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636章 以众管窥全豹

星辰大远航 第636章 以众管窥全豹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36章 以众管窥全豹

每一种理论都有局限性,但不能说它们是错的,就如牛爵爷的万有引力定律无法解释水星摄动问题,可也不能否定整一套万有引力学说。于是又出现了相对论、出现了量子力学。

还有,依照原子理论,化学元素周期表就获得了统一的处理,氢、氩、钾和铜在化学反应中是完全不同的,但原子理论告诉我们,他们都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电子处于在原子核附近振动的不同量子力学态,而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利用弦理论,这些基本粒子又可能会得到一个统一的处理。

人类的每一种物理理论,就好像是从一个角度对宇宙物理规律真相的窥探,而每一次统一的总结,就好像是将这些种种理论综合起来,从多方面去看那深藏的未知规律。

就如人类在战国时代就认知磁,再到司南、磁针的出现,然后到第一次认知电,再到知道电和磁其实是一样东西。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对电磁力这个宇宙四大基本力的认知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正确的,但不能说战国时代的古人不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认为他们发明的司南是错的。

认知是一個过程。

如今人类也是一样,在氘核历经六千多个天文单位的奔袭,然后在电磁装置的作用下将质子分离出来,最后剩下的中子向着靶标猛撞在一起的时候,便意味着人类再次对一个未知领域、或者说某个领域还处于未知的那一面,望了一眼。

如果说宇宙基本力之一的电磁力是一只豹,那么库伦定律、电场强度公式、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率、安倍定则、洛伦兹力公式、磁通量公式、压力、摩擦力、电磁感应公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等等一些列公式、定则、定律,都是人类对这只豹的一次次管中窥豹。

一次看到豹头、又一次看到豹尾、接着又看到豹身、豹腿、豹眼、豹耳、豹嘴、豹鼻、豹皮、豹纹,最终窥得全豹。

大统一理论也是如此,在人类开始用这台天文级粒子对撞机实验之前,就已经从其他方面对起进行窥探,然后得出各种各样的物理成就,诸如标准里子模型、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量子力学、杨-米尔斯场论、狭广义相对论、电弱统一理论等等。

这些均是人类探索大统一过程的拼图,而现在,人类通过这台天文级粒子对撞机中想要获取到的,并不是所谓的超过所有前人发现的发现,而是大统一理论的最后那一块拼图,管中窥豹的最后一眼。

这是科学家的期望,但通过天文级粒子对撞机能发现什么,他们也不确定。本实验项目的领衔科学家刘迷言在记者提问中这么回答:我们也不确定,但最好能发现些什么。

是的,这是探索,不是验证,所以没有人敢把话说满。

两个多月后,第一次对撞实验的数据终于传回到科学团队手中,而作为本次对撞实验项目的科学团队的领衔科学家,刘迷言第一时间就带着整个团队,进入分析数据的工作中。

而天文级粒子对撞机在完成一次对撞实验之后,则需要工程人员对其进行各种检测,完成检测确认完好,然后消除第一次实验的残留影响,再将需要更换的实验受件更换掉,接着就要进行第二次对撞实验。

相比于按部就班的建设,这种科研工作都需要人工去完成,而且全都是人类亲自去做。

天文级粒子对撞机开机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撞不出结果,它就不会关机。事实也是如此,在第一批数据还有完成分析工作的时候,第二次对撞实验就开始了。

接着就是第三次第四次

做到第三次对撞实验的时候,第一次实验的分析结果才正式完成,然后科学团队将结果刊登到人类文明科学刊物上,并没有像第一次实验那样大张旗鼓地搞新闻联播。

其实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对撞实验乃至后续的实验也没有搞得像第一次那么隆重,只是按部就班进行,毕竟普通人也不会时时刻刻去关注对他们来说枯燥无味的科学实验,他们的兴奋点只需要在得出成功结果之后。

这在哪个年代都一样,科学工作者背后的艰辛付出过程少有人关注,大部分普通人只会在成功结果出现后大喊科学家们牛逼,这种现象即便在人类当下也一样,因为人类虽然明说重视科学、科技至上,但人类有那么多人,总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专注到科学事业中。

还有许许多多跟科学研究无关的行业,或者各类娱乐项目,许多普通人都只是在享受人类发展的成果,而不是参与到发展中。纵然到了人类如今的阶段,已然存在享乐主义,只不过不是主流罢了。

这一点倒也无可厚非,人类政府也没有因此用法律手段强行打压,因为人们都知道,娱乐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用一生时间都去努力,就算是科学家,他们也需要适当的娱乐活动。况且,保持生活多样性,有助于人类这个整体的健康发展,人类要进步没错,但不是要将人类都变成只会科研科研再科研的物种。

而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是有助于人类个体保持思维活跃性。

话说回来,第一次对撞实验的结果没有任何意外的失败了,哦不,不能称之为失败,而是什么都没发现。

以刘迷言为首的科学团队仍然夜以继日地分析着每一次对撞数据,就算知道撞出新现象的几率很小,但他们仍然抱有无尽的憧憬去做这件事,这也是他们兴趣所在。

那么作为一个科学团队,他们是如何在这一次次创世大撞击中,寻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的呢!

答案是探测器探测到的对撞现象,也就是撞击后,粒子破碎后形成新产物的运动轨迹,包括它们的动量、电荷、能量等这些参数。

人类在撞击区配套了许许多多高精密探测仪器,包括云室粒子轨迹探测器、电磁量探测器、强子能量器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