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884章 负能量场的周期变化

星辰大远航 第884章 负能量场的周期变化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优秀的智慧生命总能在挫折中调整过来,并快速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人类此刻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品质。

胜不骄,败不馁。

一万多年前的古老思想还在激励着人类勇往直前。

在这样的进取精神和不懈努力下,终究还是让人类科学家找到了原因。而这个原因,后来成了人类踏上掌握万有理论的第一把钥匙。

人类的科学家发现,负物质作为一种负质量物质,它的变速运动产生的不是相对负物质的引力波,而是负能量场的周期变化。

发现这一现象后,科学家们顺着这条路继续抽丝剥茧,最后总结出了关于负能量场的函数表达,数学变化曲线。有了这个作为基础,人类终于第一次在数学上证明了相关负能量场量子解。

而这个解则帮助人类更深刻认知负能量场。

人们意识到且确认,能使自然界虫洞稳定的并不是负能量,而是负能量构成的平衡场,也叫负能量场。负能量场在受到某种量子效应刺激的时候,会产生负能量,但同时也会产生正能量将那股负能量覆盖掉。

这种现象使得负能量场在没有出现波动的时候,变形为一种无法探测的场。而当初人类的探测器之所以出现变化,是因为人类的探测器在负能量场里做了加减速运动,这种运动让量子引力出现了轻微波动,以至于发生了某种相互作用,作用在负能量场上,让负能量场出现波动。

所以说人类探测到的其实不是负能量,而是负能量场的某种波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自然虫洞能稳定存在而不违反负能量的第二条规定。

同时,人类还认识到,负能量是可以从负能量场中产生的,但想要提取负能量场的负能量,就必须掌握万有理论。

因为除此之外,人类还发现了关于负物质和负能量的关系,以前人类认为它们跟自己认知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差不多,它们之间也可以转化,且遵守质能方程式。

但现在铁一般的实验事实却告诉人类科学家,他们之间确实可以互相转化,但却不遵守质能方程式,因为负物质实际上并不是跟物质类似的物质,它更像是一种负能量的凝聚态,那是一种量子场凝聚态。

数学计算表明,负能量想要变成负物质,它就必须存在于一个特定条件的量子场中,而那样的量子场是可以人为制造的,也就是说,可以用科技手段获取到负物质。

但有重要的一点是,那种量子场的构造必须得有量子引力参与,要不然会出现无穷大解。也就是说,必须在基于四大基本力共同作用的力场下才能够构建出来,即掌握万有理论。

好嘛,兜兜转转又转回到了万有理论上。

人类当前自是还没有掌握万有理论,不过也足以证明所走的路是对的,顺着这条路研究下去,确实可以找到关于万有理论的蜘丝马迹。

话说回来,人类暂时没能掌握万有理论,但却对因为这个发现而信心十足。一句话形容就是:如今人类科学界说出来的言论就好像当年地球时代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未来五十年就能实现可控核聚变。

有信心当然是好的,毕竟这种信心也不是凭空臆想出现的,而是来自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步。

人类科学家们现在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了,他们没有说一定要一次性一步到位掌握万有理论,而是继续埋头在负能量负物质的研究者,企图一步一个脚印地,抽丝剥茧一般慢慢完善自己的万有理论。

科学家们现在不求当年创立的万有理论模型能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只需要它能够解释负物质负能量相关就够了,就算成功的第一步。

至于以后遇到的其他现象无法解释,那就是继续完善万有理论模型。

打补丁嘛,这个科学家们在行啊!

当初现代物理学大厦不就是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上打补丁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那么万有理论呢?它肯定是不同的,因为它是万有理论,它应该能解释之前人类物理大厦的所有基础理论,包括标准粒子模型、相对论、经典力学、量子力学.

因为它的框架是四大基本力,乃是宇宙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主框架。其他理论应该是在它的框架下的特殊情况,就好像宏观层面用经典力学、微观层面用量子力学一样,只是不同的情况细化。

所以真正的万有理论模型应该可以通过数学变得的变化,比如取特定情况的值什么的,进而转化成一个个物理大厦里的公式。

就好像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动方程、洛伦兹变换、伽利略变换等各种方程式之间的关系一样,洛伦兹力独立于麦克斯韦方程组,但两者都能推导出电磁感应的感生电动势。

适用性、适用领域不同而已。

而万有理论出现之后,也不能说人类的其他理论就是错的,只是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有的适用于低速运动情况,有的适用于亚光速运动,有点适用于宏观有的适用于微观。

凡此种种,皆是一片片了解宇宙规律真相的科学拼图。

随着研究的进行,人类通过观测、实验数据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负物质和负能量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们跟物质和能量需要通过质能方程转变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变更加自然且顺滑,并没有什么强大能量的释放。

不过负能量变成负物质、负物质变成负能量,这两种变化都会使得其所在时空周围出现负能量场的周期性变化。

而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气体的气态和固态。

人类科学家估计,若是掌握了万有理论的话,大概是可以做出一种容器将负物质容纳起来,然后用的时候让其快速转化为负能量。

不过前提条件是掌握万有理论,且还有知道负物质负能量两者之间转化的条件和规律。这一点目前人类尚未解决,也是未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而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律,必然是可以用万有理论来解释的。也就是说,人类只要不断修正自己的万有理论模型,使之满足自己对负物质负能量的观测,如此就会一步步接近真相。

万有理论当真指日可待了。

只是人类还是太乐观了些,因为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个‘指日可待’真是指了一次又一次日子,一次次的延长,又一次次的指,搞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内部的普通人都把‘指日可待’玩成了一个网络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