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218章 洞庭舰

星辰大远航 第218章 洞庭舰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18章 洞庭舰

可以说装有磁场护盾的战舰布局,跟山级战舰完全不同,因此人类必须造新建,也必须造新舰。

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在原有的山级战舰上进行大改的方案.不说费时费力,而是完全行不通。

这里的行不通,不单单是设计问题,而是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山级战舰的动力系统也没法支棱起磁力护盾强大磁场所需的澎湃能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山级战舰不够大。没法在确保有居住空间的情况下,将一个个硕大的磁场发生器塞到里边。

当然,这里的不够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重核聚变引擎真的很大。

硕大的磁场发生器、巨大的重核聚变引擎,不论是哪一个,都需要人类建造更大的战舰。

比山级战舰更大的,人类称之为湖级。

第一艘湖级战舰的名称,在设计阶段新人类就想好了,是为洞庭舰。

湖级战舰不再采用山级战舰的活动舰桥设计,反之直接适应核心内置设计。也就是说,洞庭舰的舰桥,将一直位于战舰最核心部位,装甲防御最厚的地方。

当然了,若是没有这种材料,凭借之前的1.5亿摄氏度熔点合金材料,新人类仍然能实现重核聚变,只不过没有那么快,技术细节上也需要攻克更多困难罢了。

不过最为不同的设计并冗余空间大小,而是舰桥设计。

吸收了之前两艘被击沉而全舰员丧生的经验教训,洞庭舰舰桥将会再增添一套应急生存保障系统。

在实现重核聚变之后的岁月中,新人类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工程,就是造舰。从探索到设计,再到可行性验证,然后到真正着手准备各种材料造舰,造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各种试航实验,最后根据各项实验数据对战舰进行调整,一切都满足设计要求之后,才是大批量下饺子。

重核聚变引擎是如此巨大,使得如同洞庭舰这样尺寸的战舰只能装一台,至于转向引擎,则还需传统的氢核聚变以及新的冷核脉冲引擎。

这样的舰桥设计,相当于在战舰里面塞了一颗“钢蛋”。

在战舰受到致命打击,并失去战斗力的时候,“钢蛋”将会启动应急系统,闭合所有装甲结构,使舰桥变成一只‘蜷缩起来的穿山甲’,以等待战后救援。

而这样大小的设计,也使得洞庭舰必须一改以往山级战舰的设计思路,许多空间都显得狭小很多。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内置的舰桥之外,再加装一层特种材料装甲层。装甲层由那种拥有1.5亿熔点且能抗寻常核爆的材料制成,并且与舰桥形成一个整体。

当然,这都是值得的。

往后批量生产之后,与洞庭舰形成编队的战舰,至少有一艘配备超大型阳电子炮,另一艘配备大口径电磁轨道炮,一个小编队必须同时存在三种主炮类型不同的战舰。

像洞庭舰,在设计上,它装配的是一门超大型伽马射线集束炮。

作为一艘试验舰,光看这些配置就可以全方位碾压天琴号。

当然,作为第一艘湖级战舰,洞庭舰是按照这个最小标准来造的。

会在重核聚变引擎澎湃动力与冷核脉冲引擎的摧残下,出现变形的危险。

其实也正是这个材料的出现,才使得新人类得以如此跳脱地一举登上‘烧石头’的宝座。

当然了,现在新人类的重核聚变引擎并非拿去推行星,而是用在战舰上。所以自然不需要搞那么大,相反还要往小了造。

其实洞庭舰按照最小规格制造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用其龙骨强度差不多到了极限,再往大了造,那就连这种号称人类目前最强悍材料都顶不住。

人类的机械专精技术,使得人类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相应的,制造难度、建造时长也会随之提升。

战舰之所以设计成如此长短与宽高比差,完全是因为主炮和引擎占据空间大的缘故。

能造多小就造多小,即便如此,也很大,大到洞庭舰长度的三分之一,都是重核聚变引擎所占据的空间。

此间过程,耗时极长。

可以说这样的战舰,其主要空间都是被主炮和引擎占据的也不为过。

毕竟是一个以‘烧石头’为动力的战舰,燃料储存仓库也很大。

因为磁场护盾的出现,使得新战舰的主炮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每一艘都配备阳电子炮作为主炮,而是根据编队进行配置。

而更大的战舰,当然需要装更大口径的主炮。

是的,这种材料已经搞出来了,作为新式合金,它的熔点达到了2.8亿摄氏度,其抗冲击强度更是能直接硬抗大伊万.嗯,虽然在实验中仍旧有些变形。

因为在设计中,想要使得战舰即能容纳重核聚变与冷核聚变双聚变系统,又能搭载磁场护盾系统,就必须至少比山级战舰大一倍以上。

冷核脉冲引擎则小一些,按照设计,它们将分为多个,分布在舰尾的重核聚变引擎周围。

根据设计院的设计,其长度至少要达到3公里,宽、高至少要达到1.2公里。这是最低要求,如果想要各种冗余空间大些,还得再造得大一些。

光是舰桥就用上了这种合金材料,可想而知作为新战舰的外装甲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就目前的洞庭舰,其外装甲就全都是这种合金。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还必须面对一个造巨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结构强度。

因此目前新人类除了着手造舰之外,还有另一件一直在同步做的事,那就是想办法更大规模的生产另一种更强悍的材料。

而这个材料,依旧是根据对当时木卫四那艘破烂飞船残骸的分析,研究出来的。

重核聚变引擎就不说了,想象一下电影里的行星发动机就知道了,那玩意贼大。在电影里,其单个发动机就高达11公里,主体直径30公里,基座直径60公里。

湖级战舰自然也能造,但只能造像洞庭舰这样大小的战舰,再大一些,就得再次在材料技术上取得突破。

其实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没有任何奇遇的文明,达到二级文明层次的战舰与材料技术大概就是这样了。

而新人类有一艘至少是四级文明层次的飞船残骸作为兜底,在材料技术上比正常的二级文明更加强悍一些也是合情合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