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74章 常温压超导

星辰大远航 第74章 常温压超导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74章 常温压超导

(ps:支持正版)

时间就在大发展大建设中慢慢过去。

又过两年之后,人类在星球表面上再次建起了两座核裂变发电站,自此往后,工厂用电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人类的建造速度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五年后,人类第一艘战舰木卫四舰完工,太空船坞自此进入第二艘战舰建造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憋了千年的人类吹起了大工业的号角。新能源构架、新材料、新人工智能算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科学家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在各自领域上大展身手。

小型核裂变装置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人类攻破。

相应的,原先的型动力外骨骼技术也随之得到了更新,工业部门提出将传统电池替换成小型核裂变电池,然后将其与宇航服结合。

这项技术的出现,将会大大降低了人类前期登陆星球的作业难度。

看到种种技术进步,岳渊自是欢喜不已,但让他最激动的,还是材料技术方面的突破。

所以刚得知这个消息,岳渊就立刻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像飞一样立刻赶往许真义团队的研究所。

“许教授,常温超导真的实现了?”岳渊一跨进研究所,便直接找到许真义的办公室。

“岳总长,是常温常压超导。”许真义放下手中的文件,转过身一丝不苟地纠正道。

七年过去了,许真义看起来也老了一些,但精神面貌却仍旧十分好。

“对对对!走,咱们看看去!”岳渊说着就要拉上许真义去实验室看看这常温超导长啥样。

虽然岳渊知道超导现象,但他还是忍不住想亲眼看看。

“不必了,我这就有。”许真义说着,就拉开办公桌抽屉,然后从里面摸出一断表面黝黑却带着些金属光泽的东西。

“这就是从实验室合成出来的超导材料,总长您看”

许真义又从另一个抽屉中摸出一块大号的永磁铁,将磁铁放在桌面上之后,他慢慢将手中的超导材料放到磁铁上。

随着他的松手,那节厚黑的材料便如岳渊所想的那般,悬浮在磁铁上,但是由于许真义方的时候给了它一些力度,所以现在这颗材料并非完全静止,而是在滴溜溜地转动着。

心情大好的岳渊伸手过去试了几下。

人们都知道,根据电磁相互作用原理,在外部磁场变化时,导体会产生电流。超导体因为没有电阻而导致这些电流不会变小。

而根据楞次定律,这些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阻止磁场的变化,其效果就是超导体的磁通量永远不变。

这时候如果在一个没有电流没有磁场的超导体旁边放一个磁铁,那超导体必然反过来让超导体内部的磁通量为零。此时的超导体便会自己产生一个磁场跟磁铁的磁场抵消,若是这个磁铁是永磁铁,那这两块磁铁就是相斥的。

超导体的话,就会在其内部的环形电流产生磁场,然后与磁铁磁场相斥,表现在宏观上就是,超导体悬浮在磁铁上。

岳渊摆弄了几下超导体,然后看向许真义,“许教授,这东西是偶然合成还是.”

“总长放心”许真义好像知道岳渊要说什么一样,立刻回答道:“实验全过程都是可以复现的,我们试过了很多遍,没有问题。”

“那就好。”岳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实验能复现,那就说明不是像“炼丹”一样开盲盒偶然做出来的。

看样子,明年就可以改口叫许院士了。

“这东西延展性如何?超导现象所处环境浮动有多大?有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岳渊又问出一连串问题。

“不如铜,但比铝好一些,算是介于两者之间。它的超导特性存在的温度域很大,大概在-269℃到76℃之间,压力在0.1~1.6个标准大气压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导体就会产生电阻,这是具体参数.”许真义一边回答一边点开办公桌上的电脑文件。

他知道岳渊为什么要问延展性,延展性好金属或者合金可以用作电线,这种超导材料的延展性介于铜与铝之间,完美满足了这个条件。

许真义将电脑屏幕转向岳渊,接着说道:“理论上这种材料已经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因为我们实验室已经知道它精确的分子式,还有制备它的每一个过程的具体参数,但是大规模生产毕竟和实验室不能比,总长还是问工业部更清楚一些。”

岳渊点点头,他理解许真义的意思。

一样东西从实验室变成大规模生产制备,必须得有一个过程,即便实验室都提供了每一个步骤参数,但真正工业生产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实验室的设备和用料巨大化就可以的。

“虽说是工业部的事,但生产顾问这个职位还得许教授你来,毕竟没有比你更熟悉超导了。”岳渊肯定了许真义的话,顺带提出了让他担任生产顾问这个职位。

他现在已经开始畅想未来了。

常温常压超导的出现,将给人来带来一次全领域科技革命。

超导材料得到应用之后,希望号必然要进行一次大改,包括各种电路,各类设备里的原件,还有推进器的线圈。刚完成不久的木卫四舰也要进行升级,至少要将发热损耗部件全部换成超导材料。

电能没有传输损耗,这是多么美妙的事,以后希望号的能量损耗将会降到几乎为零地步,最直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推进器的功率再次得到提升,人类将有望突破1%光速的速度极限。

而且,超导都出来了,可控核聚变还会远吗!

要知道,在可控核聚变方面,人类早在地球时代就已经接近成功了,只要现在人类将这方面的技术追回到地球时代的水平,那么可控核聚变就能实现了。

当然,现在人类还需要一些时间。

“对了许教授,你可还记得银雾?”岳渊忽然将目光从电脑屏幕上挪开,并对着许真义道。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说到‘银雾’许真义脸上露出些许后怕,他感慨道:“总长可是想说关于‘银雾’的热成像?”

岳渊点点头。

超导的成功让他回想起了当年那一幕。

人类当时用热成像对银雾进行扫描的时候,发现银雾一点发热现象都没有,不论是飞行状态还是潜伏状态。

那时候他就在想那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想来,应该是超导无疑了。

“应该是超导,而且温压区间比我们这种材料要大多了,但我宁愿相信那不是超导导致的”许真义的眼眸中出现了一丝恐惧,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继续说道,“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到,超导是怎么在纳米层次起作用的,不.应该是皮米层次,您能想象吗,那种科技实力真的令人绝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