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941章 克莱因瓶

星辰大远航 第941章 克莱因瓶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超弦理论的宇宙观认为,四维宇宙以牺牲六维宇宙为代价而膨胀,六维宇宙缩小至普朗克长度。这解释了我们所处的宇宙为何看上去是四维的,其他六个维度尽管无处不在,但它实在太小了。

这样的描述符合人类目前对宇宙微观的观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类认为它是正确的,至少在描述微观维度的某些问题的时候正确。

时间又过去三十年。

人类在负能量提取装置的研究道路上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科学家在某次对费曼图的研究中偶然发现,它可以应用在一些空间结构的计算上,并能消除所有潜在的无限项,产生有限的答案。

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的人类赫然发现,原来之前自己设计的负能量提取装置有缺陷。

单单模拟天然虫洞结构的稳态力场是不够的,理论上负能量可以通过这样结构从负能量场中被提取,可是后来人类终于发现,自己的装置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能量回流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力场结构造成的上端压力过大问题,这就好像通道上端有一团大压力气体堵住了一样,想要实现负能量抽取,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而数学模型给出的解释是:在装置运行所形成的类似爱因斯坦罗森桥空间结构上接上一道“回流烟囱”。

当然不是真的烟囱,而是一种空间结构回路,所有的空间结构解都指向一个方向——克莱因瓶。

人类必须用强大的力场科技,对装置进行进一步升级,给它加装一个可以生成克莱因瓶空间结构的特殊装置。

对于克莱因瓶,人类并不陌生,稍微了解空间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個东西。

它是一种非定向的、单侧面的拓扑结构,通常能在一些有趣的数学和几何概念中看到它,经常和它一起出现的是莫比乌斯环。

跟莫比乌斯环没有正反面类似,克莱因瓶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没有内部和外部的区分,这意味着如果在克莱因瓶的表面上行走,就会发现自己可以不断地移动而不回到起点,最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特性使得克莱因瓶在拓扑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挑战了人们对空间和维度的传统理解。

然而克莱因瓶作为一种“闭合“的表面,它在三维空间中无法完全实现,因为它需要四维空间才能自我交叉而不产生缠结,这与莫比乌斯环必须需要三维空间才能实现一样。

实际上,平常人们在影像中看到的克莱因瓶常见模型是通过将一个圆环的两端连接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扭转。

可现在的结果却表明,人类必须有制作克莱因瓶的能力,才能实现黑洞负能场提取负能技术。

也就意味着,人类必须在三维宇宙中弄出第四维空间。

这可就把人类科学家难倒了,虽说人类已经通过对天然虫洞的研究,初步接触空间技术,到那也仅限于扭曲三个维度的空间,毕竟那是宇宙基本的空间维度,它们就在那儿。

第四个空间维度则不同,宇宙中就没有天然的第四个宏观空间维度。

或许在某些特殊宇宙环境有,但人类没见过,天然虫洞也不是四维空间,而是三维空间加时间维度的四维时空发生某种特殊扭曲的结果。

我们生活在三维大宇宙的三维指的是空间,我们生活在四维大宇宙的四维指的是时空。

这点要分清楚。

而制造克莱因瓶结构,则相当于让人类硬生生挤出一个四维通道来。有这本事,人类估计就能掌握基于克莱因瓶结构的四维空间护盾了,还有传说中的升维打击,四维跳跃之类的。

可以预见,四维空间是一整套科技树方向,是宏观高维科技树,发展下去是有可能会出现四维空间方向的特色科技的,人类目前不过五级文明,技术力量还是太薄弱了。

与之对应但方向相反的是二维方向,低维方向科技树,那是降维打击特色科技的路线。

人类文明虽然有这种概念,但也只是有概念而已,真正了解研究,那是完全摸不透,根本找不到研究方向,说一句没有天赋也不为过。

且不说区区五级文明的人类了,就连唤醒者这样的强大六级文明也没有掌握升降维相关技术。

或许整个银河系的六级文明都没有一个掌握,特色科技强是强,却也对文明的天赋有极高要求,因为所谓特色科技本身就是一种超前科技。

宏观四维空间方向没有头绪,人类只能另辟蹊径,从微观入手,因为许多科学家都觉得自己更容易理解微观维度的各种现象。

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坚持通过常规科技去解决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既然黑洞被称为五级文明加油站。就说明正常五级文明有能力造出负能提取设备。

其实这些科学家没错,确实如此。哒雅文明的负能提取技术就是对常规三维空间结构研究得到的产物,奈何人类一直找不到那个办法。

好在一项技术的实现过程并不需要完全一样,就好像用电和用油都能推动汽车一样,实现目的的手段有很多。

人类找不到常规方法,却也天无绝人之路。

在深入微观领域观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微观维度中的类克莱因瓶空间结构。

关键是这种结构无须人类费劲去设计去制造,它本身就是无数微观空间结构的一种,就好像卡拉比-丘微观六维空间有无数种类一样,那也是其中无数奇异结构的一种。

如此,人类只需要通过特别设计的超级力场将这些微观结构汇聚到一起就成,理论上它们也可以承担起克莱因瓶的效果。

万有理论支持这种力场操作,在第三人称视角观测下,设置的参数也不难得到。

这一会倒是很顺利,按照这种理论方法生产出来的负能提取装置成功了。

就这样,人类从另一个方向,实现了黑洞负能量场的负能提取技术,这意味着人类掌握了快速补给的能力。

而在提取负能的过程中,人类科学家惊讶的发现,黑洞质量变小了一丢丢,虽然变小的程度很细微,却依旧被人类的探测器敏锐察觉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