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906章 马约拉纳费米子

星辰大远航 第906章 马约拉纳费米子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了,如果真正用这种办法实现护盾,那所谓的护盾光幕肯定不是单层的,而是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区域。

这份报告里也给出了实现的方法,那就是用超力力场去压缩,让电子的不确定量减少,动量的不确定量增加,从而实现护盾效果。

据这份护盾研究报告的预测,如果这一套理论可行,那么以此制造出来的护盾将拥有如同抵抗白矮星继续坍缩的力量,唯有一瞬间给它施加一个超过白矮星坍缩的力量,才能击破它。

这个力量很容易算出来,它等于一颗1.44倍太阳质量的白矮星在引力作用下其核心产生的压力。

唯有瞬间产生超过这个压力的力量,才能将护盾干爆。如若不然,就只能持续打击,让护盾发生器过载。

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按照这套理论的描述,就算以这种方式实现护盾,那它所形成的护盾就是一面如同白矮星核心那样的致密物质盾,它跟当初人类看到的真实护盾效果相去甚远,人家的护盾那是受到攻击才亮起,且是单向阻拦的护盾。

而由这种致密电子构成的护盾就算可行,那它绝对也会挡住从战舰里面打出的攻击。

因此刘迷言在透彻分析了报告后,认为不可行,后续的实验也证明了他的观点。

同样的,以电子云为构想的护盾还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反物质打击问题。

按照人类对真实护盾的认知,它也能抗下反物质打击。但若是电子云的话,只要打过来的是反电子,那就直接发生湮灭反应了。

正反物质在一起会发生湮灭反应,这是宇宙物理规律,除非有能力改变物理规律,否则不论一个文明科技再怎么高,也没法改变正反电子互相湮灭的事实。

在种种无法解决的事实下,以电子云为构想的真实护盾方案被宣告失败了,但这种思路却给许多研究团队提供了思路。

越来越多的护盾研究团队把工作中心放到此种护盾结构的基础研究上,他们认为报告中所提到的电子云方案不行,但其中实现真实护盾的方法却可行。

就比如里边提到的力场结构。

力场科技是那是护盾科技的基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所谓的真实护盾也必然要依仗力场。

不过在力场结构问题上,人类这些科研团队的研究侧重点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性力场结构,一种是柔性力场结构。

两者的区别在于硬钢和缓冲,后者是护盾科技的前置科技。

就这样,人类又在真实护盾问题上磨了数十年,终于在实验上完成了力场结构的验证,而真实护盾的最后拼图,也在此后的两年里被人类找到。

那是一种马约拉纳费米子。

从粒子物理的角度看,大自然中只有两个类型粒子,一种是费米子,另一种是玻色子。人们平常看到的所有事物,都由费米子构成。

马约拉纳费米子就是诸多费米子的其中一种。

当初电子云结构方案失败后,人类科学家为了解决反物质打击问题,便把目光投在马约拉纳费米子身上,因为这类粒子的反粒子是它本身。

另一个类型是大家熟知的狄拉克费米子。那么若是以它为基础构件护盾,就不存在被反物质湮灭的说法了。

它从物理理论上解决了电子云结构引发的问题。

马约拉纳费米子最初概念来自马约拉纳方程,而此方程来自对狄拉克方程的改写,它可以描述自旋为二分之一的粒子,且满足方程的粒子的反粒子是它本身。

这是一种粒子类型,人类通过多年寻找测试,终于从中找到了一种满足真实护盾功能描述的粒子。

不过粒子类型找到了,还要解决护盾生成和单向通道问题。

起初有科学家们提出,可以用如同当初那份报告中提到的办法,用力场将此类粒子压缩到战舰外空间上,让其形成如同光幕一样的护盾。

在他们的想法中,这种粒子又护盾发生器发出,并在力场的作用下被压缩在一片空间上。

但是他们显然失败了,因为他们对粒子的理解本身就错了。

人类文明早就证实,粒子并不是一颗一颗的,平常人们看到的那些如同恒星系统一样的原子核与电子结构图其实都是错的。就像电子那样,它不会以那样的轨道形式存在,而是电子概率云。

理论上电子同时存在于电子云的每一处。

当初真实护盾之所以有电子云方案,灵感就是来自于此。

粒子既然不是粒子,那么它是什么?

人类文明的量子场论告诉人们,粒子实际上是一种概率波,每一种粒子都是量子场的量子激发态。人们经常说的所谓虚粒子诞生又湮灭,就是量子场的一种自发行为。

而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粒子则对应了量子场的不同激发态。

如果在量子场中将被激发的粒子画作波峰,那么波谷就是其反粒子,而像我们日常生活所看到的物质,则是在希格斯机制作用下拥有质量,然后因此得以变成如同我们经常看到的地球引力凹陷图那样,表现为一直处于量子场激发态的一种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泡利不相容就是量子场的基本规律限制了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场激发叠加。当然,只是限制,若是强行把这两种同样激发态压在一起,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另一种更不稳定的更加强大的量子激发态,那是中子简并态存在的环境。

若是力量再突破中子简并态,那量子场就如同被捅破了一样,biu地出现一个漏洞,即黑洞。

为什么说地球时代人类总是说任何已知理论都会在黑洞中失效,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既然粒子都是量子场的激发态,就不存在什么发射马约拉纳费米子出去的问题了,人类只需要从微观领域入手,找到那种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量子激发态方程,接着用超力力场的强大力量去激发它,并在这个过程中精确计算好激发场的距离,就可以做出一面完全无视反物质打击的护盾。

不过这里还涉及到量子场领域关于激发态概率波的空间方程,只有找到它,人类才有办法构造出护盾。

这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不大,因为人类文明已经不是第一次研究护盾技术,自然有之前的护盾理论作为参考。

现在的难点就剩下如同二极管那样的单向导通性了,因为真实护盾只出不进。

为了解决真实护盾最后的难题,无数憋着一股劲的科研团队都一头埋进对马约拉纳费米子性质的研究中,日日夜夜马不停蹄。

在一个个科研团队共同协作下,这个通往真实护盾技术的最后一道门,终于在造舰计划开启的第一百零七年,被人类一脚踹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