着护送职责的乃是神武军中的一位骑都尉。

朱轮华盖车中在东都洛阳城大道上穿行,阿顾坐在车厢中,听得车外一个吆喝道,“都给我提起精神来,若是贵人出了问题,我可饶不了你们!”声音如同击打的铁器,颇有特色,阿顾似乎曾在何处听过,颇为耳熟,不由好奇,掀起车帘向外头打量,见外头一队二十余士兵,衣甲鲜明。当先一骑高头大马,马上的武将勒着缰绳,侧回过头来,年纪不过弱冠,身材高大,肌肤黝黑,方正的脸上一张眸子湛湛如寒铁。不由惊喜道,

“是你?”

铁勇听着华盖车中清亮的少女声音,微微诧异,他去年从安西军中调遣入神武军,因身手勇武,如今已经升任骑都尉,视同从五品。今日宫中有一位贵女前往龙门石窟,上官命他领手中的小队护送,此时听得阿顾在马车中询问,不由得拱手道,“这位娘子,你认识我?”

阿顾嫣然而笑,脸颊上露出一双浅浅酒窝,“我在百岁春见过你一次!”

“百岁春?”铁勇摸了摸脑袋,眸光茫然,“什么百年春,千日秋的,我从没听过!”

阿顾忍不住抿唇笑起来,百岁春作为高级定制衣肆,在长安贵女中红的炙手可热,大批大批的长安少女为了能够从百岁春买到一件春裳,苦苦等候而不得。铁勇这个蛮汉子却用这般粗俗的口气说自己从未听过。

“便是东市那家去年新开的衣肆。”她笑着道,复又提醒,“去年六月的时候,你去过那儿买布。那时候我在衣肆二楼瞧见你了!”

“哦!”铁勇登时恍然,拍了拍脑袋,“就是那家衣肆哦!”回想起来,“那家衣肆里那位女掌柜很是漂亮!”

阿顾唇角微微翘起,一双荔枝眸因为愉悦而十分闪亮“凤师姐若是听见你这么夸赞她,一定很高兴!”

铁勇自当日百岁春离开之后,便对那位美貌的凤老板感觉很好,颇为念念不忘,后来也曾重返衣肆,想要再见凤老板。只是远远的见了衣肆繁华昌盛,出入都是上流贵族女眷,未免有些自惭形秽,不敢靠近。这时候得了凤仙源的消息,一时兴奋之下,竟忘了阿顾的身份,策马靠在朱轮华盖车窗边,一边前行一边与阿顾闲聊,“她姓凤么?真是个好听的姓氏!”回想起当日凤仙源美艳柔和的笑容,面上冒出怀念倾慕的神色,问道,“小娘子,你回长安之后,能不能替我去问问她,看看她乐不乐意再见我?”

“什么你呀,我的?”红玉瞧着铁勇容貌粗俗,言语直白,心中十分不喜,开口斥道,“我家娘子是丹阳公主之女,你称一声顾娘子就是了。”

铁勇闻言眼角一跳,大大咧咧拱手道,“顾娘子!”

阿顾却不以为意,吃吃一笑,“这话我一定替你带到。只是凤师姐会说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铁勇登时眉开眼笑,拱手道,“多谢顾娘子了!”

二人说话期间,一行人已经出了洛阳城门,在官道上驰行。东都外的官道宽敞平坦,另一行人在前方骑马缓缓前行,其中一匹白马四蹄雪白,神骏非凡,显见得是上品。马上青年一身白衣。阿顾在朱轮华盖车中经过这一行人的时候放下车帘,余光瞟见这位白衣青年,见他大约二十一二岁年纪,容貌俊秀,一手勒缰策马,一手举起腰间的白玉葫芦,将葫芦递到唇边,仰头饮下。大片酒线滴落下来,将他胸前的衣襟染的一片湿濡。

阿顾心中暗赞一声,“曾经听人说起魏晋风度,一直不知道所谓魏晋风度应该是如何样子的,今日见了这位白衣男子。想来所谓魏晋风度不外如是了!”

“大郎,”小厮善水向着前头的白衣公子道,“七郎君若是知道您到东都了,一定高兴的紧。”

王颐策着身下的白马,轻轻一笑,“七叔诗酒风流,是家族中难得的闲人野鹤一般的人物,日子过的和神仙似的。见了我这个大侄子找上门去,怕是会苦着脸想赶我出门,哪里会高兴呢?”

“呵呵,”善水尴尬而笑,“大郎说笑了,何至于此?”

白玉葫芦中的老窟春清冽劲道,王颐又仰头饮了一口,扑面的酒香沾染上衣襟,“若是可以,我如何不想过和七叔一般的悠闲日子。只是如今大周承平,家族近看虽然没有到险要关头,却也隐隐埋藏着危机。正处在决定兴衰方向的重要关头,我身为族中这一辈嫡长子,如何能不将这个担子挑起来?”

“大郎这话未免太严重了,”善水心中不以为意,面上露出骄傲自得的神色,“当世世族传承千年,咱们家族的美名天下闻名,哪里有这么容易?二娘子如今怕是有望有大造化的,日后只有更繁荣昌盛的,如何会有什么隐忧?”

“世上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王颐唇角泛出一丝苦笑。自来,一个家族若想要长年保存繁盛下去,就要永远把握住政坛时势的动向。山东高门千年名声长盛不堕,一是在于家族人才昌盛,二便是对政治风向变幻有着极端的敏感性,在政坛之中风云动荡之时总会留下退路,保存实力,方至于薪火频传,至今生生不息。若是只是傲然于祖辈留下的资产,固步自封,躺在祖宗的故纸堆上,便是曾经的历史再辉煌,最终也会无可避免的没落下去!

王颐肩膀上沉郁的担子,善水似乎有些明白,却又不大清楚。然而他信任自己的主子,望着前方男子背脊的目光信任而又顺从,问道,“大郎,那如今咱们要怎么做?”

胯*下白马撩起蹄子,唏律律的嘶鸣一声。王颐轻哼一声,伸手扣住左手虎口,沉吟片刻,在马背上回过头来,目光投向东都城中太初宫的方向,“家族方向干系重大,我想要先见见那个人再做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