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215章 遇事不决

星辰大远航 第215章 遇事不决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15章 遇事不决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听着刀黑骑侃侃而谈,岳渊不禁想起这么一句话。

这话儿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岳渊很清楚,刀黑骑说的可都是有根有据,并且有对应计算过程的。涉及到数学计算过程,他不懂,但听却能听得明白。

所以他现在心里也有底了,若无意外,这次实验大概率是能成的。

事实也正如岳渊所料,实验开始之后,中微子探测的结果很快就显示在可视设备上。

嗯,就是中微子控制终端的屏幕,还有一排排的工作人员电脑屏幕里。里边显示的一串串字符符号就是了。

岳渊很识趣地没去看那些一手信息数据,而是转头看向终端汇总大屏幕。终端大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是许许多多科研人员将各类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汇总转码之后的结果,这儿,才是他真正能直观看明白的地方。

探测结果在经过计算机渲染之后,在岳渊眼里呈现出来的景象,是一副以星图为背景,标注着目标各种参数的画面,大概是人类的习惯,这画面跟雷达扫描有些类似。

不过与想象中的一个亮标不同,画面中的目标显得很清晰,甚至战舰的轮廓都出现在了上面。

“怎么这么清晰是因为提前知道那是木卫四舰和护卫舰,进而由计算机进行渲染的?”看到这样的结果,岳渊蹙起眉头,他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来了,这帮人故意这么弄的。

“啊?什么?”正在认真捣鼓参数的刀黑骑似乎没听明白岳渊的话。

见此,岳渊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疑问。

听的真切后,刀黑骑这才回答道:“怎么可能呢岳帅,您看这.”

刀黑骑首先将屏幕中的目标放大,放大到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接着他指着目标木卫四舰的轮廓:“岳帅您看,目标边框其实非常模糊,不止边框,其他细节也十分模糊,就像糊了一层水墨上去一样。

您知道,我们可没有这么低的分辨率,如果是用电脑故意整成这样的,费劲不说,还浪费时间,所以这些其实真实的探测结果。

模糊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量子纠缠的错误率,嗯.是我们探测器自己的错误,而不是量子纠缠本身。

这么说吧,是我们探测器这边观测纠缠态坍缩的时候,发生的观测错误,错误越多,探测目标就越模糊,反之越清晰。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目标模糊情况,大概是16%错误率造成的。”

刀黑骑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缀,只见他在原地兜了两圈后,接着说道:“16%错误率看起来很高,但真实情况是很低,按照我们推测,只有有50%以上正确率,探测器就可以正常识别目标了。

原因在量子纠缠态上,毕竟我们的中微子探测器发射的可不止一个中微子,而是海量中微子。其实我们能有如此高的正确率,说起来还得感谢莫克星文明的中微子通讯器制造工艺。”

听着刀黑骑的解释,岳渊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这下子,中微子探测算是真正成功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微子通讯与中微子探测都是二级文明才能掌握的东西!”岳渊回忆了一下往昔,嘀咕了这么一句。

“是的总长,当初莫克星文明的纳米意识体确实是这么说的,如果内容来自莫克星文明资料库,想必是不会错的。”回答他的不是刀黑骑,而是中微子探测器项目第二负责人,赵友钦。

“我们终于踏出了这一步!”岳渊朝赵友钦点了点头。

岳渊作为纵览全局的领袖,他知道这一切很不容易了。从拿到中微子通讯器到人类自己弄清楚原理,自己制造出中微子探测器,这个过程足足用了数百年。

同样是中微子相关技术,人类根本不能从其中一个的制造技术入手,直接去造另一个。而是首先回到科学原理上,搞清楚原理之后,才有办法制造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之前的中微子通讯器是有一定作用,不过也只是相当于上楼的楼梯扶手,而上楼的阶梯,还是得人类一步步从研究钢筋混凝土开始自己造。

如果说之前从莫克星文明那儿弄到的中微子通讯器对来人来说属于黑科技的话,那么现在这项科技就不黑了,因为人类已经弄明白了它的科学原理。

而这两项中微子科技的出现,也意味着,人类在探测与通讯技术上,已经位于二级文明水平了。

有了中微子探测器在,若是往后还有小行星带作战,那么人类根本不需要派遣什么护卫舰去作为眼睛,而是直接用中微子探测器进行探测。

完全可以一直猫在小行星后者各大星球后边,然后用舰载中微子探测器对周围情况进行扫描。

同时,这玩意也是恒星系内部的最佳探测手段,所有隐藏在恒星行星陨石背后的战舰都无所遁形。

见到中微子科技树的强大之后,岳渊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高级文明能碾压低级文明了。

光是通讯与探测技术上,就是全方位碾压。

更不用其标志性科技,冷、重核聚变了。

这两种核心技术,一个是提高了能量层级,使得飞船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一级文明难以突破的15%光速限制。二是拓宽了能源来源,原本补充能源只能找巨型气态行星或者找到氕氘氚氦三氦四,而它只要找到石头就行。

可以说,掌握了这两种核心技术,宇宙遍地都是能源补给地。达到这个层次的文明,算是完全摆脱了能源的限制。

当然,还是得依托恒星系。

重核聚变、冷核聚变成功后所带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些,不过这要等待人类掌握重核聚变之后,才真正体现出来。

依相关科学家所言,如果顺利,重核聚变还需三十年时间。

对于一个宇航级文明来说,三十年时间并不算长久,它甚至不足以见证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业完成的整个过程,也不足以见证任何一个人类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