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天竺神龙 > 第一百零四章 刑天顽 九凤变

天竺神龙 第一百零四章 刑天顽 九凤变

作者:沧海一粟尘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九天玄女自袖里乾坤释出悟空,便带着昊天和火圣儿继续隐身进入山门。刚行不远,便听到了兵戈相击的声音。九天玄女以心语告之昊天二人,道:“有人来袭,估计意在人参果树,我放下你二人,先去至阳峰看护,你二人相机行事!”

言罢,即释出二人,隐身直奔至阳峰而去。

昊天二人也不耽搁,火圣儿依旧落座于昊天头顶,二人隐形匿踪,循声向石峰正南寻去。

刚绕过石峰西侧,便看到空旷的湖面上空,两拨人马正在厮杀,呼喊声、兵器叮当的撞击声,响成一片,打得难分难解。

火圣儿一见,立刻兴奋地忘乎所以,大声咋呼起来:“啊-呀,好好热闹啊!”

昊天被他吓了一跳,忙以心语喝道:“暂且隐身,切莫大意,探明再说!”

昊天一眼便看到了后羿的身影,后羿的两侧,一边一列,状若括弧一般,分列着两队青衣童子,状若十三、四岁,每队十人,手中各执一柄拂尘,围定后羿对面之人,手发炫光,拂尘也忽长忽短,扫向那人。

那人的模样把昊天吓了一跳,原来后羿他们围战之人,竟然无头!只见他身高数丈,上身**,脖颈处如同半截树桩,上面一个圆圆的断面大疤,后背上,也是道道疤痕,如同榆树疙瘩,煞是瘆人,**处化为双目,眼皮一眨一眨的,巨眼血红。目露凶光,肚脐处化为一张巨口,一张一合,呼喝时,宛若闷雷,震耳欲聋,不断有黑气喷出,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后羿及青衣童子们猛劈狂砍。迅捷如同旋风。由于斧、盾巨大,湖面上不断地被掀起道道涌浪,势近疯狂,勇武非常。逼得后羿及青衣童子们不断地后撤避让。

后羿身形挺拔。面色凝重。完全一副凝神聚力的状态,如同一座雕塑,在湖面上移来飘去。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躲闪中,箭如飞蝗,不断有箭簇射到近前,突然旋绕,转过头顶、脚下、身侧,防不胜防,擦碰到那人肉身。那人身上衣物多处已现褴褛,可见血迹,显然已为多箭擦伤,可是他却浑然无觉,斗志昂扬!不断地挥舞手中盾牌、巨斧,抵挡光箭,那盾牌也不知是何物所铸,光箭一碰,便立刻弹回,盾牌却毫发无损。手中巨斧,神出鬼没,似乎尚能伸缩,每当斧锋逼向青衣童子时,便被后羿的光箭逼回。

昊天完全看呆了,口中自言自语道:“凶神恶煞,战神再世!系何方魔神?”

火圣儿也是大吃一惊,略一沉吟,便脱口而出:“刑天!是刑天!”

昊天心头一震:“刑天?他不是已被黄帝斩首了吗?”刑天之名,昊天早有耳闻,天目大师曾向其讲述多次,每次言毕,均感叹不已。

上古时期,相传刑天乃是炎帝近臣,炎帝与黄帝交战,败于阪泉,退居南方,刑天一直忠心耿耿,伴随左右。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然而,刑天并不甘心失败,他单枪匹马,手执利斧、盾牌,直杀上黄帝宫门之前,要求与黄帝单挑,皇帝亲自披挂上阵,双方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刑天力竭,不敌被擒,黃帝将他头颅斩下,因恐其不死,特地深深埋葬于常羊山中。

不料,没了头颅的刑天其心不屈,气息未止,居然胸前**化为双眼,肚脐化为嘴巴,于数天后拱出葬坑,再次站立起来,虽然开始时不能视物,却依然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狂劈猛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者,盾牌;戚者,大斧也。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深受感动,咏诗以叹:“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刑天不屈,被尊为战神,勇则勇矣,竟也酷爱音律,作有《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传世。

火圣儿道:“相传他其心不屈,竟又复活了,便成了今日这番模样了!”

&是,他如何到了这里?难不成也想染指人参果?”昊天嘟囔道。

昊天猜对了,刑天今日来到万寿山,并非单人独骑,的确是为人参果而来。

当年刑天冤魂不死,肉身不腐,一颗不屈之心支撑着他的血脉,强烈的复仇之念支撑着他每日的修炼。到后来,刑天变成了一位痴迷于修炼的武痴,每日的念头,便是功力的提升、提升、再提升,为了提升修为,他什么办法都会采纳,不能自已,耽于深山,忘怀岁月。当他知道黄帝已然仙逝,怅然若失,像发了疯一般,掀翻屋脊,轰碎巨岩,将自己万年修炼的居所化为了废墟,为不能亲手战胜黃帝、生啖其肉而痛心疾首。

刑天已经际近痴狂疯癫了,千万年的习惯,令他无法止步,提升功力成了他存在的唯一乐趣,至于其他,刑天已经不再关心。

然而,万事有度。刑天的提升,终于遭遇瓶颈,徘徊数万年也不见分毫的进境。刑天知道,自己需要巨大的能量助力,可是哪里去寻呢?

