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908章 似乎天赋异禀

星辰大远航 第908章 似乎天赋异禀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时间悄然流逝,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四百年

当时间走到计划开启的第九百二十四年的时候,人类的新旗舰终于进入到最后的外壳焊接阶段,这个阶段将会持续九十八年。

总得来说,造物升级计划已经接近尾声,其实际耗时也比计划多了二十二年,属于正常规划误差,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类将花费九十八年时间,用超力力场焊接技术给完成拼合的新旗舰外壳进行焊接,让整艘战舰外壳变得浑然一体。

当然,作为一艘战舰它的外壳不可能真的一点凹凸不平都没有,毕竟留进出的舱门不能没有,近防武器的位置也要有。

只不过舱门会被设计成隐藏式,近防武器则是活动式,包括战舰主炮也是如此,这些东西以人类的机械工艺很轻易就能做到。

相比于造物升级计划的顺利进行,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却数百年如一日的停滞。

特别是寿命药剂方面的研究,纵然有硫石星文明的生物圈样本作为新鲜血液研究,却仍旧没有丝毫进展,仿佛在寿命增长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到头一般。

其实一万三千五百年已经够久了,可是相对于宇宙漫长时间尺度来说却仍旧短暂无比,如果人类在这方面无法取得突破,那这代人估计没有人看到人类开启大远航的时刻了,更别说抵达目的地。

想要走到大远航目的地,以现在的人类认知看,寿命达不到以亿为单位肯定没戏。若如此,也只能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去努力了。

不过现在也还没到紧要关头,如今最老的人类怎么也还有三千年时间才步入生命倒计时,倒也还有些时间。

这么看来时间还很多,但令人意外的是,寿命延长技术的千年停滞,却让生命科学院走上了另一条从未设想的道路。

精神意识领域的研究居然在这时候取得了突破。

倒不是说人类知道了意识诞生的本质,这种问题估计唤醒者也搞不明白,人类取得突破的方向是关于意识和记忆领域。

说起来人类本就有在精神意识领域的天赋,当初能在三级文明实现思想烙印技术就是表现之一,而现在的成功也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生命科学领域的**寿命药剂没有进步,可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精神意识却在科学家们数百年不懈努力下,找到了记忆和意识的关系。

在过去的时间里,人们一直都认为记忆的形成与大脑的神经突触连接方式、微电流传递路线、神经元数量有关,这种观点也一直支持着人类的脑域领域研究,这种观点确实没错。

就算人类到了如今的五级文明层次,也没有否定它,相反还进一步论证了它的正确性。对是对,但却不完整,因为在万有理论的支持下,人类确认自身思维活动确实是量子层面上进行的,且和量子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此次突破正是这点,人类找到了自身思维过程和大脑量子场之间的变化关系,掌握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到了知其一便知其二的地步。

同时,还弄明白了人类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思维分别和大脑量子层面活动的关系。

当科学家们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惊奇的发型,原来记忆居然可以通过扫描映射的方式进行扫描。

科学家将其称为记忆扫描技术。

虽然被称为记忆扫描技术,可它却不止有扫描记忆的功能,它还能强化记忆。大概原理是在人回忆起记忆的过程中,通过特制设备,将他的思维活动映射成可识别量子场活动,然后在通过仪器对这种一一对应量子场活动进行正反馈循环,如此往复数次就能达到‘记忆犹新’的程度。

堪称大记忆恢复术。

通过这种技术,甚至能让人把那些以为都忘记的东西记起来,诸如一些儿时已经模糊的记忆。

但它最大的用处不在恢复记忆,而是学习,它能帮助人类更快、更牢固的记住知识。

可惜目前通过这种办法记忆而来的知识还有些问题,但不是说知识有问题,而是人类对这些记忆知识的应用还有问题。

科学家们发现,用这种技术帮助记忆的知识居然跟把信息放入电脑存盘一样,只有记录功能,用的时候却有一种明明我知道,可思考问题的时候却出现了:没有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正在思考的思维’中的现象。

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应该是潜意识记录与显意识主动应用之间的解码关系没有得到解决,换句话说就是主导人类主动思维的显意识不具备提取那些知识的能力。

这么说好像靠人类主动去练习就能掌握,实则不然。

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个过程人类压根没法靠自己完成,或者说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原因是人类大脑机制太落后了。想要有人类自己自发实现这个过程,起码也要大脑再完成一次革命性进化才行,而这是一种生命进化过程,至少也得有数十万年时间沉淀才行。

如果让人类大脑自己进化,人类还必须用这种技术给每个大脑塞入一堆知识,让主意识感应到知识的存在,如此方能指引大脑进化的方向。

所以说,用引导生物自行进化的方式实现显然不现实。

解决的办法有,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那就是用科技力量给两者搭一个桥梁。

而搭桥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诸如大脑芯片之类的电子信息技术,给大脑安装一个外挂辅助编码器,这个编码器一端连接着人类的主意识另一端连接着记忆的海洋,从而实现对那些记忆信息、知识进行思维活动提取。

这个办法所需的所有微观电子信息技术在一百年前,人类已经掌握,如若走这条路,那么如今只需要把造物造出来然后通过验证试验就可以用了。

另一种办法是直接给两者之间加一个信息算法,让主意识可以不借助任何外挂对记忆的知识海洋进行思维活动提取。

这种方法目前还有一些技术难点尚未解决,比如信息从思维量子场逆编码到意识的过程,还有思维量子场信息编辑如何逆向塑造人类大脑神经元活动方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现在人类生命科学院的科学家已经有些眉目,但第二问题却涉及到了微观影响宏观的问题,是第二种方法最大的难点。

对此,有意识研究领域科学提出一个大胆观点——人的精神意识或可脱离大脑而存在。

好嘛,既然无法攻破微观至宏观的鸿沟,那就另辟蹊径,从人类似乎挺擅长的意识领域入手。

用提出这个观点的科学家的话说就是:大脑是物质,物质无非也就是由无数费米子构成罢了,而就连盖亚生命那样的生命形式都存在,凭什么只有费米子构成的大脑才拥有承载意识的功能?

他认为,或许可以找到某种量子载体,通过目前人类掌握的思维场和量子场映射的关系,把人类精神意识的一切活动映射到量子载体上,然后直接在量子载体上解决思维量子场和储存信息场之间的桥梁问题。

此观点一公布,人类更是惊奇的发现,这似乎跟传说中的量子生命体有点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