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764章 先驱者的小宇宙(感谢龙鳞队长盟主加更)

人类发现,用意识链接达到的第三人称视角不仅视野广阔奇妙,而且还能“看到”以往自己用眼睛所看不到的一面。

就比如现在传播在小宇宙空间内的被分解后的全波段光,以意识链接战舰的方式去看,人类就能看到全部,且不会给大脑带来不适应感。

为什么会这样人类也不知道。

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意识链接这套设备属于精神意识方面科技的原因,它可能涉及到关于“我”的本质,目前人类同样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

有两种办法当然是两种办法都用,所以包括岳渊在内,还有其他战舰驾驶员便直接来到自己的独立舱室,接入意识链接设备,以共享观测视角。

另外的人员则通过想象力去看数字图谱。最终通过双方的观测结果来确定,这里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关于世界本质有这么一个说法,那便人类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脑子里想象出来的物体的样子,而非物体的本质。那只是物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形状,想要知道物体真正是什么模样,那最低也要掌握万有理论,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全方位去描述物理的所有特性才能确定它的真面目。

佛家所谓的知见障,说得好像玄学一样,似乎不是佛法高深之辈就无法参悟一样。但是在如今的人类看来,那不过是解析过头变成了唯心论罢了,所谓突破知见障其实就是明白眼睛看到的只是表现,然后勘破眼睛看到的表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奈何出现这种概念的时候,人类社会还处于蒙昧阶段,也没有科学手段去辅助这种超前认知,所以发展着发展着,就变成了玄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只能凭空想象,要不然就归结于鬼神,正如人类早期看到雷电自然就编出鬼神一样。

很正常。

而人类触摸到的也不是物体本身,因为所谓的触摸根本就没有真正触碰。

所谓的触觉,只是基于费米子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表现现象,电子就是一种费米子,因此所谓的触碰其实是构成人类手指皮肤的原子的外层电子和所“触碰”到物体的电子因为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可容纳两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因此在发生所谓“触碰”的时候,两边的电子便会因为泡利不相容而互相排斥,在排斥的过程中,就产生电势给人的细胞传递电信号,于是,人就在一些列信息传递中,感受到了挤压感。

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触碰”。

当然想要发生真正触碰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得拥有手搓中子星的力量,那样就能靠蛮力把因为泡利不相容原理而相互排斥的电子压到原子核内,形成电中性中子,这就是中子简并态。

这种状态下,中子依靠量子力学的规律紧密排列,形成特殊物质状态。

如此,就可以实现真正触碰了。

所以想要真正触碰到对方,那就得把双方都变成中子简并态物质,也就是中子星物质。至于电子简并态,则是白矮星物质,是电子在被电离的离子能态上形成的简并物质,此状态的物质的电子同样依靠量子力学规律排列。

宇宙是如此奇妙,世界本质是如此神奇,达到四级文明的人类也不能窥得其全貌。

不过看到先驱者用全波段光留下的真实小宇宙面目却还可以,特别是在意识链接战舰后的第三人称视角下,人类看到了一副完全不同于肉眼的景象。

原本只有七彩光芒的小宇宙就好像换了個面貌,出现了一颗颗十分巨大的菱形晶体。是的,先驱者似乎很执着于菱形晶体,在这里出现的依旧是菱形晶体。

不过这些菱形晶体比迷宫中的那些要大得多,每一颗都堪比恒星。它们就像一个个灯笼,悬挂在黑色天鹅绒般的背景上,每一颗都发出射出各种被棱镜折射后的单色光。

就是它们让这个小宇宙变成了人类常规视角中的七彩光芒。

这些大型菱形晶体数量也很多,就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不下千颗,他们分布在整个黑色天鹅绒小宇宙背景上,每一颗的间距从0.4光年到1光年之间不等。

但从这点看,这个小宇宙直接至少也有一千光年。

看到如此情景,人类自然好奇这些巨大菱形晶体是如何发光的,于是第一舰队就向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颗大型菱形晶体凑了上去。

结果发现了令所有人都永生难忘的一幕。

他们发现大型菱形晶体是半透明的,它的表面形状就像棱镜一样折射着来自它内部的光芒,而它的内部,则是一颗恒星。

确切的说是一颗红矮星。

这是一种戴森球吗?!

看到这样的场景,人类脑海里首先蹦出如此印象,可似乎又觉得跟戴森球不同,因为它是半透明的,且有将恒星光分解成单色光的作用。人类不清楚这种功能有什么作用,但先驱者整这么大一个小宇宙绝对不会做无用的事。

也是在这个时候,人类不禁联想:该不会这里头的大型菱形晶体里头都是一颗恒星吧?!

随便选一颗菱形晶体里头就是恒星,其他晶体同样发着光芒,极大可能也是。

那么问题来了,先驱者弄那么多恒星放到小宇宙中并用半透明菱形晶体套住它们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是利用这些恒星作为能源,以此维持小宇宙中某些东西的运转?

想到这里,岳渊等一众人类都暗暗点头,肯定是了,时间跨度达到三十亿年啊,如此漫长的时光,也就红矮星这种寿命极长的恒星最合适作为能源,而同样是如此漫长的时光,先驱者所留下的东西必然也不可能真的封存着,而是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维护,否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运转三十亿年而不坏。

想到这些的同时,人类也在思考.难道就连六级文明的能源也只能靠恒星?

熵不可逆,宇宙的熵在增加!

因此就连六级文明也只能以恒星作为能源么,难怪他们都在追求大规模的真空零点能,可是真空零点能的能量落差又来源于哪里呢?宇宙真空衰变?

岂不是说,六级文明层次的燃料,也只是利用恒星作为能源,然后如同四级文明利用反物质那般,去开发获得暗物质和暗反物质并以此作为燃料?!

所以.先驱者到底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需要如此大的阵仗?

一时间,一个个问题萦绕在所有人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