终日枯坐深山的刑天,信息是闭塞的,他根本不知道山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多么熙熙攘攘、芬芳多彩。

终于有一天,一位通身绿莹莹的汉子,身高数丈,一颗大头,面覆青麟,颈项处仿佛一圈项链,实乃八颗小头环绕。表情各异,扭动不止,周身似有一圈辉光,身披绿袍,迎风招展,不知何时立在刑天面前。刑天不知已有多少万年未曾见人了,突见此人,尽管不甚讨喜,还是蛮令他高兴的。

那人笑着说道:“若是我猜得不错的话,你便是刑天吧?”

刑天见此人认识自己。心中已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戒备,便道:“算你说对了,你是哪位啊?”

&哈哈哈!鄙人不才,虫族之王相柳是也!”相柳回道。

&类之王中的相柳?你不是被大禹给毙了吗?”刑天不解地问。

&哈哈哈!战神刑天。你不是被黃帝给斩首活埋了吗?”相柳反问道。

&此说来。你我都不该死啊!倒也有趣。哈哈!”死而复生,类似的经历,令刑天对相柳的厌恶大减。警惕顿消。

&柳,你不会是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找我玩的吧?”刑天言语,单刀直入。

&天大神,名不虚传,痛快!我找你,是有一桩好买卖想送给你,不知你是否有意。”相柳欲言又止,一双小眼滴溜溜不停地打量着刑天。

&名盈天的相柳,竟会突然间如此关照于我,我好好感动哦!”刑天显然并无兴趣。

&不闻,时也,势也?”相柳似笑非笑,并不恼怒。

&说来听听!”刑天回道。

原来,相柳自从上次在石阵中,与昊天等人遭遇那位目光阴鸷之人,顿时感到危机四伏,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经营多年、自以为最安全的老巢里,竟然差点遭人擒拿,自己受点苦还到罢了,名声再臭点也不打紧,关键是差点让自己的救命恩人昊天也受到连累,我相柳虽然恶名在外,但恩怨分明,有恩必报的。那天幸亏昊天几人的功力了得,否则,自己今日还不知在哪里为人豚犬呢!

相柳越想越觉得那个当年袭击自己的人,仿佛就在身后,目光阴鸷地盯着自己,令他感到仿佛芒刺在背,寝食不安。他思来想去,唯有一途,想办法尽快地提升修为。天地间能够令人短时间提高修为、功效显著的不过有三样宝物:太上老君的仙丹,瑶池的蟠桃,万寿山的人参果。

前两者,相柳自咐以己之力恐怕难上加难,即便得手,恐怕后果也很严重,可能得不偿失,当年的孙猴便是例证。唯有万寿山至阳峰上的人参果,只有那个有点痴呆傻的镇元子看守,内功虽厚,法力低微,又是孤家寡人,如果自己找到一人联手,先将他引开,再行窃取,或许成功的可能会较大。再说了,即便事情败露,得罪于他,也不会有何严重后果。

相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可是找谁联手呢?他思来想去,想到了刑天。刑天此人一心只关心练功,只要对练功有利,便会不顾一切。估计他也早该进入瓶颈期了,或许也有同自己一样的念头呢。

相柳在虫界传下令来,说明刑天的形貌,命天下虫族,速速寻找。不出几天,相柳便知道了刑天的所在,来到刑天的面前。

刑天早就知道人参果的厉害,相柳的话,令他心头一亮:“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

两人人当即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相柳又叫上自己得力的伙伴九头鸟,又称九凤,一同来到了万寿山。

开始三人仅仅是远远地窥视,发现不知何时,万寿山石峰竟然有了天雷阵的防护,刑天、九凤莽撞地就要上冲,相柳精通阵法,也懂得规避之法,他止住二人,带领他们寻得弯弯曲曲的隐匿虫洞,绕过阵基,来到天雷阵内,石峰之外。

三人刚到湖面之上,便被石峰雄伟的气势、山水的灵秀所震撼,正在沉醉打量。说来也真不凑巧,却碰到了由至阳峰上练阵下来的青衣童子们,童子们并未经历战阵,立刻便发出警报,向前围了过来。

刑天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挥动巨斧、盾牌,向着童子们砍杀过来,刑天的嗓门出奇的大,宁静的湖面上,顿时杀声震天。

相柳及九凤见刑天对付这二十位童子已是绰绰有余,便毫不迟滞。向至阳峰腾飞而去。

其他两座悬空寺的二十位青衣童子,也正在返回,听到警报,直接赶了过来,恰好碰到相柳和九凤,九凤冲向前来,抵住童子们。相柳马不停蹄,继续向至阳峰冲去。

却说潜伏在外等候接应的后羿和鹰鹫王,久久不见动静,二人心中有些疑惑。莫非昊天他们被人家镇元子的袖里乾坤给收纳了?正在坐立不安。山门里突然传来震耳的吼声,二人心头一震,彼此对视了一眼,看来里面交上手了。便现身冲了进去。

二人来到湖面上一看。并无昊天及火圣儿三人身影。两拨青衣童子被迫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却依然斗志不减。他们围定的二人。后羿及鹰鹫王一眼便认出,无头者,刑天;九头者,九头鸟九凤者也!

