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405章 超微型植入芯片

星辰大远航 第405章 超微型植入芯片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05章 超微型植入芯片

总之一切看起来似乎在向着赛博风而去,就比如机械义体、机械向器官强化、微型体内动力泵之类的,妥妥的是身体机械化改造。

跟人类之前的基因强化路线完全是两条路。

当然,这些都是在研究主科技过程中,出现的衍生科技,最主要的还是超微型皮下植入芯片技术。

这种技术让人类可以在自己的身体皮肤之下植入功能芯片,从表面上看,这种植入就是为了帮助某些进行机械义体改造的人类控制自己改造后的那些机械义体,算是系统中枢。

不过最初开发的目的并不是把人类都搞成赛博风格,毕竟这种赛博风的身体改造,在强度上并不能一下子盖过之前的基因强化。

但是吧,由于人类一直没有实现断肢再生技术,所以这些衍生技术的出现,倒也给那些残疾之人带来了福音,至少他们不用再穿着外骨骼机甲到处乱窜了。

那么超微型皮下植入芯片技术的原本研究目的是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就大脑辅助芯片。

这个科研团队最初就是想要搞出一种可以辅助人类大脑的功能芯片,辅助芯片的目标是辅助人类计算、信息储存、数字化分析、记忆之类的。

他们成功了,不过之所以成功,还是得益于易凯团队在基因图谱研究上的突破。

之前人类就拥有战术铠那种依靠脑电波、身体表皮微电流信号来控制整个机械战术铠的技术。

在真纳米技术实现之后,易凯团队又更进一步,在这方面取得了成果,于是乎,基因修饰得以实现,基因种子优化理论被提出来。

而在结合其他真纳米科技的衍生科技后,人类就从基因层面,实现了多出第三只手的能力。

什么是第三只手?

说白了就是一只伸向虚拟网络的手,即人类可以如同控制自己双手一样,通过大脑联络自己的超微型植入芯片,对虚拟网络进行操作。

在战舰或者居住飞船之上,只要处于人类网络覆盖的范围,装有超微型植入芯片的人类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端口上网。

别看这种通过植入芯片接入端口上网简单,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作为人类,总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去“看”一堆计算机原始数据流吧。

但是这种形式的联网上网却没有像大家用手机用电脑一样有屏幕,所以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人类的科研团队当时面临的困难可不少。

首先,得让人类在没有显示屏幕的情况下,“看到”自己上网的屏幕,嗯也就是UI界面。

最初有些科学家认为可以通过视网膜实现这一功能,就如给人眼装上一个虚拟屏一样,奈何这种技术需要全息技术支持,而人类现在压根就没掌握全息技术,所以这个想法暂时不能实现了。

好在人类在全息技术方面落后,可在生物技术上,却一直如开挂一样的强。

因此科学家们决定从生物技术入手。

众所知周,人类的大脑在看到一个现实事物的时候,我们感知到的信息会被大脑接收、分析,然后再次传达给身体的各个感官。而人类接收信息的第一方式通常是眼睛,眼睛将图像传给人类大脑,然后大脑进行快速分析,我们就可以通过眼睛看到各种美好而精彩的图像。

然而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眼睛并不是一直睁开的,就是所谓的眨眼睛。眨眼睛的存在,实际上是瞬间切断了人接收信息的途径,可是我们看到的事物依旧是连续的。

这就是大脑的脑补能力了。

脑补能力是大脑在经过无数亿年演化而形成,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但是同时又被它天天欺骗。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类接收到的信息是离散的,但大脑会帮助人类把这些离散的信息联系起来,然后模拟出所谓的事实场景。

大脑很神奇,在脑补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觉中的脑补,二是记忆中的脑补,三是语言理解中的脑补。

诸如视觉错觉、视觉不全、知觉填充、记忆重构、目击者错误记忆、虚假记忆、多意语境理解、话外音理解之类的,都是大脑的脑补机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模样,实际上是大脑在通过眼睛接收到信息之后,模拟出来的,而非现实世界本身的模样,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讲,现实世界应该只是一个四大基本力交织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表象,而非其本质。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当你触摸一个物体的时候,并非真正接触而感到压力,而是手表面的电子跟物体表面的电子因为泡利不相容原理发生了相互排斥。

而之所以要说大脑的脑补机制,自然是因为人类科学家想通过人类大脑的这种机制,研究出一种虚假的脑补UI界面。

当人类要通过自己的植入芯片进行联网上网,或者在网络上进行操作的时候,芯片就会发出一些微电流信号去刺激大脑的相关部位,让大脑以为‘自己’看到了一个电脑UI界面。

而当人类通过“第三只虚拟网络之手”在这个UI界面进行操作的时候,脑电波就会给超微型植入芯片反馈信息,然后再由超微型植入芯片,对网络与人类对接的网络进行操作。

所以在出现于大脑中的UI界面进行所谓操作,实际上是一种假象,一种让人类知道自己操作了什么的假象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超微型芯片与互联网的交互。

这种技术听起来十分玄乎,看起来也不像人类这种连全息技术都没办法实现的文明能搞出来的,但凭借着在生物技术上的天赋,在包括计算机、生物学、脑域研究团队、微观纳米领域等数十个科研团队合作之下,人类还真给搞出来了。

而这种技术,通俗直白的说,就像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只有自己看得见”的系统操作界面一样。

当然了,也不是说有了这种技术,人类就不需要各种视频屏幕了。毕竟刚出现的技术,能实现的也只有一个操作界面,在操作界面上操作之后的具体内容显示,还是得现实中的屏幕来实现。

而且科学家发现,当一个人在用这种技术在对虚假UI界面进行操作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必须是集中在虚假UI界面上的。

所以可以预见,在这项技术普及之后,当你大街上看到一个人似乎在双眼无神发呆的时候,并不是这个人傻了,而是有极大可能是他在操作自己的UI界面。

而这些技术的成功,也让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努力的科研团队把接下来的研究,放在了功能芯片上。

正如其他科技产品一样,新政府认为,这种芯片也要分军用民用以及一些不同功能需求类型。

人人都有超微型植入芯片没错,但在芯片的性能、功能、用途上,还是得有所区别的。

毕竟一个普通人用的超微型植入芯片,总不可能给放一个能控制一个飞船的武装机器人功能吧?也没有必要整的性能都超过舰队指挥官吧.

所以在这项技术成功出现之后,大家都知道,以后的超微型植入芯片一定会跟地球时代一样,分为单核、双核、四核、八核之类的。

这是技术迭代必然出现的结果,毕竟这种技术并不是一出现就走到了极致,它属于一条技术路线的开端,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而强大性能的,必然是军方优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