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244章 橙矮星

星辰大远航 第244章 橙矮星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44章 橙矮星

(ps:求订阅求票票)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不可能等到探测器到附近恒星系内探索完成才启程,因为就现在情况而言,人类不可能在没有恒星的空间中等下去。

是的没错,唤醒者没有将人类丢在某个恒星系内,而是随便放在了一片啥都没有的星际中。

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好在距离附近恒星也不算远,最近的恒星系也就12.9光年,这点距离以人类现在的航行能力,走个四十三年也就到了。

不过到底要不要去这个恒星系,目前还有待商榷,因为人类现在想要找的停靠目标,是那种生命存在可能性不大的恒星系。

像类太阳的黄矮星就首先会被人类排除,毕竟这类恒星属于稳定恒星,环境太好容易存在生命存在文明。

新人类当然不想再遇到外星文明,所以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会尽量避开它们。虽说这也是以人类标准来衡量的环境,但能降低一些几率也是好的。

此时,天琴号舰桥。

“总长,天文部那边已经更新好了星图。”科学官的声音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喜上眉梢。

从唤醒者离开,人类开始观测星空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三天了,星图更新工作终于搞定了。

“好,传过来,先看看我们在哪儿!”岳渊说着,就走到工作人员身后,看向工作台上的电脑屏幕。

人类早就拥有通用量子计算机,所以给工作人员配备的电脑,自然也是量子计算机,不过也只是运行内核属于通用量子计算机机制,像屏幕外接设备之类的,还是正常屏幕。

至于全息屏、可触摸3D投影屏之类的,人类连怎么做都没有头绪,目前还存在于幻想中。

“额!这是.”

看到星图中标注的位置,岳渊不由一愣,接着他再次让工作人员放缩星图,然后对比了一下太阳系位置。

这会儿,人类距离已经不存在的太阳系大概2477光年,这是直线距离。若是从整个银河系来看,处于悬臂外围。

也就是说,唤醒者压根就没按照人类原先航行的方向走,而是中途拐了个弯儿,把人类弄到了悬臂外侧,这儿恒星比太阳系所在区域还稀疏。

从星图上看,平均恒星间隔大概在19光年左右。不过却存在许多星状星团、疏散星云、浓郁尘埃云之类的结构弥漫在星际之间。

算是气体尘埃较为浓厚的区域。

因为这个原因,光学探测设备在这片星域的精度低了许多。如果从恒星系物质资源的角度看,属于偏僻之所了。

难怪唤醒者说这里已然远离战场区。

这片星域再往外,恒星密度更加稀薄,再就是一片毫无恒星的区域了。若是跨过那片没有恒星的区域,就到另一条悬臂了。

既来之则安之。

岳渊也不纠结这些,毕竟只要不在战场区域,不论在哪儿,对人类来说都一样,反正只要还有恒星系,人类就能获取资源发展。

又看了一会儿星图,岳渊扭头对科学官道:“目标拟定出来了吗?”

“拟定出来了,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那三颗恒星。”科学官回答了一声,而后示意岳渊看大屏幕。

岳渊顺着科学官所指望去,只见舰桥大屏幕那儿已经出现了三颗恒星的资料。

最近的那一颗距此12.9光年,是一颗超蓝巨星。其次是一颗橙矮星,距离人类舰队16.9光年。最后一颗是距离人类21光年的白矮星。

因为已经通过望远镜观察了有一段时间,所以人类已经拥有这三颗恒星的部分资料,像光谱、恒星类型、是否可能存在行星之类的。

当然了,是否存在行星这一项比较难判断,毕竟许多行星的公转周期都比较长,从十几光年的位置遥望,很难通过凌日法、径向速度法、引力摄动法等等方法观测,因为那都需要长期观测才行。

所以星图上标注的可能存在行星概率百分比,其实都是人类根据自己对恒星演化的数据,模拟出来的数据。

虽说是通过数据库数据算出来的,但一般情况下也还是挺准确的,毕竟人类的恒星演化理论也完善了那么多年,算个大概还是没问题的。

“就去这颗橙矮星吧,小红,将目标恒星数据给其他飞船发去。”岳渊心中思虑半响,便将目标定了下来。

“是,总长。”被称为小红通讯员用清脆的声音回应道。

岳渊点点头,正要说点舰队开拔启航之事,却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接着对小红道:“对了,遇到唤醒者之前我们不是发了几个探测器出去么,留意一下那个方向,看到时候能不能害收到信号。”

“好的。”

那几个探测器在两千多光年外,即便重新收到信号,也是两千多年后的事了,不过岳渊却不想放弃,毕竟宇宙神奇得很,没准那几个探测器在此期间观测到一些神奇现象也不一定。

星图更新完成,目标确定下来。

之后,就是再次启程了。

岳渊选定的橙矮星距此16.9光年。从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看,这颗橙矮星大概有4.65倍太阳质量,直径0.24个天文单位,即25.79倍太阳直径,可见光度218.9,表面温度4350K,金属丰度-0.04,自转周期22.675天.

相比于蓝超巨星,橙矮星存在行星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那颗白矮星就更不用说了,一般白矮星都是由恒星转变而来,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会发生超新爆发,在抛射出大量的物质后,如果剩下当核心质量小于1.44倍太阳质量,那么这颗恒星就会演化成白矮星。

所以白矮星系统内,基本上很难存在行星,除非那颗原本在恒星系统中的行星足够大,并且相距主序星足够远。

目的地选定之后,大冬眠命令很快启动。16.9光年距离,人类舰队至少需要航行57年才能抵达,所以这一次必须进行大冬眠了。

与此同时,舰队也调整姿态,然后在重核聚变长长光柱推断与冷核脉冲引擎星芒闪耀下,向着目标恒星浩浩荡荡驶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舰队进入减速阶段,之前因为距离而蒙在橙矮星系统上的面纱,终于被人类揭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