后羿立刻对鹰鹫王道:“看来他们是冲着人参果来的,无论如何,人参果也不能落入他们之手,昊天情况不明,你我干脆先助童子们击败这两个怪物再说,如何?”

鹰鹫王久已未经战阵,已是急不可耐,道声:“好嘞!刑天归你,九凤归我!”言罢,即腾身迎击九凤而来。

说起这个九头鸟,其实也是来历非凡。

&海经&北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凤鸟飞腾,继之以日夜”,“凤翼其承旌兮,高翱翔之翼翼”,“三凤其展鸣,惊天地,泣鬼神兮”,三凤九头,“其志大兮,其慧远兮。”《庄子&间世》中,也有着类似的记载。《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所谓九凤,即为后来的九头鸟。

在远古九州,九,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大曰九域,数量庞大曰九钧,时间漫长曰九天九夜,历经艰险曰九死一生……,就连唐僧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十二变。屈原的传世之作也称作“九歌”。“九”字之所以会成为神秘的数之极,乃是因为“九”字描述的“九头龙”(或九头蛇)、九头凤,乃至所有的九首、九尾的生灵,俱为各类生灵中的翘楚,被人视为祥瑞。九是阳数,本来寓意吉祥神圣,所以九头鸟最初并无妖气。

但后来天地间发生了一场巨变,屠戮上古龙族之役后,各种九首九尾的生灵,数量莫名其妙地急剧减少,可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后,除了九头狮子倪俊之外,其他物种,天地间已是仅余独苗,相柳与九凤便是其族类中的硕果仅存。

九凤后来也遭到了莫名的袭击,身负重伤,侥幸逃得活命。之后,它莫名其妙地丧失了繁衍后代的能力,九凤心急如焚,想尽了各种办法,均无果而终。漫长的痛苦挣扎,令九凤产生了畸变的侥幸心理,它化身为各种禽类,也包括鸭子,试图取它类之崽饲之,以获传承。《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中曾有记载:“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其中似鸭之九头鸟即为九凤所化。同时,它由开始的守身如玉,变的人尽可夫,以求良田得种,沃野得垦。

然而,九凤的所有近于痴癫的努力,自然不会有结果,它慢慢变得失去了正常的心态,开始偷取人之幼子,《玄中记》中记载:“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九凤费尽心血,结果可想而知。癫狂的九凤渐渐地失去了理智,每当他把人之幼子养到一定时间,发现非我族类,心血空耗,便会神智错乱,疯狂中,便将人子衔至高空,活活坠而摔死于石崖之上,再愤而食之,以泄心头之恨。如是循环。

到了后来,九凤已是丧心病狂,每次不再避人耳目,天下四大部洲,不定哪里,窥得幼童聚集之地,便一次攫掠九子,略作玩弄,便行摔死,吸血啖肉,不能自已。

至此,昔日的祥瑞化身,变为了世间恶魔,成为**、凶残的符号。九凤的内心间或也会有短暂的清醒,每每痛不欲生。他知道那只幕后的黑手,是造成自己今天这般田地的肇始元凶,他也时刻期颐着能练得武功盖世,寻得幕后那个恶贼,将他剖腹剜心,凌迟处死!可是这内心的痛苦,唯有自知!所以,当同病相怜的相柳找他来取人参果时,他想也没想,便立即随相柳而来。

鹰鹫王飞到九凤的面前,羽翼一振,翼风便把那二十位青衣童子吹离战圈,道:“尔等先歇歇,我来战他!”说罢,双翅垂立,落在九头鸟的面前。

九凤见鹰鹫王突然现身,心中暗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在上古时期,鹰鹫王与九凤曾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九凤也是战力强悍,威震九天,酣战之时,九头各自为战,神出鬼没。悟空取经时,便曾领教过九头鸟的神威,他同八戒合力与其对战,竟然还是被九头鸟将八戒活捉。那时的九头鸟也不过是得过且过,混在龙宫之中,意在与龙女交配,以期开花结果,得慰夙愿,自然也是竹篮打水。

九凤癫狂之时,也曾纠缠鹰鹫王。在他眼中,鹰鹫王身高丈余,通体黑羽,鹰目如电,鹰嘴如钩,性情孤傲高洁,刚烈神勇,是一位难得的盖世英豪。然而,他的一番春心,却遭到了鹰鹫王的鄙视,正所谓“欲将春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从此,在鹰鹫王的眼中,九头鸟已成为下三滥的**符号。

鹰鹫王忍住心中的恶心,不屑地昂头扫了九头鸟一眼,巨翼一展,一对铁爪金钩便向九头鸟直袭而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读友你好:

人参果,天下瞩目。刑天不屈,万古传颂;九凤堕落,令人扼腕。

后事究竟如何,尚待跟进。

球球我啊!

莫忘我每天满鼻孔的煤油烟灰啊,呵呵!

你的爽,我的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