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582章 超空间?

星辰大远航 第582章 超空间?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82章 超空间?

显然,这条技术路线也属于八字没一撇类型,嗯.因为大脑芯片的成果,算是属于八字刚刚提笔那会儿。

不过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也不落人后,在生命科学院成立项目之后,他们也从自己的角度,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项目,专门致力于深层次人机互联研究。

对于人类文明主体在建设新粒子对撞机的过程中又冒出两个新研究项目这事儿姑且不提,就说在十几光年外的地方,对这片唤醒者剥离出来的空间,科研考察团队也在努力的研究中。

从试验船的视角看,它自己就是没有改变方向的,这就很奇怪。不过科学家们也不傻,他们立刻意识到试验船所在的区域跟科研船所在区域不一样,具体这么不一样,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发现更多奇怪现象和观测数据。

当然,现在科研考察团的大多数科学家都把这种奇怪现象归结到了空间问题上,毕竟唤醒者已经明说了,就是将整片空间从大宇宙剥离了出来。

这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基调,至于是什么形式的空间,那就得看具体的各种实验结果了。

科学团队里有的不止物理学家,各方面各学科的科学家都有,每一艘科研船上都有一整个科学家团队。而下一步,他们打算做的就是继续从科研团队中向前方继续放出试验船,让实验船向不同的空间方向前进,再看结果。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做一对实验,诸如试验船航行试验、光线照射试验、中微子射流试验、飞船在这片空间中的无动力无校准实验以及大推力加减速实验,甚至是经过申请之后获得批准的武器打击试验都要试。

当然也有团队直接开着科研船直接进入边沿空间,然后在科研船上将人类有史以来的科学实验再一一重复再做一轮实验,像迈克逊-莫雷实验、光速测试、α粒子散射实验、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实验等等一系列实验都在这儿试一遍,看看在这片空间中,有什么东西跟原来科学实验结果不一样。

这片边沿空间对人类来说是未知之地,对未知之地的研究,自然不能用跳大神,而是一项项严谨的实验。

科学家们在开始发现试验飞船自动改变航向之后就怀疑是空间问题,而在一些列的实验中,他们发现在做电磁相关实验的时候,测得的磁力线的强度和方向似乎跟其他空间区域有些不一样,在排除误差之后,发现确实如此。

这说明,此空间跟正常空间真的不一样.这话看起来似乎是一句废话,但实际上不是,因为它让科学家们的猜测变成了确定。

而在种种实验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除了试验飞船自动改变方向之外的异样。

将实验范围提升到天文尺度之后,科学家们发现确实不是误差,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差异。

随后科学家又继续将实验区域扩大,不再限于科研飞船上,而是将其拓展到科研船和科研船之间、拓展到人类能掌握的最强磁场影响范围上。

是一个转折点。

猜测变成确定之后,后面的研究方向就可以确认了。

对此,科学家们得出两个结论,一,这片空间可能是一片超空间。二,这片空间是一片正常三维空间发生某种扭曲后形成的空间。

三维空间发生扭曲后形成的空间这句话很好理解,至于超空间,什么是超空间?顾名思义,不是玄学意义上的超级加倍、超级无敌空间,而是比正常三维空间多了一个空间维度的空间。

空间维度,而且是纯几何空间维度,没有加上时间维度之后延伸的各种过去维度未来维度之类的衍生品。也不是四维空间加入时间相关的额外维度然后变成一个代表一切可能的人生轨迹之类的维度说法。更不是时间轨迹的集合与人类个体不同选择和结果诞生的维度说法。

而是如同支持超正方体存在的空间一样超空间,另一个维度是长宽高之外的几何维度。

超正方体,就是四维超立方体,在几何学中超正方体是立方体的四维类比,超正方体之于立方体,就如立方体之于正方体。超正方体结构包括八个胞立方体,有二十四个面,三十二条棱,十六个顶点。

超正方体并无二维距离、角度概念,其任何一个顶点以恒定速度抵达相邻所有顶点所用时间都相等。它的各个表面膨胀之后,就会得到一个球,得到的球叫超球。

坚持第一个观点的科学家认为,这片空间的边沿是一个超球体结构,是唤醒者构造出来的一种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可以支持‘把一整片三维空间从大宇宙中剥离出来’这种操作。

而边沿之内的正常空间,他们认为就像超正方体的其中一个胞体一样,可以说是在超正方体里也在超正方体的任何地方。

当然,这里应该说是超球,人类所在的正常空间是超球空间的一部分。说是被剥离出了大宇宙空间,实际上却仍然在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临时隔绝的一片空间。

也就是超球的其他胞空间把人类所在的正常空间包裹起来了。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科学家的观点,科研考察团队中的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压根不存在超空间,这片空间的边沿就是三维空间,唤醒者就是单纯的将三维空间进行某种扭曲,达到的这种效果。

他们的理由简单粗暴,即超空间不能存在于三维宇宙,第四个空间维度不能出现在宏观之中。

至于为什么从磁力线的强度和方向上就能得到这样的结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场理论。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结果,结合场理论的知识,得出的两个结论。

简单的说,场是空间每个点上完全描述了在那个点上的力的数据集合,例如在空间的点上的三个数字可以描述磁力线的强度和方向,空间的另外三个数字则描述电场。也就是三维空间的每个点,都有一系列的六个数字描述力的磁力线和电力线。

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推确定是空间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