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710章 一颗黑洞

星辰大远航 第710章 一颗黑洞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航行的时光总是枯燥的,但人类就宁可如此枯燥的航行下去,因为这代表着没有哪个文明发现自己的航线,意味着自己是安全的。

到了英仙旋臂,恒星之间的密度渐渐变大了,但因为还在悬臂边沿地带的缘故,也不算太密集,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大概在七十光年左右,这样的距离对于横跨旋臂那条航线来说已经够近了,这也使得人类不需要为资源发愁。

四级文明层次的科技,只要有恒星系统就可以获得能源,就算没有岩质星球也可以从气态行星那里捞取足够的氢氦氢等轻元素,然后通过将之用于轻核聚变获取能源,再用轻核聚变能源为反应堆,进行分离从而获得氢分子的反物质。

当然,没有岩质行星的话,就没法获得重金属元素了,不过宇宙那么大、英仙旋臂那么多恒星,人类根本不用担心,这个没有,继续前往下一颗恒星系统就是了,毕竟每次航行又不会把燃料都耗光光。

而面对平均七十光年的停靠点,人类也不打算一颗一颗恒星地走,而是每一次航行都至少横跨三百光年。人类舰队加满燃料一次能走五百光年,只走三百多光年主要是为了省些燃料下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而不一个个七十光年的走则是为了隐蔽性和省时间。

就这样,人类大舰队一路在英仙旋臂边沿航行,年复一年。

忽然在某個时间点,天琴号收到了一条来自探测小队的消息,说是在航线的附近发现一颗中等质量黑洞,距离航线仅有5光年不到,问天琴号是否要改变航线。

5光年不到很近了,靠太近会对曲速航行照成影响,所以当然要改道。

得到消息的天琴号立刻让“天河之光”根据探测信息改变航线,不是直接改变整条航线,而是在虚空中拐个弯,绕开黑洞所在之后继续向着目的地前进,人类舰队每次航行都由富余燃料,在宇宙空间中拐几个弯不成问题。

将命令向整个大舰队传达下去之后,人类的科学家们也没闲着,在申请得到同意之后,便往黑洞所在区域排除更多探测器。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这一,人类之前对它的观测都是远远观望,踏上星空之后,人类也是一直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也没用经历专门凑近到一颗黑洞旁边进行观测,而这一次就是个机会。

大舰队路过一个黑洞附近,科学家们当然不想错过如初近距离观测黑洞的机会,于是便有了这一次黑洞探测任务。

无人探测器是一方面,科学家们还在得到新政府部门批准之后出动了三艘科研船,而作为科研工作者、科学家他们本人也在科研船上。

当然了,既然要近距离观测黑洞,那新政府自然也不能光让三艘科研船和无人探测飞船前往,一些护航战舰还是需要的,有一个以一艘行星级战舰为首带着数千艘海级战舰的战舰小分队执行了护航任务。

不过话虽说是近距离观测,但实际上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是凑不到很近距离的,近距离只是相对于以往人类对黑洞的观测来说。

这是一颗中等质量黑洞,经过初步观测,人类科学家初步估算它的质量,大概有一百三十倍太阳质量,中等质量黑洞属于人类地球时代天文学理论预测的一种黑洞,并且也在地球时代得到了观测上的证实,不过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对其进行观测。

按照质量划分的话,往下一级就是恒星级质量黑洞,往上一级就是超大质量黑洞。理论上还有诞生期最早、尺度和质量极小的原初黑洞,是的没错,原初黑洞不是常人印象观念里的无比巨大的黑洞,相反,它们的尺度和质量都极小。

按照如今人类物理学的定义,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范围在一百倍到十万倍太阳质量之间。

一百三十倍太阳质量黑洞显然属于这个范畴,它不是恒星级黑洞,顾名思义就是说它不是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很早以前人类就推测并在宇宙观测中得到相关数据,认为此类黑洞的形成是黑洞合并的结果。

科学家们此行就是要收集更多关于中等质量黑洞形成、演化的数据,以此完善人类的宇宙演化理论,同时为人类科学宝库添加更多科学观测数据,这样的科学考察行动对于一个科技文明来说至关重要,它是科学发展量变的积累。

一般来说,当一颗质量非常大的恒星燃料耗尽之时,其核心便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然后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黑洞。不过人类天文学传统理论认为,恒星坍缩时不会产生质量在六十五到一百三十五个太阳质量之间的黑洞。

原因是当恒星核心质量大于六十五倍太阳质量时,其内部高能伽马射线会有效的转化为电子-正电子对,这种现象被称为对不稳定性。这些粒子对产生的压力要远弱于光子光压,从而使得引力占据上风。

如此一来恒星的外层就会向内坍缩,恒星核燃料会一一种失控的方式加速,其结果便是导致恒星在爆发之后没有留下任何黑洞痕迹,而全部爆光将自己炸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过程人类自然是没有见过的,但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各种黑洞类型的观测,从另一个方面证实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而如今眼前这颗黑洞就是一颗很好的观测对象。

比如收集黑洞完整的吸积盘光学图像等等。

安全起见,人类的科学考察团队在一光年外遥遥观望着这颗黑洞,同时让无人探测器继续靠近,以探究黑洞变现出来的各种现象。

这片空间很空旷,从附近星域恒星年龄和分布判断,的确有可能发生两颗黑洞合并的现象,不过以目前初步观测数据来看,这颗黑洞合并形成的时间应该在很早之前了,至少亿年以上。

人类开始认真对这颗黑洞进行观测之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