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882章 负物质

星辰大远航 第882章 负物质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的,仅仅是解释自然虫洞方面,其他方面还得人类不断完善它,只有当它能解释宇宙中所有四大基本力相互作用的现象,那才叫真正掌握。

当然,这个过程是复杂且曲折的,因为四大基本力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整个宇宙,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完成验证。

所以掌握万有理论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补完的过程,它更像是一个四大基本力相互作用机制的大框架。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四大基本力是一栋房子的四根支撑柱,那么整个房子就是宇宙,而房子的地板、地漏、马桶、墙面、天花板、装修、家具等等所有东西都是在四根柱子支撑也延伸下的整套体系。

这些东西就是房子这个宇宙里的各种天体和物理现象,比如你可以把马桶看成极端天体黑洞,而在这些所有东西,都建立在四根柱子支撑下的体系力。

届时,人类将可以用万有理论解释先前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所有物理现象。

包括负物质、负能量、除通讯用快子类型外的其他快子、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时间、空间和各种未知粒子,甚至是精神、意识、灵魂、这类东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万有理论就是宇宙规律的框架,它让真正掌握它的文明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更加了解这个诞生了自己的宇宙,是包括研究自己的智慧。

如果说其他技术理论是管中窥豹,帮助一个文明看到宇宙这只豹子的豹纹、豹腿、豹眼、豹毛的话,那么万有理论就是豹骨架,它让文明知道自己看长久以来观察的动物到底是什么。

而人类现在的万有理论模型,就相当于根据自己以前的观察结果,加上自己的想象,在草稿纸上画了一只四条腿生物。或许人类画的这只动物身上还有一些局部豹纹,头上可能还长了眼睛,尾巴有没有不知道,身体到底有没有长毛也不知道。

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人类在往后的观测研究中寻找到答案,然后一笔一划添加上去。

这就好像古生物挖掘一样,本来还以为挖到了鞋底化石,谁知道居然是三叶虫化石。嗯,还有恐龙的还原过程,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最后挖到了整个恐龙骨架才知道那是一种远古巨兽,但根据其骨架化石还原出来的恐龙早期都不长毛,直到后来又挖掘出了羽毛管化石证据,这才给恐龙加上了毛。

所以人类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探测、探测、还是探测。

向天然虫洞发射探测器已经提上日程。

各种探测器都有,它们不止是负能量探测器,还有搭载各种探测手段的探测器,只要人类现有科技能掌握的探测手段都用上,数据越多越好。

时间一年年过去,人类也向天然虫洞发射了一颗又一颗探测器,有开着磁场护盾的、有开着偏振护盾的、有力场护盾的,每一颗探测器都有自己的使命,它们或是与虫洞擦肩而过,或是直接冲进虫洞。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渐渐理解到天然虫洞的一些特性。

比如说,人类发现了天然虫洞入口确实是一个维度入口,但并不是宏观高维,而是三维时空的某种扭曲,是在四大基本力作用下形成的某种奇特扭曲时空。

而人类所有越过虫洞入口的探测器都没有了音讯,全都毫无意外的失联了,人类无法探测到虫洞入口以内的任何信息,看不到那些失联的探测器到底怎样了,是被正能量脉冲给淹没了,还是成功穿过虫洞从另一头出去了。

科学家不知道也没办法去探测,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即每一颗探测器进入虫洞,都会引起虫洞负能量场的波动,这种波动在虫洞入口周围很容易就被人类探测到了。

而且波动的强度跟进入的探测器大小、有无护盾、护盾类型等等因素都有关,科学家们还为此做了许多统计数据分析,以期望得到探测器进入虫洞之后经历了什么。

对于人类而言,探测器进入虫洞就好像进入了黑洞一样有去无回,可进入虫洞的探测器跟之前人类在黑洞那里做实验结果有有些不同。最明显的是时间差异,落入黑洞事件视界之前的探测器会经历一段自身时间变慢的过程,而虫洞这里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

这一现象证明了虫洞入口临界面并不是如同黑洞那样的引力场,它尽管看起来像一个天体,但确实没有表现出万有引力。也就是说,它更像是一个普通的通道。

因此,科学家们人类的探测器不是因为被引力场撕碎而摧毁的,失联的原因可能是正能量脉冲或者虫洞维度入口时空结构隔绝的信息传递。

除此之外,人类在探测器在失联瞬间发回的信息中还看到了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那是一颗颗十分微小的晶块。

晶块什么形状都有,极不规则,它们就像飞蚊症的人眼看到的飘絮一样,虫洞通道的入口处都有它们的身影,起初人类还以为是探测器出问题了,结果发现并不是。

而且神奇的是,那些晶块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他们是出现了又消失,消失了又出现,但却不是闪烁,而是有一个变化过程,就好像水中出现冰晶然后又消失一样,十分神奇。

在发现这个现象后,科学家们十分好奇那是什么玩意儿,于是经过大量实验探测后,他们发现那些晶块之间彼此存在吸引力,但非常微弱。

接着,科学家们用了数十年时间对大量晶块的运动轨迹做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结论,即晶块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满足力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规律。

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类似万有引力的规律。

但神奇的是,它们对人类的探测器表现出来的却是斥力,每当人类探测器靠近,它们就如同遇到了相同磁极靠近一样被排斥了出去,可人类明明没有探测到极性磁场的存在。

科学家们很快就意识到那些晶块是什么东西,如果人类的理论没错,那它们就是负物质,只有负物质才会排斥正物质。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负物质跟反物质不同,反物质是正物质的一种,所以它和它自己表现出引力,于我们认知的物质也是如此。而负物质具有负质量,它们自己跟自己表现出引力,跟物质则表现出斥力。

不过得到这个结论之后,科学家们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如果它们是负物质的话,为什么它们会如同结冰和冰融化一样出现又消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