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771章 数组阵列

星辰大远航 第771章 数组阵列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个文明自然不可能跨越屏障得知动态图文明的现状,而小宇宙内部的情况也让两个文明不得不共同面对。

至少在找到出路、找到先驱者留下的财产之前,双方是不可能有什么冲突了。

人类不愿意冲突,橙星文明也是如此,于是在一番合计之后,双方都心照不宣地对此方小宇宙进行探测。

小宇宙直径一千光年,两个文明决定各自探索一半,并且约定,如果在各自探索的区域发现出去的办法,一定会通知对方。至于先驱者留下的东西,如果还在的话,那就是谁先发现属于谁。

这个假设是默认动态图文明没有拿到传承的情况,人类觉得动态图文明大概率是没拿到的,估计都没进来,但这种话显然不能跟橙星文明讲,误会就让他们继续误会下去好了。

至于之前橙星文明曾经名义上是星盟成员的事,双方那是一個字也没提。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不考虑,估计橙星文明也不会考虑。

如今的情势,且不说星盟不星盟,能不打起来已经很好了。

而在大概磋商一番之后,两个文明也按照约定在原地搭建通讯中转,然后转身各回到约定的区域继续探索。

小宇宙也是宇宙,作为三维空间四维时空体,它也跟大宇宙一样没有所谓的绝对中心,因此便也没有抢着探索所谓小宇宙中心区域的说法。

于是乎,在动态图文明(古尔吉文明)还在苦逼的试图突破第三代曲速技术的时候,人类文明和橙星文明却已经在积极探索小宇宙,是在找寻宝藏也是在找寻出路。

因为有那个未知四级文明前车之鉴,两个文明都用尽最大努力去探索,毕竟找不到就是死亡。

而从这个方向去看,对于还未进入小宇宙的动态图文明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因为先进到小宇宙的不一定就能找到,没准下场都一样。

就这样,时间在探索小宇宙的过程中缓缓流逝。

一年、两年、三年.三十年.

人类舰队并没有大规模行动,而是以小分舰队的形式甚至单艘舰船的形式出去探索,向着四面办法去探索,记录每一块大型菱形晶体的特点,就算它们长得都一样,也记录下来,包括大型菱形晶体里头红矮星的光谱特点。

当然还有各种单色光的不同频率、波长,区域分布等等分析数据,每个数据弥足珍贵,因为它们都可能是拯救两个文明的数据。

而在基本上将自己所探索的星域都走了个遍之后,两个文明也按照约定,开始数据互通有无。

是的,是各自探测的小宇宙区域的数据交换,因为在差不多各自探索完毕之后,双方并没有找到先驱者遗产。

双方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便都默契地联系对方,然后默默进行数据互换,而且在进行数据交流的过程中,也都没有搞小动作给对方错误数据之类的。

因为就人类一方而言,岳渊就认为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搞小动作,显得小家子气。而且就算在拿到各自数据之后,就算橙星文明先人类一步分析出秘密所在,人类不可能放着不管。

真要是那样,可就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了。

橙星文明整个舰队都进来了,数量确实比人类多,但人类有杀手锏,一点都不在意数量差距。真要动起手来,就一倍数量差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起来自踏上星空以来,人类每逢战争似乎都是在以少数打多数,早就习惯了。

双方完成数据交换之后,人类便用之前的办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以试图从中找到隐藏的秘密。

这一分析,还真让人类发现了一些端倪。

那就是那些大型菱形晶体的排布阵列真的有规律,人类按照它们所封禁的恒星的光照强度差作为对比数据,然后发现他们之间的间隔和强度范围似乎有某种规律。

一番对照之后,人类敏锐地发现,这些数据组成一组长长的阵列,而这个数据阵列正是大名鼎鼎斐波那契数列。

此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

那么发现那些包裹不同恒星光照亮度的菱形晶体符合这个数列又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首先人类第一时间就想到将这些数列节点的菱形晶体连接起来,然后用过计算机模拟划出一副螺旋线图。这组数列中每一项斐波那契数都是前两项之和,如此微妙的组合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相互交织构成一副壮丽途径。

同样的,斐波那契数量在自然界中也无处不在,它就如同大自然的一位隐藏,在一张张看似平凡的画布上描绘出令人惊叹的图案。

在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树干的生长过程中,在各类螺壳、鹦鹉羽毛、向日葵的花瓣结构、菠萝的花瓣数、树木的分枝数中都可以找到它优美的身影,它就像一位沉默的诗人,用自己的独特语言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它很神奇,可人类想不通的是,在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的事物中,人类所知的所谓大自然都是地球大自然,怎地在这里也出现了这种规律的排布。

难道先驱者所生长的星球,其星球大自然也有这样表现规律的动植物,然后也被他们发现并记录了下来,并作为惊叹大自然神奇和数学魅力的数列。

若是如此,那么这种规律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才对,正如现在的人类一样,只需得到所有数据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就找到了,可为什么当年那个四级文明会被困死在这里呢!

难道那个四级文明所生长的星球环境没有展现出这个数列的动植物?还是说他们压根就没发现这组神奇数列?

这就很不正常,堂堂一个四级文明,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怎么可能连斐波那契数量都没发现?此数列可不止是个经典数学问题,它在大自然许多现象中都有应用,同时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诸如最短路径问题、矩阵链乘法和排列组合问题等等。

同时还跟黄金分割比有莫大关系,怎么看这样的数学成就都不可能是一个四级文明不具备的。

那么为什么那个未知文明还能被困死在这里呢,难道说顺着这个数列矩阵的指引也找不到先驱者留下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