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836章 飞跃星海来到生命的彼岸

为此,人类曾经做过许多模拟宇宙极端条件的实验,从而试图探索引力子的踪迹,可惜终究没有什么发现。

这是沿着标准模型的方向研究。

还有引力量子化方面研究,科学家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未知,或从无到有创造新理论,或对旧理论进行缝缝补补,或试图开辟一条新路线,诸如对额外维度的探索、新对称性理论、新粒子坍缩等等。

每一位科学家都在期待能产生一些超出预期的结果。

很可惜这一次人类没有像之前那样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就算各领域科学家不懈努力,也没有找到办法。甚至于让许多科学家将目光放到了当初那艘五级文明探测飞船碎片上,他们试图从那艘战舰中逆向找到万有理论蛛丝马迹。

然而这一次人类却没有逆天运气,就算用无数时间研究的五级文明探测飞船残骸,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句句感叹。

五级文明的壁垒仿佛天堑一般,让所有人宛如心中压了一座大山。

当然了,人类的科学家并未因此放弃,想法,他们越挫越勇,甚至于都做好了将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只希望能够为人类实现万有理论添砖加瓦。

负能量、负物质、物质裂解炮、曲速4、真实护盾、万有理论.这个时代人类社会内部不论是网上还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论,这些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

可以说这段时期的人类文明科学浪潮十分高涨,顺带着将星盟其他成员文明也带入了科学浪潮。

可惜其他文明的发展终究赶不上人类,他们倒是想参与到冲击五级文明的科学浪潮中,但却没有那个实力。

星盟成员文明虽然因受益于人类之故,飞船、战舰都装配了第三代曲速,也有许多四级文明科技应用,可很多终究是直接用了人类发展的果实,甚至于原理过程他们都没有完全理解。

如此自然就没有办法真正跟上人类前进步伐。

其他文明确实也有一些个体生命达到了四级文明顶尖科学家水平,可是到了这个阶段,文明的发展进步已经不是一个天才科学家就能引领的时代了。原因无他,科技分支细化的学科太多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位天才科学家能精通两三个领域已经算是万中无一,而四级文明层次的理论衍生出来的科技分支又何止千百?

科学终究需要群策群力。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数十年。

人类领导的星盟舰队又在这段时间里航行了四百余光年,而此次人类停靠的目标就是眼前这颗发着黄色光芒的恒星。

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单恒星系统。

通过简单的光谱探测和恒星演化模型模拟,人类很快就知道它如今的年纪,大概六十亿岁。

对于人类来说这个年岁宛如亘古长存,长生不老也不过如此了,不过对于这颗恒星而言,这才是它的中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它还能保持这个状态六十亿年。

了解恒星演化多人单从它的年龄就大概知道,它是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质量半径都比太阳小一些,所以他的寿命相较于太阳会长一些。

恒星的个头越小,寿命越长,这是天文常识。宇宙中单颗恒星的恒星系统比双星系统少,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

当然也不算少见就是了,人类一路走来见得最多的是双星系统,其次是单颗恒星系统,四颗以上的恒星系统一个都没见到,倒是符合人类此前对星空的观测。

所以这颗恒星虽然是单恒星系统,却不罕见,人类也没有期望能在这里遇到什么新奇的事,毕竟它星空的方向看来,就是一颗极其普通的恒星。

可让人类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有智慧生命。

是的,先遣探测小队传回来的信息十分确定,纵然他们都还没进入到恒星系内部。

倒不是先遣探测小队的探测技术有多强,能在恒星系外沿就发现内部星球上的情况,那是不可能滴。而是先遣探测发现了一组来自恒星系外沿太空的信号,很明显是智慧生命发出来的信号。

因为它那种电磁波频率实在明显了。

当然形式跟人类地球时代的电磁波信号肯定不一样,但人类也算见多识广了,以至于单从信号形式就能判断出那个不断向附近太空发出电磁波的设备大概是什么科技水平。

绝对是一个低级文明,且很大可能,这个低级文明现在就在这颗恒星系内。只是目前还无法判断他们具体在哪里,也无法判断他们到底是流浪型文明还是定居型。

“希望是定居型,那样便又可以获得很多生物圈资源以供研究!”岳渊挥挥手关掉全系显示屏,心中想道。

接着,他又抬手点开另一块全息显示屏,并在上面操作几下,却是岳渊给舰队指定停靠地点,只听到他说道:“让探测小队仔细探查一番,大舰队便先在这片区域停靠。”

岳渊所指并非一颗行星,而是一片区域。

是一片充满小行星天体的区域,它恰好在这个恒星系的最外沿,距离主序星41个天文单位。

在往里,就是这颗主序星的行星系统轨道所在了。距离其主序星最远的行星就在这里头,大约32个天文单位,是一颗类土星的气态行星。

再往里,还有五颗行星,四颗固态一颗气态,星球类型按照轨道分布从外到内是气、固、固、固、气、固。

最外面是一圈密集椭圆云盘状小天体集中区域,数量以十亿计。

按照这个布局,如果那个未知低级文明诞生于此,那么最远的这颗气态行星应该为他们的平安成长默默挡下了不知道多少毁灭性打击。主要是用它自身的引力,挡下了许多来自小天体密集区域的各种太空陨石撞击。

不过让人类吃惊的是,按照液态水存在的条件判断宜居带,那么这个恒星系的宜居带居然是位于第二轨道上的气态行星。

难道所谓的智慧生命诞生在气态行星上?看到这种情况,一些人不禁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