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310章 一石惊起千层浪

星辰大远航 第310章 一石惊起千层浪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310章 一石惊起千层浪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生命,那么宇宙最终就会像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那样,冷酷、可怕地走向混乱与死寂。

当然,只以热力学第二定律来推到宇宙结局,也是存在漏洞的,在发表的观点中,甘德就指出,人们长期以来都被热力学第二定律蒙蔽了思想的双眼。

实际上,宇宙诞生之初到现在,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由平衡向不平衡、由无结构向有结构、由混沌向有序的进化过程。

首先甘德就指出,其实大爆炸开始后的初期宇宙,才是处于极热状态的,是一个温度均匀的‘火球’。因为熵等于被传递的热能除以温度,所以这时候的宇宙才正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处于熵值最大的极度无序的热平衡状态。

而之后,宇宙的平衡被打破,然后慢慢走向有序,从而不断创造出越来越有序、高级、复杂的事物与结构,如夸克、质子中子、原子分子、星球、星云、星系,以及绚烂的宇宙大尺度结构。

而智慧生命便是在这种高度有序的宇宙背景下才能诞生的。

至于为什么说智慧生命是宇宙在自救,那是因为智慧生命诞生于这样的背景,自然会认为这种背景的宇宙才是最美丽的、最和谐的,同时也是智慧生命生存最舒服的环境。

那么,在某一天,智慧生命发现自己所在的宇宙最终会走向万物皆无的死寂,万事万物都终归于虚无,那么智慧生命们会如何?

是任命等待与宇宙一起死去?或是逃避现实努力让自己不去想宇宙结局?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挽救宇宙?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答案是三者都有可能。

但甘德却在他论述的观点中告诉所有人,答案是智慧生命最后会努力去拯救宇宙。

作为一个科学家,甘德自然不会空口无凭张口就来。

他在论文中给出的观点是:基因本能与智慧。

首先是基因,现在的人类知道,基因是生命的源代码,而基因的本能便是延续,为了延续自身,它表现出极度自私的一面。

《自私的基因》一书便很好了论述了这一点,书里甚至极端的认为,我们的生命只是基因的载体,而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都是被基因所控制,自私的本性是深深刻在基因里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

人们所推崇的爱情,在这本书中也只是基因本能支配下的行为产物,延续后代便是基因不甘与上一代短暂生命一起死去的结果。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基因要不择手段的延续下去,故而基因在雄性身上则表现为更强的冲动。

交配后,雌性往往需要花更多时间照顾后代,因此她们对雄性以来变得更大,故而不轻易背叛,而雄性则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抛弃雌去寻找别的雌,以便更广泛的传播他们的基因。

从基因延续的角度看,这就是基因延续的狡兔三窟策略。

那么这跟拯救宇宙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基因要延续的本能会使得承载它们的个体生命努力活下去,表现出来的本能就是贪生怕死。

在这种情况下,基因自然不想随着宇宙归墟而死去,当然了,光有基因本能还不行,它只是提供一个原动力。

当承载基因的生物具有智慧,是智慧生物的时候,这种延续就要上升一个高度了,就会变成文明延续。再疯狂一些,就变成不惜一切代价延续文明。

当然了。“文明”并非基因本能一手造就,还有智慧。

智慧与基因本能相互依存,也相互斗争。

在形成‘文明’的智慧生命之中,当“智慧”无法战胜“基因本能”,那么这个“文明”的个体便难得永生,这个时候,表现在这个“文明”上的特性便是,将承载这个智慧生命的“文明”的一切信息,一代接着一代,尽可能延续下去。

而当智慧获得战胜最原始基因本能的延续,这个智慧生命个体便得了永生,这时候表现在由这些智慧生命个体组成的“文明”里,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直存在下去。

因为智慧本我之中都藏着一个“永恒存在”。

所以宇宙进化出来的智慧生命,最后不论是基因占上风还是智慧占上风,最终都是要想办法存在下去,因此都不会坐视宇宙终结而置之不理。

当然了,光这一点还不够,毕竟智慧生命对于宇宙来说实在太渺小了。纵然发展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也不过是一只只大蝼蚁,想要拯救宇宙还远远不够,甚至还有可能变成加快宇宙寂灭的罪魁祸首。

所以冥冥之中的宇宙进化,还给智慧生命赋予了一些莫名其妙却又合情合理的“料”,像求知、好奇、想象.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深邃而神秘。当智慧生命第一次仰望星空,智慧深处的好奇已然扬起了求知的帆。

在种种推动力共同作用下,一个有一个智慧生命燃起了探索的**,而他们之中,或许就存在一个能发展到拯救宇宙寂灭程度的文明。

甘德发表的在人类科学网上的观点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这个视角里,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智慧生命,都有成为宇宙救世主的潜力。

虽说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却将人类摆在一个光辉的形象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脑海里渐渐形成某种崇高的理想。

或许,这种理想会触发某些人类个体的远大目标,从而使得整个人类在思想层面上发生某种蜕变和升华。

当然了,这种效果必然不可能一触即发,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

嗯,其实也不是所有人类科学家都接受甘德的观点。在甘德发表这篇宇宙进化理论之后,就有一大群各界科学家对此嗤之以鼻,并纷纷组团,去找这种观点的漏洞。

这些科学家认为,生命的出现和演化是自然规律的一系列共同结果,是无数可能中的其中一种可能性罢了,而非什么宇宙进化的必然结果。

他们指出,此文最初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就跟生物进化应该改为生物演化一样。用“进化”这个词非常不准确,是错的,应该用演化。

这些科学家中就有人指出,甘德这种观点之中,有意无意地将宇宙比作一个有意志的存在,这是不能接受的。

随着甘德这片文章的发表,人类科学家宛如一石惊起千层浪,顿时热闹了起来,科学界的会议也变得频繁起来。

一时之间,科学家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甘德观点,一派反对,两种观点在一次又一次的科学研讨会上打嘴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